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56—1978年是当代中国第一次改革时期。苏共“二十大”是这次改革的起点,对斯大林的评价影响了这次改革的深度和广度,中苏冲突、论战使这次改革偏离了正常的航道。应该看到,中苏冲突、论战含有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双重因素,认识中苏冲突、论战不能局限于社会主义阵营内部,而应从国际政治的角度出发,这样才能正确评价苏联对当代中国第一次改革的影响。同时应该看到,中国第一次改革为第二次改革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中苏社会主义改革模式的对比,提出了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历史经验和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中苏改革,一个成功一个失败,原因是很多很深刻的。其中苏联背负的历史包袱比中国重;中国比苏联把握机会更准确;以及中国民众比苏联人民对改革政策更具有心理认同感,这些都是二者成与败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过去中苏都实行了高度集中的中央计划经济体制,90年代以来,两国又都把市场经济作为自己的发展目标和模式,但两国改革的道路和方法却迥然相异,因此,探讨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正确道路和方法,成为各国学者普遍感兴趣的问题.在这里,我们仅选择两位美国学者相互对立的观点,并加以自己的分析和研究,以引起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历史的必然这里所说的改革进程,主要是指近二年内两国文坛变动中的现状。中苏文学有过渊源联系,因此它们在这种改革的历史必然性、现实复杂性及未来可能性上具有绝非牵强的可比性。社会主义的中苏文学经过十年跋涉,今天均又处于转折关头。这是各自国家历史运动的必然结果。具体而言,这种历史必然性均由两国社会——经济运动与文学自身运动合力使然。  相似文献   

6.
文章分析研究了中苏两国共产党在调整与社会党政策的不同出发点和不同做法 ,指出了中苏改革产生不同结局的一个重要视角。不仅从国际政治的角度揭示了共产党与社会党调整关系的必然 ,更提醒共产党人 ,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 ,坚持自己的主体性 ,保持对民主社会主义的清醒态度 ,才能在改革中受益。  相似文献   

7.
中苏两国毗邻,在友好的50年代,两国的经贸合作关系有过很大的发展,60年代急骤滑坡、跌落。70年代缓慢回升,80年代迅速恢复和发展。目前中苏两国的经贸合作关系,形成了有中央级的政府间协定贸易(即所谓大贸)、省区级的地方贸易(即所谓地贸)和边境地区间的边境贸易(即所谓边贸)三个层次的格局。其中,中苏边境贸易和地方贸易,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二者之间,有不少共同点。所谓中苏边境贸易,顾名思义,是指两国边界接壤的边境地区和边境城镇之间的贸易。所谓中苏地方贸易,是指我国各省、市、自治区(边境省、区除外)与苏联各加盟共和国、联合公司等部门之间开展易货贸易。当前,中苏经贸合作关系。是在这三个层次中同步进行。  相似文献   

8.
本世纪50年代前半期,中苏两国政府在友好互助、平等互利的原则下分别签约建立的中苏石油股份公司、中苏有色金属股份公司和中苏民用航空股份公司是两个社会主义国家间经济合作的尝试。它对于冲破帝国主义对新中国的经济封锁、协助我国奠定工业初步基础,尤其对促进中国新疆省的经济建设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9.
这是作者将要出版的《改革与发展——苏联和中国的比较》一书的引言,本刊略有删节。文章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中苏两国先是盟邦、继为仇敌、后又成为朋友这种复杂关系的演变过程进行了回顾和分析,进而对两国在改革的途径、思路、目标、条件和方法上的差异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0.
1956-1975年因中苏援越程度不同,中苏援越格局在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特点,据此可分三个阶段。中苏援越格局演变的因素诸多,中苏关系的发展、变化即是其中之一。中苏都把两国关系的演变、外交策略的变动作为本国制定、调整外交政策的基础,从而影响了两国援越的方针和格局。  相似文献   

11.
中苏友好运动是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开展的一场全国性运动,政府一方面对民众开展关于中苏友好的宣传、教育活动,一方面在各领域聘请苏联专家。宣教活动是中苏友好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改变民众对苏联的负面认识是向苏联学习的先决条件,也迎合了当时中苏两国结成政治同盟这个历史背景。上海在近代以来深受美国影响,所以1949年后首当其冲成为中国共产党新秩序下被改造的对象。通过研究证明20世纪50年代上海开展的中苏友好宣教活动相当成功,达到了政府的预期目的。新中国成立初上海民众根深蒂固的崇拜美国、敌视苏联的观念是如何被扭转的?上海市中苏友好协会在此间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中苏友好宣教活动对上海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我们应该如何来看待这场运动?这些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所以有必要采用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在利用档案、报刊和口述材料的基础上回答这些疑问。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 ,苏南冲突和中苏交恶有三个方面的共同特点 :第一 ,对外战略上的分歧是形成苏南冲突和中苏交恶的重要因素 ;第二 ,带有浓厚的“冷战”色彩的全面对抗 ,是苏南冲突和中苏斗争的突出表现形式 ;第三 ,中南两国借助于西方国家抗衡苏联 ,并开始奉行现实主义的外交政策。  相似文献   

