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诗人托马斯·坎皮恩的代表作《有座花园在她脸上》与汉乐府诗《陌上桑》同是描写美人的诗歌。通过对两位美人的美丽容貌及高贵品质的陌生化描述的比较,以文本细读的方式,来探讨陌生化手法如何凸显诗歌语言的张力,进而分析其在诗歌中人物描写效果和主题烘托上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诗歌是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陌生化"表现手法广泛地运用于诗歌创作和翻译活动,往往造成读者欣赏诗歌时的认知困惑。"陌生化"手法在诗歌的语言、形式、意象和思维等各层面的具有多元表现。在关联顺应模式关照下来进行陌生化翻译,能在把握好"陌生化"翻译的"度"和协调译文的"陌生化"的可接受性平衡起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40年代郑敏创作自觉地参与了现代主义诗歌建构,她的现代主义诗歌艺术具体表现为凝定的智性化意象、戏剧化结构、心理现实创作方法和陌生化语言形式等几个方面,体现出中西诗学融合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陌生化手段的运用增加了诗歌《荒原》的美感,同时也增加了读者理解该诗歌的难度。托马斯·艾略特在《荒原》中主要采用了两种陌生化手段,一种是语言技巧,另一种是非语言技巧。语言技巧包括在诗歌中插入异国语言、运用童谣和打油诗以及设置人物提问。非语言技巧包括引用典故和对照。探究这些语言技巧和非语言技巧,可以突破陌生化手法给该诗歌设置的理解障碍,更好地欣赏陌生化给诗歌带来的美感。  相似文献   

5.
九叶派诗歌陌生化的多重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陌生化"是一种对日常语言加工、变形、扭曲的艺术手法。九叶诗派诗歌中的"陌生化"手段,重新构造了对对象的感觉,扩大了读者认知诗歌的难度和广度,不断给读者以新鲜感觉。文章从诗歌的话语、形象和意蕴三个维度研究九叶派诗歌内含的"陌生化"。  相似文献   

6.
英语诗歌中的陌生化手法增加了诗歌的阅读难度,延长了读者的审美时间和审美体验。在翻译英语诗歌时,译者可采用类比翻译,模仿原文的语言特点和形式特点,再现原文中的陌生化手法。  相似文献   

7.
认知、审美与诗歌文本的陌生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诗歌文本的“陌生化”研究是一个引人入胜的话题。“陌生化”手法旨在恢复对生活的感觉,达到审美愉悦。从认知角度讲,感觉的获取过程与认知结构关系密切。一方面,“陌生化”手法破坏了思维的惯性,使已有的认知结构受到冲击;另一方面,认知结构所具有的建构性质又使其被破坏的部分在动态中得以重构。在诗歌文本中,“陌生化”既借助直觉的神秘得以实现,又在意义与所指的关系中展现其审美效果。  相似文献   

8.
勃洛克诗歌中陌生化手段的运用,不仅表现在语言方面,而且表现在标点符号的运用上.这种标点符号的陌生化手法,大大增强了他诗歌的表现力、感染力和他在俄罗斯诗坛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文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提出的一个概念,"陌生化"要求文学语言能够让人们在语言本身,或词语本身上停留。陌生是对习以为常的打破,在日常状态里我们忽视,在文学语言里我们停留。诗歌是艺术的艺术,在阅读诗歌的过程中,感受到诗歌语言的张力,这种张力是语言的陌生化带给读者的,它能够压制住语言在日常生活中的所指,释放能指,感受语言的多种意味带来的想象和遐想。  相似文献   

