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系统阐述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确立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部署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认真学习和领会四中全会精神,准确理解和把握四中全会决定,深化认识和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法治方针、法治道路、法治体系等的丰富内涵与深远意义,深入探讨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关系、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的关系、法治规律与特色法治的关系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进一步探讨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关键所在、依法执政是依法治国的政治前提、法治社会是法治国家的社会基础、依法治国是重大改革的制度保障等加快建设法治国家的一系列重大实践问题,无疑有助于从政治高度上提升对四中全会精神和决定的认知,在理论深度上加强对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认同,在实践维度上加快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历史地、现实地和面向未来地看待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以四中全会精神为统领,创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理论与实践,对不断加快法治中国建设步伐、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人权是法治的逻辑起点和最终价值目标,人权法治建设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本质要求。全面推进人权法治建设应以中国核心价值导引和问题导向为逻辑起点,其基本原则是核心利益法定化、人民主体程序化、法律地位平等化、人权国情现实化,并应从人权立法的领导权、主导权、评判权和民主权四大方面优化人权立法体制,重点强化经济权、政治权、社会权、文化权和生态权益的法治建构。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以及"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新部署,标志着我国法治建设由"法律体系"的构建向"法治体系"构建的转变。这一转变,更加明确了法治是治国的机制方略和行动纲领及其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中的价值意义;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基本内涵;勾勒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4.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我党历史上第一个关于依法治国的专门文件,凝聚了全党智慧,体现了人民意志,是指导新形势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纲领。基层检察院作为一线办案的司法机关,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理政方略中,要履行惩贪治腐职责,解决"敢贪不收手"的问题;履行法律监督职责,解决"公信不彰显"的问题;履行维稳创新职责,解决"信访不信法"的问题;履行服务群众职责,解决"为民不对接"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确立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部署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对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带领全国人民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法治中国,做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战略部署。论述如何从政治高度上提升对四中全会精神和决定的认知,在理论深度上加强对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认识,并进一步提出如何从实践维度上践行法治中国建设。  相似文献   

6.
社科信息     
《大庆社会科学》2015,(1):157-158
从严治党是依法治国的重要保障"党规党纪严于国家法律,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不仅要模范遵守国家法律,而且要按照党规党纪以更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党法同国法的关系进行了新阐释,肯定了加强党内法规体系建设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显示出以从严治党和依法治党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坚定决心。《决定》明确了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的重要职责,同时强调"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从政治决断的高度,理顺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成为新  相似文献   

7.
《江西社会科学》2015,(7):231-23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贯穿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全篇的红线。《决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的展开表述实际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定义,深刻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核心要义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发展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工作布局是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重点任务是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主要目的是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的《决定》是指导新形势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纲领性文件,在我们国家的法治理论史上和法治实践上具有里程碑的重大意义。人大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人大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发挥作用,有着非常丰富的内容,有着非常广阔的前景,要做的工作是很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9.
"党规党纪严于国家法律,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不仅要模范遵守国家法律,而且要按照党规党纪以更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党法同国法的关系进行了新阐释,肯定了加强党内法规体系建设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显示出以从严治党和依法治党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坚定决心。《决定》明确了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依据党内  相似文献   

