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报告文学文体的存在有着极其复杂的历史渊源,其中重要的一方面即是来源于历代文学对真实性价值标准的不断追求。在现时代,虽然"深度报道"等新闻文体的飞速发展对报告文学造成了一定冲击,但报告文学和新闻报道对文体追求的本质差异决定了报告文学无法被新闻文体所代替。就现时代报告文学存在的语境来说,报告文学文体的存在是必然的,它还将继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对报告文学真实性的再认识张立国如果说小说是艺术的真实,那么报告文学则是真实的艺术。优秀的报告文学应该具有尖锐的现实性和严格的真实性。这是报告文学的生命和灵魂。长期以来对报告文学的真实性各有不同看法,可概括如下几种:其一认为必须绝对真实,不允许合理想象...  相似文献   

3.
真实性是报告文学极其重要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①。对这一问题的理解把握程度,直接影响报告文学的理论探索和创作实践。直到今天,对真实性问题的理解和看法仍然没有一个令人信服的统一结论,原因是人们只注意探讨报告文学真实性所能达到的绝对程度,而很少注意探讨报告文学真实性的相对程度。报告文学真实性的理论迷们首先来自对“真实性”内涵的理解。颇具权威性的《辞海》对真实性的阐释是:“文学艺术作品通过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所达到的正确程度”,只有当“作家、艺术家的立场、观点与社会发展的趋势相一致并具有相当的认…  相似文献   

4.
报告文学和其它非虚构作品引起的争论、纠纷甚至官司屡见不鲜,其要因都可归结为一点,即是否“真实”。即使那些获得大的反响和赞誉的上乘之作,人们在表扬它们之余,慷慨大度地指出其微小摊疵也仍然是关于真实性的。那么,真实性到底是涵盖报告文学全部本质的唯一呢,还是报告文学自身的一处致命的要害,就像巨人参孙的脚后跟或孙悟空头上的紧箍咒?再者,既然作家和批评家早已达成共识——“真实是报告文学的生命”,为什么报告文学创作仍然在这个问题上屡栽跟头,至少是投入以柄,是不是因为在对真实性的认识和理解上,在体现真实性的方…  相似文献   

5.
郭兆昆 《齐鲁学刊》2005,(3):106-107
真实是报告文学的生命,真诚地反映社会现实是报告文学的精髓。扫描20 世纪中国报告文学的发展,可以清晰地看到报告文学的发展与时代同步的足迹。遵循写真求实之道,忠诚于社会现实问题,追求真实性与文学性的高度统一,仍为当今报告文学创作的可贵之处。  相似文献   

6.
报告文学——新闻报道的有力的武器和文学战线的“轻骑兵”,随着我国人民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的历史性的转折而得到巨大的发展。报告文学的创作空前繁荣(无论是作品的数量还是作品的多样性,以及作者队伍的壮大),有关报告文学创作理论的讨论也异常的热烈,近几年来就有几次全国性的讨论:1979年6月全国三十一所大专院校和新闻出版单位的代表在武汉举行报告文学座谈会,1982年《文汇月刊》、《时代的报告》先后开展报告文学专题的讨论。这二次讨论都涉及到报告文学的性质、创作方法、时代精神、真实性等原则问题,比较1963年首都新闻界和文艺界召开的报告文学座谈会,对上述几个方面的问题的讨论都大大深化了。但就报告文学的真实性这个核心问题上,仍然存在严重的分歧。关于报告  相似文献   

7.
关于报告文学的真实性问题,历来有两种意见:一是报告文学应写真人真事,不能虚构臆造,不能张冠李戴,只可以在不违背新闻真实的原则下,调动文学手段,进行适当的加工。另一种意见认为,可以以真人真事为基础,对一些细节进行“想象和夸张”,甚至部分虚构,主人公可以用假名,生活里真实的事实可以“移植”等等。我认为,报告文学必须符合新闻真实。它所描写的内容,必须确有其人,实有其事。人物,是实际生活中具体存在的真人;事件,是现实生活中确实发生过的真事。甚至每个细节,都应该和实际生活中的具体事实相符。不能搞“主题先行”,而要从实际出发。尊重文艺规律,从所描  相似文献   

8.
报告文学的诞生 ,得力于近代新闻事业的兴起与繁荣。在报刊媒体的影响下 ,传统纪实文学的传播观念、价值判断与接受对象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文体样式的嬗变渐趋新闻化。在这种以文学写新闻 ,以新闻写文学的双重要求下 ,报告文学以报纸为依托 ,一面吮吸着古典文学的丰富营养 ,一面逐渐突破旧文学的藩篱开始萌生。它在承袭传统风土记、游记、人事杂记、战记、传记、灾祸记、离乱记等基础上 ,形成了旅游考察报告、事件报告、人物报告、社会问题报告等多种范式。目前 ,报告文学创作与报纸的关系正日渐疏离、而渐呈与纪实文学相融合之势。因此 ,如何看待报告文学与新闻的关系 ,如何对报告文学与报纸媒体的特殊关系作出新的价值评估 ,就成了当代报告文学研究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报告文学在近年来的文学创作中,是极为活跃、成就卓著的。目前,随着全国一百余家报刊联合举办的“中国潮”征文活动的展开,报告文学必将迎来空前勃兴与繁荣的崭新局面。相形之下,报告文学的理论研究则相当落后,与创作极不相称。一个“与生俱来”的真实性问题,至今没有任何突破。尽管有人抱怨,最近的一次(1982年)争论,“据粗略统计,研究报告文学基本理论的论文里,有一半是关于真实性问题的”,但对“真实性”问题仍是各执一词。奇怪的是,主张“绝对真实”的同志还是重复几十年前的老话,把背对着过去  相似文献   

