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概念合成理论在语言学界,特别是认知语言学界得到普遍关注,其理论核心概念合成成为诸多语言认知活动的理论模式。本文试图以该理论为可操作的分析框架,对情感隐喻的意义建构和概念形成轨迹进行探讨,以了解情感隐喻的认知特点,论证利用概念合成理论对其进行阐释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费红  覃丽赢 《学术探索》2013,(11):77-80
“词汇概念和认知模式”(LCCM理论)以词汇概念为出发点,提出了一个语义构建和理解的认知框架,兼顾了语言组成成分意义和概念知识结构在意义构建中的作用。基于这个理论,文章通过一个具体的实例分析探讨了词汇隐喻的意义构建和理解过程。  相似文献   

3.
关联理论对隐喻翻译的动态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滕延江  张晓梅 《东岳论丛》2006,27(5):185-187
隐喻是人类认知世界和进行交际的重要手段,广泛存在于日常话语中。但由于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文化上的差异,隐喻的含义有时并不完全相同,这种差异性决定了隐喻理解的多样性,隐喻的理解与翻译一直是跨文化交际中的难点之一。Sperber和Wilson提出的关联理论,认为人类语言交际是一个通过寻找关联进行明示—推理的过程。关联理论为翻译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视角,翻译活动是一个涉及原作者—译者—译文读者的双重示意—推理的语言交际行为,该推理模式可以为隐喻的翻译提供重要的启示。隐喻翻译可以在关联论的模式框架内,通过译者对原作的交际意图进行推理,再结合原作者和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来取得最佳语境效果下的关联。  相似文献   

4.
熟语大部分是比喻性语言,因为它们的规约化语义通常是比喻义。比喻义根植于人们的种种认知模式,诸如概念隐喻。概念隐喻是隐喻思维的外在物质形式,如此说是因为隐喻思维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原始方式,而概念隐喻恰恰是伴随人们始终的认知自身及外部世界的固有策略和概念模式。再者,隐喻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重要活动之一。因此,分析、比较汉英熟语的比喻义的建构基础——概念隐喻,可以揭示蕴涵其中的隐喻思维方式,由此透视汉英民族思维模式的异同。  相似文献   

5.
隐喻已经成为批评话语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认知隐喻理论的最新发展成果,概念整合理论同样可以和批评话语分析进行融合。Charteris-Black提出的批评隐喻分析理论主要是以概念隐喻理论为分析工具,忽视宏观语境,无法解释新奇隐喻,然而概念整合理论能够弥补这些缺点。提倡建立以概念隐喻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为基础的连贯的全面的批评隐喻分析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6.
江桂英  李恒 《东南学术》2012,(3):273-280
本文以概念隐喻理论为基本框架,在对川渝以及福建客家地区划拳中的隐喻进行分析后发现,其中的言语隐喻大多基于人类的共同经验,而手势隐喻则遵循象似性和认知经济性原则,两者均符合概念隐喻理论的基本假设。要对隐喻的运行机制做出更好的解读,还必须从神经科学以及社会文化认知做出考察。加大实证研究力度,实现言语和非言语证据的汇聚归一,既有利于巩固概念隐喻理论的信度,也是其发展的内在需求。  相似文献   

7.
付红丽 《云梦学刊》2013,(6):140-142
作为深深植根于民族文化中的隐喻,其翻译和表达既需要从语言意义上来理解,更要从文化范畴来探究.《红楼梦》两个著名英译本——杨宪益夫妇与霍克斯(David Hawkes)的英译本中译者对感官隐喻的翻译处理表明:感官隐喻的翻译离不开文化的土壤——其翻译很大程度上基于译者的文化认知体验;这种体验重叠的程度决定了译者翻译策略的取舍.  相似文献   

8.
黄华新  刘星 《浙江社会科学》2015,(4):110-114,159
混杂隐喻是备受争议的语言现象。本文基于现代汉语包含"人生"隐喻的语料,考察了混杂隐喻在现代汉语隐喻语言中存在的普遍性,并在接入语义学理论框架下,探讨喻体词汇概念所接入的认知模式在始源域层面和目标域层面的语义冲突和统一,阐释了混杂隐喻"混而不杂"的语义连贯机制,指出混杂隐喻的语义"混杂"仅表现在基本认知模式层面,次级认知模式间的统一是混杂隐喻获得语义连贯的核心机制。  相似文献   

9.
概念隐喻理论是认知语言学中关于意义构建的理论。它强调隐喻是人类日常生活和表达中的一种无意识的思维方式和认识世界的途径。人们通常把比较熟悉和具体的概念域映射到不太熟悉和比较抽象的概念域上,这种从源域向目标域“跨域映射”的过程是人们概念形成的重要认知工具。中国古典散文中的意象具有丰富的中国文化底蕴和渊源,其表达方式充满文化图式,如何将这些富含文化内涵的意象概念传译到译文中去是中国古典散文翻译的难点。在认知语言学的视野下,以概念隐喻理论为指导,通过译例比较分析和探讨中国古典散文意象翻译的技巧。  相似文献   

