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然价值是生态伦理学的理论支点之一,也是生态伦理思潮中不同学派争论的焦点之一。对自然价值的不同理解、界定将直接影响到生态伦理学的理论建构。人类中心论生态伦理学是在对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的反思与超越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并不否认自然具有内在价值,但强调人具有比其他非人类存在物更高的内在价值,坚持人的主导性地位,主张以维护人类自身的长远利益与整体利益为价值尺度,对人类实践行为加以限制,人对自然负有间接性的义务。非人类中心主义学者以价值问题为环境伦理学的核心问题,反对人类中心主义的人类价值中心论,主张将价值审视的目光扩展到非人类存在物。非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又经历了动物权利论的自然价值观、生物中心论的自然价值观、生态中心论的自然价值观这一演变,逐渐将自然价价值从生命个体拓展到生态整体乃至整个大自然,从而为人类从更高的道德角度去关怀自然、保护环境提供哲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现代人面临的各种生态环境问题 ,把一个古老而严峻的问题重新摆在人们面前 ,即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并由此引发了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思考 ,随着非人类中心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争论的深化 ,我们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 ,批判地继承和吸收两种观点的精神实质 ,建构起一种合理形态的人类中心主义 ,已成为拯救人类走出今天生态困境的刻不容缓的任务 ,也是研究现代生态伦理学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3.
人类中心主义问题再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人类中心主义是一个动态发展的理论体系,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发挥着积极作用。但其在当代却遭遇全球性环境危机的挑战和自然中心主义的诘难。本文拟从人类中心主义与自然中心主义的根本分歧出发,指出生态环境恶化并非完全是坚持人类为中心的过错;自然中心主义理念并不可行,当今环境问题的解决仍离不开人类中心主义,关键是运用科学发展观给予现代诠释。  相似文献   

4.
20世纪60年代生发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生态危机业已跃升为当代全球性的“人类困境”。随着全球性生态危机日益加剧和环境保护运动不断发展.人们将生态环境纳入到伦理关系之中,生态政治哲学由此成为学界关注的新焦点。本文通过对当代西方生态政治哲学“原野”转向的考察、梳理,主要介绍了“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以及“开明的人类中心主义”三个流派的观点,并对其合理性和局限性以及彼此之间的承接关系进行了分析,旨在进一步指出“开明的人类中心主义”生态政治哲学观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在科学化、工业化迅速发展的20世纪,生态环境危机成为全球性的共识。与此相应,国内外学术界出现了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伦理学两派观点的对峙。人类中心主义认为,当今的生态环境危机是因为个人主义、群体主义、国家(民族)主义的泛滥,恰恰背离了人类中心主义的原则;科学技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但反过来生态环境危机可以通过科学技术来治理。而生态伦理学则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必须会打破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平衡,导致环境恶化,二者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伦理学的观点都有着深刻的人性根源。人是自然又不仅仅是自然,人类中心主义强调人与自然对立的一面,而生态伦理学则过于注重人与自然同一的一面。二者的尖锐对立表明,在当今生态环境危机面前,人类陷入了一个两难选择的境地  相似文献   

6.
对于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是什么这一问题,人们的观点大致有两种:一是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乃万物之灵,凭借人类的力量完全可以改造、驯化自然为我所用,一切环境问题皆可以依赖各种手段加以解决。二是与人类中心主义对立的生态中心主义,它将人与自然置于同等的地位,承认自然的内在价值,否认人类凌驾于自然的特权,于是,生态中心主义认为“人类中心主义是环境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并进而主张,要解决环境问题,必须彻底走出人类中心主义。但是,对于这一结论,也有许多学者提出了批评和驳斥,围绕着人类中心主义问题的大论战,至今没有结束。如果能从建设性的角度分析环境危机产生的真正原因,就可以作为解决环境问题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现代环境伦理学应包括两大问题 ,即“人与自然之间的伦理关系”与“受人与自然关系影响的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本文据此对现代环境伦理学中主要流派的观念恰当性进行评论。首先基于对“内在价值”概念的剖析 ,比较了生态中心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 ,并指出生态中心主义的理论意义以及它在发达国家中的实践意义。接着从对“人与人关系”的处理着眼 ,比较了可持续发展伦理观与生态中心主义 ,指出生态中心主义的局限性与可持续发展伦理观的广泛可接受性 ,并且提出了一种基于可持续发展伦理观的“理性生态经济人”行为模式。本文最后讨论了中国经济制度转型期中环境伦理观的选择 ,指出其优先需要的是环境意识启蒙以及有利于提高与落实环境意识的一系列行动纲领  相似文献   

8.
对于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是什么这一问题,人们的观点大致有两种:一是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乃万物之灵,凭借人类的力量完全可以改造、驯化自然为我所用,一切环境问题皆可以依赖各种手段加以解决。二是与人类中心主义对立的生态中心主义,它将人与自然置于同等的地位,承认自然的内在价值,否认人类凌驾于自然的特权,于是,生态中心主义认为"人类中心主义是环境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并进而主张,要解决环境问题,必须彻底走出人类中心主义。但是,对于这一结论,也有许多学者提出了批评和驳斥,围绕着人类中心主义问题的大论战,至今没有结束。如果能从建设性的角度分析环境危机产生的真正原因,就可以作为解决环境问题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人类中心主义是一种一切以人为中心,以人的利益为唯一尺度的文化观念。在生态批评视野下,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中正蕴含人类中心主义自然观,而且是两种不同的人类中心主义。主人公圣地亚哥所持的是传统人类中心主义自然观,把人类当作一切价值判断的依据,无视自然的内在价值,企图征服自然、控制自然,目的是为了满足自己不断膨胀的欲望。而海明威本人,则信仰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他能够认识并承认自然的内在价值,反对征服和奴役自然,提倡有节制、有理性地开发和利用自然,以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通过这两种人类中心主义的对话,《老人与海》号召读者摒弃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采纳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对解决当前的生态危机也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是宇宙的中心、具有内在价值、比其它物种高贵。加拿大生态文学家法利·莫厄特的纪实小说家《与狼共度》揭示了人类的虚伪、粗暴、短视,以及对生态链与生态环境的破坏,指出荒原狼具有爱心、真诚、智慧,能顺应自然规律,自觉维护生态平衡,作品批判了人类中心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