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困境与进路:我国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大体均等的公共服务是解决民生问题、缓解社会矛盾的现实需要.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面临着公共财政制度不完善、公共服务供给带有歧视性、政府财权与事权不匹配、转移支付制度有缺陷、相关制度不衔接等诸多困境.克服上述困境,应该构建服务型政府,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健全转移支付制度,实现城乡公共服务体制对接,推进公共服务供给多元化,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法制体系.这也是我国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
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于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破解"三农"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城乡二元结构、公共财政制度不完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机制不健全、政府绩效考核标准不完善等主要根源造成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因此,需要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深化公共财政体制改革、创新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建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绩效评估与监督机制等措施来逐步推进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相似文献   

3.
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是造成社会不和谐的本源性因素,许多不和谐现象都是由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引起的.政府推行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利于夯实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体现和谐社会的公平正义,营造和谐社会的良好氛围.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有新的思路与对策:既要深化理论研究,包括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关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相关理论和积极借鉴西方新公共服务理论,为推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理论指导;同时又要推进制度改革创新,包括户籍制度和公共财政制度的改革创新,为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4.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政府通过制定相关基本公共服务的最低标准,确保不同地区、城乡、不同群体的居民享有机会均等、结果大体相等、具有自由选择权的基本公共服务。政府要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就要使弱势群体与其他群体享有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在弱势群体中,农民工所占比例最高,存在的问题也最为突出。分析农民工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推进农民工与其他群体享有均等的社会保障服务、公共就业服务、义务教育服务、基本医疗与公共卫生服务的政策建议,有助于推进我国不同群体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相似文献   

5.
城乡基本公共产品供给均等化是确保城乡居民生存和发展的起点平等、机会均等的基本要求。珠海市作为经济特区,依然存在基本公共产品在城乡之间呈现出制度保障不均衡、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不均等、基本公共产品受益程度不均等的非均衡态势。本文从珠海市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产品供给现状入手,分析影响珠海市城乡基本公共产品供给均等化发展水平的因素,提出促进城乡基本公共产品供给均等化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6.
城乡一体化是苏州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实践。其中,探索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苏州力图突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途径。长期以来,片面的经济发展过于强调效率,导致当前在公共服务分配方面的失衡,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城乡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尤其城乡间严重不均等的社会保障,不仅偏离了社会发展对公平正义的基本价值诉求,而且对社会的和谐稳定也造成不利影响。苏州市在城乡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探索中,以社会保障制度"三大并轨"为契机,形成了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通过对其实践的探索与运行进行分析,能够为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新的经验和启示,有利于社会公共服务实现从机会均等到结果均等,从制度到程序再到结果的全程性公平。  相似文献   

7.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广东城乡一体化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体现以人为本的重要制度安排和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失衡是新阶段广东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突出问题。从广东的实际来看,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实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突破口也在农村。统筹广东城乡一体化必须从广东农村的实际出发,认真研究公共服务模式,强化政府职责,加快建立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和实现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制和机制,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城乡协调发展,使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8.
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破解城乡二元难题的出发点,也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着力点,同时也是促进社会公平的归着点.本文以四川省成都市为案例,分析成都市在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制度的有机衔接,创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制定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质量标准,构建农村公共服务经费保障机制等方面的创新探索,提炼出统筹城乡中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必须以民生需求为导向、以城乡社区为重点、以制度配套为关键、以民主参与为手段、以质量控制为保障的基本经验与启示.  相似文献   

9.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国内研究现状、评价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党和政府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在理论界也已成为一个热点话题.学者们就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概念界定、政策取向和实现手段等进行了研究.但是,概念认识的分歧较大、基础理论研究不足、视角较为单一,往往忽略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经济与制度背景等.今后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把握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的制度成因,加强基础理论研究,确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量化标准,并为构建均等化导向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建立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度保障和约束机制等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十二五"期间国家重要战略规划。文章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主导机制和实施战略比较均等化特质,从行政与地理特征、产业配套等比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动力机制,从内在机理、衔接机制和模式内容比较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模式内涵,并从城市化、流动人口等角度对两种模式进行评估。进而构建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机制,实现社会管理机制创新,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模式改进。  相似文献   

