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0 毫秒
1.
儿童游戏空间集主体性、物质性、社会性、教育性、游戏性和关系性于一体,是儿童成长的意义空间。空间的完整性缺失、空间的自主性剥夺、空间的生产性沦丧、空间的生命力衰败和空间的支持系统欠缺是幼儿园儿童游戏空间失衡的主要表现。对空间意义的忽视、空间主体的缺失和空间的限制是导致幼儿园儿童游戏空间失衡的重要原因。因此,确立游戏空间的儿童主体地位,以“空间公平”为导向、“关系均衡”为核心建立幼儿园儿童游戏空间支持系统是儿童游戏空间走向“空间均衡”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2.
空间体验是人对空间的感性理解。空间体验影响着空间之中的人。本文以住院晚期癌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这一特殊群体在医院里的空间体验。晚期癌症患者在医院里体验到负面的意象空间、坍缩的关系空间、压制的权力空间、封闭的心灵空间,影响了患者的自我认同和生命质量。社会工作服务有助于改造意象空间、拓展关系空间、重塑权力空间、开启心灵空间,帮助患者重构积极的空间体验。空间体验的视角为社会工作服务晚期癌症患者提供了思路借鉴。  相似文献   

3.
在工业资本主义的历史地平线上,整个城市成为资本的游戏场,资本对空间的宰制塑造了空间生产的秩序.通常,经由空间占有、空间功能区分、空间建筑、空间装饰、空间营销等具体路径,资本原子化地"分割"空间,并把空间"加工制造"成工厂、道路、市场、运河、港口、住宅等使用价值,使之充当资本运动的一个必要环节,并为工业资本主义社会的生存创造必需的空间形态.  相似文献   

4.
随着批评领域的“空间转向”,文学作品的空间建构、空间叙事和空间隐喻越来越受到重视。网络玄幻小说建构了丰富的空间形式:物质空间、社会空间和游戏空间,这些空间建构具有想象性、奇观性和游戏性的特征。网络玄幻小说对空间的强调与利用使空间承担起更多的叙事效能,网络玄幻小说的空间建构并不是一种乌托邦想象,而是一种“异托邦”隐喻。  相似文献   

5.
拆迁安置社区的形成是我国城市空间重构的重要表征,是一个兼具社会性、政治性和经济性的多元场域,折射出传统村落居住空间向现代城市居住空间转换过程中的各种空间冲突。借助列斐弗尔城市空间社会学理论,依据社会空间类型学,将H社区拆迁安置空间的变迁分为“差序空间”、“离散空间”和“差异空间”。在分析其空间生产的过程中,探析农转非社区空间冲突的根源,并试图构建消解空间冲突、走向理想型差异空间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文学叙事中主要存在物理空间、心理空间和社会空间这3种类型。物理空间是以物质形态呈现的、人的知觉可以感知的空间;心理空间是人的情感和意识对外部世界编辑后所建构的内部空间,也是人的内心对外部世界的投射;社会空间是人际空间,是各种社会性元素的关系建构,主要强调政治、经济、权力、种族、阶层、文化等因素。在这3种空间中,存在不同空间之间的对立、交集与边界,这些往往是文学家表现和探究的重点,应当得到特别关注。而对同一种空间中子空间的切分,则是文学空间叙事研究必不可少的步骤。  相似文献   

7.
教学空间作为一种特殊而微观的空间存在形式,内在包含了空间的物质性、社会性和心理性,由此构成了教学空间的“一体三面”。在对教学空间深入理解的基础上,以空间的视角对乡村学校教学空间加以审视可知,乡村学校教学空间存在教育空间“脱域化”、空间资源闲置、网络空间建设滞后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更加钳制了乡村学校教育质量提升,加剧了城乡义务教育水平失衡。改善乡村学校教育环境,需要拓展校外学习空间、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高效利用空间资源,加强网络空间建设、实现乡村学校教育空间智慧化。  相似文献   

8.
[提要]作为中国社会小而精的完整“切片”,村落是涵括物质空间、社会空间和精神空间的复合体。村落多维空间是空间认知、环境感知、营建智慧的外化,也是社会关系、文化信仰、文化逻辑的实践场域。南岭走廊瑶族传统村落主要有山地型和平地型两种,本着尊重环境、敬天法祖的理念,瑶人构建了注重风水、景观、界域的物质空间,以公共空间、社老制、瑶老制等为纽带的社会空间,以祭社、安龙、盘王节等仪式空间为核心的精神空间。村落空间形态经历了游耕、定居、现代化三次依时间叙事的空间实践和演化,目前瑶族村落面临的空间重构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9.
空间经济学研究的"空间"和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区域"都属于经济空间的范畴,但两者存在差异性,前者属于抽象的、理论层面的、匀质的经济空间,后者属于具体的、应用层面的、异质的经济空间.空间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都以经济空间问题作为研究对象且存在层次性.空间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经济空间问题的基础性、理论性经济学科,而区域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经济空间问题的应用性经济学科,区域经济学应该以空间经济学作为主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在空间立法方面,中国空间立法严重滞后于空间技术的发展。中国空间活动仍然处于以空间政策为主导、空间行政法规为补充、综合性空间法缺失的行政管理阶段。联合国框架下的国际空间立法和中国参与的双边或多边空间条约推动和促进了中国空间立法和空间政策的完善,环太平洋地区国家的空间立法和空间活动也为中国空间立法的完善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同时,中国的空间政策和空间活动对于环太平洋地区国家的空间活动和空间立法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