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名观是孔子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其仁学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文章认为,“正名”乃先“正字”,先“正百事之名”,百事之名顺,则可继而在此基础上以“正”在政和为政之“名号”。孔子“正名观”是儒家积极入世的政治主张的先导.是儒家为参政、为政而搭设的精神阶梯。孔子正名思想使儒家的“仁”和“礼”具有现实可操作性,是儒家实现政治理想的重要路径。孔子正名思想在历史和现实中都具有积极的精神阶梯价值。  相似文献   

2.
孔子思想的历史局限性应该是非常明显的,现代人对其历史作用及与现代社会的关系业已有了比较客观理性的结论。孔子思想被奉为绝对真理的时代业已终结,就连总体的基本肯定都被认为不合时宜。不过,世人对待孔子及其思想的态度是复杂的,全盘否定的做法似乎难以被普遍接受。较之古代,孔子的权威虽已大大降低,但他仍居于最受尊重的历史人物之列,并且位置相当显著。事实上,二千多年来,孔子之所以被读书人奉为“圣人”和“万世师表”,除了统治者及个别人的过分美化和大力扶持外,其思想体系自有其一定的勉力也是主要原因之一。这一“魅力…  相似文献   

3.
孔子,一个被尊为圣人的历史人物,他的“仁”思想在他的思想的重心。当今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给每个人带来了机遇,让每个人都有能展现自己。个性的尊重也带来偏离主流价值观的现象。回首孔子的仁思想,让我们看到在今天仍有较高价值。本文从“仁”的内涵进行阐述,并结合当今社会来体现仁的思想的现代价值,并对如何成仁进行分析。虽然由于阶级意识的区别,我们不能完全的认同孔子思维框架下的“仁”,但在今天,仍然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论孔子社会思想的理想性与现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的社会思想既有理想的方面,又有现实的方面。孔子的理想社会是仁人组成的社会,人们自觉守礼。孔子的现实社会是约束守礼的社会。孔子的理想社会指明了人类社会前进的方向,孔子的现实社会强调有序,并体现人的本质,将拯救西方文明“无名性”的恐惧。同时,它们又有明显的缺陷。我们应正确评价孔子的社会思想,以弘扬民族自信心,并让其精华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系统建立自己伦理思想体系的思想家。孔子的伦理思想体系带有明显的特征。伦理思想政治化、政治思想伦理化,是孔子伦理思想重要特征。孔子伦理思想还注重个人自我修养的作用,在其伦理思想体系中还明确提出了关于道德评价的标准和方法。孔子以“仁”为核心内容的伦理思想对当前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养良好的道德风尚、社会风气都有许多借鉴的作用,孔子伦理思想的现实价值是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6.
简析孔子中庸与亚里士多德中庸的相同点赵玉芝孔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他的思想在我国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被奉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亚里士多德是古代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马克思称他为“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这两个伟大历史人物的思想和从事的活动有非常相似的...  相似文献   

7.
孔子思想在过去两千多年中,一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如何评价孔子思想,迄今仍无定论。本文试图以孔子的一些重要言论为线索,并分析几个争论较多的问题,对孔子思想的实质作些探索。 一、形成孔子思想的历史条件 孔子思想是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呢?这要回溯到周对殷的统治思想的因袭与变革。周取代殷,由于社会性质基本相同,继承了殷的天命观,“先王有服,恪谨天命”  相似文献   

8.
孔子文质思想核心观点是“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具有丰富的哲学内涵,在其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准则的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面对当今重文轻质的社会现实,孔子文质思想更突显出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孔子仁学思想再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范畴,也是儒家学说得以确立其主流文化地位的主要根据,而“仁”的概念经过孔子的诠释和倡导,内涵更加丰富,并且也一直是后人探讨和争论的一大问题。本文旨在以孔子的人道思想——“仁”作为研究的切入点,阐述孔子的仁爱观以及反思其“仁”思想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0.
孔子道德修养思想的核心是仁,能否成为仁德之人,关键在于自觉进行道德品质方面的修养。道德修养的目的不仅仅是独善其身,而是为了“治国平天下”,孔子道德修养的方法是“博学”、“慎思”、“笃行”三者的统一。孔子的道德修养思想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今天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研究孔子和《论语》时我们发现,孔子有一个相当完整、也相当丰富的历史学和历史哲学体系。由于孔子本人一向“述而不作”、微言大义;也由于孔子“私学”一传、再传、三传的特点;因此,记录孔子及其弟子与时人言行的《论语》就显得有些混乱,缺乏一般专门著作或语录所应有的系统性与完整性。这些因素都加重了孔子研究的难度,也使得孔子的思想和言行容易被误解、忽视或夸大。孔子的历史学与历  相似文献   

