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解梅 《社科纵横》2006,21(1):124-125
唐代,敦煌成为中亚粟特人的聚居地之一。本文试图结合敦煌莫高窟艺术以及敦煌遗书再现当时敦煌地区的中亚乐舞文化。  相似文献   

2.
解梅 《社科纵横》2005,20(6):173
随着中亚粟特民族的迁徙和东西方政权的接触往来,代表中亚艺术风格的联珠纹样沿着丝绸之路传入我国,成为敦煌莫高窟壁画中常用的一种装饰图案。本文探讨了联珠纹样在敦煌壁画中的流行趋势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3.
濮仲远 《社科纵横》2014,(8):149-152
1997年,甘肃武威出土了一方唐代翟舍集夫妇墓志。据考证,该墓志不仅反映了凉州粟特人翟氏与安氏联姻等内容,而且涉及了翟舍集子孙被不断征发为府兵卫士,参与唐王朝在河西等地战争的史事。这些记录说明翟氏一家在凉州颇有影响,并已入籍授田,成为唐政府下编户。翟舍集家族是大部分普通入华粟特胡人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4.
敦煌遗书的概念刍议李并成何谓敦煌遗书?其范围应包括哪些组成部分?这在过去一段时期的敦煌学研究中似乎是不言而喻的,即指莫高窟经洞(第17窟)出土的遗书。然而随着学科的发展,新的有关文献资料不断发现,如1944年莫高窟土地庙文书的出土、解放前后敦煌其他地...  相似文献   

5.
祆教是粟特地区的本土宗教,并在汉唐时期随着入华粟特人的东迁而传入中国。祆教传入中国后,在主要以儒、释、道三教以及民间信仰和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逐渐中国化:对儒家从孝道、仁爱、诚信、妇德、忠君事主思想的吸取到六经、礼教谙熟,并参加科举,为将为官;对佛教是从生死轮回思想等教义的接纳;在描绘祆教神祇时考虑了道教老子的形象,同时对道教的清静无为、寄情山水也充满向往;对汉地的民间信仰和传统文化也有所吸纳。在中古时期入华粟特人的墓葬中,祆教中国化特征较为明显。中国化后祆教逐渐被同化,并最终消失。  相似文献   

6.
徐晓卉 《社科纵横》2007,22(12):108-109
上世纪90年代在甘肃敦煌学发展史上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总结和思考这一时期的学术发展特征,可以为将来更好地发展提供理论的指导。笔者在前期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归纳出当时敦煌学发展的五个优秀特征;研究队伍继续壮大,学养不断提高;学科建设扬长补短,全面发展;研究步伐扎实稳健,学术与通俗齐头并进,时代气息更加浓厚;研究方法不断更新完善,研究工作呈现新的态势;学术交流活动进一步加强。同时,也指出了两个方面的不足:宣传敦煌文化和敦煌学的力度和深度远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敦煌学的成果未能及时转化为经济实用产品。  相似文献   

7.
甘肃敦煌学学会于1991年12月24—25日在兰州举行成立大会。来自全省各地从事敦煌艺术、敦煌文学、敦煌史地、敦煌医学、敦煌体育、敦煌服饰等方面研究、出版、表演工作的敦煌学界代表50余人参加了成立大会。 新时期以来,随着我国经济文化建设的勃兴,作为本世纪国际显学之一的敦煌学研究在我国呈现出令国际敦煌学界嘱目的繁荣景象。其标志之一,就是全国范围内敦煌学研究的普遍展开,促成了中国敦煌吐鲁番学  相似文献   

8.
吴光正  曹金钟 《学术交流》2005,20(1):165-175
20世纪初,罗振玉、王国维、董康等人为敦煌文献的搜集做出了贡献。20年代,刘半农、胡适、郑振铎等为搜集、整理敦煌文献也做出了努力。30年代,国家公派的学者终于起程前往欧洲调查敦煌文献。其中,1934年,王重民被派前往巴黎查阅和编辑、摄影敦煌遗书。这一时期的敦煌文献著录实际上分为五大块,即国内、巴黎、伦敦敦煌文献目录和有关文献散录以及敦煌文学专科目录。敦煌文献的整理和搜集、著录是同步的。最早的整理者是王仁俊。紧接着,罗振玉及罗氏家族对敦煌文献的整理做出了重大贡献。敦煌文学专题文献的出版也始于罗振玉。此外,刘复、郑振铎等也为敦煌文献的整理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9.
敦煌文学是指敦煌遗书中保存的文学活动、文学作品和文学思想。敦煌文学最典型的特点是:以口耳相传为其主要传播方式,以集体移时创作为其创作的特征,以仪式讲诵为其主要生存形态。敦煌文学可作如下分类:敦煌写卷中的经典文学和文人创作的典雅文学,敦煌民俗仪式文学,敦煌宗教仪式文学。  相似文献   

