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树人大学艺术学院开设装饰绘画专业已是第二年了 ,就此专业的提出、专业概念、专业由来、艺术特征及应用 ,以及对此专业的课程设定和前景提出了设想和论证  相似文献   

2.
形象是社会公众对一个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要素的综合评价和总体印象。形象是无形资产,是资源,是市场,是环境,是发展的精神动力和必要条件。古代的河南,历史的河南是文明的、鼎盛的,形象是完美的。20世纪末,河南发生了几起突发事件,给河南抹了黑。但这决不代表河南的整体形象,河南的整体形象应当是好的。河南人开始冷静地反思自己,重新打造河南形象也被省委提到了相当的高度。“新世纪河南形象研讨会”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召开的。本文所综述的就是这次研讨会的主要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3.
作者探讨了云南民族民间装饰中的仿生造型装饰艺术的特征、规律以及文化含义,力图从中挖掘出更多以往为我们所忽视的艺术与文化内蕴,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云南民族历史与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4.
论我国政府形象的三大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政府形象作出理论区分,即公众期待的、应然的政府形象与公众感受的、实然的政府形象,并强调政府形象的行为性与人格化特征。文章论述了我国政府形象的三大转变,即“权力形象”向“责任形象”转变,自利形象”向“公共形象”转变,经验形象”向“理性形象”转变。  相似文献   

5.
国家形象是国与国各要素之间互动交往中产生的海量数据记录的综合呈现,是两个国家构成主体在相互交往中彼此形成的看法和印象。国家形象的本质是一种信息资源。国家形象可以从构成要素、国家功能和行业领域等多个视角进行评估。从国家的构成要素来看,国家形象可划分为领土形象、主权形象、人口形象、政府形象和企业形象;从国家承担的功能来看,国家形象可划分为政治形象、经济形象和文化形象;从领域性来看,国家形象在不同的国民经济行业领域有不同的呈现。公共部门、市场部门和第三部门的国民对一个国家的形象认知一般不会相同,具体的样本选取中,可从评估对象国公共部门、市场部门和第三部门的国民中按照随机方式进行抽样,组成调查的总体样本。  相似文献   

6.
关红 《云梦学刊》2002,23(4):73-74
装饰人物造型是装饰画主要艺术表现内容。装饰人物造型有其自身的内在规律及其独特的审美价值,而它主要通过对生活的观察、表现特征和主要手法得以表达。  相似文献   

7.
关于形象五层含义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形象”的含义可以深入解析为五层 ,即 :个体形象、类形象、组织形象、艺术形象和创造形象。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感觉论、比较论、系统论、形象思维论和实践论 ,相应地对这五层含义分别加以研究 ,可以揭示出形象五层含义的本质和界限。  相似文献   

8.
远古“龙”的起源,除了原始宗教与巫术的原因外,还与图腾崇拜有一定的联系。在漫长的远古岁月中,动物图腾形象与其它原始宗教中动物崇拜形象融和在一起,形成了原始的龙形象。  相似文献   

9.
"国家形象"、"政党形象"和"执政形象"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三个独立概念,当前学界存在着对这三个概念辨析不清、甚至混淆误用的现象。狭义的"国家形象"、"政党形象"和"执政形象"是广义上的国家形象理论中占据不同层次的组成部分。三者在形成过程、与认知对象和主体传播能力的高度相关性方面具有很强的共性,但在依托基础、保证机制和稳定程度上又很不相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形象"是中国国家形象理论建构的突破点,在进行"执政形象"建设时,党的自身建设是基础和前提,并且需要把党的执政形象建设与中国国家形象融合在一起,以之带动国家的现代化发展。中国的国家形象理论研究,对其他后发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谚语是反映民族文化特点的语言单位。在翻译内嵌形象的谚语时,要充分尊重语言的民族文化特点,采取适当的翻译技巧处理不同的形象。要忠实于原文、忠实于现实、忠实于读者,使译文读者得到的概念和感受等于原文读者得到的概念和感受,尽可能地缩小两种语言读者在理解上的差距;进而指出对英语谚语及其翻译的研究,有利于我们了解英汉两种不同语言和文化,更好地服务于英语教学。  相似文献   

11.
刘晨澍  邢玮 《云梦学刊》2013,(4):133-135
所谓的"弹性隔断"分隔方法是利用直滑式、拼装式、折叠式、升降式等活动隔断和帘幕、家具、陈设等分隔空间,可以根据使用要求而随时启闭或移动,空间也随之大或小,开或闭,弹性很强的灵活空间。完美地把隔断融入到商业空间设计中能给我们带来完全不同的感受。特别是运用弹性隔断这一要素,可以营造出不同类型的且更富有感染力的、灵活、便捷、多元化的空间环境。  相似文献   

