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活跃在20世纪40年代的女作家苏青,其创作语言犀利简洁,内容大胆宣泄,表现了独立入世的精神.苏青作品深深烙印了上海市民生活的印记,映射出40年代笼罩在上海现代洋场社会里觉醒的女性灵魂,以及她彻头彻尾的对"俗"文学的追求.她在20世纪文学史上的地位,需要我们重新认识和再评价.  相似文献   

2.
苏青是20世纪40年代孤岛文学的代表作家中创作很独特的一位,她创作的独特性主要表现在题材领域、民俗描写和表述风格等三方面。从苏青创作的潜在的家庭心理影响角度切入,主要就她的主导思想及创作的特点,来研究苏青创作的价值及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3.
文章着重研究的是苏青小说和散文方面的创作,在整个阐述过程中试图建立以张爱玲为主的参照体系,从而论述了苏青作品独特的题材、主题与风格.  相似文献   

4.
苏青散文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青(1913—1982)是40年代上海文坛的一位与张爱玲齐名的女作家.解放以后,由于种种原因,张爱玲和苏青都不为研究者所注意.新时期以来,张爱玲的作品逐渐为评论界与广大读者所承认,然而,苏青其人其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依然是较为陌生的.其实,苏青的散文与小说都颇为可观,至少不在张爱玲之下.本文拟谈谈她散文的思想和艺术特色.苏青散文所触及之处,很大一部分是平凡琐碎的市民女性的生活.举凡恋爱、结婚、离婚、生男育女,都出现于苏青笔下.在这片比较狭窄的园地里,苏青如鱼得水,得心应手.她的思路开阔,从纵向的祖辈、母辈和己辈到横向的中产阶级妇女、下层劳动妇女,她都涉及到了.这样,就使得题材有一定的广度与较强的现实感.  相似文献   

5.
一幅清新质朴的民俗画——论民俗文化对苏青创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文艺民俗学的角度,以饮食文化和婚俗文化为突破口来研究苏青作品中独特的民俗题材,并进一步论述民俗文化对苏青创作的深层影响。  相似文献   

6.
近十年苏青创作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青创作研究走过了六十多年的历史,21世纪以来,对女性意识的发掘已经开始显现性别研究的双面影响和包容性;作家作品的历史定位也在时空比较中渐渐清晰;解析理论和策略的日益多样化,使苏青创作研究获得了更加丰富的内容和可能。  相似文献   

7.
本文重点研究的是苏青小说、散文方面的创作,在整个评述过程中试图建立以张爱玲为主的参照体系,从而论述苏青作品独特的题材、主题与风格。  相似文献   

8.
作为20世纪40年代曾与张爱玲齐名的优秀女作家,苏青的小说创作业绩独具风格.但相比起来,对她的文学艺术特色的把握迄今仍不到位.事实上,苏青以其鲜明的个性背景,在小说实践里开辟了一种新现实主义路径.她的小说诗学虽朴实无华,但极具审美穿透力;她的小说文本通过女性视野的小天地,生动地表现了一个时代的社会大世界.  相似文献   

9.
苏青小说《结婚十年》以平实之笔描摹寻常生活,在世俗化的情调中体现一种达观的机智和对人生的和解态度,讲述庸常生活的对人类的磨损伤害的同时体现出人类滋生的生活智慧,这种写作路向使苏青创作取得了某种近似先驱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苏青创作具有超前意识,即独具魅力的先锋性。主要表现在她运用独特的女性体验、大胆而直白的女性话语打破男性话语的垄断;苏青正视男女间的差异,争取真正的男女平等。苏青不仅是先锋女性,更是世俗的女市民,她关注生活中的柴米油盐,热衷于平凡而琐碎的人生;她务实而重利;她热闹而坚韧地过日子。苏青的女性意识和市民实用价值观取得同构,所以在其作品中,先锋性与世俗性、市民性不断交叉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