13.
中苏(俄)关系一直是中国对外关系中的重要一环,因此,中苏(俄)关系的过去、现在、未来一直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然而,长期以来,两国分分合合,恩怨不断,关系忽冷忽热,纷繁复杂,迷雾重重,让人们倍感困惑.而且,史学界对中苏关系史的研究相对薄弱,大多是学术性较弱的通俗性读物,真正有份量的学术著作并不多见.  相似文献   

14.
中苏关系的恶化,不仅是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交互作用的产物,而且也是两国在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以及在这一时期应该如何看待和平与战争问题上的严重分歧。这一理论分歧在实践中的反映则是中苏两国内外政策的背异,而此恰是具有"铁板"之称的中苏同盟迅速瓦解的根本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5.
“楔子战略”是冷战时期美国企图阻止中苏结盟、分化中苏同盟、削弱苏联阵营力量的战略工具。美国通过对中苏关系及其变化的认知与研判,适时调整其“楔子战略”予以应对:从最初“一拉一压”的结盟预阻策略,到“共同打压”的强压促变策略,最后转变为“一压一和”的分而治之策略。美国的“楔子战略”对冷战时期的中苏关系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它既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两国凝聚力从而促成了中苏结盟,也挑起了两国分歧争论并最终加速了中苏同盟分裂。  相似文献   

16.
中苏友好协会是中苏关系风风雨雨的历史见证者之一.随着中苏两党从内部分歧到公开论战,中苏友好协会的功能与活动也不知不觉地发生着变化,出现了与前一时期不同的特点,具体表现为机构萎缩、人员锐减、地位下降、活动减少与功能嬗变.经过痛苦而复杂的演变,到中苏大论战后期,中苏友协作为宣传苏联的组织已不复存在,作为对苏交流机构也基本上名存实亡.但是,中苏友协并没有彻底销声匿迹.即便是在此后中苏长期对峙时期,它仍然通过极其有限的、象征性的活动显示着自身的存在.  相似文献   

17.
回顾中苏两国农业合作化各自所走过的历程 ,实事求是地在比较中总结历史经验教训 ,对于深入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我国在广大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是很有必要的。同时重温刘少奇的农业合作化思想 ,吸取其中的积极因素 ,无疑对于当前深化农村改革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齐鹏飞 《中华魂》2014,(14):34-37
将危机重重的两国边界化为和平、发展、合作的睦邻纽带 ——第三次中苏(俄)边界谈判和双边东、西段边界的基本划定 自20世纪50年代后半期开始逐步恶化,至60年代、70年代进入全面对抗之僵局的中苏两党、两国关系,从80年代后半期开始逐步解冻。而中苏两党、两国关系的逐步改善和正常化,为中苏两国政府之间重启被迫中断的关于历史遗留下来的双边陆地边界问题之外交谈判,创造了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9.
抗战时期中苏关系的一个侧面--孙科与中苏文化协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抗日战争期间,孙科以世界反法西斯斗争和中国抗日战争的大局为重,始终把握团结友邦的立场,以中苏文化协会会长和<中苏文化>杂志主编的身份全面而及时地介绍了苏联各领域的状况和中苏外交动态,通过协会组织的各种活动如展览、放映影片、讲演、纪念会等,为促进两国友好邦交而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中苏文化协会和<中苏文化>杂志成了国共两党开展合作的阵地和沟通社会各界的渠道,并逐渐成为中国共产党宣传自己政策的园地.  相似文献   

20.
1962年秋是中苏两党、两国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中共不愿接受苏共22大给他们划定的框框,用苏联领导人的喋喋不休的话来说,就是中共走上了一条“偏离兄弟党、兄弟国家”社会主义大家庭的道路。 到1962年秋,中苏双方保持了表面的团结。虽然中苏两个巨人之间的分裂已近在眼前,但是人们仍然不清楚这种表面的团结何时会演变为公开的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