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常威 《经营管理者》2015,(1):230-231
碳排放权交易是应对气候变化、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市场化手段。成立全国性的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已成为我国缓解国际舆论压力和转变国内经济增长模式的迫切需要。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的发展经验对我国正在进行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通过分析欧盟碳排放体系的政策设计及对我国的启示认为,切实依托我国国情,遵循由自愿减排向强制减排、由重点地区向全国范围逐渐过渡的原则,科学设定排放总量并进行合理分配,制定完善的市场监管及法律保障体系是建立符合我国发展利益的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低碳经济促进了碳排放权交易的迅速发展,同时也对其会计处理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主要介绍了碳排放权交易及其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对碳排放权交易的确认和计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领导决策信息》2013,(24):I0020-I0021
2013年6月17日是我国首个"全国低碳日"。6月14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首个"全国低碳日"标识及口号——"美丽中国梦,低碳中国行"。在此时期,2012年10月29日被国家确定的首批7个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城市和地区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随着深圳碳交易平台6月18日上线交易,深圳市成为中国首个正式启动碳排放交易试点的城市。  相似文献   

4.
除了国家直接管制外,征收碳税、实行碳排放权交易,是减排的有效政策手段,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那么,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如何借鉴这两种模式?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重,降低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实现全球向低碳经济的转型,已在世界范围内达成共识。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一些发达国家开始研究和实施用基于市场的经济手段来控制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具体就是基于污染总量控制的排污权交易政策,即碳排放交易政策和基于价格的税收手段或排污收费政策,即碳税政策。  相似文献   

5.
孙毅扬 《决策》2014,(1):84-85
在国家层面的低碳战略规划和市场化手段治理污染的思路下,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在2013年的两场雾霾中得到刺激性增长,2013年,被视为中国碳交易元年。  相似文献   

6.
《领导决策信息》2014,(17):16-16,17
正与欧美市场以广泛发展现货和期货产品不同的是,目前国内的碳交易品种仅限于现货交易,流动性远远不及欧美市场。要借鉴欧美经验,积极发展碳交易的衍生品市场,提高碳交易的流动性。作为温室气体排放大国,我国已明确"十二五"期间要逐步建立碳交易体系的目标。2011年10月底,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批准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深圳等7省市,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2015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碳排放交易,  相似文献   

7.
低碳经济下企业的运作模式已由传统的资源-产品二维交易演化为资源-产品-碳排放权的三维交易模式,因此对三维交易模式下企业协同减排的研究变的越来越重要。本文利用Stackelberg博弈理论探讨了销售商驱动情景下低碳再制造闭环供应链分散决策模型、集中决策模型、合作减排模型的运作规律,分析研究了低碳产品市场和废旧产品市场中低碳产品销售价、交易价格、低碳废旧产品回收价格等重要变量和节点企业期望效用及整个链条期望效用的变化规律。并通过数值算例与灵敏度分析,分别对三种博弈关系下低碳产品的碳排放量、消费者的敏感系数、碳交易价格的变动带来的销售商和制造商的期望效用及销售价、批发价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显示:与非低碳化相比,低碳化下制造商和销售商的期望效用均提高;风险规避程度、碳排放交易价格、碳排放量及消费者对低碳产品的敏感系数的提高均降低了期望效用,同时市场占有率随之减少。研究验证了低碳再制造闭环供应链模型的有效性及实用性,彰显了模型的经济与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8.
黄帝  陈剑  周泓 《中国管理科学》2016,24(4):129-137
随着我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建立和发展,在碳排放约束下逐步降低单位产出的碳排放水平成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中长期约束性目标。本文在一个多周期决策模型中研究了配额-交易机制下企业的最优动态批量生产、碳排放权交易和减排投资联合决策问题。生产商在整个决策周期期初决定是否进行减排投资以及投资规模,根据每个周期的生产计划决定减排设备的运行计划。根据节能减排技术的特点,本文假设生产商运行减排设备时不仅降低了产品的单位生产碳排放量,而且降低了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本文基于广义Benders分解法对模型进行了最优性分析,得到了最优生产决策和最优减排投资决策的一些基本性质,并通过数值实验分析了碳排放配额和碳排放权价格对生产商总成本、总排放以及减排投资决策的影响。本文的数值实验分析结果发现:(1)当碳交易市场上的碳排放权充足时,减少碳排放配额或改变碳排放配额的分配方式并不能影响生产商的碳排放水平;(2)碳排放权价格是影响生产商的碳排放水平和减排投资规模的关键因素;(3)随着碳排放权价格的上升,即使拥有足够的碳排放配额,生产商仍会不断提高减排投资规模以获得减排收益。研究结果对碳排放交易体系下生产企业进行减排技术投资具有较强的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9.
近年,全球碳排放交易额呈爆炸性增长,2004年3.77亿欧元,2008年达到910亿欧元,2012年将达到1400亿欧元。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减排量供应国,但由于定价权基本被发达国家主导,我国不得不沦为全球低价“卖碳翁”,因此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已迫在眉睫。9月11日,广东省碳排放权交易的正式启动,标志着我国碳排放交易进入实质性阶段。  相似文献   

