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常在文章里看到“萝卜白菜,各有所爱”的句子,在湘南,应该是“萝卜芥菜,各有所爱”。不是湘南的土地不长白菜,只是湘南百姓没有大批量储存白菜的习惯,白菜都搁在地里,自由生长,吃的时候,去地里揪一棵回来,就得了。  相似文献   

2.
阮直 《女性天地》2006,(7):42-42
几天前,从杭州来了一个朋友。席间,我们聊到收入,他恰好比我多10倍。此君的年龄比我小10岁,论本事才能,我左证右论,他只比我多两倍,看来,“天堂”就是“天堂”,草房就是草房。如果在杭州工作的人,收入与我这神经末梢地带的人无差别,中国的改革开放也就没成果了。多我10倍的收入  相似文献   

3.
卞文志 《职业》2016,(19):28-29
笔者的家乡山东临沂有一位被人们广为称颂的农民工,他不仅是农民工群体中的佼佼者,而且也成为众多农村青年学习的榜样,他就是在行业内被称之为“金牌技师”的农民工李文龙。  相似文献   

4.
他是千万个共产党员中的一员;他是普通的基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纪检书记;他有着十多年的教师生涯;他善于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他是百姓眼中的“包青天”;他在妻子生病住院时从家乡接来80多岁的老母亲照顾妻子,自己则怀着对妻子的深深愧疚投入卫片执法紧张而繁忙的工作中;他就是大英县的“国土卫士”包久双。  相似文献   

5.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最近召开的全国“两会”和河北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把“三农”工作又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可以说,“三农”工作上连党和政府,下连群众百姓。它事关大局,不可小视。那么,如何实现农村经济的新跨越,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城镇化”之路,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挑战性课题。在这样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必须把“科学发展,富民强镇”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用创新的思路和强有力的举措,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从出现的频率来看,除了“改革开放”一词之外,“农民工”可能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这并不奇怪,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任何问题都必然与农民有关。农民虽然一直是中国的弱势阶层,但“农民”一词却在中国主流话语中高频率使用。从历史上的农民战争到晚清洋务运动以后的农村劳动力开始向城市转移,从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快速推进工业化、人民公社化到改革开放以后的农村劳动力的大解放,都反映出中国农民作为社会变迁的最重要的力量,不断地在改写中国历史的篇章。  相似文献   

7.
在南京东郊的国际学校里有一棵特殊的“圣诞树”。每年临近圣诞节,树上就会挂出上百个圆形的小卡片,上面写着一些苏北农村孩子的名字、性别和年龄。  相似文献   

8.
肖珏 《华夏少年》2007,(9):87-87
我的家乡在恩施芭蕉,我爱家乡的茶叶。 细雨如丝,一棵棵茶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远远望去,漫山遍野的茶园犹如铺着的绿色地毯。他们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条,碧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  相似文献   

9.
宋殿儒 《老人世界》2014,(10):20-21
一 位于河南省洛宁县中河乡的麓山,曾是历史上著名的“麓桥驿”之战所在地,前些日子,听说麓山人造林场出现了一棵会治病的“神树”。说是哪位造林老人无论是头晕目眩、腹痛气滞,还是忧愁积心,只要去拥抱一下那棵大树,一切都会好起来。这棵大树真的能消愁除病吗?  相似文献   

10.
上世纪90年代,中国农村悄然涌起“打工潮”,一些年轻父母身在异地他乡,他们的孩子大多被留在家乡由年迈的老人看护。看到这种情况,曾是一名幼儿园教师的刘海英决定开办一家专门照顾留守儿童的幼儿园。  相似文献   

11.
1996年暑假,笔者作为学校“百名博士(硕士)百村行”活动的参加者之一,回到四川家乡.对当地农村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到了农村青年生活的一些情况,现形诸文字。农村青年的物质文明状况通过对反馈回来的信息的分析.我们看到,在物质生活方面.农村青年已比十几年前大有改观。笔者调查的地方是四川省东部的一个丘陵地区——垫江县普顺镇,这里人口密集、土地肥沃.交通比较便利,因此农村经济的发展势头较好。从问卷上看:①68%的人认为自己家庭的经济“一般”。这“一般”的含义大致是:有吃有穿,有钱花但不特别宽绰,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相似文献   

