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道德是形而下与形而上的统一体。道德形而下的规范是形式和现象,形而上的寓意是内容和本质。如果仅从形而下的层面理解道德,只能认识道德的外在表现形式及现象;只有以形而下为基础,从形而上理解,才能真正把握道德的内涵、本质与价值。从内涵上说,道德是一种令人欣然向往、追求并能使人产生坚定信念从而为之坚守的价值目标和精神支柱,它既能使人抵御利益的诱惑(欲望)从而自觉地以"善的为人处事方式"调节个人利益和他人利益间矛盾,又能促使并引导人的生命、人格及精神的不断完善和提升。从本质上说,道德是人生命的存在之本,是人之为人的价值准则,是人的安身立命之本。从价值层面讲,道德能为人提供终极价值目标的精神支撑,为人提供令人敬畏的价值信念,为人提供精神寄托之所。  相似文献   

2.
善的观念总是私人的,个体自由地追求自己认为恰当的生活方式。"善就是被实现了的自由。""至善"是人的道德成长的最高境界。人的善包括道德善和非道德善,道德善意味着"通过成为某种类型的性格或通过以某种确定的方式与某种性格联系起来而善的",道德善包括诸如美德、权利、正义、履行义务,以及拥有或培养那些在道德上值得嘉奖的品质特征。非道德善是属于主体的、自我的、个人的善,非道德善包括像快乐和幸福这样的东西,幸福在于自身之中,而不在他人的喜欢中。道德善与非道德善都是人所具有的,而至善就是人类社会的最高的善。  相似文献   

3.
道德是人类实践——精神地把握世界的特殊方式,它存在于现实生活中。道德不是一般的生存方式,它集中体现着生存方式之"善"。在道德缺失一定意义上成为"中国问题"和"全球问题"的当下,加强道德建设具有迫切的时代意义。要真正实现道德之"善"的生存方式,就必须在社会意义上实现生产生活方式的合理性变革,同时在个体意义上每个社会成员都要自觉加强道德自律。  相似文献   

4.
习俗道德是社会风气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精神文明建设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它是伦理学研究中的一个特殊领域,有着与理论化规范化的道德哲学完全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是:(1)始初性。从道德起源上来看,习俗道德是道德哲学的始初形式,它对于道德关系的表达含有片面的不规范的特征;道德哲学则是作为全面考察各种道德关系而加以理论化的概括,一般适用于整个人类的道德关系调节。  相似文献   

5.
论不德、道德、美德的区分与判别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林剑 《江汉论坛》2001,(6):87-91
道德行为与美德行为虽然都具有善的性质,但道德之善与美德之善属于不同层次, 道德之善是一种普通的善,美德之善是一种至善。具有道德之善的行为是一个合格的社会人 的道德行为,具有美德之善的行为是一个属于圣贤之人的至善行为。美德引导着道德发展与 进步的方向,为促进社会道德发展与进步提供强大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6.
《理论界》2015,(12)
人类道德的产生和发展,是一个从原始习俗到制定道德规范的逐步过程。它是一个主体意识觉醒,从他律逐步变成自律,从外在强制到自觉的过程,是一个由外到内的内化过程,是人的思维水平、认识能力、智力成熟、社会文明逐步提高的结果。因而,道德是人的一种文化创造,它对人在社会中行为做了约定俗成的价值判断,进而从社会生活的习俗中衍生出各种规则和规范,并逐步积淀、发展成舆论和社会意识,进而成为道德。  相似文献   

7.
道德起源是个颇具争议的问题,围绕道德的起源,有三个概念需要界定:道德、起源的范畴界定以及起源的历史考察。范畴的界定是道德起源研究的逻辑起点,而该问题的研究路径,乃是围绕道德究竟起源于人的经验,还是先验地存在于人的认知世界之外而展开。道德自产生后,作为一种文化,发挥着自己应有的规范作用。反思道德的起源,在于从道德产生的必要性及规范性中,反思中国现实社会的道德之维。  相似文献   