10.
新闻与文学是两种不同的文体,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以语言文字为媒介来展示人或事物,要讲究文字的表达能力和技巧。在新闻写作中,正确运用文学手法,不仅是一个方法问题,而且是如何正确理解和认识新闻自身发展规律的问题。较长一段时间,一提到文学手法在新闻写作中的运用,似乎就忽视了新闻的真实性;以为文学一引入新闻领域,新闻就难以真实。其实,这是人们的一种偏见。一篇优秀的新闻作品,常常以它独有的魅力打动读者的心。这是因为新闻作品不仅在内容上有较高的新闻价值,而且把文学的语言、文学的修辞、文学的形象性和抒情性等赋予了自己。特别在通讯、报告文学之类新闻作品中,用成熟的文学笔调,生  相似文献   

11.
论报告小说     
我以为,要论报告小说,必须先论报告文学。这不仅是因为它们之间的关系“暖昧”,在我看来,简直是难以区分。——倘把我国几十年来,关于报告文学真实性问题的争论与85年《光明日报》上关于报告小说的争鸣联系起来稍作分析,就会发现:报告小说就是报告文学。  相似文献   

12.
报告文学是近代文化转型的产物.梁启超是其中的奠基性人物。他以亦报人亦政治家亦文学家的组合角色,进行着报告文学的文体实验。其作品由新闻、政论、文学三元组合而成.成为发生期中国报告文学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13.
全球化趋势中报告文学的文化身份与发展走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社会生活为参照 ,报告文学发轫于社会批判意识 ;以意识形态为参照 ,报告文学是介于“两种真实”之间的审美情态 ;以文学背景为参照 ,报告文学是兼具新闻特质的复合型文学样式。伴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全面到来 ,社会基础、读者期待、运行通道、激励机制和艺术规律等要素将为报告文学的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环境支撑和资源支持 ,报告文学的明天应该更加美好。  相似文献   

14.
作为知识分子的一种写作方式 ,报告文学的价值生成 ,主要通过新闻文学的写作模式参与时代理性精神的重建而实现的。一个需要启蒙的时代 ,召唤着报告文学弘扬理性的启蒙精神。新时期报告文学作家主体意识的自觉 ,使此间报告文学启蒙主题的凸现成为可能。报告文学文体由此也获得了一种自觉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世人务实心态的增强和非虚构写作的潮涌,2011年度广义的报告文学研究呈相对繁盛之势。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非虚构谱系下报告文学的文体特征研究依旧强劲,二是对报告文学发展历史、现实处境、未来空间的梳辨相对清醒,三是本体理论的建构意识日趋明朗。存在的问题在于,一是有关报告文学新闻性、真实性本性的重复研究比较明显,二是文体的内涵与外延认识仍有无序扩张之嫌,三是研究中的比较视野相对缺失。这表明,当前的报告文学研究虽然十分用力,但离精深而系统的理论建树尚有较大距离,报告文学研究依然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6.
一、什么是新闻的真实性新闻是什么?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新闻的真实性,也就是客观事物通过传媒渠道的真切反映,其具体要求:一是构成新闻的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及缘由,必须真实可靠;二是新闻事实在整体和联系上必须合乎客观实际,所报道的个别事例要体现整体的真实、事件性新闻的现象与本质必须一致。三是对新闻的解释要合乎事实本身的逻辑,不能脱离事实加观点,也不能违背事实发议论。四是新闻的要素除准确外,不能缺漏,新闻中引用的资料、史实、数据,必须准确无误。新闻的真实性与文学的真实性是不同的,新…  相似文献   

17.
真实是新闻的基本要求,也是新闻的生命。坚持新闻的真实性,是对新闻工作者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求。新闻的真实性,是指事实真实与社会真实的统一。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饱满的热情,客观真实的报道新闻,是受众和国家赋予每个新闻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18.
新闻真实性是社会政治舆论导向、社会进步发展、人民生活、新闻自身生存的需要。而产生虚假新闻的原因有四:一是社会政治目的造成的。让人说假话,不敢讲真话。二是个人猎取名利造成的。为了名和利,不惜牺牲新闻的真实性。三是新闻媒体竞争造成的。四是网络的发展状态造成的。为了保证新闻的真实性,应做到:一是要求记者深入实际真诚采访,发扬调查研究传统;二是加强新闻内部监督,建立受众监督制度;三是建全新闻法律法规,保证新闻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19.
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理论与实践的基石,是社会主义新闻工作不可动摇的基本原则,研究如何把握新闻真实性,对于我们从事新闻传播工作,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一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实在是一个浅显的道理,但是新闻界仍要再三呼吁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理论界仍要坚?..  相似文献   

20.
新闻真实性的意义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君喜 《社会科学》2007,(6):93-101
"真实性"是新闻传播理论中的"元命题",作为新闻理论的基础性核心范畴,对其"意义"构成层面的研究亟需加强。新闻真实性的核心是对新闻的"意义真实"的认识,意义真实包括现实性、可能性、解释性,意义真实应从原初意义、媒介意义、受众意义的"意义共享"层面来探求,而共享意义则涉及到新闻价值和权力的构成关系,所以,新闻的真实性意义实际上反映了价值和权力的博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