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灾后重建不是简单复制过去,而是更高起点的建设、更高水平的发展,四川地震灾区的城乡住房重建、基础设施重建、产业重建、城镇重建、文化重建、生态重建和心理重建模式及经验对今后国内外灾难发生后的灾后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劳承玉  张序 《四川省情》2009,(5):32-32,33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戈崂,能源属于恢复重建中的基础产业,而四川能源产业不仅仅是基础产业,水电、天然气还是重要的支柱产业。因此,推进四川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既是灾区恢复重建的基础保障,也是四川应对经济下行周期,实现四川发展“保增长、扩内需”目标的重点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3.
今年以来,四川固定资产投资在灾后重建和扩大内需项目的强力推动下,呈现持续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投资已成为拉动四川经济的三驾马车中最主要的动力。其中,成都、绵阳、德阳、广元、阿坝等地震灾区的灾后恢复重建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尤为明显。而今,在投资强有力的拉动下,全省呈现经济社会加快发展、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4.
东部许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经过二十年的长足发展之后,面临着水、电、原材料、燃料运输以及资金等生产要素的价格上涨,经营成本节节上升,劳动密集型产业成本的优势正在逐渐消失。而汶川地震灾区处在西部,拥有丰富的能源矿产资源、农牧业资源、旅游资源,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和劳动力价格低的优势,灾区可以利用这些优势承接东部的产业转移,加快重建步伐和自身的发展。灾区还应将恢复重建与产业升级结合起来,尽量恢复重建已有的优势产业,创造条件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坚持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  相似文献   

5.
汶川地震灾区面积超10万平方公里,灾区城镇不仅房屋倒塌、城镇基础设施被毁、城镇产业受到重创,而且还形成极为严重的次生地质灾害,对灾区城镇恢复重建形成极大压力。由于受灾城镇功能部分或基本丧失,灾民寄居于帐篷和过渡房内,生活面临诸多不便。恢复受灾城镇功能、重建受损城镇,对于灾区社会稳定、灾民安置和生产自救,是十分重要和迫切的。笔者认为,在目前情况下,要恢复重建灾区城镇,就必须首先恢复受损城镇功能,让城镇能够发挥正常的居住功能和要素聚集能力。  相似文献   

6.
"四川依然美丽,四川人民依然热情好客",这是"5.12"特大地震发生后,四川的旅游推介宣传词,也是记者采访中的深切感受. 四川是我国的旅游大省,也是计划经济时代中国"三线"企业的基地.一场特大地震,使美丽的"天府之国"饱受创伤.一年来,灾区人民的生产、生活、恢复重建、灾区统计调查系统的恢复重建、统计工作在灾后重建中的作用和灾区统计人的精神面貌是全国统计同仁所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7.
《四川省情》2018,(5):34-35
今年,是汶川“5.12”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十周年.为及时、全面地了解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现状,了解群众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评价、诉求,以及对防灾减灾、避灾自救的认知等,四川省统计局民调中心于2018年4月组织开展了汶川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十周年民意调查.  相似文献   

8.
为援助四川震后恢复重建,全国先后有461名干部通过中央国家机关集中选派、省级机关集中选派和对口支援省市选派等渠道挂职灾区。在“5·12”周年之际,让我们看看近一年的灾区恢复重建中,挂职干部经历了怎样的磨练与成长?面对不尽相同的语言、文化、风俗,如何快速调整自己,适应环境?面对新工作、新面孔,如何快速转换角色,融人工作?面对各不相同的灾区实际,  相似文献   

9.
2010年是四川灾后恢复重建“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决胜之年。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四川灾后重建情况,省委书记刘奇葆指出,继续把灾后恢复重建作为全省中心工作。使灾区总体实现“家家有房住、户户有就业、人人有保障、设施有提高、经济有发展、生态有改善”的目标。省长蒋巨峰赴青川、绵竹、遂宁等地调研,他强调:要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问题,狠抓产业重建,积极扩大就业,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0.
蓝定香  陈红霞 《四川统计》2013,(7):44-45,43
抢抓“4·20”芦山地震灾后重建机遇,加快灾区城镇化进程,是四川省特别是雅安市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其核心是引导灾区有条件的农民进城居住、就业、发展、最终实现市民化,发挥城镇的集聚和扩散功能,为灾区的长远发展提供新动力。  相似文献   