10.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方式。认知语言学派的隐喻理论揭示了隐喻普遍性的原因,也指出了英语教学中隐喻的重要性。涉及到隐喻的英语语言现象是中国学生理解和运用的难点。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尝试将认知隐喻学中有关概念隐喻的理论引入英语教学中,并探讨其应用价值,以探索解决英语教学中涉及到隐喻现象的教学难点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隐喻作为一种修辞方法广泛应用于汉语和英语中,已与人类的语言文化息息相关,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隐喻能使语言更生动形象,有时还能起到委婉的目的。两种语言在隐喻使用中有相同之处,因此有很多对等的认知,翻译起来比较容易。但不同民族、不同语言由于社会习俗、思维模式的截然不同,导致两种语言隐喻使用中有很多的不同,给翻译带来一定的困惑。关联理论是认知应用学的理论基础,对隐喻翻译起了决定性的指导作用,给隐喻翻译这一特殊的交际活动提供理论性的方法和启示,鞭策翻译工作者用恰当的方法和策略进行翻译,以求全面、准确再现原语语义,从而促进两种语言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相似文献   

12.
虽然认知语言学中的认知隐喻与功能语言学中的语法隐喻都用到了“概念隐喻”,然而通过对比两种隐喻观的概念内涵,相关的“投射”和“映射”以及“范畴”所指,可以发现两种概念隐喻在很多议题上大相径庭。另一方面,两者的差异反倒使得认知隐喻为语法隐喻提供了强大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13.
隐喻历来被看作是语言中的一种修辞格。而莱考夫和约翰逊认为,隐喻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人类组织概念系统不可缺少的认知工具。他们创立了“映射理论”,并提出了“概念隐喻”。另外,韩礼德从语言元功能的视角研究隐喻,并提出了“语法隐喻”。语法隐喻主要存在于体现概念元功能的及物性系统中以及体现人际元功能的语气系统和情态系统中。从多个维度探讨隐喻有助于深化对隐喻功能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习语是概念系统的产物,是语言学研究的焦点。认知语言学为我们提供了探索习语语义的新视角。本文尝试使用概念隐喻和概念整合理论来探讨习语的认知机制。研究表明,概念隐喻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习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概念隐喻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概念,应用概念隐喻解释认知、了解世界给了我们全新的视角。运用概念隐喻理论从英语和汉语两方面对"成功"这一概念进行了认知语言学分析,揭示其普遍性的特征,对了解我国文化,发现中西文化中的差异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隐喻理论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喻研究史上比较有影响的隐喻解释理论有六种:比较理论、替代理论、互动理论、映射理论、转移理论和合成理论。了解隐喻理论有助于我们认识隐喻的工作机制、性质特征和主要功能。就隐喻的主要功能和研究角度来看,隐喻解释理论可归为三类:修辞隐喻、认知隐喻和语法隐喻,但是这三类隐喻理论都有局限性:修辞隐喻弱化了隐喻的作用,忽视隐喻的认知功能;概念隐喻却夸大了隐喻的作用和功能,似乎概念隐喻无所不能;语法隐喻过于强调语言形式,把语言表达形式的转换看作是语法隐喻。  相似文献   

17.
概念隐喻的认知运作机制作为人类的一种基本认知模式,概念隐喻就是把人们熟悉的、具体的概念范畴(源域source domain)框架(该概念域所蕴涵的推理模式inference pattern)映射(mapping)到抽象的概念范畴(目标域target domain)上。下面以"LOVE IS A JOURNEY(爱情是旅程)"隐喻为例来说明这一对应映射过程。  相似文献   

18.
隐喻概念是构建跨越隐喻鸿沟的桥梁。英语教师应该注重在教学中输入已知的隐喻概念,总结新的隐喻概念,帮助学生注意汉英文化中隐喻概念的不同,提高学生的隐喻认知能力。  相似文献   

19.
词级概念结构的认知理据与翻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词语是基于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体验而形成的认知范畴体现,具有认知和心理基础。通过分析概念结构中的概念映射和概念整合对英汉词语翻译实质的认识过程,指出译者进行概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而英汉实例概念结构和思维模式的对比分析,揭示了传统翻译方法的局限性之所在,并尝试采用整体思维和概念联想为英汉词语翻译提供方法上的指导,以便从认知结构的角度将翻译纳入概念整合网络,使之具有动态操作性。  相似文献   

20.
在论证莱可夫和约翰逊概念隐喻理论单向性不足的基础上,本文整合西方体验哲学、中国传统心学思想和当代神经心理学的感觉统合理论,提出以隐喻认知思维体验性特征作为隐喻源域类型划分标准,通过汉语"人生"的隐喻认知机制这一个案,探讨从单一目标域指向多种源域的反向映射认知模式,从而与莱可夫和约翰逊从单一源域指向多种目标域的单向映射认知模式构成双向互补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