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不同国家与地区以及中国不同阶段艾滋病社会预防模式的比较研究可以发现,艾滋病的污名化、对边缘化人群的否定性裁决(惩处)、采用传统公共卫生的强控制手段以及公民社会发育迟缓等因素,构成了艾滋病社会预防模式有效建构的根本障碍。在国际上,控制艾滋病由升到降的时间,澳大利亚用了5年,病势凶猛的美国用了14年,经历曲折的泰国用了12 年。而病例出现最迟,有大量国际经验可以借鉴的中国已经20年了,艾滋病流行的上升势头却丝毫未减。中国要采用最有效的措施和最合理的社会经济成本控制住艾滋病的流行,必须改变策略,建构一个结构简单、功能健全、国家-公民社会-国际社会有效合作的模式。这一模式对传统的公共卫生控制理念是一种挑战,也是今天世界各国所普遍面临的一种治道变革。近20年的时间里,中国艾滋病社会预防模式的建构经历了几个复杂的历史性转变。研究发现,这种建构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2.
自从艾滋病16年前踏上中国大陆,目前全国31个省、区、市共报告了艾滋病感染者28133例。艾滋病经血液、经性和经母婴传染的三种途径都已经在我国发现,而且,有2/3以上的感染者是因静脉注射毒品而感染。专家估计,由于艾滋病发展呈迅速增加趋势,目前实际感染者已经超过了60万人。要实现在2010年将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控制在150万人以内的目标,有很多工作要做。   在卫生部召开的2001年艾滋病防治情况通报会上,卫生部副部长殷大奎表示,要高度重视我国同性恋人群在传播性病艾滋病中的作用,对同性恋高危人群加…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社会流动研究,以社会性别视角切人流动妇女研究,特别是在艾滋病进一步在流动人口中增多的趋势下.通过对甘肃省女性流动人口中艾滋病的一般状况与特殊性进行分析,将社会工作方法应用到艾滋病预防工作中,对于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和传统救助工作的专业化等都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也有助于将社会性别的理念结合到艾滋病防治的实践中,有效应对艾滋病对女性流动人口的威胁,拓展女性研究的理论视野。  相似文献   

4.
每年的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世界各地的人们佩带红丝带以象征对艾滋病防治问题的关注。而对于很多中国女性来说,关注艾滋病不仅仅是那一天的事情。2003年,中国实施了艾滋病"四免一关怀"政策,即自愿免费血液初筛检测,对农民和城镇经济困难人群中的艾滋病患者实行免费抗病毒治疗,对艾滋病患者遗孤实行免费就学,对孕妇实施免费艾滋病咨询、筛查和抗病毒药物治疗和将生活困难的艾滋病患者及其家庭纳入政府救助范围。此后,中国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取得了很大进步。本刊记者采访了四位战斗在艾滋病防治一线的中国女性,和她们分享工作中的经历与感受。  相似文献   

5.
去年底,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的夫人来中国了解艾滋病防治情况,她认为中国能够做好艾滋病的防治工作,是对世界的巨大贡献;就像中国对人口的控制和基本解决人民的温饱,对世界的稳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一样。在北京的估安医院,当她听说一些被亲属遗弃的艾滋病人,得到“爱心家园”的悉心照料,他们称“爱心家园”的创始人徐莲芝大夫为徐妈妈时,安南夫人显得很激动,还说这是世界上最美妙、最动人的称呼,简直太动人了!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大学生对艾滋病的态度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通过348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考察了大学生对艾滋病的态度,分析了在大学生中开展艾滋病健康预防教育所面临的困难,并对大学生艾滋病健康预防模式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中国正处在艾滋病疫情发展的关键阶段,疫情主要集中在三类人群:不安全采血的农民、注射吸毒者、从事商业性服务的人。中国工作场所艾滋病教育项目旨在减少工作场所针对艾滋病感染者的就业歧视,减少目标人群的高危行为,制定相关政策保护感染者及企业员工的权益。  相似文献   

8.
对于大多数普通中国人来说,艾滋病只是一个距离自己非常遥远的医学名词,然而短短几年,艾滋病疫情在中国迅速蔓延开来。按照卫生部2004年底的统计数字,中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已达到84万人,其中病人为8万人,在全球位居第14位,在亚洲是第2位。在中国报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女性感染者2000年为19.4%,2005年上升至28.1%,说明艾滋病疫情正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我们处于艾滋病防治的关键时期。世界卫生组织预计,如果中国的艾滋病不能得到有效控制,那么到2010年,中国将有1000万艾滋病感染者。目前,中国公众对艾滋病尚缺乏正确认识,对艾滋病患者尚存有偏见是不争的事实。在12月1日第19个世界艾滋病日来临之际,让我们一起来倾听这些艾滋病患者的心声吧!只有整个社会对他们多一份关爱,我们才能在巨大的挑战面前寻找机遇,勇敢地面对艾滋病这个人类共同的敌人!  相似文献   

