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汤夺先  王雯雯 《民族学刊》2023,14(1):23-31, 142
红色文化是由中国共产党带领各族人民共创、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之一,在维系民族精神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占据重要位置。本文以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为例,探讨红色文化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以及实践路径。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作为红色文化的物理空间、革命精神发扬的文化空间,其红色记忆和行动均指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现。内容构成具体包括纸质文献、场所场地、用品用具、设施设备、文艺作品等。以红色文本为叙事载体再现中国人民红色基因,在生成中激活红色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引领价值、在阐释中提升红色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价值、在传播中延伸红色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价值。增强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普及红色文化教育和强化党政引领是推动红色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2.
红色文化是中国革命建设征程的历史凝结,补钙壮骨,通今溯源,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严密的耦合逻辑。在政治上,红色文化有利于坚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明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前提;在经济上,红色文化彰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民族互惠指向,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经济基础;在文化上,红色文化标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中国底色,聚合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文化动力;在社会上,红色文化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认知;在生态上,红色文化有助于建立人与自然交响协奏的生命共同体,筑牢中华民族共同家园的生态底线。  相似文献   

3.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题中之义,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开启信任密码.信任具有疏通、联结、整合、激励等功能,信任是民族平等团结的凝聚力量,是搭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桥梁通道,在维系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发挥重要作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信任密码开启路径是:坚持从国家认同到对国家信任,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意识;从中华民族认同到对中华民族信任,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从对中国共产党认同到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树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领导核心意识;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道路信任,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制度与道路根基;从中华文化认同到对中华文化信任,增强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4.
王利君  刘金林  蒙思敏 《民族学刊》2022,13(8):40-50, 157
选取红色文化旅游、红色文化宣讲、红色文化教育作为评估指标构建红色文化子系统,选取“五个认同”作为评估指标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子系统,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百色市红色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耦合协调度。实证研究表明,百色市红色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部要素之间相互促进作用显著,具有高度耦合;2019-2021年百色市红色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分别处于勉强协调、初步协调、良好协调阶段,二者的良性互动已显现成效,但协调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最后,从推动红色文化进产业、进社区、进学校,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经济基础、群众基础、社会基础方面提出提升红色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耦合协调度水平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5.
赵心愚  康坤全 《民族学刊》2022,13(12):1-12, 146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提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常态化及建立相关机制的要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真正确立也就是铸牢需要教育引导,必须注意发挥教育在这一意识铸牢过程中的作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常态化,首先要重视铸牢这一意识的重大意义,并把党强调的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理念及提出的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这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成果作为重点内容。建立这一教育的常态化机制,确保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常态化进行,需要明确领导责任、形成工作格局并建立相关制度与机制,做好计划安排,分类指导,检查督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常态化要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体系,并结合常态化宣传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搞好社会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6.
中华各民族在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形成的中华民族的公共记忆,是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重要基础。文章通过分析相关个案,阐述了从个体记忆到各民族集体记忆与各民族共同体认同,再到现代中国社会的公共记忆与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路径与机制。从公共记忆的视角出发探讨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形成过程与机制,可以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和中国的民族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王永莉 《民族学刊》2021,12(12):1-10, 123
边境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实现民族团结、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确保边防巩固和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格局等具有重要意义。但边境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还面临经济发展不均衡、社会民生发展水平滞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弱化和民族主义思潮影响等挑战。为此,要促进其经济均衡稳定发展、加强社会民生改善、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挥各民族宗教文化作用和构建周边安全命运共同体,从物质基础和思想意识等层面铸牢边境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8.
杜永彬 《中国藏学》2023,(1):66-75+214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我国民族工作理论的发展和创新,是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对指导新时代的藏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理论和民族政策,以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战略思想为宗旨,以新中国70多年的藏学研究成果为依据,注重涉藏研究的民族因素、区域因素和治理因素,从4个视角探讨藏学研究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作用:一、中国藏学研究的指导思想和研究方法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作用;二、西藏与其他涉藏地区研究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作用;三、藏族和其他民族与民族关系研究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作用;四、历代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关系研究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主线。文化共同体是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方面,且各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是实现文化交融、文化输出的必要前提,更是体现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表现形式。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推进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有利于提高全民文化自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对讲好中国故事、营造大国文化氛围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0.
袁同凯  赵经纬 《民族学刊》2022,13(12):107-117, 157
近年来,学界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方略展开了诸多探讨,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文化路径也得到了极大关注。因此,探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动力所在尤为必要。以文化选择为视角,传统民间舞蹈的发展可以从两个层面进行观视:一方面,由传统民间舞蹈发展的过程性,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结构性动力;另一方面,基于多元行动主体对传统民间舞蹈的适应性发展,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主体性动力,力图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西北弓村"转灯"仪式的实地研究与描述,分析了仪 式在社区社会资本创建中的意义,认为社区民间仪式促进了居民之间的交往与沟通,有利于提高居民的参与、合作水平和自组织能力.文章同时指出,社区仪式的衰退会造成社区社会资本的缺失,只有通过仪式创新或创建其他形式的组织或活动,才能从一定程度上弥补这种缺失所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甘南藏族自治州的夏河县这一地处汉藏交汇地带的社区文化分析是个值得研究的领地,本文把以文化特征为分析单位和以社会或部落整体为分析单位的研究融合起来综合考察。研究发现城区、农区和牧区的社区文化在下述几个方面各具特点:生计方式方面,农区以农业和兼业为主,牧区以牧业为主,城区的职业最为多元;生活方式方面,城区、农区的生活方式受汉族影响大,牧区则保留较多的藏民习俗;社区组织方面,牧区的行政管理组织松散、传统社区组织对牧民影响大,农区的村级组织比较松散,镇区的街道组织作用较弱;家庭结构方面,牧区以扩大家庭为主,农区和城区以核心家庭为主;价值观念方面,牧区的现代意识较弱,而城区和农区较强。  相似文献   

