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咸同之际滇、陇回汉民族关系与回民起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由于各种原因,云南、甘肃回民起义前夕,回汉民族关系已趋紧张。起义发生后,大理政权制订并实施了平等团结的民族政策,使回汉关系基本趋于正常,对大理政权坚持长期斗争产生了巨大的作用。而甘肃回族起义中回汉关系紧张状况进一步发展,虽然各回民军领导人采取了一些积极措施,但未能扭转局面,从而对起义进程产生了负面影响。这同两地起义领导人的思想认识以及两地回族社会具体发展的差异性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2.
西北回族军阀作为清代西北回族反清运动之演变 ,曲折地体现了回族社会的历史要求 ,与这一民族社会紧密结合 ,标志着西北回族社会发展的新阶段。同时 ,它处于多民族社会环境和近代化过程之中 ,作出了适应环境和时代需要的各种努力 ,因而协调了各种社会关系。但它终于不能从民族运动向社会变革转化而败亡。于此我们可以把握它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3.
西北回族军阀作为清代西北回族反清运动演变,曲折地体现了回族社会的历史要求,与这一民族社会紧密结合,标志着西北回族社会发展的新阶段。同时,它处于多民族社会环境和近代化过程之中,作出了适应环境和时代需要的各种努力,因而协调了各种社会关系。但它终于不能从民族运动向社会变革转化而败亡。于此我们可以把握它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4.
同治九年正月十一日刘松山身死,清军内部混乱,马化龙又得到临洮、靖远回民军来援,陕甘回民军趁势分途进攻,清军伤亡甚重。清军雷正绾、周兰亭、徐文秀、张文齐等四军的粮路被截断,四路清军同时溃退。回民军收复各处战略要地。陕西回民军首领马朝元率军出宁夏,进攻陕西的鄜县、甘泉、韩城、郃阳;崔伟率兵进攻陕西的邠州、长武;马正纲进军渭北,攻取蒲城、富平、同州、朝邑;北路金积堡的回民军南取预旺,北占定边,全部战局为之一变。 这时左宗棠困守平凉,手足无措,曾一度密令清军全部从金积一带撤退。清政府得知清军溃退的情况,严斥左宗棠说:“金积  相似文献   

5.
在清朝同治年间的西北回民反清起义中,李得仓率领"南八营"起义军转战于陇东南一带,有力地打击了清军,最终出于形势所迫,接受清政府的招抚,客观上达到了维护民族权益,削弱封建专制压迫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1862年,一场声势浩大的回族起义,相继从陕西、甘肃发起,十年反清斗争,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但后来在清政府的血腥镇压下,这场起义于1871年失败了。 起义失败后,清政府为了进一步迫害回族,特令陕甘总督左宗棠进行所谓的“善后”“安抚回民”工作。左宗棠在承办“安民”工作中,不惜采取一切残酷手段对迫降的回族鱼肉凌虐、施以报复。“安民”政策就是强制回族分散按指定地点迁移,其目  相似文献   

7.
民国时期,西北回族商业经济在历史的大背景下,得到迅速发展,使得这种经济不仅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民族性,还产生了一些新的特点。通过这些特点,可以了解到民国时期西北回族商业经济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清咸丰、同治年间,在云南西部爆发的杜文秀领导的以回族为主体,联合汉、彝、白等各族参加的反清起义斗争,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伟大斗争。这次反清起义,从1856年到1874年,前后长达十八年之久,沉重打击和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在这次反清起义中,巍山曾起了极大的作用,现就此问题略作评述,供史学界参考。 杜文秀起义前的巍山 蒙化府设于清乾隆三十六年之前,后改  相似文献   

9.
西北回族军阀集团是对来自河州马姓回族三大家族的军阀的总称,三大家族分别立足甘、宁、青,各系之间泾渭分明.马占鳌是诸马军阀的奠基人,也是"甘马"的缔造者,因为他在大胜左宗棠的情况下率领回民起义队伍接受清政府的"招抚",以至于成为史家笔下半个多世纪以来最有争议的人物之一.  相似文献   

10.
日本全面侵华后,由于兵力所限,虽未对西北地区进行地面武装侵扰,但通过军机轰炸、策划"回回国"阴谋等行径,对西北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在民族存亡之际,西北回族人民同全国各族人民一起在各条战线上展开了反侵略斗争,其中以回族、撒拉族、保安族等为主要成员的骑兵第一师、第81军在正面战场与日军展开了殊死较量,战绩辉煌。此外,回族民众还利用与中东伊斯兰国家的友好关系,开展民间外交奔赴中东地区传播抗日救亡思想并寻求国际支持与理解,宗教人士则通过自身声望影响穆斯林参军抗日,回族社团与报刊也充分发挥社会职责,揭露日本离间回汉关系、肢解中国的阴谋,鼓励回胞奔赴前线杀敌卫国,文艺工作者更是以各种文艺形式宣传抗日救亡思想。经过战争的洗礼,回族社会空前团结,爱国主义精神和国家认同感更加强烈。  相似文献   

