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上别流人》一诗,孙望先生的《全唐诗补逸》题作王维诗,并注曰:“见《永乐大典》卷3006。九真。人字(五函四十二册)。按此诗又见于《全府诗》卷159孟浩然集中,题下无注,故不属逸诗。然此诗作者究竟是王维,还是孟浩然呢? 考《孟浩然集》版本,天宝四载(745)宜城王士源所录的本子今已不见,现存最早的版本为黄丕烈题识,藏于北京图书馆的宋蜀刻本,该本卷三收此诗,明铜活字本《唐五十家诗集》孟集卷一亦收此首。此外,如四部丛刊景明刊本、四部备要校刊明刻本均收此诗,异文甚少,亦无注明曾收入他集。  相似文献   

2.
《全唐诗》卷五百二十《杜牧小传》云:“樊州诗四卷,外集一卷,别集一卷。今编为八卷。” 杜牧樊川诗四卷,加上外集一卷,别集一卷,明明只有六卷诗,何以编为八卷呢? 经检核,《全唐诗·杜牧集》前三卷,与四部丛刊影印明翻宋刊本《樊川文集》(以下所引《樊川文集》,均用此本)前三卷所载诗同,编次与《樊川文集》亦同。不  相似文献   

3.
一、《学阮公体》三首之一 少年负志气,信道不从时。只言绳自直,安知室可欺。百胜难料敌,三折乃良医。人生不失意,焉能慕已知。(商务影宋绍兴本卷二十一)是诗结句诸本分歧。《四部丛刊》本,陕西社影明刊本《中山集》同商务影绍兴本。而《丛书集成》本,《四部备要》本等作“暴己知”。按当以“慕己知”,为是,理由如下: 其一,“己知”乃“知己”之倒文。同书卷二十二《罢郡归洛阳寄友人》有云:“获落唯心在,平生有己知。商歌夜深后,听者竟为谁?”可证。又通观此题下三首,均乃一韵到底。其一叶上平四支(时、欺、医、知);其二叶上平十二侵(禽、阴、林、心);其三叶  相似文献   

4.
晚唐诗人李群玉,字文山,湖南澧州人。元辛文房称其清才旷逸,诗笔遒丽,名盛当时。《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李群玉诗集》三卷,后集五卷,宋临安府棚前陈宅书籍铺刊本卷同,见四部丛刊初编一六七缩印本(以下简称书棚本)。至明末,毛晋汲古阁刻《唐人八家诗》,内有《李文山诗》三卷,分体编排,已非宋椠旧貌。清初季振宜辑全唐诗时,即据汲古阁本,康熙扬州唐诗局以季氏稿本为底本,编其诗三卷,共二百六十三首,其中作品又分别见于唐人十五个作家集中,达二十首之多,真伪混淆,历时已久。今依《全唐诗》  相似文献   

5.
曾国藩早年京中所作诗文,大多将副本陆续寄回湖南湘乡老家,领军以后所作,则多数存于署中。去世之后,其门人李鸿章等倡议编辑遗集,曾国藩之子曾纪泽便将湘乡与金陵存稿大致清检,在清同治十一年七月(1872年8月)携交湖南长沙传忠书局,由王定安、杨书霖等任编校。书局于次年将诗刻峻,由曾纪泽校毕清样,然后付印。此即同治十三年(1874)传忠书局版四卷编年本《诗集》。光绪二年(1876)传忠书局对此重新编校,改为分类本三卷,具体编校者不详。《文集》则有三个版本,即同治十三年四卷编年本、光绪二年四卷编年本与三卷分类本,编校者皆为李瀚章、黎庶昌、张裕钊、王定安、曹耀湘。  相似文献   

6.
吕温是中唐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和颇有成就的文学家。吕温文集十卷,为其卒后刘禹锡所编定,后残缺。今所传本,一为常熟冯舒本,题《吕衡州集》,《四库全书》据以著录;一为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藏述古堂影绛云楼宋抄本,题《唐吕和叔文集》,《四部丛刊》据以影印;一为道光年间秦恩复校刻本,题《吕衡州文集》,有《粤雅堂丛书》本,商  相似文献   

