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很”原作动词或形容词用,《说文解字》的解释是“不听从也;一曰行难也”。《玉篇》的解释是“戾也;诤讼也”。《广雅》说“俗作‘狠’”。《孟子》里的“好勇斗狠”中的“狠”,就是“诤讼”的意思。但《说文解字》对“狠”的解释是“犬斗声”。新编《辞源》在“很”字条下列了四个义项:一、违,逆,不听从;二、凶暴;三、争讼;四、甚。《中文大辞典》据《元  相似文献   

2.
台湾省出版的《中文大辞典》在“每”字的义项说:“每,小者也。《逸周书·王会解》:‘每牛者,牛之小者也。’”又词目说:“《每牛》小牛也。《逸周书·王会解》:‘数楚每牛。每牛者,牛之小者也。’”由于该词书对“每”字误训为“小”,其词目的“每牛”也就因之误训为“小牛”了。《辞源》修订本虽然在“每”字下面没有建立“小”的义项,但在词目中仍然将“每牛”释作“小牛”,与《中文大辞典》的观点并无二致。 《说文·(?)部》:“(山母),(?)盛上出也。”段玉裁注:“按每是(?)盛,引伸为凡盛。”  相似文献   

3.
《康熙字典》、旧《辞源》在“贝”字下列有“饰也”一义,《中华大字典》、《中文大辞典》、《大汉和字典》释“贝胄”为“贝饰也”,均以《诗·鲁颂·闷宫》“贝胄朱”毛传:“贝胄,贝饰也。朱,以朱缀之”为依据。按孔颖达疏:“贝者水虫,  相似文献   

4.
陵(凌)欺侮辱 这组词在侵犯、欺侮对方义上,有相同之处。 《苍颉篇》:“陵,侵也。” 《字汇》:“侮,侵也。” 《吕氏春秋·不侵》:“立千乘之义,而不可凌。”高诱注:“凌,侮。” 《左传·昭公元年》:“不侮矜寡。”杜预注:“陵也。” 《康熙字典》:“欺,陵也。” 《辞源》:“辱,侮辱。” 这些词还可以连用。 《新书·解县》:“匈奴欺侮侵掠,未知息时。” 《荀子·乐论》:“故礼乐废而邪音起者,危削侮辱之本也。” 《荀子·富国》:“是辱国也。”杨倞注:“辱国,言必见陵辱也。” 《诗·大雅·丞民》:“不侮矜寡,不畏强御。”孔颖达疏:“不欺侮于鳏寡孤独之人。”  相似文献   

5.
《中华大字典》、日本出版的《大汉和辞典》、台湾省出版的《中文大辞典》均在“都”字头下列了“试也”、“大指也”两个义项。列“试也”义的根据是《汉书·霍光传》:“光出,都肄郎、羽林。”颜师古注引孟康曰:“都,试也。”列“大指”义的根据是《文选·扬雄<长杨赋>》:“请略举其凡,而客自览其切焉。”李善注:  相似文献   

6.
《康熙字典》杲字条下有《唐韵》“诏前人之言也”一句。未加注释,甚难理解。《中文大辞典》“某”字条下列为一个义项,“诏前人之言也”。《唐韵》:“某,诏前人之言也”。照《康熙字典》仅增一字。真是“以涂附涂,载鬼一车”。《辞海》、《辞源》较矜慎,未列这个义项,但“乾没古义”,亦“难厌人望”。 这个句子应怎样理解?与句读攸关。它的句读应是: “某,诏前,人之言也”。 杲,俗作某。“诏”,《说文》:“告也。《尔雅·释诂》:“导也”。“诏前”即“告于前”,介词于字是被省略了的。在古籍中象这样的省略是很多的,如“殿后”即“殿于后”,“开中”即“开于中”,可证“诏前”,即“诏于前”。  相似文献   

7.
本文指出了《马氏文通》中五则引书分析方面的错误。它们是:一、“地”“日”等“假为外动字”并非“《公羊传》之特笔”。二、《公羊传》中“问句煞以‘也’者”,并非“未之见也”。三、《孟子》之后,连词“斯”在结果分句中并非“用之者仅矣”。四、先秦文献中并非没有“为”“所”连用构成的被动句。五、《说文》并非“无无解之字”。  相似文献   

