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5 毫秒
1.
邓小平理论是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创立起来的。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 ,中国走的是一条和平崛起的新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应该继续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推进中国和平崛起新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2.
依据现实主义理论,在无政府状态所造成的国际社会的安全困境中,新兴大国的崛起往往伴随着扩张与战争。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上升,以现实主义为理论依托的“中国威胁论”一时喧嚣尘上,其实质意在遏制中国的崛起,维护其现存的霸权地位。在当前和平与发展的时代大背景下,随着国际联系的日益密切以及国际合作的盛行。现实主义国际冲突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了,大多数国家的崛起也都只能走和平崛起的道路,和平崛起与和平发展也是当前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中国在21世纪的崛起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最大热点之一。中国为什么能够崛起?中国是因和平而崛起,总体和平的国际环境提供了中国崛起极其有利的外部条件,中国也一直为争取一个和平建设的国际环境而不懈努力。中国是怎样崛起的?中国是以和平而崛起,中国在和平崛起的过程中,一贯奉行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和平建设原则,体现了中国崛起有理有利的全新发展战略。中国的崛起将给世界带来什么?中国是为和平而崛起,和平发展谱写了促进世界发展事业的崭新篇章,中国的和平崛起必然激活世界经济"一盘棋",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一支重要而又坚实的力量。  相似文献   

4.
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欧美强国发展势头衰减,一批新兴国家特别是体量庞大的中国开始从国际体系的边缘逐渐走向中心,国际秩序处于加速转型中.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中国外交,面临各种现实问题和矛盾,如走和平发展之路与维护国家利益的平衡问题、全球化与反全球化的矛盾、守成大国与崛起大国的博奕、制度参与与制度创设、韬光养晦与奋发有为、大国责任与量力而为等一系列发展问题和矛盾.这要求中国外交具备驾驭各种复杂现实问题和平衡解决矛盾的艺术.对中国在世界格局中的恰当定位的基础上,中国外交需秉承"人类命运共同体"新理念,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原则,妥善处理各类矛盾,给出解决现实问题和矛盾的"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5.
“和平崛起”已成为中国国际战略思想变革的基础。中国和平崛起同经济全球化密切相联,这是中国的历史性战略抉择。中国在实现和平崛起的历史进程中,必须走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必须坚持和平、坚持永远不争霸。  相似文献   

6.
历史表明,大国的崛起必然伴随着国际关系的变化,国际体制和秩序的变动,甚至战争的爆发。历史同样表明,大国的崛起并不必然导致战争。崛起中的大国是否成为世界的威胁,首先取决于它的政治意图,取决于作为这种意图之表现的国家战略定位,除此之外还取决于既有大国对新生大国的态度和反应,取决于它们之间重大利害关系的调整。中国具有和平崛起的主客观条件。中国的和平崛起离不开与国际社会特别是大国间的互利合作,另一方面中国的和平崛起将给世界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只要中国的核心国家利益不受到侵犯,中国就不会走上与既有秩序确立国或集团武力对抗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和平发展,作为对以对抗方式进入世界体系的大国崛起之路的否定和超越,具有旧式大国崛起无以比拟的世界接受度和进入力,因而创造了令世界瞩目的"中国奇迹"。然而面对这一"奇迹",处于世界不同利益链接点上的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心态和认知,这些心态和认知设定了中国和平发展大战略推进中的若干待解难题。本文以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实现为背景主线,以中国和平发展大战略的推进为现实目标,重点探讨了中国和平发展大战略推进中的几大深层应对:"韬光养晦"待正解,"地缘冲突"待破解,"共赢困境"待化解,"崛起目标"待深解。  相似文献   

8.
“国际政治周期性规律”与中国的和平崛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乔治·莫德尔斯基、罗伯特·吉尔平和马克·布罗利为代表的新现实主义学派认定,在"国际政治周期性规律"作用下,新兴大国与霸权国家为争夺世界霸权而引友战争是不可避免的.新时期这种论点的盛行旨在为"中国威胁论"张目.现实的国际政治中,全球化、非传统安全和国际机制将增加新兴大国与霸权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扩大其利益面,从而消解这种"规律",使新兴大国与霸权国家的关系走出历史的循环.中国是正在崛起的新兴大国,历史上,中国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内敛型国家,现在选择的是和平崛起的发展战略,共建和谐世界是中国实现崛起的终极目标.中国的和平崛起是对"国际政治周期性规律"的有力破除.  相似文献   

