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学者厉以宁     
厉以宁教授是西方经济学说的介绍者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研究者。他的主要学术贡献包括:根据“两类非均衡”的分析,将“企业改革主线论”作为中国经济改革的基本思路;以股份制作为中国微观经济的基础;以“就业优先,兼顾物价稳定”作为基本的宏观经济政策;通过“第三种调节即道德调节”来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顺利运行。  相似文献   

2.
南非共认为,未来南非的社会主义社会应具有四个方面的基本特点:一是民主、平等、自由;二是主要经济部门的社会化;三是“有效率的计划”和“有效益的市场”的有机结合;四是可持续发展.为此,南非共在政治工作、经济工作、思想工作、基层工作方面作出了基本规划,即“四大支柱”,这也是南非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基本纲领.为争取民主和社会主义,南非共领导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在政治、经济、社会和对外关系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积极而有效的斗争.  相似文献   

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研究,主要从三方面展开:一是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规定,按照逻辑关系从“社会”、“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三个层次上展开理论说明;二是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依据,主要着眼于我国实际,从“过去时”、“现在时”和“将来时”三个时态上寻找理论基础;三是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途径,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模式和存在问题出发,探索构建路径,提出不少有学术价值和理论价值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4.
20世纪中国发生了三次历史性巨变 :即辛亥革命 ,推翻君主专制制度 ;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改革开放 ,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三次巨变围绕“振兴中华”这一主题展开 ,生动地再现了历史运动的继承与发展关系  相似文献   

5.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主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解决两大基本问题:一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二是“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地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两大基本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是我们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强大理论武器,而且也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经济哲学思想与中国“第二次革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经济哲学思想来源于中国“第二次革命”的实践。邓小平在60年代初、7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先后发表的《怎样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构成邓小平经济哲学思想孕育、形成和发展过程的三个里程碑。邓小平经济哲学思想有一个“基本问题”或“最高问题”,就是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包含两个最基本的方面:一是“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二是“两极分化不是社会主义”;关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邓小平的基本思路至少有三个方面:一是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二是必须按社会经济规律办事,三是逐步发展中国经济。邓小平经济哲学思想还包括一系列重要原理和基本范畴。邓小平经济哲学思想作为邓小平理论中的瑰宝,具有突出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是不发达、不成熟、不完备的社会主义文化,它存在三个最基本的文化矛盾:中国作为后发现代化国家在新全球化时代遇到的来自纵(传统、现代和后现代)横(全球化和本土化)两个向度的文化矛盾;市场经济“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所产生的深刻的文化矛盾;经济、政治、文化三领域在社会转型中因追求各自价值活动而产生的文化矛盾。其他诸多文化矛盾表现形式皆根源于这三大矛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是现实文化,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目标文化,是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马克思主义领导下的文化统一战线”,是现实文化走向目标文化的最合适的路径,是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适应的现代文化格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是人民内部矛盾,在文化上表现为是非矛盾,实现文化领导权关键靠“认同”,文化统一战线关键靠“包容”。马克思主义领导下的文化统一战线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前提是主流意识形态的整合认同;关键是多元文化的和谐包容;文化间适度的竞争和排斥;不能突破基本政治底线等。  相似文献   

8.
论五十年民主法制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年来,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历经了艰难曲折、风风雨雨。毛泽东在几十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卓有成效地进行了一系列重大的民主法制实践,亲自主持制定了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即“五四宪法”;邓小平在领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深刻地总结了我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在民主法制建设方面的经验教训,精辟地阐述了民主法制在社会主义国家中的重要地位;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使民主法制建设在当代中国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回顾50年的历程,坚持法制建设的五条基本经验,就能不断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  相似文献   

9.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主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作好这篇大文章需要解决两大基本问题:一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二是“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地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两大基本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是我们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强大理论武器,而且也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相似文献   