11.
省内快递     
《四川统计》2010,(5):46-46
从财政部获悉,为进一步加快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进度,中央财政日前下拨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基金248.35亿元,其中四川190亿元、甘肃43.51亿元、陕西14.84亿元,至此,2008年至2010年三年安排的中央财政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基金已提前半年全部下拨,为“两年时间基本完成原定三年恢复重建目标任务”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相似文献   

12.
省内快递     
何飞 《四川省情》2010,(5):46-46
从财政部获悉,为进一步加快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进度,中央财政日前下拨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基金248.35亿元,其中四川190亿元、甘肃43.51亿元、陕西14.84亿元,至此,2008年至2010年三年安排的中央财政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基金已提前半年全部下拨,为“两年时间基本完成原定三年恢复重建目标任务”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相似文献   

13.
距5.12地震发生一个月,灾区的救助工作已经从初期的救援。转入中期的安置,灾区居民的生活安置、心理危机干预等工作正在进行中,而灾害损失评估、重建的规划与实施、优惠政策的制订与实施、善后处理和长期的心理危机干预等工作也已列入有关部门的计划并陆续展开。  相似文献   

14.
“5·12”汶川特大地震过去整整一年了。过去的一年是四川乃至全国极不平凡、极其艰辛的一年,也是经受住严峻考验、取得重大阶段性胜利的一年。地震的突然发生使四川多年积累的存量资产遭受巨大损失,给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在党中央的深切关怀和全国军民的有力援助下,英雄的四川人民“坚韧不拔,艰苦创业”,在地震的废墟上建立崭新的农房、挺拔的厂房、明亮的教室……灾后恢复重建还在快速进行,如今,在国家一系列扩大内需经济政策的拉动下,全省经济扭转了地震后的下滑局面,止滑回升趋势明显,民生改善成效显著,经济社会发展呈现良好的态势。  相似文献   

15.
东部许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经过二十年的长足发展之后,面临着水、电、原材料、燃料运输以及资金等生产要素的价格上涨,经营成本节节上升,劳动密集型产业成本的优势正在逐渐消失。而汶川地震灾区处在西部,拥有丰富的能源矿产资源、农牧业资源、旅游资源,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和劳动力价格低的优势,灾区可以利用这些优势承接东部的产业转移,加快重建步伐和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5月3日至7日,摄影师走进5·12大地震曾经的震中四川映秀,拍摄了地震12周年后映秀日新月异、欣欣向荣的图片。在12年后的今天,曾经满目疮痍的汶川地震灾区浴火重生,面貌一新,焕发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17.
"5.12"汶川大地震给四川造成了重大损失,随着抗震救灾工作重心的转移,灾区的重建工作逐渐展开,灾后大量的基础工程建设,为水泥建材工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据成都、自贡、泸州、眉山、南充、甘孜、广元、绵阳、德阳等市(州)调查显示,当前四川水泥行业发展机遇与风险并存。  相似文献   

18.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空前重视抗震救灾工作,中央政治局分别于5月12日、14日、22日、26日召开常委会议,研究部署抗震救灾工作;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吴邦国委员长、李克强副总理、回良玉副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深入灾区视察、指挥抗震救灾工作,给了全省人民极大的鼓舞、使抗震救灾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目前,抗震救灾工作逐步转入安置受灾群众、恢复生产和灾后重建阶段。  相似文献   

19.
9月18日,零点研究咨询集团和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联合发布了“5.12地震灾区居民生活监测”二期结果。此次调查重点之一是灾区居民对于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在重建阶段作用的认知。  相似文献   

20.
重塑非遗     
林风 《四川省情》2013,(5):10-12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直接的见证者,是一个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基因,是确定文化特性,激发人类创造力的重要因素,最能体现一个民族的精神和智慧,是我们永远的精神家园。今年是“5·12”汶川特大地震五周年。四川在灾后文化恢复重建中,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工作,已跻身全国非遗大省行列。绵竹年画、羌族刺绣、桂花土陶等非遗进入产业化发展。甚至走出国门为世界所知。不过。依然有诸如青林口高抬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