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0年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新纪元,我国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同时,这也是我国社会科学理论发展的大好时期.每一个社会科学工作者和每一份社会科学刊物,在这30年中都留下了深刻的历史印记.  相似文献   

2.
省委宣传部理论教育处,省中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于五月下旬和六月中旬先后两次召开《改革中的观念变革》专题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有企业家、厂长和经理;有文艺、新闻、哲学、经济、科技界和大专院校的社会科学工作者及少数自然科学工作者;有省、市委宣传理论部门的干部及领导同志。会议围绕着观念变革在当前改革中的意义,我省在改革中应当破除哪些旧观念,树立哪些新观念,各级领导在观念变革中应当怎么办,广大中青年如何做一代新观念的开拓者等问题进行了  相似文献   

3.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一项非常艰巨复杂的任务。这需要我们科学工作者积极投身于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实践中去,立足于我国的国情,多做调查研究,多了解实际情况,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科学地、有效地解决现代化建设中提出的各种问题。这既是社会科学工作必须坚持的根本方向,也是发展社会科学理论的根本途径。自治区社联组织各民族社会科学工作者和自然科学工作者,深入南疆疏附县农村,  相似文献   

4.
在庆祝建国50周年和即将进入21世纪之际,重庆社会科学工作者欢聚一堂,回顾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我市改革与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并对新世纪发展趋势展望,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按照中央领导同志的要求,社会科学工作者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研究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本人从1983年国务院  相似文献   

5.
随着科学的发展,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有关学科之间,出现了互相渗透、交叉的趋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实际课题的研究,也迫切需要社会科学工作者和自然科学工作者的共同协作;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这“两界”的广大研究人员也自觉地要求在  相似文献   

6.
反映时代的要求是社会科学发展的基本规律。问题是“时代表现自己的精神状态的 最实际的呼声”,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增强“问题意识”,善于捕捉问题;运用时代的眼光即 普遍性的眼光、多样性的眼光、实践性的眼光观察问题,是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基本功;理论 创新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7.
《四川社科界》2004,(12):43-46
社科联召开的这次学会工作会,既是全面贯彻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省委《关于努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繁荣发展的意见》和全省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会议精神的学习会和鼓劲会,又是发挥社会科学群众团体的积极作用,调动我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积极性为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做出新贡献的动员会和部署会。  相似文献   

8.
中国正处在一个探索改革、寻求复兴的伟大时代。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拉开了这个时代的序幕,而首先为这个时代擂鼓呐喊的是社会科学工作者。真理标准的讨论,第一次对禁锢着我们的僵化思维模式提出了挑战,打破了万马齐喑的沉闷局面。从那以后的10年中,中国大地上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社会科学在这场伟大的变革中,一面热情地投身于改革,一面在积极的反思中探索自己的位置,重塑自己的形象。10年改革的历史雄辩地说明,任何民族和国家要想振兴和迅速发展,它首先必须具备的不是物质技术条件,而是亢奋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心理素质。一个国家的发展,不能超越它所面临的客观历史条件,但精神可以成为巨大的物质力量,一个民族的理论思维和文化素质,是决定该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因此,改革如果不能对千百年来导致中华氓族停滞不前的文化传统中的消极内容进行彻底的反思和清理,重建新的社会主义现代中国文化,就不可能取得真正的成功。时代提出的这一任务是对社会科学的严峻考验和挑战,社会科学要真正成为重建中国现代文化的开路先锋,就必须首先进行自身的改革。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和真理标准讨论10周年之际,由我刊编辑部、宁夏社科院“社会科学改革与发展”课题组和“青年社会科学学会”于1988年9月12日召开一次“社会科学改革与发展研讨会”,院内外的老中青社会科学工作者50余人济济一堂,在热情活跃、坦诚切磋的氛围中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为社会科学改革献上自己的深沉的思索,发表了不少真知灼见,给人以启迪。做为人类对自身的本质及其群体和生活方式理性思考的结晶,社会科学既比人为主体,又以人和人的社会为对象。它尽管可以超前发展,但不能不以人和社会为实证材料。因此,社会科学既要与时代同命运共呼吸,与时代有着休戚与共的依赖关系,同时,它作为主体的创造性精神活动,又有自身的规律和特点,需要有一种激励创造精神、充满活力的运行机制。本着这种思路,我们对与会者的发言分几个问题作了整理摘编。对于其中一些不同观点的争鸣,在发表时也予以保留,以利于对这些问题的深入讨论。时代呼唤着社会科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肩负着光荣的使命。只有不畏艰险、勇敢探索、努力创新的人们才能走在时代的前列。愿我们的社会科学工作者都来关心自身的改革,本刊将发表一些有关这方面的文章。让我们记住马克思的一句名言:“思想的闪电一旦真正射入这块没有触动过的人民园地,德国人就会解放成为人”,为了祖国和民族的振兴,为了我国社会科学的今天和明天,奉献自己无畏的探索和奋斗!  相似文献   

