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奔跑的母亲     
莫如虎 《今日南国》2005,(24):42-42
有人说她是长跑天才,有人说这是贫困造就的冠军,还有人说无需理由,这就是一个奇迹。是的,又一个体育奇迹。不过缔造者并非职业运动员,而是,“母亲”!  相似文献   

2.
再谈信心     
年中,投资人集体陷入焦虑。这是一个迷茫的市场,但凡一点点的反弹,迎来的都是变本加厉的打压。难隆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说了,中国股市从长远看有投资机会,但目前仍存在两大问题,一是监管,二是投资者结构。散户们怨天尤人也不是办法,而真正阻止我们的是没有信心。  相似文献   

3.
老蝉 《北京纪事》2014,(7):92-93
总在电视上看到许多针对中国食品问题的激烈讨论。有人把这件事归咎于中国食品品质管理程序的不健全。但马上就有人反驳说,中国品管的项目分得比美国的还细;美国要是查几百条,中国可能就要查上千条。所以根本不是程序健不健全的问题,而是中国企业从根本上就缺乏商业道德。这说得也对:不管业者知不知道奶源有问题,当接到消费者连着好几个月投诉时还不赶紧采取对策,反而只想大事化小小事化无,那这不是缺乏商业道德是什么?  相似文献   

4.
正每当听到某人学古论今地讲话,就会有人说:"这个人很有学问。"每当看到某人的文章大量引经据典,就会有人说:"这个人很有学问。"有人会背很多古诗文,于是有人说:"这个人有学问。"有人能记住不少字典上的解释,于是有人说:"这人有学问。"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这些算不算学问?算,但这是书面学问,死学问。有没有用?有用,但仅限于某些场合的说话需要和某种情景的写作需要。学问,有狭义和广义之分。我认为,知识、技能是狭义的学问,创造、发明是广义的学问;读书求知,是学狭义的学问;人生处世,是广义的学问。我们不妨看看周围,有人虽然读书不多,但很懂得经营,生意做得红红火火,有人会说:"这里面大有学问。"有人没上几年学,但很通人情,生活过得快快乐乐,有人会说:"这里面大有学问。"有人虽然学历不高,但善解人意,仕途平平  相似文献   

5.
像大数据一样,互联网思维是一个被我们过度消费的词汇。有人说互联网思维就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和理念去改造传统产业,比如黄太吉、嘀嘀打车:有人说互联网思维就是社会化营销和粉丝管理,比如小米、Roseonly:也有人说互联网思维就是去创新产品体验,  相似文献   

6.
教学美综论     
教学美综论王文强1有人说,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有人说,教学是一门艺术;更有人说,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教学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体。应该既有科学的系统、严谨,又有艺术的和谐、生动。科学和艺术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两大基础,因而没有科学性的教学等于无本之...  相似文献   

7.
潘雪江  周茜 《金陵瞭望》2008,(16):37-38
2008年7月,经过层层选拔,又有120名大学毕业生奔赴南京市郊,服务于农村一线。有人说,这是青春的选择,梦想的放飞;也有人说,这是无奈的就业,日后的跳板。也许只有走近他们,我们才能看得更清——  相似文献   

8.
《人生与伴侣》2009,(10):45-45
有人说温州人是中国的犹太人,个个精明过人,全民皆商;有人则说是温州人是勤奋一族,敢为天下先,创新自强。林维水就是名地地道道的温州人,利用“西部大开发,全民创业,富国富民”的大好政策,创造又一个神话……  相似文献   

9.
一个从美国耶鲁大学毕业的重庆青年,回国后做了名村官,有人说这是“中国梦”。也有人说,这或许是场作秀。但27岁的秦王月飞不理会这些,他努力摆脱掉“耶鲁”的光环,融入乡村生活。  相似文献   

10.
丽词艳情有文绩风流亦不失儒雅──也说宋玉文学贡献和历史地位张廷银宋玉有没有文学成就,文学史该不该给他一席之位的问题,现在已越来越明朗,越来越肯定,在此一点上已无需有人置晓。然而,也许是由于宋玉过去被否定的时间过长,影响的范围太广,现在的肯定还大多只能...  相似文献   