7.
《宋百家诗存》卷二十《于湖集》录张孝祥《和家君韵寄舅氏》其二:万里归来无苜蓿,扁舟共载两猿君。今日送君向何处,黄河山中多白云。细味诗意,与题不合。检《全宋诗·张孝祥集》,此诗诗题为《送猿翟伯寿》。《诗存》抄录中因脱题致误。《宋百家诗存》卷二十《于湖集》录张孝祥《题定山寺》诗四首,其三、四为:雪中纸装有奇趣,暖香夜作椒兰熏。昆邪丈室本无病,天女为散花纷坛。雪花如席风色恶,拥被围炉门不开。我亦穷车马绝,一杯相属望君来。内容与诗题显然不侔。检《全宋诗·张孝祥集》,此诗诗题为《再用韵》,是《送纸袋韩中义…  相似文献   

8.
文天祥(1236—1283),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号文山,南宋末年著名的民族英雄,优秀的爱国诗人。“四部丛刊”影印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刻《文山先生全集》二十卷,其中诗六卷。除集杜诗二百首大多算不得创作外,他的重要诗作都收在《指南录》、《指南后录》、《吟啸集》中,加上早期诗作,计七百首,是一笔值得珍视的文学遗产。他  相似文献   

9.
杜牧的诗,现有《樊川文集》四卷,《外集》、《别集》、《樊川诗补遗》、《樊川集遗收诗补录》各一卷,共八卷,五百二十四首。在这五百二十四首诗中,除本集二百六十七首可确定是杜牧的作品外,《外集》、《樊川诗补遗》,疑信各半,《别集》和《樊川集遗收诗补录》,讹伪的情况更为严重。《外集》以下各  相似文献   

10.
继《四部丛刊》之后,1936年中华书局辑印了《四部备要》,共收书三百五十余种,计一万一千三百余卷。这部书和《四部丛刊》有许多相同之处,又有其独具的特点。一、实用举要体例更加完备《校印四部备要缘起》中说:“吾国学术,统于四部,然四库著录之书浩如烟海,坊肆流传之籍梦如乱丝。承学之士别择维艰;善本价昂,购置匪易”于是“择人应读,永通行善本,汇而集之”,名曰《四部备要》。显然这部丛书和《丛刊》一样都是举要性丛书,注重实用。在编排体例上,都沿袭了中国古典目录学的分类法,按经、史、子、集四部分别收编各书。不过,《备要》比《丛刊》的实用性更强,分类排列更为严谨,提纲挈领,取便研求,是一部模仿《四库全书荟要》体例而编的举要常备性丛  相似文献   

11.
“大历十才子”之一的钱起,是中唐诗坛的名家。他的诗歌据《钱考功集》(四部丛刊本)所载有十卷,计五百多首,除去其中为其曾孙钱珝的《江行无题一百首》和储光羲、卢纶等人的作品羼入外,也还有四百二十余首之多,《全唐诗》将其辑为四卷,确为不可忽视的数量。对于这些诗歌,历代论者对之毁誉不一,歧异颇大。毁之者如《四库全书总目·钱仲文集提要》:“大历以还,诗格初变。开、宝浑厚之气,渐远渐  相似文献   

12.
盛唐边塞诗人高适的名篇《燕歌行》(四部丛刊影印明刊本《高常诗集》卷五),今人多认为诗序中所言之“御史大夫张公”即为玄宗时名将张守进,所谓“征戍之事”指开元二十六年《七三八》张守登隐瞒部下败状,“妄奏克获之功”这件事(见《旧唐书》卷一O三“张守检传”)。高步瀛《唐宋诗举要》卷二在此诗下引《旧唐书·张守传》后即谓“此诗盖隐刺之也。”岑仲勉先生亦谓“此制张守登也。”《读全唐诗札记》朱东润先生主编之《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编之《唐诗选》论及此诗时亦持此看法。傅珐琅先生则对此提出…  相似文献   

13.
姑溪居士杂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之仪字端叔,号姑溪居士,著有《姑溪居士文集》五十卷,《后集》二十卷,凡七十卷,他是苏轼门人之一,苏轼有“暂借好诗消永夜,每逢佳处辄参禅”(《夜直玉堂,携李之仪端叔诗百余首,读至夜半,书其后》)之句,谓读其诗,使人顿悟。其词亦工,尤长小令,清婉峭蒨,不减秦观。《宋史》本传(卷三四四)谓其“能为文,尤工尺牍,轼谓入刀笔三味。”这样一位诗、词、文皆佳的苏轼门人,《宋史》仅有一百一十二字的小传,又  相似文献   

