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人才交流》2013,(11):24-27
城市的发展,关键在人才、在定位、在产业创新。本届深圳论坛围绕“国际智力推动中国城市发展”这一主题,以全球视野和人文情怀,关注城市发展如何吸引国际化人才、城市发展形象与文化名片打造、城市发展与产业创新等关键问题。中国城市发展,吸引全球关注。麦肯锡公司调查认为,全球30%的GDP增长来自中国城市,中国城市发展将引领21世纪的城市革命。  相似文献   

2.
刘波 《人才瞭望》2009,(4):38-38
近年来,农业人才的壮大得益于各项惠农扶农政策的出台和落实、农村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观,相对城市而言,农村各方面条件比较艰苦,吸引和留住人才的环境不容乐观:相对于其他领域、行业,农业人才在流动上还存在着一些不够科学、规范的环节。  相似文献   

3.
纵观几千年人类发展的历史众所周知科技进步和科技人才有着密切的联系。科技越进步的国家科技人才的作用越大对科技人才越重视两者吴正比螺旋式向前发展的模式。纵观目前的国际人才市场分析一下几个重点国家吸引人才的策略和人才流动的规律和原因对我国的人才政策将有极大帮助。经济实力的竞争归根结蒂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流失是一种一下子看不出明显结果的最大的资源流失。在国际交流日益全球化的今天人才流动也日益全球化。不同国家由于不同的经济实力和人才发展的环境吸引着不同的国际人才。各类人才也在不同的国度里进行自由选择和自由…  相似文献   

4.
上海共有两院院士160多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34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的海外高层次人才130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0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28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1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9200余人;列入上海市领军人才的高层次人才450多人。为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落户上海,  相似文献   

5.
在2019年深圳举行的第十七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上,“2018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榜单揭晓,古城西安荣登10座魅力城市之列。日前,中央媒体采访团赴西安采访,来自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国籍的外国专家,纷纷道出了他们眼中的西安魅力。  相似文献   

6.
2013年11月6日,第十二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深圳论坛在深圳召开。此次论坛邀请了国内外城市市长、著名专家,着重就城市发展如何吸引国际化人才、城市发展的形象与文化名片的打造以及城市发展与产业创新等问题,进行交流。本刊摘选部分嘉宾发言片段,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李金旺 《人才瞭望》2008,(10):20-21
一、我国城市化进程对城市规划及管理人才的挑战 城市发展的决定因素是管理着城市的人,是他们的思想、观念、知识结构主宰着城市发展速度和质量。现在我国的城市管理者多数是传统专业学者出身,或是理工科专业,或是文科专业。而城市是一个经济、社会、文化的综合实体,是人工建设与自然相结合的物质实体,它需要具备文理渗透的较全面的科学知识的人来驾驭。城市生态恶化,污染严重,土地、淡水、石化、能源和原料短缺在各个城市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城市规划内容偏颇,只注重城市空间规划,忽略了城市发展的运行机制设计和物质能量流的规划,使城市失去潜在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8.
人才竞争力是某一组织相对于其他组织而言,有助于组织战略实现、业务发展的人才数量、质量、开发及人才效能发挥等方面具有的比较优势。因组织战略、业务而异的组织,其人才竞争力有着质的不同。按组织规模大小,组织可以小至个部门,大到一个国家。根据有关研究,1980-1998年期间,中国的综合国力30%以上源于人力资源,发达国家的综合国力70%以上源自人力资源,国民素质要素与城市竞争力的相关系数在0.9以上,这些特点在城市或某一区域显得更加突出。正是基于此,当前许多政府部门为了贯彻科学发展观和落实中央人才工作精神,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形势需要,实施“人才开发优先战略“,设计人才发展规划,以期提升本区域的人才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当这些国家和地区成为新兴经济体后,国际人才竞争战略会从注重人才回流开始过渡到回流与吸引外国人才并重的双管齐下,既推动海外人才回流,又借鉴发达国家经验,通过移民与留学争夺外国人才。  相似文献   

