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9 毫秒
1.
新疆中苏文化协会成立于1939年,除了中苏文化协会的支持和各分会纷纷成立的影响外,还离不开新疆当时较有利的社会环境和中共党员的广泛参与和积极努力。新疆中苏文化协会开展的工作促进了新疆各民族学者同苏联各民族学者文化艺术的交流,丰富了新疆各族人民的文化生活,在近现代新疆中苏文化交流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2.
贺萍 《新疆社科论坛》2009,(3):24-28,62
新疆各少数民族社会成员在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过程中,在群体身份认同方面出现了困惑、倒错和焦虑的现象。现阶段,新疆各民族在民族认同方面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使重塑和建构民族认同这一重要问题历史地摆在新疆民族工作的议事日程上来。强化公民身份是第一身份的意识,构建各民族社会成员文化多元和国土与政治一体的认同结构,应该成为新时期新阶段新疆民族认同教育的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3.
民族传统文化与新疆文化产业的发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围绕民族传统文化与新疆文化产业的发展这个中心问题 ,从文化产业与民族传统文化的关系 ,新疆民族文化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对新疆文化产业发展的建议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对新疆多元民族文化的类型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贺萍 《西域研究》2004,(3):108-111
新疆多元民族文化不仅各具特色 ,而且还具有一些共性 ,这些共性往往以文化类型的形式表现出来。对此 ,笔者从共时性和历时性两个视角对新疆多元民族文化类型进行了划分 ,从历时性角度 ,将它划分为原生形态的文化类型和次生形态的文化类型 ;从共时性角度 ,将它划分为经济文化类型、语言文化类型和宗教文化类型。这些不同形态的文化类型在新疆多元民族文化的发展演进中 ,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 ,使新疆的文化类型呈现出纷繁复杂的状态。  相似文献   

5.
2011年9月17日,由新疆哲学学会主办、新疆师范大学法经学院和新疆社会科学院哲学所联合承办的"新疆哲学学会2011年年会"在新疆师范大学召开。新疆哲学界专家学者和高校部分师生一百余人参加了本届年会。会议围绕"现代文化与新疆各民族传统文化转型"这一主题,从哲学与现代文化、现代文化与新疆各民族传统文化、现代文化与新疆精神、现代文化与新疆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构建四个方面展开了深入广泛的探讨和交流。现将此次会议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一、树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必要性新疆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地区。有10个少数民族的群众大多信仰伊斯兰教,蒙古族群众大多信仰喇嘛教,俄罗斯族部分群众信仰东正教,其他民族中还有人信仰其它宗教。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往往交织在一起。信教群众、宗教职业人员和宗教活动场所都比较多,宗教的覆盖面很大。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许多方面的工作都同宗教问题  相似文献   

7.
多民族聚居的新疆,文化多源并存成为新疆民族文化的奇葩。新疆民族文化根植于不同的民族土壤,影响、约束和规范着本民族生产、生活和交往,在各种文化的相互影响、相互融合下,形成自己独特的现代性,在新疆跨越式发展中实现自身价值:书写在新疆大地,增添文化生机;协调文化资源开发、保护、发扬,促进民族地区经济长足发展;促成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增强文化活力;创建新的人才机制。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格尔木地区文化资源的梳理和归类,从民族艺术资源的抢救与保护、文艺作品创作设想与策划和格尔木景区演艺活动建立及品牌化实施意见三个层面进行阐述,提出应把抢救保护民族文化资源作为文化建设和发展旅游业的战略性、基础性工作,同时在此基础上与旅游业相结合进行开发利用,让古老的民族艺术为民族地区的振兴发展作贡献。  相似文献   

9.
新疆的民族传统文化是一种“活”文化;新疆的民族传统文化是一种“特色”文化;新疆的民族传统文化是一种“感性”文化;新疆的民族传统文化是一种“共享”文化。新疆民族传统文化的社会功能有价值认同功能;娱乐交流功能;凝聚团结功能;形塑功能;信息传递功能。  相似文献   

10.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几千年来,新疆的各族人民在开拓祖国疆土,创造社会财富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所有这些经过搜集、整理、记录,就形成了大量的、珍贵的民族文献。在构成本民族历史发展的轨迹,推动着本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充实整个中华民族文献资源宝库等方面。本文拟从新疆的民族文献资源着手,来探讨新疆的少数民族文献的资源建设。  相似文献   

