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咨询与决策》2013,(9):4-5
9月11日,全省新农村建设暨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会议在襄阳召开。会议总结了全省五年来新农村建设暨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对下一阶段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国生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委副书记张昌尔作工作报告。会议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新要求,以“四化”同步为引领,进一步突出重点,以更大力度、更大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为把湖北建设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努力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走在全国前列做出新的更大贡献。现将工作会议上领导讲话和典型发言摘录如下。  相似文献   

2.
《咨询与决策》2013,(9):1-1
全省新农村建设暨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会议强调.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新要求,以“四化同步”为引领,进一步突出重点,以更大力度、更大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为把湖北建设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努力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走在全国前列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统筹城乡发展背景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会霞 《决策探索》2013,(18):39-41
长期以来,三农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党的十七大从战略和全局出发,做出了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部署。之后,在十七大精神的指导下,全国部分省市陆续把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当作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战略加以推进。党的十八大又进一步提出要加大城乡统筹发展力度,深入推进新型农村建设,加快完善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和机制。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三农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党的十七大从战略和全局出发,做出了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部署。之后,在十七大精神的指导下,全国部分省市陆续把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当作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战略加以推进。党的十八大又进一步提出要加大城乡统筹发展力度,深入推进新型农村建设,加快完善城乡  相似文献   

5.
加快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当前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对城乡一体化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实践模式的介绍入手,阐述了当前建设探索中存在的问题,并尝试着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6.
欧式连排民居依山傍水,错落有致,宽阔的柏油马路纵横交错,各类景观园林争奇斗艳……漫步在襄城区尹集乡城乡一体化建设现场,仿佛徜徉于一座现代“田园新城”。是怎样的实践造就了这美丽的“田园新城”?  相似文献   

7.
杨世松 《决策探索》2011,(24):36-37
中共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在新乡市调研时对该市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他要求新乡一边做、一边总结、一边提升,努力探索走出一条新型城镇化带动“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子。省长郭庚茂在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已经成为河南省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那么什么是新型农村社区?为什么要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本文就此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近几年来,襄阳市把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突破口,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道路上探索出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农村社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但在城乡一体化的的背景视野下,农村社区建设存在着制度建设不健全、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的公共服务薄弱、居民文明程度不高和社区文化缺失等问题。因此,我们应当在城乡一体化的推动进程中,深化推进农村社区的改革和创新,努力建设管理建设、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  相似文献   

10.
屈波 《决策探索》2014,(20):30-31
《河南省建设中原经济区纲要》提出将城镇化作为河南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关键举措,统筹推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构建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全国区域中心城市、省域中心城市、县城、中心镇与农村社区协调发展的五级城乡体系。河南省城镇建设的重点在于增强中心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依托产业集聚区提升县域发展水平、大力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相似文献   

11.
现代性在很大程度上瓦解了传统村庄共同体,给村庄的生存形态和治理转型带来了严重危害。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农村社区建设是重建农村社区共同体的一种努力。建构性共同体是当下农村治理转型的一种现实选择,它具有必要性和合理性。在充分考量村庄实情和特质的基础上,通过重建社区文化、加强社区服务、推进社区治理、培育社区组织来建构"四位一体"的新型农村社区共同体具有可操作性,它对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及农村治理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郭安 《领导科学》2006,(19):10-1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战略决策以来,我们高安市顺时应势,积极跟进,把新农村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一项全局性工作来抓。市委、市政府按照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和“以点带面、以线带片、点线结合、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科学规划、分步实施,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的原则,积极探索,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走在江西省前列,涌现了八景上保蔡家村、独城南坪村、石脑赤岸东头村、上湖南坪村等全省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全国村庄整治、全省新农村建设等多个全国全省性流动现场会在我市召开…  相似文献   

13.
王川 《决策》2012,(12):48-50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农村发展的‘第二次革命’,是继‘离土离乡’城镇化、‘离土不离乡’城镇化之后探索的第三条道路,即‘既不离土也不离乡’的城市化。"一场"造区"盛宴正在河南上演。盛宴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截至今年7月底,河南已经启动新型农村社区试点2300个,初步建成350个,累计完成投资631.5亿元。这不是新农村建设的简单翻版。"要认真研究社区和行政村的区别、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新型农村社区的区别、新型  相似文献   

14.
2004年10月,河南省省长李成玉在浚县检查指导工作时,对浚县的公路建设和公路综合治理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赞扬。在今年7月份召开的全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座谈会上,李省长说,一进入浚  相似文献   

15.
自去年7月,我省启动“四化同步”示范试点以来,21个乡镇先行先试,亮点纷呈,如同21面旗帜,在荆楚大地上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如,荆门官蛸镇按照省委“理念新,高起点,特色明,项目实”的要求完成的核心为“12551”的“四化同步”建设规划;神农架松柏镇立足生态,城乡统筹,不断完善“旅农林”产业链,打造林海慢城、养生逸谷;反租倒包、农企平等、城乡一体、多方受益,最终推动“四化同步”的协调发展的潜江熊口镇“华山模式”……在宜昌召开的全省新农村建设暨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会议也强调,坚持四化同步发展,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本刊在此推出“四化同步”系列报道,彰显出“全域规划”的魅力,提供“产城一体”的样本,交流信息化助推产业发展的魔力,营造齐抓共进的大好局面。  相似文献   

16.
目前,推进城镇化发展是我国的重要战略部署,在这过程中,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下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情况则是反映城乡统筹进程和农民"市民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四川大学"民生"调研团队就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实际效果和社区居民满意度方面,对作为全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试点区"和"示范区"的四川省成都市进行了实地调研,选取双流县和龙泉驿区,通过深入了解相关政策、实地走访社区居民和政府工作人员、科学分析数据等手段总结出目前成都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及管理方面存在的遗漏和不足,同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提出了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要求,强调“要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完善信访。重视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农村社区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农村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2007年以来,诸城市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围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强化执政为民措施,创造性地开展“政府主导、科学定位、贴近基层、服务农民”的农村社区化服务,  相似文献   

18.
今年,安福寺镇被纳入全省21个“四化同步”试点示范建设乡镇。根据省市总体部署,安福寺镇将探索以农产品加工业为支撑,工业园区、城市新区、新农村社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同步推进,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四化同步”城乡一体建设模式,奋力建成宜昌东郊现代新型小城市。  相似文献   

19.
<正>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明确提出"整合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职责"。神农架林区2008年就在全省率先进行了管理体制和统筹城乡发展制度改革,在改革医疗保险管理体制方面进行了尝试,并探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基本实现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一体化,形成了"大医保、大经办、大服务"格局,为神农架城乡一体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形成"大医保、大经办、大服务"格局神农架林区通过机构、资源、平台、机制的整合,理顺了  相似文献   

20.
牟思  朱习军 《经营管理者》2009,(24):400-400
推进农村信息化网络的建设,普及网络,对建设新农村,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都会产生积极地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