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全面深入地了解“宗教热”和“宗教世俗化”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把握当代大学生的宗教信仰状况,是高校教育工作者的必然责任,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的重要任务.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对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现状、原因及特点等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全面深入地了解“宗教热”和“宗教世俗化”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把握当代大学生的宗教信仰状况,是高校教育工作者的必然责任,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的重要任务。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对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现状、原因及特点等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农民社会支持网络的演变与农村宗教热现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倩倩  陈岱云 《东岳论丛》2011,32(3):101-104
当今中国社会的转型使得农村社会居民的社会支持系统功能弱化,使宗教具有的教化与慰藉功能成为部分农民获得社会支持的重要依托,随之出现了当前农村宗教热的现象。农民宗教热是中国目前的社会转型所导致的农村由计划经济时高度组织化、拥有大量各方面资源的利益联合体的单位社会向社会联结松散体社会发展的一种过度现象。本文对对农村宗教热现象的产生进行了理论分析,并结合社会转型期农民社会支持体系的演变过程,进而提出重构农民社会支持体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当前农村宗教盛行的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宗教在一些农村地区迅速发展起来,出现了所谓的“宗教热”现象,从社会失范的视角,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层面系统的分析宗教得以在农村盛行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宗教与“法轮功”邪教的区别及“法轮功”产生的历史原因和深刻的思想、政治原因分析了“法轮功”邪教的本质。  相似文献   

6.
当今世界已进入信息时代,科学的超速发展和社会改革的浪涛勃兴,为宗教的消亡创造了条件,亦即说在宗教产生和存在的社会及认识根源逐步减弱的今天,无论在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在社会主义国家,宗教信仰还在继续,部分国家还出现宗教狂热,在中国,宗教信仰在回升。我们如何从现代视角去解释这些现象?这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理论和实践课题。 一、把宗教信仰只看作是“落后”“愚昧”的观点,已无法解释当今宗教“热”的问题 恩格斯说:“宗教是在最原始的时  相似文献   

7.
刘雄峰 《晋阳学刊》2009,(6):123-124
一般认为,中国社会中的所谓“制度性宗教”,自宋以后.便失去了往日之辉煌,而渐渐地步人了“衰微”之途。但是,此种“衰微”仅仅是其不断社会化之表像而已,其直接结果,便是众多之“新兴宗教”的产生。这些“新兴宗教”,大多采取秘密和半公开的形式,而受到朝廷和“正统宗教”之打压和排斥,始终都未能取得合法之地位。其原因一方面是其为某些反叛组织所利用而被朝廷屡屡禁断:另一方面则是由于被“正统宗教”视为“异端”而加以沮咒和排斥,白莲教即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宗教。  相似文献   

8.
观念意识与行为模式的相对背离作为当代国民性格的一个显著特征 ,产生于晚清以降的现代化历程中 ,表现为价值观和行为的不一致或相对割裂。传统文化中的“实用理性”精神是造成中国人观念意识与行为模式相背离的文化心理基础 ,晚清以来巨大的社会转型则是这种背离得以产生的时代背景。观念意识与行为模式的相对背离既是社会转型没有完成的结果 ,又是社会转型难以完成的原因 ,现代化的完全实现有赖于二者的一致。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对宗教的批判,实际上是对“异化宗教”的批判。所谓“异化宗教”是指在感性世界遭受挫折的基础上产生的宗教。这种异化宗教的实质是人对感性世界的逃避,而不是理性寻找终极关怀所成就的非异化的宗教。因此,马克思必然从对“异化宗教”的批判转向对“尘世”的批判。  相似文献   

10.
十年“文革”浩劫之后,我国宗教学术研究领域出现了空前的繁荣景象,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根本上说,这种繁荣景象来源于社会的改革促进了学术思想的解放。在宗教学术领域,则出现了学者对于宗教的认识有了观念上的更新。从50年代以至“文革”年代,社会的普遍看法是把宗教视为在历史上为社会统治阶级服务的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宗教因此而完全被政治化为消极、反动的东西。这种宗教即政治意识形态的宗教观念对于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社会主义革命的政治斗争不断冲击  相似文献   

11.
中国宗教内涵的道德资源相当丰富、拥有的信众数量亦极其众多,但其道德教化作用仅限于为数很少的僧人、道士和居士,而于中国广大信众影响甚微。对照基督教,中国宗教存在明显的“宗教精英”与“宗教大众”之间的相互区隔、缺乏对广大信众进行教育聚会的场所,一般信众缺乏明确的救赎观念是导致中国宗教伦理的社会化困境产生的主要原因。提升中国宗教伦理的社会化水平尚存在诸多操作层面上的困难,具体操作层面的问题可以通过各方面进一步认真讨论和周密部署来解决。  相似文献   