10.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领导干部是我们党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中坚力量。因此,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问题关系到党的执政能力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通过对法治素质内涵的解读,根据领导干部法治素质存在的问题及对法治中国建设负面影响的分析,探索提高领导干部法律素质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1.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之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中共中央从时代要求、理论要求、实践要求出发提出的,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我们必须正确认识依法治国,从树立法治信仰,增强法治观念;维护宪法权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坚持以人为本,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等多个方面来探析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途径,促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2.
多维度探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明确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同时,具体确立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体目标及其基本原则。这不仅充分表明了我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坚定态度,而且也鲜明展示了我党建设法治政府、建设法治社会以及实现"法治中国梦"的强大自信。而要真正能够从理论上助推依法治国的顺利实施与实现,有必要对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历史演进、相关多重关系的处理、实现条件、内在诉求、现实困境及实施路径等方面进行多维度的剖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3.
《江西社会科学》2015,(1):17-21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个需要在法治与德治的双向互动中持续推进的历史进程。法律与道德所具有的同质同向性为这一动态发展进程提供了逻辑起点。在法治与德治的双向互动中,依法治国的社会治理机制得以构建,依法治国的社会道德基础得以培育,依法治国的进程得以在动态中全面推进。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以推进法治建设。但我国历史上也有文化糟粕,即贪腐文化,在坚持依法治国和反腐中要消除贪腐文化土壤,使领导干部树立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和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自信,以文化功能提升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确保全面深化改革和依法治国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背景下,依法治国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制度保障,承载着时代所赋予的重大而紧迫的历史使命。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直面我国法治建设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立足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际,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总目标、基本原则、发展道路、基本方略、重大举措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做出了科学论断和全面部署,是新时期我国法治建设的战略动员和行动纲领。健全司法权运行机制是四中全会确定的司法改革的重要任务,健全公检法三机关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机制是健全司法权运行机制的重要内容。而我国刑事诉讼法确定的公检法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应当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原则,无论在司法职权配置和实际运行当中均存在问题。同时,在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进程中,依法治国的基本内涵和价值意蕴在不断丰富和深化,法治国家的基本轮廓和未来走向日渐清晰和理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与宪法的原则精神高度契合,具有鲜明的宪法逻辑。而法治建设的成效又因国家、社会、公民的多维参与而依赖于宪法实施的效果,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伟大历史实践中,宪法实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为了更好地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本刊编辑部特邀相关专家进行专题研究,得到了一些对此问题素有研究的学者的积极回应,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背景下,依法治国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制度保障,承载着时代所赋予的重大而紧迫的历史使命。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直面我国法治建设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立足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际,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总目标、基本原则、发展道路、基本方略、重大举措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做出了科学论断和全面部署,是新时期我国法治建设的战略动员和行动纲领。健全司法权运行机制是四中全会确定的司法改革的重要任务,健全公检法三机关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机制是健全司法权运行机制的重要内容。而我国刑事诉讼法确定的公检法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应当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原则,无论在司法职权配置和实际运行当中均存在问题。同时,在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进程中,依法治国的基本内涵和价值意蕴在不断丰富和深化,法治国家的基本轮廓和未来走向日渐清晰和理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与宪法的原则精神高度契合,具有鲜明的宪法逻辑。而法治建设的成效又因国家、社会、公民的多维参与而依赖于宪法实施的效果,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伟大历史实践中,宪法实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为了更好地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本刊编辑部特邀相关专家进行专题研究,得到了一些对此问题素有研究的学者的积极回应,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人权教育是"关于人权的教育"和"为了人权的教育",《国家人权行动计划》对人权教育进行了专门规定,对人权教育具有政治、法治和教育三个层面的重要意义。《行动计划》构建了中国特色的人权教育权利体系,明确了应尊重人权发展特殊性的教育原则,强化了国家在人权教育中的义务主体地位。高等学校人权教育是人权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从加强人权教育师资培训、推进人权教育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改革、丰富人权教育社会实践和加大人权教育保障力度四个方面着力,推进我国高等学校人权教育的实施。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指导思想,加上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核心要义,阐述了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关系;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诠释了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内涵;强化了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理念,提出了健全宪法实施、宪法监督制度和宪法解释程序机制的要求;部署了从法治运行环节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工作,发展了法制建设的方针;作出了保障司法公正的系统安排,制定了一系列司法改革的举措,发展了治国理政方略,丰富了依法治国蓝图,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15年2月25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首次将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作为"四个全面"之一加以阐述,在当今社会矛盾日益突出的背景下,更彰显了新一代领导集体的智慧和高屋建瓴。我个人体会,学习"四个全面"就是要用法治的思维处置群体性事件、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20.
12月4日,我国将迎来第一个"国家宪法日"。12月3日上午,省法学会、省司法厅、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中国法学会研究部和《民主与法制》社在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共同举办以"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为题的座谈会。省政协副主席、省法学会会长梁伟发出席会议并讲话。梁伟发指出,"国家宪法日"的设立,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他要求,要以"国家宪法日"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