10.
本文参考僧肇的<注维摩诘经>对敦煌本<坛经>中的"三无"理论--"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和分析,并与宗宝本<坛经>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比较和会通.本文认为,从修行的角度来看,"无住为本"说的是修行的依据和原则,"无念为宗"、"无相为体"说的是通过"念念无住"的修行而证果的境界."无相为体"侧重强调真如之体,"无念为宗"则强调的是真如之用.宗宝本把"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不断"称为"系缚",而敦煌本并没有明确的指出"念念相续不断"就是"系缚".本文认为,"念念相续"并非"念念无住",而是"系缚".敦煌本中的"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无有断绝"只是随顺听众的理解能力说明真如(佛性、法身)不断.因此,宗宝本中的说法与敦煌本的说法是一致的,是符合惠能"原意"的.  相似文献   

11.
敦煌遗产包括敦煌石窟与敦煌文献两类,它所蕴含的知识信息是百科全书式的,对敦煌遗产的研究形成了百科全书式的敦煌学。敦煌研究院在敦煌文物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大批成果,为敦煌学走向世界做出了贡献。为了推动新世纪敦煌学的发展,敦煌研究院将在“世界一流的遗产收藏,世界一流的遗产保护,世界一流的遗产研究,世界一流的遗产展示与服务功能”的目标导引下,把敦煌研究院建成世界一流的国际敦煌学研究重镇。  相似文献   

12.
一、引言 自1900年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发现以来,已经历了一百年的历程.就中国敦煌学研究发展而言,敦煌文学研究是较早开始的,相较于敦煌学的其他研究领域而言,敦煌文学研究成果也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13.
敦煌学是一门以地名学的学科,谈到敦煌学,一个无法绕过的话题就是敦煌和设在敦煌的研究机构--敦煌研究院及其前身--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敦煌文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14.
1992年12月16—17日,甘肃敦煌学学会与甘肃档案学会联合在兰州举办了为期2天的“敦煌遗书与古代档案研讨会”,来自省内敦煌学界、档案学界的近30名专家学者参加了这次研讨会。 本世纪初面世的总数约五万卷的敦煌遗书中保存着为数可观的中古时代档案史料(以下简称敦煌档案史料),以往中外敦煌学界的许多学者利用这些敦煌档案史料所提供的丰富的珍贵原始史料进行学术研究,取得了大量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但如果考察国内外敦煌学研究的历史状况,就会发现:在以往的研究中,极少有人专门从档案学的角度对敦煌遗书进行研究,这一方面的研究论著为数甚少。因而可以说,从档案学的角度研究敦煌遗书,还基本上是敦煌学研究中的一个空白地带,也是档案学研究中的一个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15.
八十九年前,敦煌藏经洞发现的两万余卷敦煌遗书,同精美的敦煌壁画,彩塑艺术一样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珍宝。在这几万卷敦煌遗书中,除了佛道经典著作和一些经史子集外,还有歌辞、诗歌、话本小说、俗赋、变文等一大批通俗文学作品,构成敦煌学中,敦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当时社会历史和文学发展的宝贵材料。本文拟就敦煌变文及其艺术谈一点粗浅的认识,以求教于专家。  相似文献   

16.
张永安 《社科纵横》2007,22(3):128-129
对敦煌壁画的艺术价值研究很少有人从整体上研究把握,这势必对敦煌壁画艺术价值的认识造成缺憾。从整体上研究把握敦煌壁画的艺术价值,就是要从整体上重新领略其文化风采,体悟其佛教神韵,对于敦煌壁画所蕴涵的艺术精神给予评估和阐述。我们需要确立敦煌壁画的艺术整体观,从更为宏阔的人类精神史、艺术史背景和新的理论高度重新认识敦煌壁画及其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7.
由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语言文学分会、甘肃省社科院文学所主办的一九八九年敦煌文学讨论会,于八九年十二月七日至九日在兰州举行。来自北京、甘肃的二十多位敦煌文学研究专家、学者参加了这次讨论会。 作为国际显学——敦煌学的故乡,我国的敦煌学研究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取得了令国际敦煌学界注目的成就,其中敦煌文学的研究更是成果显著,居于世界前列。远的且不说,近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是敦煌藏经洞开启后敦煌学由滥觞到蓬勃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虽然伦敦、巴黎、圣彼得堡和北京四大收藏中心收藏的敦煌文献尚未完全公布,但凭借几代学者的不懈努力,在敦煌文献的分类整理和敦煌学的各个研究领域,仍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此已为人所共知,无须赘述.  相似文献   

19.
敦煌诗歌定名辨正二则——敦煌文学丛札之二●张先堂两年前,笔者曾根据自己在研究敦煌文学作品中积累的卡片资料整理成《敦煌诗歌札记二则——敦煌文学丛札之一》一文发表①。现再将有关几篇敦煌文学作品定名辨误指正的卡片资料整理成文,续作敦煌文学丛札之二。S.46...  相似文献   

20.
再论敦煌私人结社的教化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祁晓庆 《社科纵横》2009,24(12):118-121
敦煌民间结社问题的研究已经相当完善,而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即是敦煌民间结社具有的教育与教化功能。本文从敦煌民间结社的组织形式和社内成员之间的关系角度分析敦煌民间结社组织对社内成员所具有的教化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