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正> 把王船山列为启蒙思想家,始于梁启超的《清代学术概论》.在四十年代中期,老一辈专家学者如侯外庐先生等人,就力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船山.认为王夫之具有“近代人本主义恩想”.①四十多年来,特别是1962年和1982年两次全国性船山学术思想讨论会以来,学术界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和讨论,至今仍有两种对立的意见:一种认为船山思想具有启蒙性质:一种认为不具有启蒙性质。分歧点主要体现在对启蒙概念的理解,对明清  相似文献   

2.
<正> 在我国,明末清初的思想运动常被称之为启蒙思想运动,明末清初的思想家常被称为启蒙思想家,而其主要的理论依据就是列宁对十九世纪俄国启蒙思想特点的分析.列宁把十九世纪俄国启蒙思想的特点概括为:第一,“对于农奴制度及其在经济、社会和法律方面的一切产物满怀着强烈的仇视”;第二,“热烈拥护教育、自治、自由、西欧生活方式和整个俄国全盘西化”;第三,“坚持人民群众的利益,主要是农民的利  相似文献   

3.
当代学者不少人按照列宁关于启蒙思想运动的三个思想特征来分析明末清初黄宗羲、王夫之、唐甄等思想家的思想。我觉得即使按这三个特征,也难以得出启蒙思想的结论。 第一、关于对农奴制度及其在经济、社会和法律方面的一切产物怀着强烈的仇视。  相似文献   

4.
本文立足于侯外庐先生把中国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这段历史定义为"近代启蒙思想阶段"的观点,以"启蒙"作为思想文化背景,并以近代佛教重镇"支那内学院"一系的杨仁山、欧阳竟无、吕澂的佛学思想为主要视角,对中国近代佛教复兴这一历史现象进行总结分析。认为近代以来佛教思想作为人类的文化遗产与现代文明的调适,是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出现的现象,"启蒙"背景下宗教的现代化进路,仍然将是未来佛教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戴震思想是否对近代具有启蒙意义?在我国学术界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研究思想史的老一辈学者杜国庠、侯外庐等人,认为戴著《孟子字义疏证》是披着“经言”外衣的哲学。侯老还将戴氏收入《中国早期启蒙思想史》,认为他“复活了十七世纪清初大儒的人文主义统绪,启导了十九世纪的一线曙光”。近年姜广辉、方利山等人的文章基本接受了这种提法。针对上面的观点近来引起了争论,如舒凡认为近代西方启蒙运动主张个性的自由发展,  相似文献   

6.
20世纪明清思想史有多种诠释面向,其中就明清思想与"启蒙"之间的关联,以主题的形式予以明确探讨的学人,主要有梁启超、侯外庐、萧萐父等三位,他们既有一致的致思方向,也有学思个性的差异。其中,梁启超的明清思想史观可大致归纳为"政治现象——学术变迁——启蒙(文艺复兴)"的阐释路径;侯外庐的早期启蒙说可概括为"革命实践——社会运动——启蒙思潮"的模式,而萧萐父的"启蒙"论说,则可宽泛总结为"思想多元——文化主体——启蒙与启蒙反思"的学术进路,并超越了梁、侯。梁启超、侯外庐、萧萐父的明清"启蒙"论说,大体上呈现为一个"正、反、合"的态势,并统合了明清思想和以儒道为主体的先秦诸子学的思想资源,为传统文化现代转化展示了更为广阔的面向和启示。  相似文献   

7.
20世纪明清思想史有多种诠释面向,其中就明清思想与“启蒙”之间的关联,以主题的形式予以明确探讨的学人,主要有梁启超、侯外庐、萧萐父等三位,他们既有一致的致思方向,也有学思个性的差异。其中,梁启超的明清思想史观可大致归纳为“政治现象———学术变迁———启蒙(文艺复兴)”的阐释路径;侯外庐的早期启蒙说可概括为“革命实践———社会运动———启蒙思潮”的模式,而萧萐父的“启蒙”论说,则可宽泛总结为“思想多元———文化主体———启蒙与启蒙反思”的学术进路,并超越了梁、侯。梁启超、侯外庐、萧萐父的明清“启蒙”论说,大体上呈现为一个“正、反、合”的态势,并统合了明清思想和以儒道为主体的先秦诸子学的思想资源,为传统文化现代转化展示了更为广阔的面向和启示。  相似文献   

