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总计305首,诗歌中经常使用的赋、比、兴等艺术手法对后代文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诗经》中有大量的篇幅描写了女性的美丽,着重描写女性的容貌、品德与行动姿态之美。本文将简单介绍《诗经》的内涵,并举例分析《诗经》中的女性美学。  相似文献   

2.
《诗经》爱情诗以恋爱诗以及与爱情婚姻有关的诗篇为主,其以独特的情感内蕴和艺术魅力,具有突出的美学价值。一方面具有深广的情感内容,其中真实人性的展示,爱与恨、悲与喜等情感的自然流露,以及对崇高和谐的爱情生活的追求,体现了真善合一的人性美、情感自然流露的至情美。另一方面具有独特的艺术形式美,爱情诗在情感的抒发上,优美的文字、朴质的语言,以及比兴手法的运用,使诗歌具有如诗如画、物我合一、真实和谐的意境美,达到了语淡而情浓,词浅而意深的美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诗经》用赋、比、兴手法创作了大量女子形象。其中以花、水、虫、月为原型的女子形象,已演变为华夏大地女性审美文化意象。庞德在《诗经》翻译中运用意象构筑的技巧,灵活处理原文文化意象的象征意义,有独特的文学以及翻译研究价值。本文将集中探讨庞德《诗经》译本中的女子意象翻译。  相似文献   

4.
中韩两国自古以来交流密切,韩国一向重视中华传统文化,也很早就受到了《诗经》的影响。力图通过考察《诗经》在韩国的传播和研究情况,探索《诗经》对韩国文学、语言、教育、建筑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以便更好地弘扬中国文化,促进《诗经》跨文化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孙志江 《公关世界》2016,(11):48-51
《诗经》不仅是中国最古老的诗歌总集,也是一部反映当时社会的百科全书,其经历两千多年已成为一种最具生命力的文化基因,融入了华夏文明的血脉。西汉初年以治《诗经》著称的著名经学家韩婴著有《韩诗外传》,该书虽不是解释《诗经》的著作,但书中的每一则故事或每一条议论之后都引《诗经》,用以印证故事或议论。沿着这条思路,我们发现,建立在管理学以及传播学基础上的公共关系(Public relations),其文化渊源并非绝对西化和孤立的。19世纪前期法国人比奥的专论《从诗经看中国古代的风俗民情》明确说明:《诗经》是“东亚传给我们的最出色的风俗画之一,也是一部真实性无可争辩的文献,它以古朴的风格向我们展示了上古时期的风俗习尚、社会生活和文明发展程度。”梁启超说:“现存先秦古籍,真赝杂糅,几乎无一书无问题,其真金美玉,字字可信者,《诗经》其首也。”基于此,我们从《韩诗外传》入手,追寻“思无邪”的诗经思想内涵以及“温柔敦厚”(孔子语)的诗经特点,探讨公共关系之古老且厚重的文化基因。  相似文献   

6.
《诗经》的爱情观对后代爱情诗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历代对《诗经》的爱情观都有继承与发展,因时代社会制度不同,人们的价值观不同,不同时代的诗词形成了不同的爱情观。本文拟就近代台湾著名女诗人席慕容的爱情诗所体现的爱情观,通过与《诗经》爱情观的比较分析,从追求爱情的方式、爱情的表达方式、坚守爱情的态度、失恋女子态度等角度,透视近代诗词对《诗经》爱情观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诗经》、《史记》说“中国”我国古代文化典籍《诗经》最早出现"中国"一词。《诗经·大雅·民劳》曰:"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意即首先爱护帝王所在国都的百姓,进而安抚全国各地。《集解》记载,"刘熙曰:帝王所都为中,故曰中国。"古代,汉族居住的地区,亦称华...  相似文献   

8.
读书乐悠悠     
宋士元 《老年世界》2008,(14):23-23
退休后,时间充裕,为充实生活,读了老年大学的文史系。联系课程的内容,选读了相关的书。学史从秦汉开始,学文从《论语》、《孟子》起步,学诗从《诗经》、《楚辞》入手。由远而近,追根寻源,由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  相似文献   