12.
下面是赵本山发自肺腑的“自白”:我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关心和厚爱。我赵本山知道自己半斤八两,从农村出来、土生土长的.演了几个土里土气的戏,赢得一些百姓的喜爱,而且艺术界还引起一些争论。今天,我就来个自我解剖,先说说我对自己的认识,也算我的一个“坦白交代”。  相似文献   

13.
《中国社会导刊》2012,(26):50-50
樵村社区周丙正老人,是徐州市铜山镇乃至铜山区的“大名人’,提起他的名字,无论领导还是百姓,无不竖起大拇指:“好人哪!为了社区的和谐、百姓的安康,他操碎了心啦!” 在村里的“三老工作室”,笔者见到了周丙正老人。他刚从一户村民家调解纠纷回来,停下代步的电动三轮车,拄着拐杖走进了办公室。  相似文献   

14.
徐友渔 《中外书摘》2008,(12):27-29
将近四十年前,毛泽东主席在1968年底发出了最高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一声令下之后,数百万城镇中学生告别父母、亲人和家乡,奔赴农村和边疆,开始了完全不同的生活。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三农”问题日益凸现出来。解决这一问题的核心是农村土地制度的完善。我国应完善农村土地权利体系和保障机制,并对农村产权组织予以重构。今年年初成都市委出台的“一号文件”——《关于加强耕地保护进一步改革完善农村土地和房屋产权制度的意见(试行)》,吹响了成都市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号角,成都将启动改革开放30年来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的又一重大农村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6.
若冰 《金色年华》2007,(2):20-20
我的家乡就在长江边上——长江人海口,与国际大都市上海隔江相望的长江北岸。长江、长寿、长绿是当地政府为宣传我的家乡,引来更多的“商”与更多的“资”而打出的三张名片。与此同时,将家乡建设成“生态城市”也是当地政府的奋斗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于爱英 《职业时空》2008,4(3):111-111
党的十七大报告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这一指导思想的提出对于我国深化改革开放和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个巨大的促进和鼓舞,同时也使“三农”问题的解决具有更大的紧迫性。改革开放以来,“三农”问题一直困扰我们,因为农民占中国人口较大比例,总人口接近9亿,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缓慢,政治、文化发展滞后,将会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瓶颈。所以我们有必要把实现科学发展观作为国策时,加快解决我们面临的“三农”问题,探讨农民增收缓慢的原因,并探索切实可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梅子  刷刷 《现代妇女》2008,(9):39-40
寻找属于你的绿洲 有这样一则寓言,说有一位青年人来到绿洲,碰到一位老先生,年轻人便问:“这里如何?”老人家反问说:“你的家乡如何?”年轻人回答:“糟透了!我很讨厌;”老人家接着说:“那你快走吧,这里同你的家乡一样糟。”  相似文献   

19.
她是个连自己姓名都写不工整的普通农妇,却连续15年高票当选村支书;她曾挣下百万家财,却全部投入到贫困的村庄,任凭自己一贫如洗;她曾拥有健康的身体,却为家乡致富鞠躬尽瘁,一身病痛……
  “山梁挡住了阳光,你用肩膀扛起乡亲的盼望。村庄在渐渐丰满,你的身体却慢慢柔弱。庄稼,总要把一切还给泥土。你贴工,贴钱,贴命,你还贴近百姓的心。”这段来自“感动中国”的颁奖词,是对58岁的段爱平最好的诠释。  相似文献   

20.
芯片抓窃贼     
美国华盛顿市西郊花园内的一棵价值上万美元的珍贵树木不久前被连根挖掘盗走。这是一棵树龄近200年的加蒙娜树,是该园树木中的精品,它那苍翠的树冠,奇美的树叶以及造型,每年都吸引了大批游客来游园并在树下摄影留念,被人们誉为该园的“树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