8.
论戴震哲学中道德的知识化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震在知识与道德的关系问题上表现了与传统儒学不同的思维路向。他以将道德知识化的方式处理知识与道德的关系 ,以期排除理学因忽视知识而产生的道德危机 ,实现原始儒学所倡导的“仁且智”的理想。在他看来 ,知识不仅为道德的合理性和客观性提供了保障 ,而且构成了道德的实质内容。他在扬弃知识的外在性的同时 ,还讨论了化解认识事物之理与追求道德之善之间的紧张关系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杨国荣 《文史哲》2023,(6):28-37+162
人的存在包含价值之维,后者展开于道德实践、精神发展,以及更广意义的社会生活。在道德领域,如何为善去恶构成了主要的论题。道德意义上的善恶,既关乎普遍的规范,也与人的行为、品格相涉。规范之善,表现为与社会法则以及人的内在价值的一致;品格或德性之善,指向以上规范的内化;行为之善,以形式层面合乎普遍规范和实质层面体现人的合理需要为根据。从精神的层面看,人的追求又展开于不同方面。人类早期的巫术,到后来的宗教,都具有精神之维。在终极的意义上,存在的精神之维总是指向人的精神需求,这种需求构成了人的存在的重要价值内涵。与道德以为善去恶为关切之点有所不同,精神层面的以上需要与圣凡之别有着更为直接的关联。精神层面的需求主要从观念层面体现了存在的价值维度。人的存在的价值之维不仅体现于精神的规定,且展开于更广的领域。从后一方面看,如何保证社会的有序运行,构成了不可忽视的价值问题。较之精神领域的凡圣之辨,社会领域的关切之点更多地指向正当与否,并以社会的和谐有序、生活的合乎人性为旨趣。  相似文献   

10.
王海明 《东岳论丛》2000,21(3):95-98
道德与法一样,就其自身来说,不过是对人的某些欲望和自由的压抑、侵犯,因而是一种害和恶;就其结果来说,却能够防止更大的害或恶(社会的崩溃)和求得更大的利或善(社会的存在发展),是净余额为善的恶,因而是必要的恶。于是,道德的起源与目的只能是他律的。道德起源于道德之外的他物:经济和科教;目的在于保障道德之外的他物:经济和科教的存在发展。  相似文献   

11.
对道德德性的哲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个经济社会化和市场化的时代,重视公平规范的制定是其内在要求.但规范毕竟是外在的,它需要人的德性与之相适应.德性有其存在论的基础,其根本特征就是人的情感能获得"任何一个可能的他人的立场",不再局促于己,而是相通于人.德性是心灵的广阔而深厚的品质.这就是人要进行自我道德教化的基本理由之所在.  相似文献   

12.
习俗有道德习俗与非道德习俗之分。道德习俗对人德性生成有巨大影响。这样,生活德育的最佳切入路径在改变道德习俗,其中,学校生活德育的最佳切入路径是改变学校的道德习俗;家庭和社会生活德育的最佳切入路径是改变本国、本地区的道德习俗。  相似文献   

13.
伦理起源于人类对某些与自身生命攸关的事物或力量的“敬畏”。伦理就其本质而言,是人类对个体生命终有一死之命运的反思,亦是人类解决自身生存焦虑的一种方式,更是人类面对死亡而产生的生存智慧。如果没有人因惧怕死亡而产生的“恐惧感”,人就不会去敬畏与自身生命攸关的事物或力量,也不会在敬畏感的基础上形成最初的“道德”或“善”。这种“道德”或“善”,亦即“敬畏伦理”。“敬畏伦理”是人类在面对具有必然性、神圣性、神秘性对象时形成的警示、规约自身言行的道德规范和伦理准则。敬畏伦理是人类自我立法的道德基点。  相似文献   