10.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诗歌归于沉寂.随着社会的发展,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诗歌应运而生,打破了诗歌沉寂的局面,网络诗歌逐渐成为诗歌创作的主要形式.作为一种语言艺术,网络诗歌除具有陌生化、口语化的特征外,由于互联网的随意性、互动性、匿名性、平等性、虚拟性以及人们精神世界的变化,网络诗歌也具有了低俗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11.
陌生化手段的运用增加了诗歌《荒原》的美感,同时也增加了读者理解该诗歌的难度。艾略特在《荒原》中主要采用了两种陌生化手段,一是寓其意于神话故事,二是寓其意于宗教故事。艾略特借助神话故事和宗教故事中描述的世界生动描述了一战后濒临崩溃的荒原式的西方文明,表达了他对西方现代文明发展的忧虑。探究诗人在《荒原》中引用神话故事和宗教故事的真意,可以突破陌生化手法给该诗歌设置的理解障碍,让读者在欣赏该诗歌形式美的同时准确把握该诗歌的真实内涵。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将徐志摩的诗歌翻译作为研究对象,试图从陌生化理论的角度对徐的译诗在诗歌的韵律与形式,白话诗体与口语的使用和主题选取三个方面进行细节分析,以期对徐志摩在诗歌翻译实践活动中所做的努力与成绩做一个客观而详尽的评述,认为徐氏的诗歌翻译重在求新求奇,在于追求艺术新奇感和陌生化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E.E.卡明斯是20世纪美国现代实验派诗歌的开拓者和杰出代表,其诗歌创作行断意连.他独特的建行方法、标新立异的模式和风格使他成为视觉诗的代表,他所创作的诗歌具有“画诗”的美誉.本文将依据陌生化和神话原型分析理论深入细致地分析《正是春天》这首诗,充分领略这位标新立异的诗人如何将其立体派绘画思想融入这短短的诗篇之中,利用陌生化原则和神话原型使诗歌呈现出完美的春天图景.  相似文献   

14.
陌生化美学是运用语言产生的意象、节奏、句法等技巧,有计划的破坏惯常的语言表达形式,使语言萌发新意,从而使读者感受到作品的文学性。作为玄学派诗歌创始人约翰.多恩,正是以其特立独行的意象,通过其标新立异的叙述技巧,使其诗歌与同时代的诗歌相比,蕴含一种陌生化的艺术气韵,让读者体会到其哲理性的思辩。  相似文献   

15.
使用认知诗学中的图形背景理论、意象图式理论和概念隐喻理论对玄学派诗人邓恩诗歌中的意象和隐喻进行研究。邓恩对意象和隐喻娴熟的运用导致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须进行反复思考和推理,这是诗歌语言"陌生化"的来源。意象和隐喻的"陌生化"制造出独特的玄学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16.
<她走在美的光影里>是拜伦早期的抒情诗,该诗的主题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因为诗人在诗歌创作过程中,使用了独具匠心的表现手法,这就使得人们司空见惯的东西变得异乎寻常地美.在这首浪漫主义诗歌中,陌生化与音乐化实现了近乎完美的结合.  相似文献   

17.
俄罗斯白银时代女诗人阿赫玛托娃以写抒情诗见长.论题运用俄国形式主义文艺理论,从用词的背离与超常、情景的断裂与联想、诗歌的加密与解码三方面来探讨诗人抒情诗作的陌生化现象及其美学价值,认为陌生化手法是形成阿赫玛托娃创作个性与魅力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并指出其艺术形式的创新建立在对诗歌传统的继承之上.  相似文献   

18.
宋代杰出女词人李清照创新语言的技巧与20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派提出的"陌生化"理论不谋而合.她虽未闻"陌生化"之名,却行了"陌生化"之实.她主要通过以拟人、移情等手法自铸奇俊新颖之语,以寻常语度入音律和创造性地使用叠字、叠句、排句三种"陌生化"方法来创新语言.  相似文献   

19.
俄国形式主义诗学及其陌生化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国形式主义率先从形式角度研究文学的内部规律,提出“陌生化”的核心概念,并在诗歌语言、叙事文体及文学史观等方面运用陌生化原则进行具体分析,对其理论的优势、缺陷与影响也必须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20.
俄国形式主义率先从形式角度研究文学的内部规律.提出“陌生化”的核心概念。并在诗歌语言、叙事文体及文学史观等方面运用陌生化原则进行具体分析。对其理论的优势、缺陷与影响也必须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