9.
面对全国各条战线上都已出现的改革的新形势,社会科学研究如何改革,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个社会科学工作者重视的新问题。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改革。涉及范围很广,下面就其中的两个问题谈一点意见。 首先,在社会科学研究改革中要抓好社会科学基础理论的研究。因为基础理论研究不仅是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切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础,而且也是一切其他科学应用研究的指导思想。所以,基础理论研究不搞好,就使科学工作寸步难行,在解决现实问题时就会出现失误。如在民族理论研究方面,在学术上虽然提出了很多课题,如关于民族形成问题,关于民族区域自治问题、关于民族问题实质、关于如何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0.
我们的人民共和国走过了四十年的光辉历程,乐山市的社会科学事业,在党的领导下,四十年来有了很大发展,特别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更是社会科学蓬勃发展的春天。十年建设、改革,在我市社科战线上,诞生了社科联、学会组织,她在联系团结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组建社会科学科研队伍上,发挥了积极作用;在组织全市社科工作者围绕建设改革开展理论学术研究上,取得了丰硕成果;在组织开展全市的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评奖中,为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1.
在新世纪即将来临之际,我们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与全国人民一道喜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50华诞。回顾过去,峥嵘岁月,我们社会科学工作者深深感到: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是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联的,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关注人民的事业、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哲学社会科学只有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才能够繁荣和发展。建国50年来,尤其是在改革开放的20年中,我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紧跟共和国前进的步伐,以其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调研成果为广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为广东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理论的支…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的社会科学研究中,有一系列需要澄清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将不可避免地制约我国社会科学的健康发展,从而制约整个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其中有以下几个主要问题是亟待解决的,只有如此,才能使社会科学研究坚持真理标准原则,才能确立正确的社会科学观。1.要正视社会科学的意识形态特征;2.要科学认识社会科学与政治的关系;3.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克服圣贤崇拜心态,大力提倡反思和怀疑;4.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把马克思主义视为一种开放体系,而不是科学的终结;5.必须承认社会科学也是科学;6.要站在历史和战略的高度上看待社会科学。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和解决,必将大大推动我国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3.
《环境·生存·发展——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比较》是一部对中外社会科学研究机构进行比较研究的著作,它从一个新的视角丰富了社会科学学和社会科学管理研究的内容。 社会科学实践、社会科学研究、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和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是一组相  相似文献   

14.
今天 ,上海社科界五路大军的代表在此隆重举行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大会 ,对于认真学习江泽民同志重要讲话 ,明确社会科学工作者肩负的历史重任 ;对于规划新世纪上海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 ,发挥社会科学研究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对于加强党的领导 ,体现党和政府对社会科学的高度重视 ,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九五”期间 ,上海的社会科学工作者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规律 ,促进我国和上海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增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等方面发挥了…  相似文献   

15.
<正> 广东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于十一月二日在华南师范大学召开成立大会.该会是全省性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群众性学术团体,是省社联的直属团体会员.省委常委杨应彬给大会发了贺信.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林洪到会并在会上讲了话.湖北、湖南等省社联、社会科学院派代表专程到会祝贺.广东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的成立,引起了社会广泛的重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总干事、著名经济学童大林,十一月廿四日在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同该协会六十多名会员举行座谈.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这一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作用和发展方向,充分表达了党和国家对哲学社会科学的高度重视和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殷切期望,极大地鼓舞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然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十六大之前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江泽民同志曾连续就哲学社会科学发展问题发表了三次重要讲话。党的十六大精神和江泽民同志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问题的重要讲话,既是对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殷切关怀和巨大鼓舞,也是对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作为社会科学工作者。  相似文献   

18.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是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力量,承担着党和国家赋予的崇 高使命和神圣职责。所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认清形势、开拓进取,为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和 提高全民族哲学社会科学素质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根据党中央的部署,我区各族人民正从宁夏实际出发,在各条战线、各个地区、各个部门、各个单位,全面而系统地、坚决而有秩序地进行改革,努力实现今年的各项任务,争取为我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增添新的光彩。遍及城乡的改革,是一次伟大的实践,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所有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应当积极投身到改革的潮流中去,参加改革,研究改革,促进改革。  相似文献   

20.
在新的历史时期,社会科学工作需要加强和改进,社会科学工作者本身也存在一个自我提高的过程。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振作起来,找准自己的位置,为党和政府决策服务,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从而肩负起历史的重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