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语义场—词族—词”三级词义比较,土家语“男”语义场内“男性”词族各词:a21pa55“父亲”、?a21ko21“男子”,与汉语、缅彝语、藏—缅语语音对应规则,即同源.从亲缘关系来看,土家语“男”与缅彝语最接近.其语义演变类型与汉语、藏语等藏—缅语言一致.  相似文献   

2.
[摘要]彝语是我国使用人口多,发展历史悠久的语言之一。本文基于汉藏语系亲属语同源词的特点和汉藏语亲属语同源产生的因素,从历史语言的视角对彝语的发展和亲属语的联系做了分析研究,认为:彝语和汉藏语系诸语文在语音和语汇上都有着许多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3.
喜德彝语和米易彝语都属于彝语北部方言,喜德彝语属于彝语北部方言的什扎土语,米易彝语属于北部方言的所地土语。喜德县隶属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是现代彝语标准语音所在地;米易县是四川省攀枝花市下辖县,位于攀枝花市北部,米易彝语是彝语所地土语的语言代表点。喜德彝语和米易彝语虽同属于彝语北部方言,但是在语音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对其辅音、元音、声调进行对比,发现彝语土语间的语音对应整齐有规律。本文总结归纳了其对应规律,这样可以更加科学的认识彝语方言点,有助于更加便捷地学习和使用《彝文规范方案》。  相似文献   

4.
松紧元音是彝语中最有特点的语音现象,过去大多数学者研究彝语松紧元音主要以彝语的一个方言或一个支系的语言作个案研究。在彝语各方言与藏缅语族语言的系统比较研究中,可以得出彝语方言松紧元音的发展演变轨迹,对丰富和发展普通语音学理论具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5.
将现代藏语方言与代表早期藏语面貌的藏文进行比较会发现,许多在早期藏语中带有派生词缀的双音节词,在现代一些藏语方言中因为产生音节合并而单音节化。伴随而来的,是在这些方言中出现了一些早期藏语中所没有的复合元音等语音形式,并且还影响到声调的某些调位的产生。分析归纳迭部藏语中因音节合并而产生的种种语音演变现象,并通过音节合并的标志性词例揭示白马话与迭部藏语在语音演变形式上的相似性,最后从相似的语音演变现象追溯迭部藏语与阿里方言的渊源。希望此研究能为迭部藏语方言分化的断代和藏语方言地理学等其他研究领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彝语有“金”“银”“铜”“铁”四个金属常用词,这些词可以指金属元素,又可以指价值?还可以和一些语素或词搭配指 颜色。 采用共时和历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比彝语六大方言区四个常用金属词语音和语义的异同,并和藏缅语族其他亲属 语言进行比较,尝试对彝语这些常用金属词进行探究并对其词源进行探讨,同时将这些金属词与之对应的颜色词进行比较, 一方面揭示彝语方言内部一些语音的历史演变规律,为亲属语言的比较研究提供一些借鉴意义?另一方面也展现出彝族在金 属理解上具有特色的民族文化和独特的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卫藏方言(拉萨话)与康方言(德格话)、安多方言(夏河话)的词汇进行了比较。文中指出,藏语方言的词汇差异,一般是30%左右。藏语方言词汇的差别,除语音上的差别和构词方式上有某些差异外,主要表现在有的同一概念在不同方言里用不同词表示;有的同一词在不同的方言里含义不同或所指的概念恰好相反;有的词是某一方言特有的其他方言没有相当的词。研究藏语方言词汇,对于藏语方言的比较研究、语言史的探讨,当今,特别对实现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确定藏语标准语等方面有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8.
阿哲话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彝语东南部方言,阿哲次方言。阿哲话语音有不同于其他方言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9.
藏缅语族一些语言的复辅音声母在沟通藏缅语乃至汉藏语的同源词上,起着桥梁作用,一些复辅音保留了藏缅语或汉藏语某些古老声母的特征,这些特征可以启示我们较易看清那些现代语言意义相同或相近、但语音不同的词相互之间的联系,从而去追溯它们之间的同源关系。本文试图从比较藏缅语“马”的声母入手,探讨藏缅语的“马”与古汉语“(?)”的同源关系。  相似文献   