14.
刘克庄编选的《后村千家诗》,是一本较好的带资料性的唐宋诗选本。它不仅可作为近体诗读本,而且对唐宋诗的辑佚校勘有较高的价值。张璋黄番校注的《朱淑真集》卷九《辑佚》,就从此书辑得《惜花》等五首诗,并以此书为参校本之一。编《全宋诗》,也可从中辑出数量可观的诗篇。然阙名诗人较多,胡向侬等《后村千家诗校注》已查出了一些阙名作者,但仍有190首诗的作者阙名,我粗略翻了一  相似文献   

15.
“晓色兼秋色,蝉声杂鸟声。壮怀销铄尽,回首尚心惊。”此首《吴江岸》自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续集》以来,皆载入东坡诗集,实际非东坡所作也。因此诗最早见载于《苏学士文集》。而苏舜钦长于东坡29岁,其卒后四年,即皇祐四年(1052),欧阳修亲自整理编定《苏学士文集》十卷,明载此诗,而此时,东坡亦不过十五岁左右。又南宋吴兴施元之于乾道八年(1171)三衢本《苏学士文集》十五卷,亦明载此诗,而其后与顾禧《注东坡先生诗》则不载。又考舜钦行实、诗文,与此诗契合,其遭遇进奏院冤狱革职为民索居吴中,而吴江岸为其经常晓游之地,其诗作中多有描述吴江岸者,与此诗,无论就内容、语言  相似文献   

16.
杜牧的诗,现有《樊川文集》四卷,《外集》、《别集》、《樊川诗补遗》、《樊川集遗收诗补录》各一卷,共八卷,五百二十四首。在这五百二十四首诗中,除本集二百六十七首可确定是杜牧的作品外,《外集》、《樊川诗补遗》,疑信各半,《别集》和《樊川集遗收诗补录》,讹伪的情况更为严重。《外集》以下各卷中,见于许浑、赵嘏、张祜、薛能、刘得仁、李商隐、王建、李白集的诗作,达六十四首。还有一些诗,也大可疑伪。前人和当代的学者作过一些订正。现就樊川《外集》、  相似文献   

17.
发同谷县 回首虎崖石 《杜臆》云:“虎崖石,按:《志》有虎穴在成县之西。岂《寄赞上人》诗之“徘徊虎穴上”者耶?”按:《寄赞上人》子美在秦州时作。秦州去成州二百六、七十里,彼时子美安能徘徊于成州虎穴之上?此事已在七卷驳《卢注》时辩明,不拟重复。  相似文献   

18.
<正> 《稽愆集》原为明代嘉靖间兵部尚书翁万达自编的书信选集,原书早已散佚,只存序文一篇,现在我们看到的《稽愆集》四卷,是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翁子光先生重辑本。这个辑本,旁搜博采,精心校雠,其材料来源于几种翁万达文集的原始刻本,如邹刻《翁东涯文集》、翁刻《东涯文集》、《潮州耆旧集翁襄敏集》等,还有子光先生家藏手抄《东涯集外遗文》。其中邹刻本十七卷为翁万达的同年至交又是儿女亲家邹一山在翁万达卒后不久  相似文献   

19.
刘长卿《刘随州集》,收诗500有奇,重见他人集中近30首.单是重见皇甫冉集,就有10余首之多.现在我试着辨析一些诗,并按《丛书集成》本《刘随州集》标出卷数.一、《寄灵一上人》(卷三),题下注“一作皇甫冉诗,一作郎士元诗.”冉集题《赴无锡寄别灵一、净虚二上入云门所居》,有“欲徇微官去,悬知讶此心”句与赴无锡尉相合,又云“新年芳草遍”,是新年初春时也.郎士元集题《赴无锡别灵一上人》.但李嘉祐另有《同皇甫冉赴官留别灵一》,灵一有《酬皇甫冉将赴无锡于云门寺赠别》,故应为皇甫冉  相似文献   

20.
评钱起诗歌     
“大历十才子”中的钱起,是唐代诗坛的名家之一。从现在关于“十才子”的几种资料来看,虽然具体人名略有出入,然而钱起都包括在内。据四部丛刊印明活字本《钱考功集》,钱诗有十卷之多,辑入《全唐诗》凡四卷四百二十余首。而历来对钱起诗歌评价歧异颇大,毁誉不一。《四库全书总目·钱仲文集提要》在指出大历诗歌的特征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