8.
宋太宗推崇释家,也就是佛教,原因是为了更好地维护赵家皇族的统治。宋太宗的释家诗歌《缘识》完成于淳化(990-994)年间,体式多样,但是以古体诗歌为主。《缘识》的主旨在于诠释天台宗的因缘和报应等佛理思想。因为在宋代佛教和道家已经具有融合的一面,而宋太宗本人也受道家思想影响较深,所以宋太宗的崇道思想以及道家和道教诗歌也都突出体现在宋太宗道家诗《逍遥咏》当中,而《逍遥咏》当中的道家和道教的范畴如“阴阳”“逍遥”“道德”“大道”“乾坤”“修炼”等等也渗透到宋太宗的释家诗歌《缘识》当中。《缘识》语言较《逍遥咏》语言通俗易懂。  相似文献   

9.
含蓄,这是一个老题目,也是一个熟题目。唐司空图《诗品》就列有“含蓄”一品。而更早,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也已提到了“思表纤旨”、“文外曲致”(《神思》)和“文外之重旨”(《隐秀》)。钟嵘《诗品》则提出了“文已尽而意有余”的说法。如果还要往前推,那末,司马迁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评论《离骚》时所说的“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和《周易·系辞下》所称“其称名也小,其取类也大,其旨远,其辞文,其言曲而中,其事肆而隐”均与后来讨论的含  相似文献   

10.
“母猴”辨     
《辞书研究》1982年第3期所载冯英子同志《不要泥古》一文,在谈到“玃”字的释义时说: 按《辞源》的说法,是“大猴也”,按照《辞海>的说法,是“大母猴也”。究竟是“大猴”还是:“大母猴”?《吕氏春秋>说:“玃似母猴”,既然是“似”,可见并不是“是”。是否母猴,在疑似之间。查《唐宋传奇·补江总白猿传》中说:“见大白  相似文献   

11.
张志 《南都学坛》2003,23(4):42-48
现代主义文学具有杂揉化、“元小说”化、神话化、魔幻化、未完成性、象征性等多种特色,在内容上也表现为对人的命运以及人与他所处的生存环境之间乖谬关系的关注,这些特点在《红楼梦》中也有所体现。正如博尔赫斯能视韩愈为卡夫卡的先驱者、《获麟解》“或多或少都具有卡夫卡的特色”一样,我们也可视曹雪芹为现代派的先驱者,《红楼梦》“或多或少”具有现代主义文学的特色。《红楼梦》与现代主义文学在“形式”“调子”和“思想”等方面都具有不少的“相似”之处。《红楼梦》对“传统的思想和写法”的“打破”是空前的!  相似文献   

12.
“五四”以来,孔子受到片面的否定,他的“诗教”观点,也被认为是违反阶级斗争的文艺观,长期受到“讨伐”,其实是不公平的。 根据《小戴礼记》的记载,孔子曾说:“温柔敦厚,诗教也。”《论语》也记载过孔子的话:“《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诗》……可以怨”。司马迁在《史记》的《屈原贾生列传》中引申这  相似文献   

13.
[摘要]《中庸》讲“诚”,讲“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正义·中庸》把“诚”释为“信”;宋朱熹《中庸章句》则把“诚”界定为“真实无妄”,并对“诚”与“信”作了区分,尤其是从天道与人道合一的层面讲“诚”,而与《礼记正义·中庸》不尽相同。然而,它们都把“诚”看作“成己”“成物”的必要基础,而为后世所阐发。对朱熹《中庸章句》与《礼记正义·中庸》在“诚”论上的异同做出比较和分析,不仅可以看出前者对于后者的思想变化和发展,而且对于深入发掘“诚”的内涵,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风”是个多义字。新编《辞海》“风”字收有十几个义项。《尔雅》释“风”、《古今图书集成》“风”字条、《经籍纂诂》“风”字条均收有多个意义。在“风”的诸多意义中,“空气流动的现象”(新编《辞海》)是其本义,又是其常用义,《说文》:“风,八风也”,“八风”,即“八节风”说的正是“风”字本义。“风”本义之外的其他意义,一般字书中均有训释,也不乏用例,本文不涉。但“风”字有一个“景象”义,颇令人费解: 《辞海》:风,景象,如“风景”“风光”。“风景”中的“风”字,为何训释为“景象”,不见典籍,小学和训诂中也查无先例。  相似文献   