8.
本文将人的历史理解为一种全面的、多样性的文化建构,确认达到这一目的的多向度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对以侯外庐等学者为代表的、以一种具体的特定内容的价值标准衡量启蒙意义的见解提出商榷。作者将哲学启蒙界定为对绝对主义思维方式的消解,即是在个体和整体、理想和现实、原则和经验的必要张力中保持整体向个体、理想向现实、原则向经验的开放性。在这一意义上,文章将明清之际的思想运动视为理解哲学启蒙的本文,并就此作了阐发。  相似文献   

9.
1917年十月起义前后,列宁提出了一个极其重要的思想,即通过“监督和计算”使俄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思想。长期以来,学术界对这一思想的内容掌握不够全面,对其意义的认识不够准确。鉴于此,笔者愿以此文引起学术界的讨论。  相似文献   

10.
萧莛父船山学研究主动继承了侯外庐马克思主义船山学研究精神,并在此基础上有所深化拓展。萧莛父对侯外庐的马克思主义船山学研究既有继承,也有拓展。“继承”体现在主动选择以马克思主义来研究船山的共同路径,以及对船山思想具有启蒙性质的共同判定。“拓展”体现在对马克思主义船山学研究的叙述术语、体系构建、内容扩展等方面的深化,以及对现当代新儒家的船山学研究和以西方思想研究船山的不同模式有所注意和肯定。萧莛父船山学研究存在着“思想的内在理路”,一方面发掘船山思想的逻辑范畴,以构建船山哲学体系之网;另一方面厘清船山思想与宋明理学的关系,将船山思想纳入明清之际“早期启蒙说”,旨在从中国自身的思想上找到启蒙精神的内在性根芽和根据。  相似文献   

11.
杨绍琼 《南方论刊》2023,(3):32-34+37
列宁宣传思想是列宁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马克思主义宣传思想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纵观国内学术界关于列宁宣传思想的研究历程,大体可以划分为初步探索、迅速发展、繁荣兴盛三个时期。尤其是进入新时代以来,学术界围绕列宁宣传思想的研究,呈现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互补、多维研究与主线研究同频、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结合等新特点。对列宁宣传思想研究现状的回顾与梳理,有利于在理论上夯实马克思主义宣传思想工作基础,在实践中深化对社会主义宣传思想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务。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不少学者认为,王夫之对宋明理学进行了批判和清理,是十七世纪中国早期启蒙运动的哲学代表。这种看法最先在侯外庐先生的《中国早期启蒙思想史》和《船山学案》中得到系统的表述。侯老的看法解放后几乎得到公认,学术界对王夫之的评价也越来越高。本文对这种流行的观点提出不同意见,试图从另一个角度来评价王夫之哲学。一、宗儒立场宋明理学是儒学的继续和发展。东汉以后,魏晋玄学和随唐佛学的兴盛,对儒学产生了  相似文献   

13.
"救亡"和"启蒙"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两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它们之间的"关系"问题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是学术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一些观点至今仍然被沿袭使用,对中国近现代思想以及文学研究都有很深的影响.本文将对这一问题进行重新探讨.  相似文献   