13.
转型期西部城市社区功能变迁与社区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作为地域性社会生活共同体,集中体现了社会转型的基本特点。当代中国正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城市社区的结构与功能也发生着越来越深刻的变化,西部民族地区的城市社区尤其如此。这一变化客观上要求改变原有的社会管理体制,创立新的社区组织形式及社区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4.
试论民族社区文化旅游开发的若干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进行民族社区的文化旅游开发时,应该坚持以民族社区居民为本的宗旨,以实现民族社区的人口、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为此,在进行民族社区文化旅游开发时,必须坚持社区文化建设原则,居民参与原则,普遍受益原则,以及伦理原则.这四项原则既直接关系到民族社区文化旅游开发能否持续进行,也关系到民族社区文化旅游开发能否最终促进民族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丹珠昂奔 《民族学刊》2021,12(1):1-9, 83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为社会稳定发展凝心聚力的重要举措,很有必要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概念构成与内涵特质进行深入剖析,进行采取相应的铸牢举措。在概念构成方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由"中华民族"、"意识"和"共同体"三个名词组合而成,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概念认识应当从这三个名词的概念上进行综合性把握。在内涵特质方面,"共同性"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属性,以对家园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发展共同体、价值共同体所形成的看法为指向。在工作举措方面,要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面向目标任务、抓住主线、深入研究和解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方法论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本文立足于民族地区社区建设的特征,对民族地区城市社区政策与法规的现状进行评析,对社区政策与社区立法提出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17.
共同体是维系人们共同生活的组织框架。对于现代国家建设来说,建构民族、公民与国家良性互动的同心圆共同体模式,一方面有利于整合民族力量,另一方面有利于促进公民权利的实质化。为此,可以从同心架构、同流意识、同质权力、同利规则和同识道义等五个方面着手建构这一同心圆共同体。  相似文献   

18.
The article examines the process of establishment of pre-military academies amongst Religious-Zionist society in Israel. The phenomenon is discussed as a transition from a model of a gated community to an ‘immunized’ community. Through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psycho-social ideological preparation, the community leadership is trying to ensure that community members maintain their identity and loyalty when they integrate into general society. The article rests on analysis of the discourse of the community’s epistemic leadership – mainly rabbis and leaders of the settler movement. It contributes to the perception of the pre-military academies as institutions that are Religious-Zionist launching pads for senior positions in the IDF and pipelines for future leadership of Israeli society. At the same time, they are a means of ensuring that Religious-Zionists will integrate within Israel society, not through assimilation and dissolution, but rather with cultural and ideological commitment to their community of origin. The article also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of other similar ‘immunizing’ institutions that aim to facilitate integration of Religious-Zionists in spheres other than the military. These developments are presented as an attempt on the part of the community leadership to maintain its status and relevance, in view of the younger generation’s desire to break out of the gated community boundaries. Thus, these institutions might be viewed as more of a rearguard battle on the part of the leadership than as a behavior-guiding ethos among the younger generation.  相似文献   

19.
20.
沈宁 《民族学刊》2021,12(6):68-76, 123
工业革命以后欧洲发生巨大变革,至二战以后的后殖民时期,思想和经济在全球所谓一体化下形成新的影响秩序。博物馆随之应运而生,在欧洲和北美显现繁荣发展之后波及全球。然而,在时代变化下,博物馆自身的身份认同和社会定位不断发生着改变,已经历了从“圣殿”般的精英设置到人民性的过程,经历了由“物”向“非物”的转型。在原有社会职能尚未转身的前提下,作为向受众提供反思、现实与虚幻之间的“第三空间”,深入探讨博物馆的本质——博物馆可谓是一种记忆的固化形式,并通过“记忆”这一媒介和方法来构建民族想象共同体的一种社会存在形式。当下在全球疫情之下,在不断显现的社会危机及环境变化等诸多问题之下,“后博物馆”时代亟须基于历史和过去的更多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