9.
中国所选择的和平发展道路,是历史上所有大国在其崛起过程中所未曾经历的。党中央在深刻把握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把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中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与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相联系的基础上做出了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战略决策。走和平发展道路,我国既面临着拥有更大的国际合作空间等机遇,也面临着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等带来的挑战。我国只有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正确应对外部势力对中国和平崛起的干扰和遏止,坚持多边主义,坚持互利合作,实施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才能达到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中国已经确立了和平发展的战略.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我们如何摆脱历史上大国以武力扩张实现国家复兴,民族发展的老路,如何在现有国际环境下运用和平的手段、走和平的道路,走出一条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化的全新道路,是我们需要认真去研究、探索的.  相似文献   

11.
世界经济的相互依存导致共同的经济利益,增大了战争的代价,也提供了用和平方式实现国家利益的现实工具;冷战后,世界经济日益全球化、市场化,国际关系重点由政治、军事转向政治、经济,经济相互依存对世界和平的积极作用更为显著;但经济是国际关系中的决定因素而非唯一因素,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和平发展是21世纪不容忽视的重大性理论课题.深入系统地研究和探索中国发展的战略部署,对于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政治经济秩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腾飞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制约中国和平发展的国际因素主要有垄断资本主义的遏制、周边安全环境的牵制和国际能源状况的限制.  相似文献   

13.
汉语国际传播充分体现了国家软硬实力,涉及国家的最高战略。中国在加快发展政治、经济、军事实力的同时,更要大力促进汉语言文化国际传播健康持续发展。汉语国际传播历史演变反映了国运的兴衰。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深入研究汉语历时和共时传播模式、形态、内在机制,以及宗教文化对汉语言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影响,对今后汉语国际传播健康持续发展,全面提升国家软硬实力,促进中国和平崛起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抗战胜利后通过分析国内、国际局势,顺应广大人民呼声,中国共产党进了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虽然这一努力没能阻止内战爆发,但其过程不仅使全国人民看清了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的反动面目,极大地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主张,为全国人民指明了革命的方向。而且整个和平民主斗争努力的实践,也为后来中国共产党继续秉承和平、民主、协商的精神,领导各党派与全国人民建设新民主主义国家积累了宝贵经验,并在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论中国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与外交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主导国际社会、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地区经济一体化加速发展、国际政治问题社会化和国际社会问题政治化、权力政治和权利政治共存竞争是中国和平发展的基本国际环境。这种国际环境要求中国的外交必须从外交取向、目标、原则、策略、心态、身份、重点、难点等诸方面,着力处理好与大国和周边国家的关系,尤其是中关两国之间的崛起和反崛起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中国和平发展与国际环境改善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6.
时代主题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邓小平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立足国际大局与国内大局相互联系的高度审视中国和世界的发展问题,深刻把握当今时代特征和国际大势,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的新论断,取代了“战争与革命”的传统时代主题观,实现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理论创新。从而,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为中国的国际战略思维实现突破和创新、为社会主义中国的和平崛起奠定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和平共处原则是一项重要的国际政治原则,它由列宁于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后提出并付诸实施的外交交往原则。和平共处是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理论的重要原则,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国际政治理论作出的贡献。在国际政治的实践过程中,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平共处的外延和内涵不断扩大。中国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对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经过中国的外交实践和世界各国的认同,已成为指导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和重要的国际法准则。  相似文献   

18.
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对当代国际政治将会产生多方面复杂而深刻的影响。一方面,传统的国家主权、安全、战争、国际竞争、综合国力、地缘政治等概念、范畴的内容与形式将发生相应变化。另一方面,知识经济也会带来负面性影响,南北差距有可能进一步拉大,人类将长期生活在核战争的阴影和心理的重压之下,计算机病毒和智能犯罪会经常发生,"文化帝国主义"泛滥,人类的可持续性发展战略要遭到破坏,后代子孙的生存环境和资源要承受巨大牺牲。  相似文献   

19.
冷战后社会党国际的全球化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后的全球化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的历史条件下推进的,它建立在以信息技术的运用为主要特征的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基础上,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的发展态势。全球化对当代世界的发展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有机遇,也有挑战。为了使全球化真正造福于全人类,需要构建和平、民主、平等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实行全球治理,实现国际社会的民主化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发展战略机遇期在进入21世纪第二个10年后表现出新的特征,主要是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上升,中国在国际事务中作用增大,世界各国同中国合作的意愿增强。与此同时,支撑战略机遇期原有的一些国际因素依然存在。不过,新特征伴随着新的挑战。无论是经济上,还是政治上、安全上、大国关系上,中国都面临新的挑战。应对这些挑战,中国需要继续坚持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方针,积极开展全方位和平外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