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西方国家的军事外交的核心内涵是"强制",表现为"强制外交"。而中国军事外交概念则突出"交往",中国把加强互信、促进真正的和平作为军事外交的根本目的。西方国家军事外交建立在人性恶和权力政治基础之上,因此其内在表现则具有很强的胁迫性,而中国的军事外交则是建立在"善"的传统儒家交往思想,以及当代中国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基础上,实践中具有多样性、平等性、互利性、合作性和预防性等特点。西方国家把正常平等的军事交往或预防性的军事外交作为策略考虑,通过军事外交达到了解对手并最终控制对手的目的。而中国的军事外交通过交流和合作的方式,谋求国际社会的共同合作和共同发展,把安全和发展结合,把自身和外界利益紧密联系,彰显"不自生,故能长生"的战略智慧。  相似文献   

2.
基督教传教士在近代中国的文化活动,作为西方殖民者对华政治、经济、军事侵略的辅助手段,在加剧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过程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是,传教士的文化活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又是复杂的多方面的,具有两重性。客观上,对介绍西方近代文明,促进中国封建社会机体的瓦解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某些条件。从这一方面来说,传教士的文化活动又是传播西方科学文化,酝酿和促进近代中国新闻、出版、教育等项事业以及资产阶级先进思想产生和发展的因素之一,具有推动中国近代化运动和促进中国社会新陈代谢的不自觉的工具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3.
李鸿章是他所处的时代的一个关键性人物。在清王朝末世衰危、内忧外患的情况下,他"师夷长技",以清醒的头脑和勇于探索、实践的精神,求取中国的"富"和"强",他领导和兴办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批军事工业、民用企业;创办实力强大的中国近代海军;派遣留学生,培养人才。对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并使落后的中国开始了近代化的历程。  相似文献   

4.
沈葆桢创办了中国第一所海军学校———船政学堂,开中国近代海军教育之先河,对近代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沈葆桢非常重视军事人才的培养,他曾大声疾呼"海防根本在育才";他强调人才培养应加强对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授,但不能脱离中国的传统文化;他还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对学员的管理、考核和军事留学生教育等方面都有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5.
随着近代中国的大门被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大量西方传教士涌入中国,他们在传播"基督教精神"的同时,还将西方近代的民主平等思想,资产阶级经济理论等近代思想文化带到了中国。进入中国的传教士,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等方面影响着中国,从而改变了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结构,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思想文化的转型。  相似文献   

6.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的伟大革命家和卓越思想家。他的经济思想是中国共产党诞生前最进步的经济思想遗产,其中的对外开放思想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近代对外开放思想的总结。研究这部分思想遗产,对于弄清中国近代对外开放思想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对于当前的改革和开放,是有重要意义的。1 孙中山生长在与西方交往较早、较多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从中学到大学,又在檀香山、香港等地连续十几年比较系统地接受了西方资产阶级的学校教育。这使他比中国近代的大多数先进人物,都较少受到封建传统教育的羁绊,对西方世界具有更多、更广泛的了解和认识。在甲午以前,他同资产阶级改良派的一些著名人士郑观应、王  相似文献   

7.
黄遵宪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多方面成就和建树,并积极影响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历史人物,在19年的外交生涯中为维护中国主权,保护华侨、华工权益,促进中外友好与文化交流,作出许多贡献。他深知帝国主义发动的侵略中国的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因此,决心寻求救国方案,并以政论与诗歌来表达他致力于救亡图存事业的雄心壮志。他不仅倡导和宣传资产阶级,维护新思想和启蒙思想,而且勇于实践,促进了中国的政治近代化。  相似文献   

8.
"李约瑟问题"是一个引起国内外众多人士关注的"问题丛",从中西文化比较视角能够作出更清晰地解读。在文化定位上,西方为自然哲学,中国为道德哲学;在文化取向上,西方属爱智,中国属致用;在文化精神上,西方倡批判怀疑,中国倡中庸;在文化传统上,西方学者传统、工匠传统、数学传统与宗教传统等蕴育了近代科学而中国诸传统与其迥然不同。由此,中国文化建设应注重研究基础理论、培养怀疑批判精神与培育科学文化等。  相似文献   

9.
近世中国,新兴的资产阶级视西方的政治体制为"良法美意",借鉴与移植外国宪政文化成为了一股潮流.传教士的译介、驻外使节与留学生的宣传、清末官员出洋宪政考察让近代先进的中国人感知并接受了诸如总统制、联邦制和分权制衡原则等一系列美国宪政体制和思想.美国的宪政体制是近代资产阶级立宪运动的理想模式,其丰富的宪政文化对近代中国的宪政建设产生了示范性效应和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0.
郭嵩焘是近代中国第一位实地考察西方文化和理性处理国际事务的外交家。他秉持超越传统的爱国经世和思想开放的价值观,形成了理性的中西文化观和务实的和平外交策。他的思想和主张对近代中国人走出"天朝"迷梦,面向世界近代化具有重大的开拓意义和启蒙价值。  相似文献   

