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0 毫秒
1.
在综合考虑PPP项目中的独立监管机构、私营机构、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等利益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9个测量PPP项目绩效的关键指标。对现有的PPP项目绩效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比较,识别出PPP项目绩效的3大影响因素和18个可测量的子因素,并构建了分析PPP项目绩效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结果表明,PPP项目的特征因素与项目绩效的好坏有直接的关系,项目环境和项目参与人因素的影响相对较弱,参与方的满意度、项目的功能和质量对PPP项目绩效最具有解释能力。  相似文献   

2.
PPP模式为政府满足公众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需求提供了一种创新解决方案,即引入社会资本的专业技术和管理能力,以更为商业化运作模式提供公共基础设施。然而,并非所有基础设施项目都可以采用PPP模式,PPP模式的确定需要以实现物有所值为目标。物有所值(VfM)评价便是实现上述目标的关键途径和方法。以英国VfM评价为依据,结合我国国情,一方面从可行性、有益性和可实现性三个维度,构建VfM定性评价指标体系;另一方面着眼于公共部门比较值(PSC),将PSC指标分解为原始PSC值、竞争中立调整、转移风险和自留风险四部分。经实证分析可知,VfM值为28.02%,大于国际10%的标准,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能够有效评估PPP项目物有所值的实现情况,可以为政府决策部门和PPP从业者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PPP模式作为国际上通行的融资模式,通过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的密切合作来投资和建设基础设施,是一种解决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创新模式.针对PPP的项目绩效管理问题,论题应用层次分析法,构造了PPP的层次结构模型,设计了相应的指标体系,给出了权重的计算办法,并通过公共交通项目案例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从而为客观公正地评价PPP项目的绩效水平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以公私合作项目绩效评估为研究对象,采用"成功度"评价的方法,建立了PPP项目绩效评价梯度模型.以浙江某园区PPP项目的案例说明了该模型的应用.结果显示:PPP项目绩效评价梯度模型有效避开了评价指标模糊、难以量化的难题,在对PPP项目进行评价方面表现出极强的实用性.为进一步提高PPP项目的绩效管理水平,应设置独立于项目的第三方作为评价机构,加强对PPP项目事前、事中、事后各个环节的全方位监管;加强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从行业角度构建行业统一的指标体系,为PPP项目绩效评价提供行业标准.  相似文献   

5.
PPP是政府和社会资本共同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合作模式,是推进现代化经济建设的重要工具.在责任实现视域下,PPP项目存在责任划分不清晰、实施不到位、追究不严格等诸多责任问题.结合中国PPP项目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城市垃圾焚烧项目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为例,通过调研和访谈,在项目的识别、准备、采购、执行和移交五个阶段,对城市垃圾焚烧PPP项目中政府和社会资本双方的责任展开分析,旨在唤醒责任意识,构建和完善责任机制,明晰多元主体如何明确划分责任、忠实履行责任和严格追究责任,为PPP项目实践中的责任问题提供建议和参考方向,促进和保障PPP项目的成功实施.  相似文献   