10.
郭庆松 《人才开发》2008,(10):12-14
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建设,有五个关键词需要我们认真加以“解读”:一是“国际”。上海所要建设的“四个中心”.不仅属于国内经济发展的龙头性质.更是居于国际视野的中心城市地位。“四个中心”建设中.必然会吸引一大批跨国公司和海外机构的总部入驻.从满足本地需求到面向全球市场.“总部经济”的能量会进一步释放.国际化的信息、技术、人才等要素将在上海得到充分交流、有效展示。二是“高度”。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绿卡”制度的正式实施,对于中国“人才强国战略”有什么积极意义?作者通过对中国经济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部分外国专家获得“绿卡”的事例,阐明了中国绿卡的正式颁布实施是我国“人才战略”的重要步骤,是树立新时期“大人才观”的具体体现;顺应了国家人才政策人性化服务的大潮流;把吸引国外人才的政策与国际接轨,以取得在国际间人才流动中的“对等地位”,对推动中国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近日,“2012魅力中国一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十大城市”评选揭晓。上海、北京、深圳、苏州、昆明、杭州、南京、天津、厦门、青岛获选“2012魅力中国一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十大城市”。除了引才十强城市,本次活动还评出了“2012魅力中国一外籍人才最关注的八大城市”,分别为:“政策环境”最受关注城市——济南、成都;“政务环境”最受关注城市——沈阳、合肥;“工作环境”最受关注城市——重庆、郑州;“生活环境”最受关注城市——大连、武汉。  相似文献   

13.
近日,2016“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评选活动正式启动。
  评选活动由我国海外人才引进和国际人才交流合作这一领域权威媒体《国际人才交流》杂志、中国国际人才交流与开发研究会联合举办,旨在以外籍人才眼光,发掘中国城市魅力,宣传中国城市。“魅力中国--外国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评选活动自2010年起,每年举办一次,迄今已成功举办六届,引起海内外各界广泛关注。作为国内唯一完全由外籍人才参与评选,由诺贝尔奖得主、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奖外国专家、“外专千人计划”专家等参与的外国专家评委团队评出的最有魅力的中国城市,成为外籍人才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  相似文献   

14.
一个城市如果没有人才的优势,就没有竞争的优势,也就没有发展的空间。作为城市价值体系的构成因素.城市人才竞争力对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城市人才竞争力并非只包括人才资源的规模.还涵盖了人才资源的质量、配置、效能、环境、战略规划等方面。城市人才竞争力的提升不单是人才资源数量的聚合.更多的是人才资源层面、层次和能级的提升。[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在2019年“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主题活动中,合肥荣膺第六,也是连续第三年在主题活动上位居前列。合肥凭什么在一众直辖市、副省级城市、经济特区中突出重围、名列前茅?创新是合肥最大的优势,人才是合肥最强的底气。合肥跻身全球科研城市榜前20、国家创新型城市十强,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3.1%,获批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135名两院院士及一大批创新人才以各种形式参与合肥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6.
许多发达国家通过改革移民政策,加大人才吸引或留置力度;一些发展中国家也不甘示弱,纷纷加入全球人才竞争行列。近些年,我国在“千人计划”的引领下,归国人数不断上升,其中高层次人才两万多名。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我国的人才流失现象仍然十分严重。  相似文献   

17.
李海宾 《人才瞭望》2023,(21):17-19
<正>人才是创新驱动的“核心要素”,是推动发展的“第一资源”,是争先进位的“竞争焦点”。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科技创新直接影响现实生产力变革,围绕人才主导的科技创新已成为国内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人才引领创新驱动,科技创新竞争实际上是背后人才的竞争。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人才是关键变量。栽好梧桐树,自有凤来栖,城市要想吸引人才关键是要打造具有一定竞争优势、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人才生态。  相似文献   

18.
人才资源是第一战略资源,大力引进国外人才特别是海外高层次人才,是提高国家竞争实力的迫切需要,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举措。2008年中央实施“千人计划”以来,吸引了很多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创新创业,截至目前,“千人计划”已经成功引进6000余人,人才发展环境得到进一步提升,中国正由“人才流失国”向“人才回流国”转变,在这种背景条件下,更多海外高层次人才越来越关注中国引进人才政策的变化,寻求与拓展自身在华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盐城市抓住国家政策机遇,顺势而为,迎难而上,围绕区域主导产业。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以沿海大开发带动人才大集聚.以人才大集聚引领沿海大开发.初步形成了“沿海大开发”与“人才大集聚”相辅相成、互动并进的强劲势头。尤其是最近,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为盐城发展带来重大历史机遇的同时.更为全市人才工作增添了新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西部人才流失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已经引起人们越来越深刻的认识。人才资源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主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人才开发也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能否顺利实现西部大开发的战略目标,最关键的也是人才因素。不可否认,国家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后,西部地区求贤若渴,为吸引和留住人才做了许多努力,但人才流失现象还是难以遏制。过去是“孔雀东南飞”,今天甚至出现了“孔雀”、“麻雀”一起飞的忧人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