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社会工作近几年在我国迅速发展,并日益受到关注.社会工作在我国的推行必然会受到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儒家思想是影响最为深远的传统思想文化之一,因此在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对社会工作的影响时,儒家思想必不可少.从社会工作的角度出发,探讨儒家思想对社会工作的影响,以及如何在融合儒家思想的基础上更好的促进社会工作本土化.  相似文献   

2.
儒家思想一直影响着中华民族,已经成为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儒家思想与中国人名有着密切的联系:儒家道德渗透在中国人的名字之中,中国人的名字也折射出儒家道德对中华民族潜移默化的意识形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儒家思想在中华民族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冯郁,沈之彭儒家思想是一个多方位多层面的文化复合体,它在中国历史上曾长期为统治者利用,固有许多糟粕;但是它对中华民族统一大家庭的形成与发展,对于传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也确实发挥了许多积极的重要的作用。一、儒家思想维护...  相似文献   

4.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由他创立的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最重要、最精彩的篇章.梁漱溟先生曾说:"中国有五千年文化,孔子是接受了古代文化,又影响着他之后的中国文化的.这种影响,中国历史上的任何一个古人都不能与孔子相比."  相似文献   

5.
曹立华 《理论界》2007,(2):118-119
儒家的“礼乐”观是社会关系的指南:“通过端庄的举止与宇宙和同胞生活在和谐之中”。儒家思想认为社会的基础是平衡与和谐。许多亚洲国家对“交际”一词下的定义强调和谐,尤其是在有儒家传统的文化中更是如此。儒家思想对人际交往有五方面的影响,而对语言也有种种影响。中国人见面时的客套话、韩国人对敬语的使用、日本人用含蓄、委婉、模糊曲折的言语等风格,都体现了儒家的道德观念。  相似文献   

6.
目前,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讨论正日益深入,围绕儒学与现代化的关系问题,学术界提出了不尽相同的看法,主张彻底抛弃、全盘西化者有之;主张重建儒学者亦有之。我们认为,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思想对于我们的民族心态、生活方式以及社会历史进程曾经发生过十分巨大的影响,正处于现代化建设中的中国,正视儒学的传统是十分必要的。由于儒家思想在中国文化中的积淀,全盘西化在事实上是不可能的。但是,儒学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的干,道教是中国文化的根,隐喻是广泛应用于《道德经》,用形象的"母亲"比喻"道","子"隐喻"德"、"水"隐喻"德",通过甲骨文的研究,阐述了老子"无为"接近"为"的本义,圣君"无违"使得以百姓更好地生存。"内圣外王"不仅是儒家思想,道家和儒家思想是一致的。解释"老子"的隐喻,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道教救世济人,是中国文化之魂,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良方。  相似文献   

8.
儒家思想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深邃、最富有生命力的思想体系 ,千百年来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时至今日 ,它依然没有失去其深度和价值 ,而有着辉煌的发展前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体系 ,可以说是从现实角度来继承、发展儒家思想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把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与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并列 ,既反映了当代中国经济政治发展的客观要求 ,又体现了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因此 ,深入研究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核心内容 ,是进一步发展中国文化的前提 ,以使中国文化在中西交融中不断发展 ,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刘绪贻 《学术界》2007,(6):114-117
本文认为,文化包括一切人造的事物.因此,不能像陈寅恪先生那样,把中国传统文化定义为只是儒学或儒家思想,它的丧失便是中国文化、中华民族灵魂的丧失.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儒家思想,特别是其中糟粕部分的丧失,并不足惜.不过,对中国传统文化也不能估价过高,它有个重大缺点,即其中缺乏促进中国现代化所必需的两个重要因素"科学"与"民主"的种子,使中国在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和废除专制制度、发展公民权利方面步履维艰.  相似文献   

11.
论中国“和合”哲学思想的时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合"是中国哲学的重要范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的核心精神。"和合"精神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价值原则,它为中国社会的和谐发展发挥凝聚、协调、价值整合的功能。在当代弘扬中华"和合"精神,一要履"和",实现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二要行"礼",建立合理的社会秩序;三要执"中",把握事物发展的"度"。  相似文献   

12.
箕子总结夏商文化成果 ,向周武王陈述《洪范》九畴 ,阐述了“五行”、“王道”和“天人感应”三大思想 ,对后代影响深远。他是中国第一个思想家 ,是儒家思想的先驱  相似文献   

13.
刘文艺 《兰州学刊》2013,(6):179-183
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不难想象,这一战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应有之义,而在这一"推进"的过程中,逐渐清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之内涵就显得尤为必要。笔者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一定是以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精髓、西方优秀文化成果为"三重内蕴",以对内有强大的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对外有强大的世界吸引力和影响力为"两着力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单一内核"的整体文化形象。  相似文献   

14.
儒家思想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思想之一,核心是"礼乐"思想."礼乐"思想在我国古代一直起着重要的作用,现代人对"礼乐"思想文化的传承,是我们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形式.儒家的一些传统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是复兴传统文化的重要力量,它可以带领中华民族更好地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5.
孔子的天命观继承了西周天命观中的理性主义传统,承认天命的存在及其对人的命运可能产生的作用,但不承认宿命论,而重人事之功,敬鬼神而远之。这种理性主义精神,在经汉代以来形成的独尊儒家思想的文化传统以及宋明儒学的发挥下,对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文化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也成为影响中国人宗教意识的最为主要的思想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16.
吴钧 《齐鲁学刊》2008,(2):144-146
鲁迅是新文化运动中的"叛逆的勇士",但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无疑对鲁迅的精神世界和文学创作及翻译活动产生了最为直接和重要的影响。鲁迅的"中间物"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鲁迅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文化,开拓出一条使中国文化走向现代化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进行阐释,有利于我们在把握规律性认识的基础上增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责任担当。从历史语境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构成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中国语境与世界语境,彰显了中国共产党把握中华文明现代转型契机和顺应世界历史变化的历史自觉与历史主动。从历史方向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造具有内在关联性,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通过激活中华文明的内在生命力并发挥其世界性影响作用,进一步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当代构建,表征了人类文明形态历史演进的基本取向。从历史方法看,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从根本上依赖于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必然性与可能性的自觉把握,需要在坚持学术自觉和理论自主的前提下对“两个结合”展开深入的探索,在实践方面促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  相似文献   

18.
《江西社会科学》2017,(6):115-121
目前,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普遍存在传统文论"失语"问题。我们多关注西方文学、文化对中国文学的影响,而极少关注中国文化、文学传统对当代文学创作的影响,造成中国文学批评实践层面的"失语"。在文学功用、文学发生、文学接受等方面,传统文论均可对当代文学进行批评研究,中国文论不应只停留在通往建构的路上,而应在批评实践中发出声音。  相似文献   

19.
陈静 《南方论刊》2011,(1):86-87,90
汉字作为历史上迄今为止还在使用的最古老的表意文字,它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本文从汉字文化学的视角,以方位词"东"、"西"为例,从上古先民们的思想观念、宗教信仰和礼俗制度三个方面,来探讨它们所折射出来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尊卑观。  相似文献   

20.
国家、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取决于内在的整合力量。中国的传统是以文为本 ,比较重视文化整合 ,并很成功。我们应继承这一优良传统 ,避免西方的那种将民族宗教问题高度政治化处理而带来的弊病。联系新疆稳定与发展的实际 ,我们文化整合的战略应是针对民族分裂主义的“三个我们的” (我们的宗教是伊斯兰、我们的民族是突厥、我们的祖国是东突厥斯坦 ) ,明确“三个高度认同” (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中国的高度认同 )。这里的参照系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中国当代的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