6.
公私合作模式(PPP)是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合作提供公共产品的制度安排。从经济法维度看,PPP协议的公益属性要求在发展PPP模式中以保护社会公共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案例比较可以发现,我国PPP模式的立法相对滞后,各项规范性文件缺乏完善的机制保障,导致因权力运用不当、制度设计不足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不理想。构建PPP模式中社会公共利益保障机制,要求政府在PPP模式中切实承担社会公共利益保障职责,在法律制度设计中坚持社会公共利益优先原则,合理界定公私合作的权责关系,强化对PPP项目中政府权力的监管和问责,改进公众参与的制度设计,保障公众参与的规范性和有效性,从而更好地实现PPP模式中的社会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7.
为促进经济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提高交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质量、增加公共产品有效供给,从经济学视角出发,对国内外学者近年来关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按照文献的发展脉络和逻辑关系对交通基础设施PPP进行总结和概括,从项目定价、公私合作、风险承担和绩效评估四个维度探讨相关研究的新进展。研究发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PPP的研究越来越多,对实践的影响也日渐增强; 从项目定价和公私合作这两个维度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相关PPP的研究更具有规范性,而风险承担和绩效评估创新性地从制度经济学和管理学角度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PPP项目进行了研究; 未来从经济学视角开展PPP研究,需要运用更加宏观的视角,整体研究和阐述PPP中的系列问题,从政府部门、企业、责任单位、管理层、社会效用等多个角度提出改进路径,这对整体提升国内公共基础设施领域PPP取得社会成效乃至经济高质量发展程度都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PPP项目的再谈判比较分析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再谈判是公私合营(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PPP)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再谈判的高发会导致资源的浪费以及管理效率的降低。因此,研究再谈判问题可以有效减少再谈判的发生,从而提高我国PPP项目的经营绩效。近30年,拉美国家PPP项目再谈判的众多案例为我国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意义。从PPP项目国际经验出发,结合我国实际,分析找出了PPP项目再谈判的关键影响因素,提出了进一步完善PPP立法、改进合同设计、规范竞争性招标、加强监管以及明确相应惩罚制度等应对措施,为我国公私双方PPP管理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指出由于我国廉租住房保障体系缺乏有效的政府绩效评估指标和评估标准,相应"问责机制"缺失,致使当前廉租住房保障建设滞缓。通过对廉租住房保障中关于政府绩效评估的相关研究和思考,从而初步建立起廉租住房保障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以期增强政府的责任感,为廉租住房政策的顺利实施提供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10.
当前中国社会经济条件下PPP项目存在前期持续时间普遍较长、运作不规范、危机频发的现实问题。研究项目危机并采取措施化解、减少冲突是PPP项目治理的关键。探究国内PPP项目危机发生条件和政策治理作用,能够为进一步规范国内PPP项目前期运作、解决项目危机、提高项目绩效提供有效的治理路径。建立前期交易成本、制度治理与PPP项目危机的关系理论模型,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前期交易成本对PPP项目危机有正向影响作用,制度治理在前期交易成本与项目危机关系中起到负向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前期交易成本应作为PPP项目前期重要的风险关注点,制度治理应作为规制PPP项目前期运作的治理着力点,同时还应充分重视危机治理作用,以推动PPP项目绩效的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1.
基于《PPP项目合同指南(试行)》出台前后签约的7个水处理PPP项目,检验了标准化契约在简化PPP治理复杂性方面的作用路径与效果。是基于经验证据研究标准化契约在降低PPP模式治理复杂性方面的实证文献,弥补了标准化契约作用路径与效果缺乏经验支撑的缺陷,也为后续进一步研究PPP标准化契约的作用机理提供了可借鉴的分析思路和检验方法;同时,对于当下的中国PPP市场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  相似文献   

12.
因具备较高运营效率,可缓解政府财政压力等,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s,PPP)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受到世界各国推广。但在实践过程中,有大量的 PPP 项目以失败告终,给私人投资者和公共部门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分析世界范围内25个失败的交通基础设施 PPP 项目的实施过程,寻找其失败诱因。结果表明,不完善的法律政策制度是 PPP 项目失败的主要原因。不完善的契约机制同其他多种因素共同导致项目失败。  相似文献   

13.
公私合作制(PPP)模式在国外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已得到普遍运用,虽将其运用于我国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还较少,但这种"多赢"模式已得到国内各合作方的认可。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大发展,为使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PPP项目顺利地实施、运营,各级政府应加快角色转换,完善法律法规,培养专业人才,培育专业机构并建立健全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14.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这是《尚书》儒家治国理政思想的经典描述。民生问题连着国运,国运昌盛的重要指标是看老百姓的生活质量,为此,从以下角度阐述了几个问题:民生问题实质上是国民素质问题;提高素质、改善民生的根本途径是积累人力资本;改善民生必须先改进“民质”,积累人力资本必须优先发展教育。指出民生问题不仅仅是社会问题、经济问题,更是攸关国家兴衰的政治问题,必须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5.
能否正确识别PPP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风险以及对风险的重要性作出评价关乎PPP项目的成败。为了解决PPP项目管理中的这类问题,通过定性方法德尔菲法对广东某条高速公路的PPP项目风险进行识别并且加以分析,首先提出基础设施PPP项目中存在的风险因素,然后采取定量方法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模糊综合评价法结合粗集理论进行模糊定量分析,从而对PPP项目风险进行评估和预测。最后得出模糊综合评价法在PPP风险评估的优越性以及此PPP项目的风险系数。  相似文献   

16.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基于我国正处在城镇化快速发展、地下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的大背景下被政府推出,而采用PPP模式来建设和运营地下综合管廊被视为该等项目投融资方式的一种创新机制.由此,通过论述综合管廊项目投资范围的合理确定、运作方式比较、定价及调整机制、绩效管理机制和风险类型及应对这五个方面,来归纳关于建设地下管廊PPP项目实务要点,供专业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17.
Under the new normal state, the PPP project will play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in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China.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PPP project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implement integrated project governances. Firstly, according to the index system of two kinds of PPP projects governances (Contract Governance and Relationship Governance) and PPP project management performance determined by theoretical analysis, the DDX project is selected as the analysis object. After identifying the case, this paper explains the basic information and preliminary work of the case. Then, the three contents of contract governance, relationship governance and project performance are analyzed comprehensively. Case studies show that all of these two governance modes have positive effects on project management performance. However, due to the lack of information in the case, the validity of the conclusion also needs to be verified aga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