11.
城乡社会协调发展,客观上要求加强公共服务体制建设,为实现由城乡二元、工农分治向城乡一元、工农均等的体制转型创造条件。从其阶段性特征看,公共服务体制建设的中心任务是缓解农村公共服务供需矛盾,主基调是城乡均衡,价值取向是公平与效率的整合。公共服务体制建设需要将总体目标与分步战略有机结合起来,有计划分阶段分步骤地冲破建立在传统非均衡发展战略基础上的各种体制障碍,其中的重点是农村义务教育体制、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和农村公共医疗卫生体制。  相似文献   

12.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是实现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必须要建立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和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本文从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发展公共文化产品和开展公共文化活动,从而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3.
新型城镇化不仅要防止城市病,而且要让农村居民特别是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居民享受城市文明而又不破坏生态,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我国重点生态功能区集中在中西部山区,多数是国家级贫困县。重点生态功能区的新农村建设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组织部分。海南省白沙县的美丽乡村建设为推进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新农村建设做了有益探索。白沙个案表明:要实现新型城镇化的目标,国家必须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加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新农村建设,优先安排资金,按生态文明的理念改造贫困村庄的住房和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使当地居民既能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和居住条件,又能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特别是生态产品的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4.
公共产品供给城乡失衡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缩小城乡差距的深层次原因。目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表现出总量不足,基础设施滞后和供给结构不协调,农村居民在公共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劳动就业等方面与城镇居民相比存在巨大差距。针对当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大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力度,为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5.
加强农村公共服务:缩小我国城乡差距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公共服务城乡失衡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缩小城乡差距的深层次原因。目前我国城乡失衡主要表现在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不到位,对农民的公共服务水平大大低于对城市居民的公共服务水平,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相比严重滞后,农村居民在公共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劳动就业等方面与城镇居民相比存在巨大差距。要针对当前农村公共服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切实措施,加大农村公共服务的力度,为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6.
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实现城乡统筹的重要衡量指标和核心内容。四川省成都市推行的村级公共品供给融资新模式,减轻了政府财政负担,缓解了村级公共品的资金不足,减少了闲散资金的盲目投资。在新模式的推行中,应注重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的匹配,加强对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审核,加强小城投对合作村的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17.
2007年以来,农村社区建设试验在全国范围内展开,而基于对农村社区内涵上的不同理解和本地城乡发展的具体实际,农村社区建设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不同的模式具有差异性的路径导向作用,“多村一社区”模式在发展路径上具有城镇化的功能,但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阻碍;以农民需求为导向,构建多中心的服务供给体系,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成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18.
唐立红 《理论界》2014,(8):156-159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提出,政府要加强各类公共服务的提供,做好公共服务,是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乡二元体制依然存在,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远远跟不上群众需求,在与群众需求产生偏差的背景下,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走中国特色、科学发展的城镇化道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该文基于2016—2021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长江经济带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特征。研究表明:长江经济带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系统与经济系统发展指数均呈上升趋势,发展态势良好;两系统间协调发展水平逐年提高,但空间发展不均衡,总体呈现“下游>中游>上游”的空间差异格局;成渝城市群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耦合协调度趋向协同发展,三大区域间差异呈缩小趋势,长江经济带协调度水平整体向好发展。最后,从加强政策引导与财政支持、制定差异化发展政策、优化基本公共服务空间格局三个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非均衡增长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会首先出现在城市地区,因而主张通过城市偏向战略来实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而以城市偏向理论为代表的均衡发展理论认为,带有城市偏向的发展模式是低效率和不公平的,发展中国家应实施有利于城乡均衡增长的发展战略。中国学者通过三种范式对本国的城市偏向问题进行了研究,普遍认为城市偏向战略会拉大城市收入差距,固化不合理的分配格局。当前实施次级城市发展战略或许是解决城市偏向问题,实现城乡包容性增长的一种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