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骉  闫黄变 《山西统计》2003,(12):75-75
负债筹资是现代企业普遍采用的筹资方式,用负债筹集来的资金从事生产经营的活动即负债经营。负债经营是现代企业的主要经营手段之负债经营可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扩大生产规模,使企业得到财务杠杆效益,获得节税效益,减少货币贬值的损失;同时,负债经营也是—把双刃剑,它也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企业要树立风险意识,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保持合理的资产负债率,制定出合理的负债财务计划。一、负债经营风险的来源负债经营风险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负债经营导致企业所有者收益下降的风险;二是指负债经营可能导致企业财务困难甚至破产的风…  相似文献   

2.
文章基于西部地区60个县的调查资料,分析了地方政府负债与农民收入的关系.结果表明,地方政府过度负债时,在风险约束下,政府在财政支出方面必然需要压缩.而这种"压缩"机制可能导致财政支出的经济增长效应减弱,农民收入增长减缓;同时,地方政府过度负债还会形成"倒逼"机制,通过一些隐性的渠道来加重农民的负担.因此,地方政府过度负债对农民收入产生了不利影响.最后,文章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负债融资这种筹资方式,在给企业带来巨大效用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潜在的风险。本文从财务的角度出发,对负债融资的正负效应进行分析,以期对企业最佳资本结构的确定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4.
杜爽 《浙江统计》2006,(8):68-68
现阶段,乡镇财政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负债问题,有些乡镇财政负债已达到地方财政收入的两倍、三倍以上。如此严重的负债,已直接影响到地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笔者针对负债形成的主要原因提出解决负债的对策。一、乡镇财政负债的主要成因1.缺乏应有的风险防范意识,盲目开发,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上市公司负债融资和投资决策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整体上负债融资具有治理作用;短期负债能有效地约束经理的过度投资行为;公司的资产专用性程度与资本结构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理论瓶颈主要是自然资源负债与净资产要素的确认。文章将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要素重分类如下:自然资源负债由正常开采与消耗、过度开采与消耗、不可抗力下的自然资源损失、人类经济活动负外部性下的自然资源损失四个部分构成,这四个部分均可进行显性损耗与潜性损耗确认;净资产由建设投资、治理投资和资本公积三个部分构成。自然资源负债与净资产重分类后,资产与净资产具有了实质性的勾稽关系,有利于自然资源资产评价体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7.
选取2010—2020年中国225家商业银行年度数据,构建面板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宏观审慎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1)宏观审慎政策的实施有助于抑制银行风险承担。相对于国有银行与城农商行,宏观审慎政策对股份制银行风险承担的抑制效应更大。(2)同业负债、贷款集中度及杠杆率在宏观审慎政策与银行风险承担的关系中承担着多重中介作用,宏观审慎政策主要通过降低银行同业负债、贷款集中度及杠杆率渠道来降低银行风险承担,“宏观审慎政策—同业负债/贷款集中度/杠杆率—银行风险承担”的传导渠道均有效。(3)跨境资本流入对宏观审慎政策与银行风险承担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跨境资本流入规模增大会减弱宏观审慎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抑制作用。(4)银行家信心对宏观审慎政策与银行风险承担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银行家信心提升会减弱宏观审慎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抑制作用。该成果将为提升宏观审慎监管效率及防控中国银行业风险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与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8.
高校负债风险是在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是高校发展定位引发的规模扩张而发展到负债过度的问题,是高校发展中为政府分忧引起的问题。面对国家实施的宏观调控政策和商业银行银根抽紧的现实,高校负债风险如何化解,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全球经济动荡不安,无论从宏观或微观方面,都应防范风险,建立预警系统。一、资本结构不合理是产生财务危机的重要原因根据资产负债表可以把财务状况分为三种类型:一类是流动资产的购置大部分由流动负债筹集,小部分由长期负债筹集;固定资产由长期自有资金和大部分长期负债筹集,也就是流动负债全部用来筹集流动资产,自有资本全部用来筹措固定资产,这是正常的资本结构型。二类是资产负债  相似文献   

10.
村级集体负债是当前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对江苏涟水县村级集体负债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对如何减少村级集体负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之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