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琦才 《山西老年》2014,(5):23-23
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中央政府从南京迁移到了重庆。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毛泽东飞抵重庆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期间,柳亚子赠毛泽东七律一首,同时向他"索句"。毛泽东便把九年前创作的《沁园春·雪》书赠给柳亚子,并致信云:"初到陕北看见大雪时,填过一首词,似与先生诗格略近,录呈审正。"  相似文献   

2.
齐木 《中华魂》2014,(6):49-51
正诗言志,歌咏言。近期读毛泽东《沁园春·雪》诞生前后的历史,感触颇深。1936年1月,中国工农红军主力到达陕北不久,毛泽东在延长县县城召集军委扩大会议,部署东征的战备工作。2月5日到20日,毛泽东驻节东距黄河20华里的陕西省清涧县袁家沟。2月6日,大雪纷纷扬扬、铺天盖地,西北高原格外壮丽,激发了毛泽东的诗兴才思。2月7日清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沁园春·雪》中的“原驰蜡象”,应作“原驰腊象”;“惟余莽莽”,应作“惟馀莽莽”。这首词留存的毛泽东手迹,既不是八幅,也不是十幅,更不是十一幅,而是九幅。这首词的词题不是《咏雪》,而是《雪》。这首词的写作时间,不是“一九四五年”,而是“一九三六年二月”;词的修改定稿,也不可能是毛泽东于1945年8月28日飞往重庆的飞机上,而应是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  相似文献   

4.
胜利长征,千古无双,笑咏雪飘。望长城内外,蜂拥抗战;运筹窑洞,左卷能操。①赴会山城,胸怀成竹,岂独夫能与比高。②挥洒下,把风流数遍,还数今朝。世途向有波涛,鸣鸦噪蝉今又鼓潮。看卖身文痞,摇唇弄舌;擅权学阀,蛮横喧嚣。可鄙之徒,辞穷理屈,耍鬼招中伤造谣。焉能阻,绝唱千秋颂,无产英豪。①《沁园春·雪》毛泽东同志是在1936年2月填的。时在“九·一八”事变以后,“七·七”以前。广大人民纷纷要求抗日。1935年发生了“一二·九”运动。也就在此时,毛泽东同志发表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重要讲话,为抗日战争指明了方向。②1945年8…  相似文献   

5.
《沁园春·雪》,是毛泽东同志一九三六年二月“初行陕北看大雪之作”。这千古绝唱的无产阶级文艺珍品,是一篇能很好地体现诗人历史观念和国家思想的杰作,曾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今日再读,深感更有体会不尽的新意。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 ,不少人对毛泽东的代表作《沁园春·雪》存在着误读 ,故从三方面重新解读 :一是诗中的“莽莽”并非“茫茫” ,实表现气势磅礴雄浑 ;二是该词并不是一首咏物词 ,而是以咏物言志的方法将山水、咏史两个传统统一起来的作品 ;三是诗中“文采”“风骚”不应解作“文治” ,还是属于文章学术 ,这里应指思想理论建树 ,所以“风流人物”包含着毛泽东追求的更高的理想人格境界。  相似文献   

7.
心游万仞气吞八荒──毛泽东词《沁园春·雪》赏析王志尧,杨金荣毛泽东的诗词是一部伟大的革命诗史,他的《沁园春·雪》又是这部诗史中最为辉煌的代表作.从其产生到发表再经毛泽东忆及此事均有不同寻常的政治背景。从而巧妙地构筑成为富有戏剧性变化的三部曲,颇值得我...  相似文献   

8.
柳青同志一直是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忠实执行者,他的创作道路是逐步深入地贯彻执行毛泽东文艺思想的道路,他创作上的成就,是毛泽东文艺思想的胜利。从他的作品中。可以具体地体会到毛泽东文艺思想对创作的巨大意义。他自己曾这样说过:“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解决了我的许多文艺思想上的问題。”“的的确确,我到今天能够写出两本稍微有一点点內容的长篇小说来,沒有毛泽东著作的教导是不可想象的。”(柳青:《毛泽东著作教导着我》,载《人民日报》1951年9月10日)  相似文献   

9.
“诗中有画”,是苏轼对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评语,后来便成为诗词艺术描写所追求的一种至高境界。毛泽东《沁园春·长沙》分明是一幅奇异的画。其空间描写具有如下特点:(1)方位明确的观察点。“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桔子洲头。”作者一开始就清楚交待了观察点是湘江岸边,桔子洲头。这个明确的方位构成了整个画面的焦点;所有景物都通过作者的视线与此相连。“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视线是由远到近,作西向东的纵向运动;“漫江碧透,百舸争流”,视线是由左到右,作南向北的横向运动,  相似文献   