10.
彝语北部方言中各次方言和土语的发展演变进度不同,为研究彝语北部方言语音的发展演变趋势提供了很好的对比分析材料。复辅音声母和复元音韵母仅存于所地次方言中,且正逐渐在消失;还保留有舒唇元音的次方言已经缩小到只有义诺次方言,仍然处在消失过程中;鼻冠浊音在田坝土语和圣乍次方言的越西语音中已经弱化和消失。  相似文献   

11.
根据安多藏语方言诸土语群的不同语音特点,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语音层。在这三个语音层中,辅音由繁到简或彻底消失,复合元音由少变多,声调从不区别词义到区别词义,是白马藏语的主要特点。通过对白马藏语语音特点的综合分析,得知其已基本失去第一语音层的特征而接近康藏方言,说明白马藏语是安多和康藏方言之间的一种藏语次方言。除了语言自身发展的原因外,经济、宗教、历史等社会因素对语言演变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研究汉藏语词的语音结构和语音演变规律入手,提出适合于汉藏语同源词历史比较的新方法:"顺向"的历史比较法。  相似文献   

13.
通过语义场-词族-词三级词义比较,土家语核心词"手"<*kre<*gre"肢",与汉语、缅彝语、藏-缅语语音对应规则,即同源。从亲源关系来看,土家语"手"与缅彝语最接近。其语义演变类型与汉语、藏语、缅语、彝语等藏-缅语言一致。  相似文献   

14.
天峻是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最东部的一个藏族牧业县。这里的藏族同胞所操的藏语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只打算对该土语中的元音和韵母作一粗浅的分析。 较早期的藏语有较早期藏语的语音系统,现代藏语有现代藏语的语音系统,其中的方言土  相似文献   

15.
语言学家们把汉语和藏语称作“亲属语言”。所谓“亲属”,并非生物学上说的那种“亲属”,而是指语言彼此之间具有某些共同成分而言。不论从语音、词汇、语法到语调,这两种语言都保留着许多同源关系和互相对应的成分。例如汉语的“三” [san]和藏语的  相似文献   

16.
彝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广西三省一区,一般与汉族或其他民族错杂居住,最大的聚居区是四川的凉山彝族自治州。 彝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内部又分:东部、西部、南部、北部、中部、东南部六个方言。凉山彝语即北部方言。在这个方言内,各次方言、土语在语音上有一些差别,在词汇和语法上则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7.
舟曲藏语语音的一大显著特点是儿化韵尾出现的频率比已知所有藏语方言都高。尤其是拱坝乡勒卧村的语音,是目前发现的藏语语音演变史上儿化韵尾现象发生和演变的最为典型的案例。儿化韵尾在舟曲藏语中形成的原因与语言内在演变的关系十分密切。历史语音的先天性基础和后期语音演变中的特殊细节是藏语儿化韵尾形成机制中不可或缺的共同要素。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声学语音学的分析方法 ,使用语音分析软件“Phonolys”对彝语南部方言江城田房彝话的声调系统进行了分析 ,得出江城田房彝话的声调共有三个 ,即升调、平调和降调 ,根据语图 ,给出了它们的调值 ,并对前人研究中的偏误进行了更正  相似文献   

19.
西南民族学院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成立于五十年代初期。三十多年来,为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培养了大量的藏、彝语文高级专门人才。 该系下设藏语言文学和彝语言文学两个专业,是国家民委所属的重点学科之一。改革开放以来,该系实行多层次、多形式办学,以本科为主,同时举办藏汉双语文干部专修科、夜大接受进修生、委托生和外国留学生,并将招收藏语康方言、藏语修辞学、彝语、彝族文学、彝汉双语硕士研究生。  相似文献   

20.
“声转”和“语转”,是用以训释语言由于时代和地域的不同,表现其语音差异的训诂条例。“语转”,在杨雄的《方言》中已见,郭注《方言》中亦用“语转”,并见“声转”。后有戴震的《方言疏证》,王念孙的《广雅疏证》、《释大》等,亦多用“声转”和“语转”的条例,从语音的变转上,求训诂之相通。然而,对郭注中的“声转”、“语转”如何解释,尚有不同的意见。董志翘同志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