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马丁·特罗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命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70年代,在对美欧等国家高等教育量与质分析的基础上,马丁·特罗提出了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理论和发展模式理论。该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其所体现的预警作用——当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时,高等教育自身的方方面面都将发生变化,高等教育系统内外为此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由于各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所面临的社会背景各有不同,因此,该理论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借鉴意义仅在于其预警作用,而最终仍需要滋生于本土的理论来指导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后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的审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高等教育经过10年快速发展,现在全国毛入学率已经到达25%左右,部分省市接近或超过50%.急剧扩张之后,将进入一个平台期.我们把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高速发展以后进入的平台期及大众化的后阶段,称之为后大众化阶段.提出后大众化阶段的意义在于对高教发展问题的"预警"和对大众化理论的"修正",在这个阶段,必须对前一阶段大众化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进行深刻的反思,寻找出高等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路径.其中,高等教育无边界化和核心质量的形成,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21世纪初,中国高等教育正由精英高等教育阶段向大众高等教育阶段快速转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作为大众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规模上急剧扩展,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等外部动力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从20世纪70年代美国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开始,世界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大体要经历50-60年。在第一阶段,高等教育普及化在差异中发展;在第二阶段,发达国家进入了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规模扩张速度被人口的快速地增长所抵消;在第三阶段,世界高等教育进入另一快速发展阶段,中等收入国家成为推进高等教育普及化的主要动力,这一阶段也是中国实现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转变的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5.
作为<中国现代科学全书*政治学卷>的总序,从比较分析的视角,对政治学学科发展、演进的脉络进行了全面梳理和总结,对政治学、政治哲学、政治科学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研究特点、基本内容、研究方法及其在各发展阶段上所取得的成果进行了系统总结.  相似文献   

6.
近年,我国高等教育以超常速度进入大众化阶段,这种仅仅是数量上的大众化教育还不是罗特理论所定义的完整意义的大众化高等教育。要借鉴发达国家发展高等教育的经验和教训,内涵发展与外延发展相结合,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典诗学是西方诗学传统之外的另一种理论阐释传统,这种传统的形成与古代诗论家认识事物的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古代诗论家看待事物不是一对一的直线关系,而是一对二、对三甚至对无数的复线关系,这就决定了中国古典诗学在建构中不可能采用西方诗学所惯用的那种直言其事、就事论事的逻辑推演手法,而是在更为灵活多变的譬喻性话语体系中寻求发展,形成一种既能把“意”很好地抒发出来,又决不能被“意”所束缚的“睹影知竿”的理论谱系和传意传统。    相似文献   

8.
伯顿·R·克拉克从学术组织的视角指出高等教育系统内存在着丰富的文化成分,深含着作为学术系统所独有的信念和追求.在恢复了高等教育系统的文化面貌后,他深入分析了高等教育系统文化的类型,并且表明系统文化具有多样基础上的松散整合这一结构特征.在此基础上指明这种高等教育系统内在的文化是变革的"缓冲器"和内在动力,是高校在社会的流变中保持自身特色并得以生机勃勃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过渡时期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是指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革命转变时期。新中国成立以后,以过渡时期理论为指导,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中国的过渡时期,一方面是以马克思和恩格斯过渡时期理论为指导,另一方面也是对过渡时期理论的充实和发展。这一理论的重要价值在于其给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以科学定位,成为中国共产党在一个相当长时期内处理一切问题的基本出发点。  相似文献   

10.
在当前中国成人高等教育的社会信誉度降低、社会上对成人高等教育的负面评价日渐增多的形势下,应当对中国成人高等教育地位和作用、中国成人高等教育定位、成人高等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的关系、成人高等教育的质量、成人高等教育的深层次理论、成人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等影响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审视与研究,促进成人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