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工匠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之一,凝聚着中华民族浓厚的精神追求。把工匠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价值,主要表现为: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利于加强大学生就业能力和行业自信以及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将工匠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要从课程建设、校园文化、高校组织建设等多方面着手,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和社会资源,凝聚发展合力。  相似文献   

2.
《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强调,在今后一段时期,高等学校要抓好党的基本路线的教育、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和基本国情的教育、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是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是贯穿于各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中的一条主线,是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的共同基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正确认识与处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之间的关系,对搞好两者教育至关重要。-.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3.
在汲取中国古代思想特别是儒家仁爱思想精华的基础上,《大爱精神与大学文化建设》一书科学地阐释了"爱"的本质,系统地探讨了大爱精神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为新时期弘扬中华民族大爱传统,践行大爱精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大学教育事业中树立大爱育人理念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朱子家训》是我国传统家庭教育的典范教材,书中的和谐思想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起到了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的作用,彰显了勤俭节约理念的价值观。书中的传承孝亲思想、齐家和睦邻、天人和谐等观点都对现今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论语》是一本对中国乃至世界人的文化心理都产生了重要影响的书。《论语》中所蕴含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教育资源,对于教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重要作用。本文即从《论语》修身论对学生的影响出发,阐释《论语》进课堂对高校学生政治思想建设工作的意义和作用,从而让更多的人重视《论语》,让《论语》真正走进课堂,走入学生的心灵,成为督促学生奋发努力、做好人和事的动力来源。  相似文献   

6.
毛莉 《中华魂》2014,(22):60-62
源远流长、积厚流光的优秀传统思想文化,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精神资源。为全面反映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主流思想文化和价值观,中国社会科学院推出大型学术文化工程—《中华思想通史》(以下简称《通史》)项目。  相似文献   

7.
《思想与时代》同人对民族国家伦理认同的建构处在维斯特伐利亚体系之后的近代国际体系情境中,其希望建构的"民族国家共同体"是在政治民族主义与文化民族主义双重主导之下的,内含着国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两个层面,是"历史—文化共同体"与"法律—政治共同体"的统一。《思想与时代》同人对于国族认同的建构以"中华民族(或中国民族)"概念为基础,主要通过对中华民族经历的历史事实以及在此过程中形成的法律观念、宗教信仰、语言文字等来阐释国族同一性,建构"历史—文化共同体",以期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抗战,追求民族自决。《思想与时代》同人对于国家认同的建构则对外争主权,对内讲民权,着重建构的是一种"法律—政治共同体",以期求得民族国家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8.
红色文化与大学生价值观同根同源、同理论根基与同价值引领,以及红色文化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导向等功效,充分体现了红色文化在培育新时代大学生价值观方面的重要性。红色文化作为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载体,高校可以通过积极推进红色文化进课题、入头脑等措施,提高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道德修养、人格塑造等三个方面,对以儒学思想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学生思想政治辅导员工作实践的关系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提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新时期一项伟大战略任务,体现了中华民族高度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因此,有必要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等问题展开全方位、多层面、多角度的深入研究,以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1.
东亚地区各国的古代文化和文明,存在着诸多共同的特征,构成了世界古文明系的重要一极,同时也是环太平洋文化圈的重要文化策源地。正是基于这种特殊地位,与会专家就“东亚文明和传统文化”、“中韩两国的文化交流”、“中国文化和越文化”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先民在距今两千多年前,创造了一种“爱人”、“爱民”、“重民”、“民为贵”的高尚“仁爱”精神和普遍性价值的道德关怀。这种道德关怀,先被周朝统治者创造性地吸收并系统化利用,从此世代相传,熔铸成中华民族“以人为本”的高尚政治美德和优秀政治传统。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见诸于《管子》、《论语》、《孟子》、《荀子》等古代典籍中。如今,所有文明国家的社会生活中,都程度不同地存有“重民”、“民本”等基因。  相似文献   

13.
当代大学生和谐发展的影响因素有教育制度、家庭教育、社会文化、市场经济、大学生个人等。培养和谐的大学生,一要革新大学的教育理念,建设和谐的教育制度;二要大力倡导和谐哲学,帮助大学生树立和谐发展观;三要重视先进文化建设,发挥文化的重要育人功能;四要建设并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之间和谐的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4.
儒家经典与大学生思想文化素养的提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学经典凝聚了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智慧,传承了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和民族情感。国学经典的核心思想是儒道佛三家思想。我国传统文化主流儒家经典的教育活动可以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可以使儒家的仁、义、礼、智、信、忠、恕、孝悌等思想内化为大学生的精神品质。  相似文献   

15.
吴家荣先生的《中国化文论的历史进程》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运用立足中国文化、以中西古今沟通互证观照比较之法,从"古文论仍是当代文论建设的可贵资源"、"'左联'是中国革命进程中的一面旗帜"到对"现实主义"的正确界定,追求中国当代文论自身话语和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6.
现代汉语祝愿脚本的语用认知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汉语"祝愿""问候"等脚本,充分体现了汉民族的"和谐"认知心理.现代汉语祝愿脚本,除具有"礼貌"之根本特色外,还具有独自的语言特色.就语用认知价值而言,它具有独特的语境值、人际值、时间值和语体值.  相似文献   

17.
黄帝和炎帝是中国古史传说中杰出的部落首领,是中华民族的始祖,古代圣治之典范。根据有限的文献资料及近年来对河南省濮阳西水坡遗址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实物,在厘清传说真相的基础上,着重考证炎黄文化的最早发祥地——河北的"涿鹿"和"阪泉",认为我们的祖先的确在涿鹿一带筑城生活过,也曾在这里多次交战,从而融合成今天的华夏民族,并成为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之源。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及其传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中创造的灿烂文化,它所蕴含的博大精深的内容,具有强烈的历史性、民族性和继承性,影响着我们今天的生活、制约着我们当今的教育。然而,在对待我国传统文化的态度及其传承上,当今人们却有着基本的文化判断力和理性的缺失。传统文化究竟能为当代中国带来什么,又能在多元共生的全球对话背景下给世界以何种影响,需要我们深入地反思与追问。以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入手,深入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提出中国传统文化不能仅靠延续,更需要创造性的转换,使其得到良性的传承和发展。因此,摒弃出于对现实利益的得失和民族情节的片面做法,全面理性地认识我国传统文化,对于开创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形成良好的科学发展观,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历史的镜鉴和现实的渊源,促进全球文化的平等与交流,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思想健康与否,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兴旺发达。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另一个民族的标志,当代大学生文化素养缺乏,产生一系列思想问题。文章通过对大学生思想现状的原因分析,提出教育工作者应引导大学生正确理解并学习传统文化,培养合格的中国特色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