12.
孔子是儒家学说的集大成者,也是儒家许多政治主张的创造者和开拓者,他有其自成体系的治国方略并且一生都在推行。他创立的以“仁、礼、德”为核心的政治思想被后世所信奉和推崇。通过解读《论语》来对孔子政治思想进行宏观的把握与微观的分析,得出孔子的政治思想主要体现在“为人以仁”“为国以礼”“为政以德”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学人论孔子人性思想,多以“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一句作为代表。其实,根据孔子实质的人性论,他的人性思想远比这丰富、深刻而系统。孔子将人纳入理性考察范围,结合文明史情况,将观察他人、反思自我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发现人性的主要内涵是以“仁”、“礼”等为中心的德性,性近习远的现实人性被要求围绕这一中心而变化,从而确立其在人性内涵中的真正地位;他认定、推重的人性是人性中善的内涵,要求人们通过学习、克己等修养,化不良的现实人性为善的人性。所以,孔子的人性论是倾向于人性善说的;这成为后儒所谓“孔孟之道”的人性论基础。孔子的人性论,还存在着可以和马克思人性论相沟通的内容,可以作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代表,为人类普世价值建设提供积极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4.
“重德轻刑”是孔子法律思想的宗旨,也是他治国方式的指导原则。研究孔子“重德轻刑”的德刑的关系,是全面认识孔子法律思想前提。文章以孔子“重德轻刑”法律思想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德刑关系的全面探析,以求进一步厘清孔子法律思想的实质。  相似文献   

15.
论孔子的避世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孔子的避世思想朱晓鹏孔子历来都被看成是一个“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积极入世者,却很少有人知道实际上他也懂得知进知退、主张“不可则止”。正因此,孔子的有关避世思想长期被淹没不现,在学术研究中也没有得到应有的注意。可喜的是,近来已有一些研究者注意以了这个问...  相似文献   

16.
“文学”是“孔门四科”之一。孔子所说的文学跟我们今天所说的文学并不是一回事。历史上对孔子所说的文学有各种各样的界定,但都不得要领。笔者认为,孔子所说的文学指的是能用“异辞”来阐发孔子的思想,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思想政治宣传。不过,它的含义后来发生了演变,从宣传孔子思想变成宣传儒家典籍,最后变成宣传“道”,形成儒家“文以载道”的文学观。  相似文献   

17.
义利观,是孔子学说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如果把孔子义利观的基本特征,界定为重义轻利,那么重义是轻利的前提,“轻利”是“重义”的结果,“重义”和“轻利”是不可分割的,在现实社会中,集体主义是处理好人们的利益关系所必须坚持的原则。孔子义利观中的进步思想,经过批判地改造,可以成为集体主义道德原则中的积极因素.  相似文献   

18.
从现代史学的角度看,孔子史学思想的特征表现为:以民本主义为核心的人文史观,以“《春秋》之义”为形式的史论结合方法,以“训诲史学”为宗旨的史学目的意识。孔子的史学思想奠定了中国历史学科的基本模式,并高出了希罗多德的史学思想,甚至在某些方面就是整个古希腊的史学思想也无可比拟。  相似文献   

19.
孔子的毕生教育活动是在实践着他的“面向人的一生”和“面向人生的一切”的教育主张。孔子的教育思想与实践,对我们今天贯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仍然有着现实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孔子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和伟大的思想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学说是一份珍贵的历史遗产。本以《论语》为依据,阐述并着重探讨、分析了孔子的教育思想中的教学思想对当代高校教育和处在“信息社会”的21世纪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