10.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主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作好这篇大文章需要解决两大基本问题:一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二是“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地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两大基本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是我们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强大理论武器,而且也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一生丰功伟业 ,精神遗产无比宏富 ,而其科学思维则如奇葩一朵 ,光芒四射 ,全面贯穿于毛泽东思想的各个领域。毛泽东科学思维可以概括为“三大核心内容、十大特点、三块基石”。“三大核心内容”即 :民族独立和解放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十大特点”即破旧立新 ,富于创造 ;求真务实 ,实事求是 ;把握关键 ;提纲契领 ;人民本体 ,服务群众 ;思想占领 ,攻心至上 ;形象生动 ,形式丰富 ;思维开放 ,系统把握 ;逆向思维 ,出其不意 ;辩证统一 ,一分为二 ;超前开拓 ,高瞻远瞩。“三块基石”即 :革命与战争的时代主题 ;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丰硕的哲学底蕴。  相似文献   

12.
从量变质变规律来看,虽然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换,但并不意味着我国社会主义初级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质”的变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矛盾转换是建立在改革开放之初确立的社会主要矛盾的两个方面都发生“量”变的基础上,是“总的量变中的部分质变”。它与现阶段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并不矛盾。解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矛盾要求我们做到以下三个基本方面:一是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二是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实现满足人民的“硬性基本需求”与“软性其他要求”的有效结合;三是将深化改革与社会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对列宁刑法思想的继承和超越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坚持列宁“不废除死刑”的思想,创造了社会主义刑法的“死缓”制度;二是坚持列宁“对罪犯实行强制劳动”的基本观点,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改造第一,生产第二”的劳动改造罪犯的刑事政策和实践措施;三是在治党方面,坚持和完善了列宁“从重惩处党员干部犯罪”的刑事法律理论.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主题,是在开卷篇中提出来的,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即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包括理论、实践和社会三个方面。本短文仅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的角度,谈谈学习《邓选》第三卷的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恩格斯在总结、分析和批判近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上阐述的关于资本主义的运动规律,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运动趋势和发展方向的基本原理和原则,即是经典的社会主义理论范式。这个范式的基本内容包括:第一,在财产的所有制方面,社会主义社会实行生产资料的全社会所有制,即公有制;第二,在经济活动的调节方式上,社会主义将在全社会的范围内实行有计划的经济,即对社会经济活动实行统一的计划调节;第三,产品的分配不借助于货币形式,整个共产主义的分配制度将经历一个由“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正>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把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作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使命之一郑重地提了出来,并且以三个“必须”和三个“不允许”来规范其基本要求,这说明我国在四个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认识更加深刻化、科学化和系统化。这些基本要求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世界的形势和中国的国情出发,既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合理继承,又是总结和吸收了社会主义建设新鲜经验的科学发展。例如,关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与经济、政治是有机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的问题;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高度重视政治、文化对经济的巨大反作用,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以保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的问题;在马列主  相似文献   

17.
中共“八大”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方面的功绩主要有 :第一 ,提出了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来的理论 ;第二 ,初步提出了区别于传统模式的发挥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的体制和以计划经济为主、以商品经济为辅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 ;第三 ,正确规定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和若干经济政策。  相似文献   

18.
伴随市场经济的发展 ,所有制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 ,多种经济共同发展”的方针 ,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巨大的活力 ,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本文立足于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从三个方面探讨了公有制经济与其他经济成分的关系 ,即 :主体与补充的关系 ;平等和竞争的关系 ;长期共存共同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题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问题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八个明确”深刻揭示和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四个”基本方略”深刻揭示和回答了“新时代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党性与人民性的有机统一、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有机统一、继承性与创新性的有机统一、中国立场与世界胸怀的有机统一、顶层规划与重大举措的有机统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境界、新时代党的建设新境界.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最大国情仍将在中国长期存在。本阶段可以分为上下两个半场,"上半场"(即20世纪后半叶)又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绝对贫困阶段,在极贫水平下打基础的阶段,即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第二阶段是改革开放之后的温饱阶段,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三阶段是小康水平阶段,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下半场"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四阶段是前二十年小康社会阶段,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即基本实现工业化目标;第五阶段是后三十年共同富裕阶段,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即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通过首次从十一个方面详细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过程与转型特征,再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使得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理论"随着"中国实践""中国创新"由虚变实、由粗变细、由浅变深,更具前瞻性、指导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