12.
从“两种生产”理论透析“剩女”现象的窘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社会转型与全球化浪潮的席卷,“剩女”现象在国内已经被各方广泛关注,这种现象所带来的窘境不可忽视。从马克思主义的两种生产理论解读“剩女”现象以及所产生的窘境,剖析这一窘境背后深层次的社会原因。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新时期社会转型的大潮下,作为社会子系统之一的宗教也受到深刻而巨大的影响和冲击,同时宗教也随着社会转型中社会结构的变化而发生着一系列变化。宗教的存在和影响呈现出两大明显趋势:宗教呈现出明显的扩大趋势和与社会主义社会及主流意识形态相协调、和谐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社会转型与青少年道德法制教育新模式的三重契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转型是当前中国最大的国情。加强对青少年的道德法制教育在新时期必须有新模式。理论契合:构建“主体-权利”型教育模式是社会转型的“应有之义”。实践契合:构建“主体-权利”型教育模式是社会转型的“应行之举”。前景契合:构建“主体-权利”型教育模式是社会转型的“应赞之歌”。  相似文献   

15.
就创建“信仰学”本身而言,并不是一个新话题。早在“五四”运动时期,当时正是中国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国社会精神领域的信仰发生激烈冲突的时期,一批关注社会现实的知识分子集中精力研究信仰,其中吴稚辉发表了长篇论文《一个新信仰的宇宙观及人生观》,倡导建立一门“信仰学”专门研究信仰。吴稚辉说:“现在还不曾立一个信仰学,把宗教附属在他底下。毕竟让宗教一名词代表了一切信仰。反把种种非宗教的信仰,隶属在宗教学。惹得多数学问家而非宗教家的,常说宗教可以不信,宗教学殊有研究之价值。其实彼所谓宗教学,即指信仰学的全部。这又…  相似文献   

16.
近百年来兴起于欧美的宗教现象学,以其系统的方法论独树一帜,成为当今西方宗教学重要的分支学科之一,它与宗教历史学互为补充,相辅相成,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一在宗教历史学和比较宗教学基础上形成的新兴学科,以“描述科学”、“观察科学”、“经验科学”著称于西方宗教学术界,其任务是通过对广泛的人类宗教现象的观察、思索、分类、比较,揭示宗教现象的结构联系,破解宗教现象所隐含的意义,把握人类宗教意识发展的规律性和规则性。而  相似文献   

17.
价值观的代际分化及其本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际冲突是社会转型的结果之一,也是社会转型的一个重要特征。代际冲突的重要原因就是价值观的代际分化,或者说“代沟”。然而,对价值观的代际分化或代沟,存在着“不可避免论”和“主观虚构论”两种倾向。对究竟是否存在价值观的代际分化,应该作辩证的分析。价值观的代际分化或代沟,其本质是价值观的代际断裂,这已被一系列的实证调查所印证。  相似文献   

18.
“孝”道是儒家的道德之本 ,然而其存在的合理性却在于其内在的宗教意义。它不仅解释了生、死及生命永存的宗教世俗问题 ,而且以一种超自然的力量构筑了儒家的道德图景。“孝”道的宗教力量是儒家道德能与中国民众生命融为一体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中国社会转型的特殊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会转型”的思想是西方社会功能结构学派现代化理论的经典思想。社会转型概念在我国理论学术界被相当普遍地使用 ,已成为描述和解释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变迁的重要理论之一 ,也成为理论界研究中国社会的热点及重点问题的表达方式。但由于各自研究的领域、范围及对象的差异 ,使“社会转型”这一概念仍然存有争议。哲学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相统一的科学 ,应该在更高层次上揭示中国社会转型的原因、特征、动力及转型过程中出现的矛盾、问题、摩擦和冲突 ,提出解决这些矛盾问题的方法及途径 ,也就是提出中国社会转型的哲学理论 ,为中国社会顺利转型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这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理论工程 ,需要研究再研究。本文仅从哲学的视角就社会转型概念的界定 ,社会转型的内涵、主体、特征、动力及我国社会转型的特殊性 ,谈以下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0.
社会转型给意识形态领域带来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又反过来影响社会转型的进程.作为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客观产物,观念混杂现象对意识形态安全态势产生影响:有可能带来人们身份感的模糊和方向感的迷失,进而影响意识形态安全.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普世价值”问题.化解问题的关键在于:用马克思主义解构并超越资本主义的“普世价值”,占领道德制高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创中国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