11.
和以往朝代民族迁徙相比,清代新疆民族迁徙规模更大,分布范围更广,民族成分更多,跨国民族开始出现,这主要与清廷的治新政策、战乱、灾荒等因素密切相关。清代新疆的民族迁徙在巩固西北边防、抵御沙俄侵略、维护祖国统一等方面有着积极的贡献,这种不同民族人口的迁徙与流动,不仅使新疆的民族成分增加、近代新疆多民族分布格局形成,同时加强了新疆各族人民间经济的交流,有利于各民族间文化的互动与交融。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疆各民族之间的接触、沟通、交往等日益增多,一方面各民族因“大杂居、小聚居、互相交错”的居住格局而形成了多民族城市社区,另一方面使多民族城市社区的各民族文化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元文化,其主要表现在社区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及观念文化等三方面。在“以现代文化为引领”的理念下,新疆多民族城市社区的多元文化在普遍性、特殊性、和谐性特征的基础上,朝着现代文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唐以前西域的丧葬文化马国荣唐以前西域各族的丧葬礼仪与葬法,葬具与墓穴结构,随葬物品与墓葬地面设施等方面,各自都有独特的民族地区风格,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酉域丧葬文化。本文就以上几个问题做一归纳和阐述,为新疆古代民族历史文化的深入研究,提供一些必要的线索和...  相似文献   

14.
新疆多元民族文化资源的整合,就是新疆各民族、兵团与地方之间的文化相互交流、沟通、并融合的过程.整合新疆多元民族文化资源,必须发展文化生产力,保障新疆各族人民群众物质和文化生活权益的和谐,进而增强中华民族的整体凝聚力.  相似文献   

15.
新疆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为新疆美术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平台,使得新疆美术创作风貌迥异于内地任何画派.研究少数民族题材在新疆民族文化传承中的地位和作用,探索传承民族文化的形式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于少数民族题材美术创作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6.
诗歌语言是人的心态与情感最生动的表达方式。是自然流落的心灵之声,是民族心路历程的写照。新疆素有“歌舞之乡”的称誉,也是多个民族地区。有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族,回族,蒙古族,柯尔克子族,锡伯族,塔吉克族,乌孜别克族,满族,塔塔尔族,俄罗斯族等13个民族这些民族自古就有较为深厚的诗歌传统。新疆少数民族情歌,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从流传地区和从民族角度上分。与新疆民族文化信息相关,新疆少数民族情歌在语言修辞上表现出独特的艺术性。本文以新疆少数民族情歌为例,从词语的特征及修辞格运用方面揭示新疆少数民族情歌在“爱情”这个特殊的社会切片上表现出来的民族性格,审美情感,思维方式和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7.
朱英荣 《学术探索》2013,(5):125-133
龟兹石窟文化不仅是龟兹民族的文化成就,更是古代新疆少数民族的文化成就。对龟兹石窟的研究表明,无论是从历史文献记载还是出土文物实证来看,以西汉中央政权在新疆设立西域都护府为标志,新疆从行政区划上便已列入我国中央政府的管辖区域,成为我们伟大祖国不可分离的一部分。同时,研究还表明,古代新疆文明是在以佛教为主导并融合其他多种宗教文化的基础上共同创造出来的,与佛教文化相比,伊斯兰教文化在古代西域地区是一种晚来的宗教文化。  相似文献   

18.
文章认为,新疆各民族大分散、小聚居的分布状况导致的独特的层次型的双语现象是新疆双语教育发展的巨大的内在驱动力,而新疆各民族文化多元一体化协同发展的局面是新疆双语教育发展的强有力的推进器,不同民族的文化在碰撞与冲突中的求同存异是新疆双语教育发展的源动力。  相似文献   

19.
双语,就是同时使用和发展两种语言。一门是本民族母语,一门是较发达的外族语。在我们新疆,双语一般是指少数民族的语言和汉语。双语现象不是人为的,而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它是为适应多民族地区的实际需要而产生的,是为了解决民族间的交流和联系而形成的。它的存在有利于民族自身的发展,有利于民族的团结和社会进步。它已经成为多民族地区语言使用方面的一种必然趋势。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居住的地区,在新疆与内地与中原地区长期的社会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的交往中,各族人民有着互相学习语言文字的优良传统,双语现象由来已久,一部古丝绸之路繁荣文化的历史就是最好的例证。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在自治区党政部门的重视和关心下,自治区的双语工作有了很大的发  相似文献   

20.
新疆的多元文化认同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各民族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二是各民族之间对他族文化的彼此认同;三是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共同认同。实现多元文化认同要通过实施有效的多元文化教育手段,新疆少数民族教育就实现多元文化认同功能而言,尚存在值得反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