12.
滏阳河主河道邯郸段的石拱桥是邯郸地区重要的建筑遗产之一,深入研究石拱桥的建筑文化与艺术是研究古桥文化的重要途径。通过对滏阳河主河道邯郸段石拱桥的现状进行深入调研,展现石拱桥的营造技艺与装饰艺术,可以彰显古桥的价值,引起各方人士的关注和重视,继而提高古桥的保护水平。  相似文献   

13.
重庆秀山地处渝、鄂、湘、黔四省市结合部,逐渐形成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和群众性特征的跳灯习俗,孕育出历史悠久的花灯文化。重庆秀山花灯的历史起源目前尚无定论,主要有土著说、外来说和土著外来结合说三种看法,但至少可以肯定重庆秀山花灯文化的历史悠久。重庆秀山各族乡民在节日喜庆、修房造屋、婚嫁礼俗等民俗活动中跳灯祈福纳祥,使秀山花灯文化集歌舞表演、乐器吹打和故事说唱于一体,涵盖众多的艺术门类,具有鲜明的表演特色。重庆秀山花灯文化形象地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审美情趣和理想追求等,具有历史和教化等方面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彭立群 《齐鲁学刊》2008,3(1):70-74
自由与规范的统一不是自然而然就能达致的,我们需要从哲学角度反思二者统一的含义、基础、原则和限度等问题。自由与规范相统一的含义就是二者并非一定要区分出谁先谁后,它们都是服务于人的需要的、相互依存并有着张力的维度。自由与规范相统一的基础在于人存在状态的能在性和共在性。自由与规范相统一的原则是致力于生产与生态、本性与理性、主体我与客体我之间的平衡。自由与规范相统一的限度即避免形式化和僵化问题,把具体的历史条件、艺术创作和私人生活领域中的特殊性收入反思的视野。  相似文献   

15.
舒开智  张丽 《阴山学刊》2009,22(6):22-25,46
互文性理论注重把经典置于一个广阔的文化坐标体系中予以观照:从横向上看,它将一个经典文本与其他文化文本、潜文本进行对比研究,让经典文本在与其他非经典文本的对话和移位中显露出它的平民特性;从纵向上看,它打破传统文学研究中对影响、渊源和承继的探讨,否认经典的崇高地位,从而获得对文学史和文化传统的全新认识。用“互文性”来描述经典文本间涉的问题,不仅显示出了经典文本内部多元文化、多种话语相互交织的事实,而且也呈示出了经典的深广性及其丰富而又复杂的文化内蕴和社会历史内涵,但是也有抹煞经典文本此时此地的独一无二性和原创性之弊。  相似文献   

16.
涂尔干是西方现代社会学学科的创始人之一,对于社会学学科的核心问题——人与社会的自然及其关联——展开了深入思考与分析,并以笛卡尔的“心物二元论”、康德与卢梭的启蒙与理性思想为基础,建立了具有类型学与方法论意义的人性与社会自然的“心物二重性”思想,奠定了社会学学科体系中个人与社会的二元研究视角与路径.  相似文献   

17.
证券立法具有阶段性、行政性、分散性、封闭性的特点。目前我国证券立法存在较高层次法律法规缺少、部门规章在立法形式上不够规范、实践中自律性规则或合同规则的作用较弱、有些证券法律机制的构造不合理、证券市场本身存在不规范现象及制度成本过高等问题。今后,我国证券市场将出现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一是证券产品日益丰富,二是多层次市场体系的建立,三是发行与交易制度的创新,四是混业经营和证券公司组织体系的创新,五是技术创新的发展,六是证券市场逐步开放,七是管制放松和监管加强。  相似文献   

18.
优先权制度滥觞于罗马法,经过历史的传承与洗礼,在法律文化的建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并在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法律中得到了明确的规定。盐业契约中的优先权制度具有优先权的共性,也有着自身的特殊性。本文从优先权的渊源与发展视角分析出发,厘定了优先权的含义与特征,进而探讨了贯穿于各种盐业契约之中的优先权的三种形态,即伙内优先权、亲族优先权和乡邻优先权,探析了盐业契约优先权制度设置之成因及其历史作用,提出了我国现行法律中设立优先权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