9.
艾滋病与公共卫生政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类抗击艾滋病的斗争已经历了四分之一个世纪,但艾滋病对人类健康和卫生的威胁依然严重存在。自1981年美国首次发现艾滋病后,仅仅6年时间,它已蔓延到123个国家和地区,病例也从5个发展到 6万个,以后继续增加。中国面临的情况也不容乐观。自1985年6月中国协和医院发现第一例艾滋病患者以来,中国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的人数逐年增加,2004年底已达84万,全人群感染率为0.07%。在云南、新疆、河南等地区的艾滋病的流行显现出较高比例,有一类高危人群感染率超过  相似文献   

10.
西方权力话语通过民间纪录片对中国形象进行“驯化”,独立纪录片迎合西方主流话语对中国形象进行建构,双方的共谋使得中国负面形象不断在西方电影节生产,又不断从西方流回中国. 一直以来,西方比较关注中国的公共卫生和医疗等问题,其中中国艾滋病问题是其中常见的内容,《内视中国》、《颍州的孩子》等纪录片都涉及中国艾滋病问题的内容.正如学者徐美苓将艾滋病的媒介话语称之为“科学、文化与政治的混合物”,中国艾滋病问题一方面是重要的公共健康议题,另一方面又体现了西方意识形态话语表述中国的方式.  相似文献   

11.
卓越 《老人天地》2008,(3):12-13
年逾七旬的徐莲芝治疗艾滋病近五百例,被誉为中国治疗艾滋病的首席医生。2006年,联合国秘书长柯菲·安南的夫人秘密来中国了解艾滋病防治情况时,多次称赞徐莲芝是中国最好的医生,是防治艾滋病的世界级功臣。  相似文献   

12.
自从1985年艾滋病传入我国以来,为遏制艾滋病在我国的传播和蔓延,切实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我国一直高度重视艾滋病防治的立法工作。越来越多人认识到,在艾滋病防治中,社会应当关心弱势和边缘人群,不恰当的政策和法律将增加  相似文献   

13.
2009年11月24日,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发布的《2009年全球艾滋病流行报告》显示:性传播已经成为中国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其中同性性行为所引起的艾滋病传播已经占到传播总数的32.5%……如果不采取有效控制措施,中国男同性恋者中的艾滋病将蔓延至妇女人群和异性恋人群,这恐已不是危言耸听!在防控艾滋病问题上,要调整的不仅是防控政策,社会文化氛围也需要改变。  相似文献   

14.
艾滋孤儿是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中面临的严峻问题,不仅关系到我国艾滋病问题治理的成败,还关系到我国部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合理社会化,从而对和谐社会的构建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中国卫生部于2003年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艾滋病流行病学调查,调查的结果表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已达B4万 人,其中艾滋病患者约8万例。专家提示,实际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数可能更多,估计在100万到150万人之间。 艾滋病在中国的流行呈逐年上升趋势,中国却面临着药品缺乏的困境,中国人对艾滋病的认知亦亟待提高。  相似文献   

16.
依托“江西省全球基金/中英艾滋病项目——南昌大学大学生艾滋病防治能力建设计划”项目的实施,对在校大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提高其对艾滋病的认知水平。并且,分析健康教育前后,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等方面的改变及进行相应的效果评价。方法选择300名在校大学生,对其进行跟踪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艾滋病相关知识问卷,分别在健康教育前后进行内容一致的基线调查,最后对其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健康教育后,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健康教育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从而得出结论,在大学生中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及十分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随着65万人感染艾滋病病毒、7.5万人被确诊为艾滋病患者,艾滋病问题在中国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如今,中国政府有关部门和众多非政府组织正在采取新的应对策略防止艾滋病的传播。近年来,妇女感染艾滋病的比例不断升高。许多女性积极参与到同艾滋病的斗争中来。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让我们回顾她们在过去一年中所做的不懈努力,并对她们的付出表示由衷的感谢和敬意。  相似文献   

18.
直面艾滋病     
专家预测:艾滋病在我国经历了传入期,扩散期后,现已进入快速增长期。如果不忙制定法规并采取积极对策控制病毒的传播和蔓延,后果堪忧。  相似文献   

19.
联合国艾滋病总署专员朱托夫博士宣布,在中国发现首例黄种人人群中天然携带抗艾滋病基因者。携带者的样本符合“长期暴露不感染者”条件,即每周2次、连续4个月与艾滋病患者发生高危行为但不感染,具有高度相似的变异基因。  相似文献   

20.
艾滋病(AIDS)的肆虐,给整个地球村带来的深远影响,是过去的任何疾病都不及的。艾滋病和导致艾滋病的HIV病毒的流行,驱使我们参与到一场预防和治疗艾滋病的国际行动中来。在这场行动中,我们既要探讨人们私生活中最隐秘的方面,又要关注社会与经济现实中涉及公众生活的重大课题。尤其是那些已经被艾滋病夺去了亲友和同事的人们,更对我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