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莱布尼茨、黑格尔和《易经》符号系统何建南中国古代智慧宝典《周易》一书由《易经》和《易传》两部分组成。《易经》包括六十四卦卦象(可称“符号系统”)和六十四卦卦名、卦辞、互辞(可称“文字系统”)。《易传》(即“十翼”)则是最古老也是有权威的解易著作。在易...  相似文献   

2.
《周易》的思维是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相结合相对应的思维,是抽象同一性与具体同一性思维相结合相统一的思维。它所设定的卦象与卦辞、交象与交辞,都是抽象符号与形象描述相结合相对应的机制。通过符号的演变,产生卦的演变与交的演变,相伴随的则是卦的形象与交的形象的变化。抽象符号来自事物形象,卦与交的形象又伴随卦与交的抽象符号。作为预测或“推理”的《周易·易经》,既是符号的推演,也是形象的变换。因此,《周易规思维,《周易》的逻辑,对于创建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的现代智能机,具有实践意义的非凡启示。;一、符号与…  相似文献   

3.
《易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译本众多,享誉中外,文中选取其中三种英译本作为译例。《易经》原是卜筮之书,包含一套严整的符号系统,至简的形式却有至深的意指,后人众说纷纭。留白本在中国山水画中使用,翻译中借用留白的绘画技巧可提供开放性解读空间,保留目的语读者思考和领悟余地,使他们切身体会《易经》中丰富玄妙的哲学思想,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4.
《周易》象思维在现代哲学范式中的解读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丽野 《社会科学》2006,1(12):172-178
对《周易》卦象哲学意义的解读通常是以近代哲学思维范式来进行的,即把卦象理解为“古代朴素辩证法”。如以现代哲学思维范式来解读,卦象是“存在(是)”的思维,是表现“势”的。它以“势”来规定“存在者”,又以“存在者”来参与“势”,现代哲学范式在批判方面是成功的,在建设方面是不成功的。因其并未能找到再现“生存状态”的语言。卦象以非语言的“领会”的方式“去蔽”,再现了处于时间中的“生存状态”,满足了现代哲学范式对统一性与多样性的要求,也为道德重建提供了生存论的根据。  相似文献   

5.
卡西尔的哲学思想是一种人类文化哲学,从探究人类文化本质入手来架构其全部思想体系。他认为文化是符号的形式,人类活动本质上是一种"符号"活动。《符号形式哲学》作为构成卡西尔文化哲学思想体系的基点已被人们所熟知。尝试从《符号形式哲学》的解读,反思卡西尔是如何秉承和拓展康德哲学的。  相似文献   

6.
《易经》的普通思维形式本文的主题是考察《易经》中的普通思维及与之相应的普通逻辑.《易经》中并没有明确表述关于普通思维及其逻辑的理论,本文所探索的只是体现于《易经》的爻辞、卦辞与符号系统中的普通思维与普通逻辑.普通思维就是抽象同一性思维,是按照同一律、不矛盾律、排中律进行的思维;就是用  相似文献   

7.
《红楼梦》“言情”主旨、“崇女贬男”观点,以及自然随性生活态度,与儒家“重礼抑情”倾向、“男尊女卑”等级观念、刚健有为精神品质相反对立.基于《易经》哲学思想具体化解读视角的小说非儒思想研究,揭示小说非儒思想与《易经》哲学本质内涵之间的关系,明确其与原始儒家思想切合与后世儒家观念对立的原因,助益当代客观评价小说非儒思想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8.
石菊 《学术研究》2007,1(9):67-72
《易经》与辩证法本来是从两种文化土壤上长出的互不相干的思想观念,它们有着各自独特的诞生语境与意义蕴涵。但是,近代以来西方的强势话语改变了中国民族传统的基本观念,"据西释中"成了近代知识分子诠释中国思想的基本范式,于是西方的一些思想成了解读中国文化的元话语。《易经》的辩证法化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完成的。这种辩证法化是那样的深入,以致造成了现在《易经》与辩证法的血肉相连、无法区分;辩证法成了《易经》的代名词,一直主导性地规定着、影响着易学的研究。将《易经》与朴素的辩证法剥离开来,目的是恢复它们各自的本来面目,对它们做出客观的研究,以便我们正确地使用好辩证法以及正确地理解易学思想,从而更好地弘扬传统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9.
《易经》是中国古人的智慧结晶,是古人为预知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而创立的独特预卜神秘符号系统,一直是后人在日常决策时的重要依据。近年来,国内外盛行将《易经》思想运用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实务中。从现代管理决策的学术角度来解析《易经》,其中蕴藏了具有管理意义的个体管理决策模式。  相似文献   