14.
在 2 0世纪的中国史学界 ,侯外庐先生以其不肯曲学阿世的崇高人格和独树一帜的理论建树 ,凸显了以追求真理为最高目的的学术研究所具有的非凡价值。其“早期启蒙说” ,通过社会史与思想史的统合研究和对思想发展的内在理路的精微辨析 ,突破西方学者对中国社会和思想文化的传统偏见 ,超越普遍主义与特殊主义的对立 ,论证了中国有其内发原生的现代性思想文化的历史性根芽 ,以此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理论。接着侯外庐先生往下讲 ,文章对当前世界范围内的“启蒙反思”的思潮作了具体的分析评说 ,深入探讨了“早期启蒙说”对于突破体用两橛、中西对峙、传统与现代截然二分的思维方式 ,探索中国的现代化之路所具有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 《中国早期启蒙思想史》,原是侯外庐同志在抗日战争时期写的旧作,解放后修改重排,1956年再次出版.侯老在1955年写的该书《自序》中强调一点,说“中国丰富的哲学遗产必须依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作出科学的总结”.50年代侯老说这番话,大概不会引起多少异议,但现在随着对外开放和进行思想文化的交流,有的青年同志却对马克思主义产生了怀疑,认为用来指导科研会不会过时了?当然,对于引进现代自然科学的新方法,用以进行社会历史方面的研究,这种尝试我认为也是可以的,但不应该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立起来.比如中国有没有早期启蒙思想的问题,当前学术界争议颇多,但我重温了侯老这部旧著,觉得他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研究这个问题,路子并没有走错,虽然对于某些具体结论和估价高低,各人的意见可以不尽相同.这是属于正常现象的百家争鸣,与所谓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过时,并无必然联系.下面就我这种想法,写成本文,作为对侯老的悼念.  相似文献   

16.
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关于所有制结构的论述通常是引马恩的观点及列宁的有关思想。毛泽东在这一方面似为空白,至少难以见闻,即使有也多是就其失误的一面而言,我认为这有失偏颇。固然,毛泽东的所有制结构理论在他的经济思想中显得不充分、不  相似文献   

17.
湖北大学俞良早教授著《列宁主义研究》一书,已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这部著作的最大特点,就是笔力倾注于以往研究工作中的薄弱环节,进行创造性的研究,从而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填补了理论空白。 列宁关于东方革命的地位和作用的理论是一个长期以来未系统研究和科学总结的问题。该著在国内外学术界第一次提出和论证了列宁的世界社会主义胜利取决于东方国家革命发展的理论。它认为,列宁的这一理论形成和提出于1921年。当时西方国家的革命形势落入低潮,东方国家的革命运动却蓬勃高涨。由于东西方革命形势的逆向发展,列宁关于东西方革命相互关系的观点发生了变化,从而明确提  相似文献   

18.
“早期启蒙说”与中国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世纪的中国史学界,侯外庐先生以其不肯曲学阿世的崇高人格和独树一帜的理论建树,凸显了以追求真理为最高目的的学术研究所具有的非凡价值。其“早期启蒙说”,通过社会史与思想史的统合研究和对思想发展的内在理路的精微辨析,突破西方学者对中国社会和思想文化的传统偏见,超越普遍主义与特殊主义的对立,论证了中国有其内发原生的现代性思想文化的历史性根芽,以此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理论。接着侯外庐先生往下讲,文章对当前世界范围内的“启蒙反思”的思潮作了具体的分析评说,深入探讨了“早期启蒙说”对于突破体用两橛、中西对峙、传统与现代截然二分的思维方式,探索中国的现代化之路所具有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一种流行观点认为,在苏俄国内战争时期,列宁持“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思想,是产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重要原因之一。这种观点以列宁 1921年秋的若干论断为依据。本文根据对列宁这些论断的研究和对列宁国内战争时期全部思想与实践的研究提出,这一时期列宁无所谓“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思想。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利于消除长期以来列宁思想研究中的“左”的倾向,有利于理顺十月革命以后列宁思想发展的线索。  相似文献   

20.
中国启蒙:历史、现状与未来--"新启蒙"与"后启蒙"的对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如何反思并重建中国启蒙,当下思想界存在着两种对立的观点与思路,即“新启蒙”立场与“后启蒙”立场。其争论的焦点问题有:其一,面对中国现代启蒙思想传统,是建构还是解构?新启蒙论者认为,中国近现代启蒙思潮蕴含着一个自成体系的思想系统,并试图挖掘和再现这一体系;后启蒙论者则否定这一体系的存在,着力批判其理性缺陷。其二是关于当前启蒙研究的方法论问题,新启蒙论者主张思想启蒙与社会运动的“剥离”,并强调对前者内在逻辑的“整合”;后启蒙论者则反其道而行之。其三是未来中国需要怎样的启蒙,新启蒙论者认为必须在继承现代启蒙传统的基础上整合西方启蒙思想资源;后启蒙论者强调要通过反思现代启蒙传统的理性阙如,耐心打造启蒙的底盘。二者的争论有望使论题走向深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