15.
一、“道德”诂义 道德一名,乃中国古代思想中一极重要之范畴。而考其初义,则皆与行路有关。《说文》:“道,所行道也。”《荀子·王霸》:“道,行也。”《尔雅释诂》:“道,直也。”综此,道之本义,道路也。引申之,顺路而行亦谓“道”,或称“得道”、“有道”(“有”初义训取,见《经义述闻》)。再引申之,万物生灭所循之抽象规律亦称“道”。故庄子言:“道,理也。”(《缮性》)老子言:“道者,物之所由也。”(并见《庄子·渔父》)韩子《解老》:“道者,万物之所然,万理之所稽也。”《释名》:“道,导也,所以通导万物也。”德之本字,在甲骨文中从直从行,与今之“循”字形近(容庚说),“示行而视之之意”(闻一多说)。《庄子·大宗师》:“以德为循”,尚存古义。但其后此字之形与义变异甚大。其字本义今存于晚出之“巡”字中(《说文》:巡,视行皃)。而其字形在西周金文中则演变为“德”,战国古文中演变为“惠”,其义亦大变。所最可注意者,是字中增入“心”符,为甲骨文中所不见也。《左传桓公二年》:“在心为德”。  相似文献   

16.
~~(六 )语有缓急例或曰“急 (疾 )言”、“语声之急”1 .《高帝纪》 :“信亡走匈奴 ,其将曼丘臣、王黄共立故赵后赵利为王。”颜注 :“姓曼丘 ,名臣也。曼丘、母丘本一姓也 ,语有缓急耳。”2 .《魏相丙吉传》 :“西曹地忍之 ,此不过污丞相车茵耳。”颜注 :“地亦但也 ,语音之急也。”(七 )某即某也例1 .《古今人表》 :“尾生高。”颜注 :“即微生高也。”2 .《古今人表》 :“公肩瑕。”颜注 :“即公肩假也。”3.《古今人表》 :“禽敖。”颜注 :“即黔敖也。”(八 )音讹、语讹例1 .《地理志下》 :“北地郡 :略畔道。”颜注 :“有略畔山 ,今在…  相似文献   

17.
(一)非十二子: 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故,知默,犹知言也。故,多言而类,圣人也;少言而法,君子也;多少无法,而流湎然,虽辩,小人也。王念孙《读书杂志》:卢云,此数语又见《大略》篇,彼作“多言无法”。此“少”字似讹。今按,卢说非。《大略》篇当依此作“少”为是。“类”亦“法”义。《方言》卷七及卷十三均训“类”为“法”;《广雅·释诂》亦以“法”训“类”,王氏《疏证》引《荀子·儒效篇》“其言有类,其行有礼”云:“类之言律也,律亦法也。”然则本篇  相似文献   

18.
《史记》卷四八《陈涉世家》有这样一段资料:“秦令少府章邯免郦山徒人奴产子,悉发以击楚。”《汉书》卷三一《陈胜传》也有这一段资料,文字基本相同,只是“郦”作“骊”,“楚”字后多一个“军”字。在这一段文字中,“骊山徒人奴产子”的“人”字,究竟应该上读还是下读,是读作“骊山徒人、奴产子”,还是读作“骊山徒,人奴产子”,历来意见不一。《汉书·陈胜传》在“骊山徒人奴产子”下,注引服虔曰:“家人之产奴也。”师古曰:“奴产子犹今人云家生奴也。”《史记·陈涉世家》  相似文献   

19.
释“介”     
许慎《说文》:“介,(画)也,从八从人。”罗振玉《增订殷墟书契考释》:“介,象人著介(甲)形。”《汉书·五行志》:介者甲,甲,兵角也。《左传》:“或梦伯有介而行。注:介,甲也。”《诗·郑风·清人》:“清人在彭,驷介旁旁”。《毛传》:“介,甲也。”等等众说纷坛。根据字形,“介”的本义应是披甲之人,即披坚执锐之士兵。于是,许多与此有关的字或解释渐成为“介”字的引伸义,“介”字便有了多种意义了。 1.介有疆界之意。《说文》:“介,■也。”徐灏注笺:“古疆界字只作介。”《诗·周颂·思文》:“无此疆而界。…  相似文献   

20.
省文考略     
省文,是指古代汉语里在词语中省去本当使用的字眼的语言现象。首先使用这个术语的是清代刘淇之《助字辨略》。例如:于又《书·尧典》:“黎民于变时雍。”《汉书·成帝纪》作“于蕃时雍。”应劭云:“言众民于是变化,用是大和也。”愚案:训“于”为“于是”者,以“于”为省文也。如又《左传·僖公二十二年》:“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公羊春秋·隐公五年》:“郑伯克段于鄢。”《传》云:“母欲立之,己杀之,如勿与而已矣。”注云:“如,即不如,齐人语也。”愚案:“如”之训“不如”,犹“可”之训“不可”,省文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