14.
西方规范伦理学的三大理论,即功利论、道义论和德性论,不但互相排斥,而且各有无法自愈的弊病。究其病因,在于三者都是片面的规范伦理学,都藐视既有道德,所主张的道德原则也都不是既能容纳品质规范,也能容纳行为规范的一级道德原则。据此诊断,对三者的疗救方案就是将它们都作为完备性规范伦理学的部分性理论,进行位置和功用的重置。其中,德性论负责研究德性,其德性原则应为"要有德性"。道义论和功利论则是德行论中用于特殊行为选择的方法性理论,前者为是否可以在某些时刻违反道德规范的问题提供指导原则,后者为如何应对道德困境提供指导原则。经此重置,三种规范理论不仅各得其所,相安无事,而且它们原有的弊病亦随之消失。可是,如果世上并没有既能蕴含品质规范也能蕴含行为规范的道德原则,那所谓完备性规范伦理学就不会存在,对三种规范理论的病因分析和疗救方案也就失去依据。事实是,已有的"人本伦理学"就是一种完备性规范伦理学,它提出的人本道德原则就是这样的道德原则,因为其关于做人和做事的根本要求,就既蕴含品质规范,也蕴含行为规范。不仅如此,它还能同时满足一级道德原则所必备的其他条件,并且其中一条关于至善的规定,也是唯一和至善所应有的四个特征相吻合的至善。所以,人本伦理学及其道德原则是唯一正确的完备性规范伦理学和一级道德原则。既然完备性规范伦理学及其一级道德原则确实存在,而且是正确的,那前述关于西方三种规范理论的诊疗就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相似文献   

15.
道德系统中的德性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作为人存在的精神形态 ,德性在意向、情感等方面展现为善的定势 ,同时又蕴含了理性辨析的能力及道德认识的内容 ,它为道德实践提供了内在的根据。道德行为的普遍指向与评价的普遍准则离不开一般的规范 ,而规范的现实有效性又与德性联系在一起。德性既表现为内在的精神结构 ,又体现于现实的行为过程 ,与化外在规范为内在德性相关联的是化德性为德行。德性的培养既以个体的潜能为内在根据 ,又展开为一个包含多重内容的历史过程。它以善为指向 ,同时又交融着真和美的追求。  相似文献   

16.
李晔 《学术探索》2015,(2):143-147
德育实践是一个朝着原始而纯粹的道德"意义世界"的"真""善""美"而踯躅前行,守护人对幸福生活美好期待和向往的漫漫征程。公民道德"意义世界"的养成与构筑更是一个长期而艰巨且不断面临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过程。观照于道德"事实世界",道德"意义世界"更加纯粹而稳定,蕴涵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景和希望。有着科学合理的制度伦理价值纬度的现代化德育实践,因饱含着对人的生存活动的现象实情的强烈关切,以大无畏的勇毅气度承担了对人的道德"意义世界"的形塑和再造,持守最美好的道德"真""善""美",能够丰富和坚定人的思想和精神世界,缓冲和降低人的生存压力,提升人不断追寻幸福、获得幸福的精神和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中人际关系是否和谐,人与人之间是否失去了共同遵循的准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必须致力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培养文明道德风尚,是构建和谐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道德作为调整社会关系,规范人们行为的基本准则,对形成良好社会风尚和人际关系提供了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8.
发展伦理学主要是以发展善,或以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伦理道德问题为其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应用性伦理学的分支学科;因而,发展伦理学在研究发展善的过程中,必然也要研究发展恶的问题。而发展恶在发展伦理学的视野里,无疑就是社会发展中的道德代价。要对发展善与发展恶有一个深入认识,还应当引入绝对道德价值与相对道德价值之范畴。  相似文献   

19.
道德的约束性与人的道德自由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国内伦理学界在讨论道德的本质、属性与功能等基本理论问题过程中,有一种贬低或否认道德约束性的倾向。另外,在近年来的现实社会道德生活中也存在着一种反文化、反秩序、反规范、反约束的极端自由主义的社会思潮和心理倾向。一些人视一切文化规范为一种文化压抑,特别是作为文化规范和指令核心的道德规范的约束性,在他们看来,似乎剥夺和妨碍了个人活动的道德自由。有感于此,本文拟从理论上进一步探讨道德的约束性及其客观性和必要性,人的道德自由的真蕴及二者的关系,以期有助于道德基本理论问题研究的深化并有资于现实的道德实践。  相似文献   

20.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发展物质文明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成果,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人类的物质文明进步的同时,必定从其自身生存的环境中进行索取并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这是人类满足自我需要,追求自身利益的结果.对这种利益关系的调整需要道德的规范,因此,道德与利益之间就存在着永远的矛盾和张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就必须正确对待和处理好道德与利益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