10.
2013年6月18日起至2014年6月19日,深圳、上海、北京、广东、天津、湖北、重庆全部七个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省市先后开展了碳排放权交易。碳排放权配额的分配方式主要有免费分配和拍卖分配,其中免费分配又分为历史法和基准线法。本文对这七个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省市碳排放权配额分配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
孔晓宏  徐和生  胡再生 《决策》2010,(2):I0016-I0018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其概念最早见诸2003年英国政府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低碳经济的实质,一是建立低碳能源系统、低碳技术体系和低碳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碳排放;二是建立与低碳发展相适应的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12.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其概念最早见诸2003年英国政府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低碳经济的实质,一是建立低碳能源系统、低碳技术体系和低碳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碳排放;二是建立与低碳发展相适应的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13.
碳配额交易体系下企业低碳产品定价及最优碳排放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配额交易体系(cap-and-trade)是目前使用最广也是最有效的一种通过经济激励促使企业采取减排措施的机制。本文主要研究以配额制为基础的碳交易体系下单个企业低碳产品最优定价及碳排放策略问题,具体讨论了企业加入碳交易体系时,面对外生给定的碳交易价格以及市场上消费者对产品低碳度的不同偏好,基于政府免费分配的碳排放配额,如何最优地确定其生产周期内的目标碳排放量及其所生产的低碳产品最优价格,以使自身利润最大化。模型分析所得的性质与算例部分给出的数值结论反映了企业产品定价、减排边际成本与目标排放决策之间的关系,得出了一些对企业及政府决策都皆有一定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4.
李治国  车帅  王军 《管理评论》2023,(12):308-318
基于中国各省份2000—2018年面板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方法与合成控制法以及空间双重差分方法综合考察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的减排效应。研究发现,就平均效应而言,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的实施能够有效推动试点地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分析政策的动态影响发现,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的减排效应存在“倒U型”特征;利用SCM方法进行个案研究发现,试点政策实施后湖北、天津、重庆等省份碳排放量明显减少;而北京、上海、广东等省份减排效果并不理想;进一步将空间溢出效应纳入考量范围分析发现,碳泄漏问题的存在导致试点政策的整体减排效果显著降低。鉴于此,各试点省份应当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实现低碳发展,加强区域联动以推动协同减排。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一个碳排放依赖型制造商和一个供应商组成的两级供应链为研究对象,考虑碳配额与交易机制和碳减排技术投入及消费者低碳偏好等因素下的供应链策略选择问题。若政府制定的碳配额不足以满足目标生产,制造商可以通过碳交易获得额外的碳排放权或采用碳减排技术、或两者结合,以实现收益最大化。本文采用报童模型,针对制造商的几种策略建立了供应链成员的收益模型。研究发现,对于制造商来说,碳减排技术和购买额外碳排放权相结合的策略一直是最优的;碳交易使制造商的碳排放总量上升,政府应该谨慎推行;通过制定适当的碳配额,政府可激励企业投资碳减排技术,从而降低碳排放总量并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低碳经济已成为全球经济新的支柱之一,也是我国登上世界经济竞争制高点的关键.在此背景下,企业也特别需要考虑投资低排放技术、计量碳合规成本、碳排放额交易等一系列问题及其相关的会计影响.本文分析了碳排放会计问题,指出已有的研究试图将碳排放活动纳入现有会计核算体系,但仍有关键的确认和计价环节有待突破.在碳成本管理和管理会计方面以“碳思维”为引导,评估产品和服务的全生命周期成本等方法可以为企业的产品开发、定价决策以及最终的业绩评价提供有用信息.  相似文献   

17.
《领导决策信息》2014,(14):14-14
正目前我国已确定7个碳交易试点城市,但普遍存在企业参与积极性不足,碳种类标准不统一,数据不完备以及碳排放虚构、造假等问题。作为全国碳排放交易的首个"探路者",深圳市日前发布《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确立不同于欧美及国内其他试点城市的全新碳交易体系,相较于2013年10月的征求意见版,新出台的《办法》管控范围由过去的5000吨以上,扩大到3000吨二氧化碳当量以上企业以及大型公共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京津冀地区低碳协同发展成为关注的焦点。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作为一种市场驱动的碳减排政策,能有效地减缓气候变化,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对此,本文基于系统动力学,构建京津冀碳排放交易政策仿真模型,探索不同的碳交易机制设计对京津冀地区经济和环境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总体上,碳交易机制能有效地促进京津冀地区的碳减排进程,即使对经济会产生微小的负向冲击;(2)在碳交易机制设计方面,减少碳配额总量,减少免费配额发放,以及提高碳交易价格均会增大碳减排力度,并同时加剧对经济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我国各级领导干部增强低碳领导能力是提高社会管理水平的题中应有之义。碳排放权是一种新商品,前景十分广阔,在未来的30到40年中,全球每年对低碳经济的投资将在5000亿美元以上,有望超过石油市场而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国际上,欧美各国已在  相似文献   

20.
早在2003年,英国政府就出台了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警醒着人们气候变化的影响已经迫在眉睫。而我国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表明对于碳排放的立场。近十年来我们致力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构筑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发展体系,包括低碳能源系统、低碳技术和低碳产业体系。这些都要求我们必须实现经济转型,在此背景下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也必须进行理性选择,才能适应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