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8年5月财政部联合五部委出台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标志着内部控制被我国大多数企业所重视,企业建立内部控制的目的、原则、要素以及如何对各个业务层面进行控制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中已有明确的规定。本文从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的必要性入手,分析了现阶段我国企业内控制度建设方面现状,进而提出了建立健全内控制度的措施。希望企业将内控制度切实落到实处,为企业带来效益。  相似文献   

2.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是企业持续经营和扩大发展的基础,安全性在企业中永远处于核心地位。保证资金安全的根本措施在于在资金管理实践中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企业应依《内控基本规范》和《内控配套指引》中的有关规定、制订出与自身企业管理实际相符合的内部控制制度。  相似文献   

3.
为了规范企业建立、实施和评价内部控制,本文依据《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对企业如何做好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流程进行了研究,从内控评价组织机构的建立、评价方案的编制、评价实施到评价报告的形成这一流程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对企业内控评价的实施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人民银行各级行高度重视内部控制,不断加强内控机制建设,特别是《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内部控制指引》(以下简称《内控指引》)下发以来,各分支机构风险防范意识不断增强,内控制度不断健全与完善。随着内控管理的持续深入,内部控制的核心要素和关键  相似文献   

5.
2008年5月22日,财政部会等五部委制定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10年4月26日,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与《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发布标志着适应我国企业实际情况、融合国际先进经验的中国企业内控体系基本建成。本文就做好企业内部控制的必要性及措施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财政部2008年制定《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及2010年制定《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就如何防范企业风险、规范企业管理、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和积极推动作用。以上两部规章制度的制定对于事业单位在加强内部控制管理同样具有指导性意义。本文就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工程项目内控制度提出笔者的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7.
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是规范企业内部管理,防范企业经营风险,提高企业经营效果和效率的现代管理手段.本文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的要求,提出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过程中风险评估、业务流程梳理、构建公司的内控体系、内控评价与改进等工作的思路和做法.  相似文献   

8.
梁良 《经营管理者》2013,(2X):268-269
2010年财政部等部门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号-组织架构》18项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这些为上市公司不断完善内部审计体系,发挥内部审计功能提供了制度保障,本文从内部审计的基本内涵出发,对目前高速公路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9.
2008年以来,财政部联合五部委发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要求从2011年开始,企业内部规范体系在我国境内外同时上市公司实施,并逐步向其他公司推进实施。从实施效果上看,中小企业的实施效果不十分明显。笔者通过深入了解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及存在问题,运用内控理论,提出完善对策,探讨有利于改善中小企业内控实施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2010年4月财政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并制定了实施时间表。上市公司首当其冲,要做好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要利用企业内部信息化技术,优化内部控制系统;做好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妥善处理好内控规范实施过程中的三大关系;防止因违反准则而招致严重后果。及早健全《指引》中要求的自我评价系统和独立内审系统等,全面提升我国大中型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武冀川 《经营管理者》2014,(16):166-167
本文引用内部控制定义,简述了内控制度的内涵和内部控制的作用。分析得出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内控意识缺乏、内部审计不能发挥应有作用是目前国有企业内控制度执行力不强的主要原因。在大量文献和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增强国有企业内控制度执行力的基本途径,如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加强员工培训教育、建立内控激励和约束机制、强化企业内部审计等。国有企业只有不断完善内控制度,强化内部控制,才能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浅议新形式下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促进企业建立、实施和评价内部控制,规范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控制审计行为,2010年4月26日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制定了《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号——组织架构》等18项应用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以及《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这些指引自2011年1月1日起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施行,自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施行。指引也将择机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施行。同时也鼓励非上市大中型企业提前执行。这一指引的发布引起了我国有关学者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建设问题的关注。本文从我国内部控制的现状出发,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现状,借鉴美国的经验,针对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3.
企业有效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对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财务报表和相关信息真实完整,保证资产安全,提高经营管理效率和效果,实现企业长期健康发展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企业建立内控制度的必要性,进而提出了有效建立内控制度的对策。希望对提高企业内控制度的有效性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在现实的生产生活、交易买卖中,存在着很多有关合同的问题,所以怎样的正确拟定、签订、管理、履行合同,对合同签订双方都有着非常大的意义。本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应用制定的指引(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6号——合同管理)的相关规定,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企业经营方式,对合同管理中各个环节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解析,重点研究一个企业应该怎样合理的应用内控理论,增强内部监督,强化合同管理,使企业本身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2008年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在2010年又制定了《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号——组织架构》等18项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要求自2011年1月1日起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施行,本文就《基本规范》及几个《指引》,浅谈相关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基层商业银行自身内部控制不健全,存在许多薄弱环节。本文依据《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运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商业银行内控评价指标,从中选取适用于基层商业银行的内控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7.
杨榕 《经营管理者》2013,(13):263-263
2010年财政部等部门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号-组织架构》18项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这些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指南。内部会计控制工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的效率和质量,提升会计工作在企业当中的地位和作用,拓展会计工作的职能和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与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8.
企业是否建立、健全内控制度,是决定企业生产经营成败的关键。由于种种原因,黑龙江省农垦系统国有农场目前的内部控制体系还不成熟。这就要求农场管理者应采取切实有效对策,尽快建立和完善内控制度并强化其实施,使内控体系真正起到防范风险的作用。本文结合农场的内部控制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完善国有农场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内部控制制度的发展,企业在建立内控制度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及规范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针对企业采购业务的内部控制,阐述了这一环节内控的目标、原则以及内控措施的授权审批制度、对大额物资招标制度、采购价格控制、验收控制、建立供货商档案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