11.
蒋百里是民国时期著名的军事理论家,一生精心研究军事理论及世界军事状况,他将西方资产阶级军事理论,如战争观、征兵制、国防经济学、总体战理论、空中战争理论及军事辩证法等翻译介绍到国内,推动了西方军事理论和科学的传播和普及,拓宽了中国军事学的研究领域,为近代中国军事学的进步和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2.
康有为是代中国的重要历史人物。他发动的戊戌变法运动,顺乎历史发展的趋势,是中国近代反帝反封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爱国性和进步性彪炳史页。康有为发功的这场运动,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等诸多方面的改革。其中他认为“变之之法,富国为先”,显  相似文献   

13.
郑观应创办日报的思想集中反映在其《盛世危言》一书的“日报上”篇和“日报下”篇中。郑观应介绍了西方各国日报的情况,对近代中国报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日报的“通民隐,达民情”的基本功能,强调了创办代表自己利益的报纸的必要性。他着重阐明了创设报馆的作用,对日报记录的内容也作了非常全面详尽的说明,提出了日报的主笔和访事等新闻从业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以及他们应享受的权益。郑观应指出了创办日报对变法自强的现实意义,不仅强调了创办日报的重要性,而且认识到创办外文报的紧迫性。郑观应对日报功用的认识和系统的阐述对我们今天的报业工作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梁启超欧游之后的中西文化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中国"西学东渐",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取舍问题始终困扰着诸家学人,而近代中国的落后与向西方学习的不断失败,使得对传统文化否定者多,肯定者少。梁启超在欧游之后一反先前对传统文化的怀疑,反而强调应树立对传统文化的信心,并阐发了他以中国文化为本位调和中西文化的健全、先进的文化观。  相似文献   

15.
"文化大革命"的决策问题,是指从"文化大革命"的问题界定到方案抉择的过程。毛泽东认为在政治领域阶级矛盾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国家有三分之一的领导权掌握在敌人手中;在中共党内出现了以刘少奇为首的走资派,出了修正主义;在经济领域出现了资本主义;在文化领域出现了资产阶级反动思想和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单靠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不能解决中国社会中的"黑暗面"问题。为此,他毅然发动了"文化大革命",结果犯了严重的错误。"文化大革命"的决策之所以是错误的,因为其方案的规划违背了决策时应遵循的信息真实、现实可行、民主参与等原则。  相似文献   

16.
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作为近代中日走上不同道路的分界点,引起广大研究者的普遍关注。明治维新是全面学习西方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教育,在日本发展资本主义的改革运动。而中国的洋务运动只是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妄图以此挽救清政府危亡统治的近代社会变革运动;两次运动的历史背景、改革动机、改革内容、领导集团的态度等众多的不同导致了近代中日改革的殊异效果。  相似文献   

17.
奥巴马政府上台后,其主要致力于应对金融危机和反恐战争.对朝政策上,其在"巧实力"外交理念的指导下,寻求在外交、经济、军事、政治、法律和文化等所有政策工具中选择正确的工具或组合.针对朝核问题的敏感性和脆弱性,奥巴马政府倾向于"冷处理",继而"多管齐下",在合作外交的框架内展开更加灵活的外交活动,促使朝鲜重返六方会谈,继续以对话方式处理相关问题,不过美国也适度增强了对朝鲜的威慑力量,奥巴马政府仍对美朝关系正常化持一种谨慎态度.  相似文献   

18.
河上肇作为日本近代的一位马克思主义者,与中国思想有着极其密切的双向联系一方面,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对河上转向马克思主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西方文化处于强势地位的日本近代,他始终亲近中国传统文化,从儒学中汲取"求道"的精神动力,并以中国古代思想为媒介来论述他的社会主义、唯物史观和人道主义;另一方面,河上的马克思主义著作,又成为现代中国思想界接受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途径,现代中国的许多先进知识分子和革命者,都借助他的著作学习或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从而对现代中国的革命思想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自从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步入近代社会。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方向是资本主义,资产阶级是时代的中心。在这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的近代化就是资本主义的近代化,其主要内容包括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以及社会心理、价值观念、文化结构的更新等等。中国的资本主义近代化虽然最终没有成功,但也经历了一个逐步演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戊戌变法是首次全面推进中国近代化的资产阶级改革运动,康有为提出的变法方案,是首次全面推进中国近代化的纲领。因此,康有为在中华民族图谋实现近代化的历史长河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他的近代化意识,具有承先启后的历史地位。本文拟对此问题进行粗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由于汉字的表意性,汉语在引进外来词汇的时候常使用意译的方式造词,这就为西方思想的东方诠释提供了条件。梁启超的世界主义思想就是这样的例子,梁启超用中国古典主义的思维诠释了"世界主义",得出了"世界主义"应在主权国家的背景之下,通过文化融合来达到的理论路线。梁启超的这种世界主义思想实际上反映了一种反抗西方话语霸权的立场,也是一种应对中西方文化冲突的实践,并以他的言行印证了世界主义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