11.
杨枢是清末著名的回族外交官,1903-1907年出任清政府驻日公使。在处理1905年留日学生运动中,杨枢站在留学生管理和清政府外交立场上对学潮表现出严肃而强硬的态度。作为开明派官员的杨枢与留学生的对立与冲突,反映了清政府与新式知识分子之间严重缺乏信任及疏离的状态。文章试图从一个侧面考察1905年留日学生运动的面貌。同时指出,近代回族中不乏具有开放心态和世界眼光的人物,杨枢的个案是对此类回族人物研究的尝试。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近代史上,咸丰、同治年间绵延西北各地的回民起义规模很大,影响极为深远,它与太平天国运动、捻军起义等汇合成近代中国各族人民反清运动的第一次高潮,在中国近代史上有重要地位。 然而,西北回民起义自身几乎没有文献传世。研究这次起义,我们能利用的,只有清光绪间官修的《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以下简称《方略》),这是军机处关于咸同西北回民起义专  相似文献   

13.
十九世纪中叶,在太平天国革命风暴震撼下,云南各族人民燃起了反清大起义的熊熊烈火,其中,以杜文秀为首的大理政权坚持斗争达十八年之久。 杜文秀(1823—1872年),字云焕,号百香,系云南永昌府保山县金鸡村人,回族。1856年秋,于蒙化起义,联合回、汉、白、彝各族人民,一举攻克大理,建立政权,自称“总统兵马大元帅”。对这场滇西各族人民反抗清朝残暴统治的英勇斗争,解放以来发表的论著几乎都给予肯定;然而对杜文秀本人的评价,却一直是史学界争议的课题,长期以来,莫衷一是。  相似文献   

14.
"大分散、小聚居"使回族经济呈现出多样性。但农业则为回族经济民族性得以彰显奠定了基础;伊斯兰教为回族经济民族性赋予了重要的文化内涵;商业是回族共同经济生活的主要特征。这四个方面相辅相成,构成了回族经济的四个特点,而后三个特点维系的回族经济的民族性,与"大分散、小聚居"造成的回族经济的多样性既对立又统一。  相似文献   

15.
晚清同治元年,陕西关中发生了汉回冲突,史学界称之为陕西回民起义。回民军在陕西遭到清政府优势兵力的进攻后撤离陕西,直至最终向清政府投诚。因复杂的社会原因,陕西回民没有能返回原籍,被清政府就地安插在甘肃平凉、会宁、清水等地,此即是陕西回民的移民活动。笔者以为此次陕西回民移民的原因有三:第一,清代同治年间年间陕西汉回冲突严重,民族问题复杂和某些汉族士绅的反对是回民不能返回陕西的一个因素;第二,陕西回民军遭到清军的进攻被迫撤离陕西是形成回民移民的原因之一;第三,清政府对陕西回民就地安置的政策最终促成了陕西回民的移民。此外,本文还归纳了陕西回民移民的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6.
青海回族军阀是一支活跃在近代西北历史舞台上的地方割据势力。它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与清末以来西北动荡的政局、西北雄厚的封建地主阶级势力的存在、复杂的民族宗教关系、社会经济衰落造成的农民破产和游离以及青海回族军阀三代的军事积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然而,近年来学术界对它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对人物及事件的述评以及产生原因的分析,缺乏从军事角度的探讨和研究。本文拟从军系到军阀的转型及青海回族军阀的军事近代化两个方面对其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回族是一个以农为主、农商并重的民族。笔者以民国时期西北回族商业活动为例,对回族商业经济及其在西部开发中的作用进行了简要论述。在描述西北回族空间分布的人文地理特征和商业传统的基础上,从甘青回藏贸易、内地回族传统商业和集团化连锁经营等方面对民国时期的西北回族商业活动做了梳理。笔者认为,商业活动是回族参与西部开发的一种独特方式,西北回族在边疆所开展的商业贸易活动具有跨民族、跨文化区的特点,这有利于打破传统经济文化类型的封闭性,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西北区域经济中商业流通环节薄弱的状况,优化了区域经济结构,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内地城市、集镇和农村地区的回族商业则立足于民间社会、面向各族民众,有利于丰富和改善各族人民生活。回族商业活动本身也是族际互动的一种形式,它在各民族之间架起了一座流动的经济文化交流之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边疆与内地的交融与互补,推动了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凝聚,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成型和固化产生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太平天国革命的影响下,同治元年(1862年),陕西、甘肃两省相继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回族人民反清武装斗争,从而揭开了陕甘回民起义运动的序幕。这次起义运动历时达12年之久,其规模之大,影响之深,在我国少数民族斗争史上实属罕见。它是清朝统治阶级长期进行反动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所导致的必然结果,是回族人民卫教保种的民族自救运动。  相似文献   

19.
董福祥(1839——1908),字星五。清代甘肃固原(今宁夏固原)人,官至甘肃提督。清同治初年,以反清抗暴起家,后降左宗棠参予镇压西北回民起义,1876年随左宗棠进兵新疆,收复乌鲁木齐等地,参加南疆平定阿古柏之战,1894年驻防北京;1898年,作为北洋三军之一(甘军)参予戊戌政变,1900年围攻使馆,抗击八国联军入侵,曾加封太子少保衔,人们又称为“董宫保”。宁夏金积、固原、西安都建有“董府”。《清史稿》有传。本文仅对其起义前期的抗清及与回民军,捻军联合抗击清军的事迹作以较为详细的述评。  相似文献   

20.
清代咸丰、同治年间,杜文秀领导云南迤西回族和其它各族人民举行反清大起义,建立了大理政权,坚持反清斗争十八年,在云南各族人民近代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建国以来,我国史学工作者对此搜集、整理史料和进行专题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从史学界关于云南回民起义史的研究状况来看,大体上经历了起步、初步深入和向纵深发展三个阶段。在五十年代,研究工作基本上是从头开始的,因此,工作的重点首先放在史料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