10.
一些论者指出,《易经》的思维方式应属于原始思维,对《易经》不能运用逻辑思维方式来加以理解。这种观点值得商榷。事实上,《易经》在对殷周之际自然和社会等方面知识的阐述中,已经产生了逻辑思维的萌芽。本文拟将其与中国古代逻辑中最光辉的篇章——先秦逻辑做一些比较工作,以求对这一问题有较明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正> 《周易》分《经》和《传》两部分,《经》又由《象》和《辞》两部分组成,而以《象》为中心。《辞》和《传》所含之义理是围绕着《象》而生发的,是解释《象》的。《周易》中的《象》(即卦象和爻象)本是一种符号,象征一定的吉凶祸福。其实它是一个空模子,不能确切地说明事物的性质或特征。冯友兰先生说它是“没有数目字的公式”,是用符号表示出来的“空套子”。“正是因为它们是空套子,所以任何数目字都可以套进去,我说周易可以称为宇宙代数学,就是这个意思。”?《周易》之“象”只是“—”、“?”两个符号,确实是太抽象了,由它们组成的卦象,也可以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观察、立  相似文献   

12.
韩帅 《河北学刊》2012,32(1):234-236
以"0"和"1"为基本元素的二进制算法是数字化技术的核心。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发展,源于西方的"数字文化"理念已扩展至全球。从形式上看,"0、1"与《易经》中的"阴、阳"极为相似,甚至《易经》的卦象系统本身就是一种二进制编码组合。在这种表面的相似性之下,实则隐藏着中外思维方式和认知方法的巨大差异。本文分析了数字化方法与传统阴阳学说在认识世界、分析世界和重构世界方面的异同之处,进而论述了中西方科学文化体系在对待"整体"与"局部"、"物质"与"精神"时所采取的不同态度及方法。  相似文献   

13.
当人们在试图破解李约瑟难题、寻找"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萌芽"的终极原因时,从《易经》带给国人的文化思维习俗去解读不失是一种路径。《易经》简约化表达方式不利于科学缜密思维方式的形成,《易经》简约化类比方法不优越于科学技术方法的运用,《易经》简约化价值取向不施惠于科学精神的发展。其特征与实证检验、具体系统、准确标准的科技理性不相符合,然而这种简约化文化精神恰恰影响了近代中国科技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 易道广大,无所不包,六十四个简单的符号能够涵盖天地中的一切。《周易》以卦画符号和汉字符号为两翼,我们在重视卦画的同时,似不能忘记汉字在拓宽易象世界中的作用。今天许多西方人在接触《周易》时,往往对卦象延伸的脉络感到难以理解,这是文化差异所造成的,同时也有来自语言差异的原因。很难想象,若是易卦名,卦爻辞是由限性限义的拼音文字所写成,那么易象世界是不是真能这样推演恐怕都会发生问题。可以断言,易象世界  相似文献   

15.
“象”是《老子》、《易传》中一个重要的范畴。两书都把自然现象理解为现象之“象”,认为现象的基本特点是显现、可感、变动不居;两书都涉及了现象与本质的关系,体现了中国哲学“天人合一”、“体用不二”的基本精神。而卦象的理论则是《易传》所特有的。作为哲学范畴,《老子》的象不及《易传》的象抽象程度高。两书虽都看到了语言文字在表达思想、认识事物本质方面的局限性,但弥补这一局限的方法却不同。两书的象论作为中国哲学象论的滥觞,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加强对“象”范畴的研究,是中国哲学范畴研究的深化。  相似文献   

16.
《易经》在我国已流传了五千多年。相传伏羲首画八卦,后来文王将其演为六十四卦并系以卦辞,至周公又对每卦六爻逐一系以爻辞。卦,卦辞、爻辞,便是我们今天称之为《易经》的全部内容。卦辞与爻辞都是古文。而卦,是由一和一两种符号组成的符号系统。卦辞和爻辞可以看成是对这套符号系统的不同状态的一种解释、一种运用当时的语言,针对当时的社会需要所做的解释。(当  相似文献   

17.
“象”的思维方法是一种不使用概念但也同样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的方法。它起源于《易经》,是对事物的“势”的认识而非对事物结构的认识。《易经》之象的认识方法要到胡塞尔以后的现代西方哲学的转变中才能看出其意义。现代西方哲学的困境是语言的困境。即认识到“存在”决定“存在者”,但语言无法表述“存在”自身。“象”以非语言的方式表述存在(即势),是说不可说。它既是一,又是多。象本身是一,对象的理解是多。所以它较好地弥补了西方形而上学的弊病,是一种未来的形而上学的表述方式。  相似文献   

18.
赵荣波 《东岳论丛》2006,27(3):150-153
《易传》是公认的最早也是最权威的解读《易经》之作,除了对《易经》的思想继承和阐发外,还大量吸收了战国时期以儒道为主的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易传》中的“君子”观念继承了孔子思想,又结合易学中的“时”对其进行了改造和创新;其“圣人”观念既受到老子的影响又与老子相异。由此,《易传》中反映出较独特的关于“人”的智慧。  相似文献   

19.
黄璧 《船山学刊》2007,63(1):23-26
王夫之研究《易经》颇有独到之处,其在《周易》研究中引入传统训诂,又不拘泥于传统训诂方法探求词义以及随文释义等方面做出了不同于《易》学诸家的解读异彩。  相似文献   

20.
《需》卦新解朱维《周易》对现代科学的各个方面都有内在的影响,反过来,现代科学对人们理解《周易》也将提供特别的帮助。系统思想和全息思想对把握理解《周易》这部结构奇特的古籍有特别的作用。《周易》的基本单位是“卦”,而卦的要素又有卦名、卦符、卦象、爻辞几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