9.
王晔 《现代交际》2012,(11):31+30
《诗经》中以女性为抒情主人公的情诗在表现技法上通过以实出虚、结尾留白的方法体现出虚实结合的创作手法之美,又通过采用多种修辞手法和呈现方式的叙事,令诗歌表现出叙事方法多样之美.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续一切经音义》为底本,力图找出其引用《诗经》的例子,对这些例子进行训诂研究。《续一切经音义》含有的《诗经》(毛诗)中的词语主要有以下几类:自然景观(旭日)、农作产物(稻粱)、飞禽走兽(螟蛉)等,无一不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象,民俗风情。通过训诂,更理解了这些词语在当时当地的意义,以及其的意义和现在意义的相同和差别之处。  相似文献   

11.
"而"字在先秦文献中使用广泛且用法复杂。以《诗经》和《孟子》中"而"字用例作为研究材料,对"而"字进行穷尽式的统计和定性、定量的描写。在此基础上,分析比较《诗经》和《孟子》中的"而"字用法的异同,并结合学界已有研究成果,对连词"而"的性质、"名而动"等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从而对"而"的语法性质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胡续静 《现代妇女》2013,(12):271-271,274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其大部分的篇章中运用到数词。通过对《诗经》中数词的统计,本文将从数词的分类,数词的组合形式两个方面对《诗经》中的数词运用进行浅要地分析。  相似文献   

13.
王保群 《职业》2011,(23):135-136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共305篇。《诗经》中描写男女爱情生活的诗篇,可以分为恋爱诗和婚姻诗两大部分。婚恋诗主要在《国风》中,《国风》一百六十篇,反映婚姻恋爱主题的将近一半,《郑风》《卫风》《周南》《召南》中写爱情的诗也很多。  相似文献   

14.
天问子 《老年人》2008,(9):36-37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包含了从西周初期(公元前11世纪)到春秋中期(公元前6世纪)五百多年间我国北方的民间歌谣、士大夫作品,以及祭祀的颂辞。根据《史记》,孔子收集整理《古诗》,选取“可施于礼仪”的三百零五篇。《诗经》最初称作《诗》或《诗三百》,在战国晚期始称为“经”,并当作最权威的典籍被引用。所谓“子曰诗云”的“诗”指的就是《诗经》。  相似文献   

15.
<正>许渊冲,北京大学教授、著名翻译家。1921年生于江西南昌,1938年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8年留学巴黎大学。曾翻译《红与黑》《包法利夫人》《追忆似水年华》等世界名著,并将《诗经》《楚辞》《论语》《唐诗三百首》等翻译成英法文字。2010年获中国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  相似文献   

16.
《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蕴含着丰富的优秀传统价值观念。社会主义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诗经》中优秀传统价值观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密切的联系,培育《诗经》中优秀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其中的联系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尤其会对当代大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诗经》中大量关于男女之间爱情的诗篇,是我们了解三千年前古人情感生活的重要依据。然而,在这些或缠绵悱恻、或清丽淡雅的爱情诗中,作为爱情诗一个重要的分支——《诗经》中弃妇诗的产生与发展则是先秦女子对于爱情的探索与对命运的抗争的重要象征,更是中国早期婚姻社会生活的再现。  相似文献   

18.
《采薇》是《诗经》中最具代表性的篇章之一,诗文表达了边疆战士思念家乡却不得归家的凄苦心情,同时也体现了其民族大义。本文将《采薇》分为三个部分,具体论述了其表现手法和艺术特征,以此探讨《采薇》诗文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19.
周纯 《职业时空》2008,4(5):53-53
《诗经》产生于先秦时期,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以“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精神,反映了周代五百年的社会风貌,传达出当时社会各阶级特别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广大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和丰富情感,并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先河。同时,它诸多优美而精湛的表现手法,充分展示了《诗经》在艺术上的巨大成就。本文仅就《诗经》重章叠句的艺术形式试作粗略探讨。  相似文献   

20.
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主要强调了儒家诗学的政治功利主义思想,推崇"美刺"和"风雅比兴",提出"讽喻诗"的诗歌概念,同时也涉及到道家主张的审美性诗学思想。本文将从儒道互补的诗学思想浅析白居易的诗学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