10.
以文本的形式解读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的结构与主旨,探讨这首词的艺术特色,认为词的上阕以写景为主,但体现了景中情,下阕以抒情为主,情中含景。  相似文献   

11.
概貌描述在编辑出版《毛泽东集》之后,该书的原班编辑人员即转入《毛泽东集补卷》的编辑工作。所谓"补卷",顾名思义既是对《毛泽东集》收录遗漏所进行的增补。《毛泽东集补卷》也是10卷,1983年12月26日至1986年12月26日,历时3年,在毛泽东生日之时全部出齐。编辑方针关于《毛泽东集  相似文献   

12.
当我们学习毛泽东词《沁园春·雪》时,不能不想到宋代的两位豪放派词人,苏轼和辛弃疾,不能不想到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两首词。毛泽东与苏轼、辛弃疾,词人的气质相似,风格略同,然而,无论是思想,还是词的表达方法,词的文采等方面,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雪》既是对古人词的借鉴,更是以创新为主,超越为其必然的结果。毛、苏、辛词均被誉为时代艺术高峰,时间流逝近千年,后者终于还是超过了前者,成为名篇佳作,千古绝唱。毛泽东  相似文献   

13.
《学习毛泽东》这篇课文选自周恩来同志于新中国成立前夕在中华全国青年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一九七八年十月七日,在《中国青年报》复刊之初,发表了这篇光辉文献.在节录的这部分中,周恩来同志着重论述了毛泽东如何值得我们尊敬以及如何学习毛泽东等问题,表现了对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的全面、深刻的理解.这是一篇具有远见卓识的文献,它的指导意义是十分深远的.  相似文献   

14.
薛鑫良 《中华魂》2010,(3):11-13
2009年12月21日,是毛泽东《纪念白求恩》发表70周年.白求恩是加拿大共产党党员、胸外科专家;1938年3月到中国援助抗日战争,1939年11月12  相似文献   

15.
<正>当毛泽东之笔落于纸上,便是河山穿上了一袭银装,盛世风华再现眼前。《沁园春·雪》不仅是一篇颂赞新中国山河壮丽、国泰民安的壮丽诗篇,更是一次精神的呐喊,一场文化的复兴。这首诗带我们走进了一幅幅雪域英姿的画卷,让我们仿佛置身于那北国风光之中,感受着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壮阔气象。“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被学术界公认为发表于1942年5月,其实1942年5月发表的是“口头讲话”,真正以完整的文本形式公开发表则在近一年半之后的1943年10月19日。这种现象在延安时期毛泽东著作出版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这其实是一个历史之谜,60多年来包括经手整理和编辑过《讲话》文稿的当事人胡乔木、黎辛等人在内都未能彻底解开这一谜底。笔者通过大量文献考证和对当事人的采访,详细梳理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从口头演讲到文本出版的全过程,并揭开了其所以推迟发表的谜底。  相似文献   

17.
吕春 《中华魂》2013,(6):41-43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笔名予任。湖南湘潭人。中国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诗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斟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  相似文献   

18.
九月九日,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逝世甘十周年祭日.在这值得纪念的日子里,重新学习他老人家的不朽词作《蝶恋花·答李淑一》,倍感亲切,深受鼓舞.这首词,毛泽东以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运用美丽的神话故事,把读者带到了一个优美的艺术境界,表达了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对革命烈士的无限深情.《蝶恋花·答李淑一》不是毛泽东同志的即兴之作,而是对李淑一同志《菩萨蛮》的回答.李淑一同志1957年1月,把她在1933年写的纪念柳直荀烈士的《菩萨蛮》词寄给了毛泽东同志.李词写到“兰闺索寞翻身早,夜来触动离愁了.底事太难堪,惊侬晓梦残.征人  相似文献   

19.
《论持久战》是毛泽东同志于一九三八年五月二十六日至六月三日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的讲演。到现在已经整整四十四年了。其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驱逐了日本帝国主义,打倒了蒋介石,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社会主义革命基本完成,并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我国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但是,《论持久战》一书的真理绝不会因此而过时。相反,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深刻地看出它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1941年春,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进入最困难的阶段。毛泽东和中共中央高瞻远瞩,为适应世界复杂多变的斗争形势,决定将《新中华报》与《今日新闻》合并,改名为《解放日报》,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1947年3月27日停刊,前后历时近6年。)中共中央任命博古为《解放日报》社社长,同时兼任新华社社长。1941年5月15日,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了关于出版《解放日报》等问题的通知。通知说:“一切党的政策,将经过《解放日报》与新华社向全国宣达。《解放日报》的社论,将由中央同志及重要干部执笔。”毛泽东一直十分关注《解放日报》的发展,他不仅经常为报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