11.
苏州乡镇企业近年来通过聘用、借调、商调等形式,从上海、南京等大中城市,引进了5千多名退休的和在职的技术人员。有人表示惊疑,有人甚至断言:这一定是化大价钱“雇”来的,要不然,谁愿意到农村来呢?显然,这是误解。考察苏州农村乡镇企业吸引人才的经验,集中到一点:是充满希望的伟大事业,是“礼贤下士”的赤诚之心,把四面八方的人才吸引过来的。在太仓县一个村几间简陋的小屋里,来自北京的五位工程师正在为他们设计活性炭再生的新技术和新工艺,有人问他们为啥来到偏僻乡村,一位高级工程师笑着说:“我们在《世  相似文献   

12.
这一日,宋江召集众位好汉到聚义厅开会,先是军师吴用发表讲话:“众位兄弟,今天召集大家前来,是有一项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和大家商议,这件事情说小一点是关系到各位好汉的个人声誉,说大一点是有关我山寨名声……”  相似文献   

13.
在哲学界,有人说,世界存在于语言之中,语言之外乃是无,这该如何理解?在心理学界,现在多数人都说,离开语言也可以思维,这样说有没有问题?在语言学界,有的说语言与言语是工具与工具运用的关系,有的说语言与言语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这两种说法是否存在对与错的分...  相似文献   

14.
杨泽文 《社区》2010,(23):16-17
有人说阅读是一种心灵的旅行,有人说阅读是一种心灵的探险,有人说阅读是一种心灵的飞翔,有人说阅读是一种心灵的美容,有人说阅读是一种心灵的滋养,有人说阅读是一种心灵的呼吸……这些关于阅读的诸多“有人说”,从某种角度上很形象地表达了阅读对于心灵的裨益与不可或缺。而就我的感觉来说.阅读是一种心灵的运动,它有益于保持心灵的健康。  相似文献   

15.
《东山》在《诗三百篇》中是著名的好诗。从思想到艺术都有突出的优点和特点。但二千年来解诗的人对它有极大的分歧看法。分歧点还常常表现在关键问题上。象过去的种种旧说,互有异同,无须详论。问题是在今天的新说中仍然存在着严重的分歧:有人说这是“反战”的诗,有人说“这是征人还乡途中思家的诗”;有人以为这诗的气氛是悲苦的和“悽惨”的,“宛然一幅荒凉农村画”,有人却从本诗中得到“快乐”的和“真够美”的感受;有人以为这诗是具体描写复员兵士实际生活,说他已回到家乡,有人以为只是描写他内心的想象或假想,并没有到家;有人以为这是叙事诗,有人以为这是“完整的深刻的抒情诗”。针锋相对,令人惊异!难道这还不值得研究一下吗?  相似文献   

16.
西团山文化,作为一种考古文化已经驰名中外,对于这一文化的特征、阶段性差异、相对时间和分布地域,考古学界已有人作了一些论述,虽意见不完全一致,但可以说无大分歧。问题比较大的是关于这一文化的族属问题。从东北考古的现有资料看,已经基本上具备了探讨这一问题的条件。本文试从考古资料对比和古代文献对东  相似文献   

17.
林辉带我去参加他的同学聚会,昏暗而暧昧的包厢灯光,有人在唱:永远到底有多远/该不会只有那么一点点/该不会你对一百人说过一千遍,不要再为了天长地久去冒险/所谓的永远只不过是一瞬间……  相似文献   

18.
归谬法剖析     
一有人说,在十种逻辑书中就有十一种归谬法的定义。这句话是一点也不夸张的。谓予不信,请看事实。定义(1):“反证法又名归谬法.它的具体步骤是:1)要证明论题是真的,则先假定反论题为真;  相似文献   

19.
在邓小平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问题上,有人认为,邓小平因早年出国所接受的主要是西方思想,受传统文化影响不大。还有人以邓小平的著作几乎没有引用过传统文化典籍为据,来印证这一点。理论界对此也研究甚少。其实,邓小平作为一位深受民族文化影响的马克思主义者,不仅具有高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而且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邓小平理论作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不仅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也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  相似文献   

20.
刘鹗的《老残游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文学名著,被鲁迅先生评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在国内外均有很大的影响。然而这究竟是一部什么内容的小说?评家说法不一。有人说这是一部政治小说,有人说这是一部“做官教科书”,有人说这是一部“做学问做人的教科书”,有人说这是一部“传道的书”,也有人说这是一部“文化小说”,其说不一。笔者认为这部小说,是刘鹗用小说这种艺术形式表达出来的他的救国安天下的方略。为什么这样说呢?请看如下事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