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石生先生是我国第一代小提琴演奏家、教育家,这位年逾70的老人,每天都坚持练琴,并且坚持登台表演;作为一名老师,他数十年如一日,默默耕耘。他与很多"纸上谈兵"的老师不一样,郑石生先生有着数十年的演奏经验,不论学生演奏什么作品,他都随时可以示范。本文从郑石生先生的演奏及教学方面进行探讨和分析,进而更好地掌握小提琴的演奏和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2.
古筝历史源远流长,各流派奇花绽放,各地区古筝流派在演奏技法方面也各不相同。伴随时代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如若仅凭借传统的表演技法,已经难以满足当前听众的多元化需求,需从新领域、创新性的探寻新的演奏技巧。本文通过分析古筝演奏技巧的发展,以此为基础提出其对古筝音乐风格的影响,为后续演奏技巧提升理工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古筝演奏是我国的一种古老音乐艺术形式,对于气与韵的要求非常高,这也是传统美学的一种体现。为了保证演奏的具体效果,就需要寻找到气与韵之间的协调。所以本文旨在从古筝演奏艺术中的气和韵分别入手,探究其艺术表达形式,提升对于古筝艺术的理解,提升个人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4.
吴志菲 《职业》2014,(22):52-54
闵惠芬曾说过:"我的生命依恋着许许多多的生命,是二胡拉出了我第二条生命。"这位中国民族音乐领域传奇人物,在中国二胡史上开辟了一个以女性形象为主体的"闵惠芬时代"。她的演奏被国际音乐界评价为:即使在休止符时,也有情感!她演奏的二胡曲《江河水》,曾经感动得世界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泪流满面地称她"奏出了人间悲切。"  相似文献   

5.
石雅洁 《现代妇女》2014,(3):229-231
刘天华一生创作和发表了十首著名的二胡作品,这十首二胡曲在艺术上各具特色,是他在继承我国民间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借鉴西洋的技法而创作的,在民族乐曲的创作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演奏技法中相同符号在不同乐曲、不同情绪中的变化奏法,演奏中虚实、动静、浓淡、刚柔的对比与变化,揉弦与换把技巧的应用,滑音与装饰音的谨慎使用等五个方面对刘天华先生的十首二胡曲进行"再创造",使得不同的技巧在不同的乐曲及不同的情绪中合理的变化应用,恰如其分的表现好音乐内容。  相似文献   

6.
论竹笛教学     
竹笛是我国民族乐器中的一种。竹笛不仅可以演奏中国传统名曲,比如《姑苏行》、《欢乐歌》等,而且能演奏转调频繁、半音繁多的现代作品,比如《三峡随想曲》等。改革开放后,竹笛深受大众欢迎,学习者逐渐增多。本文从竹笛的调笛膜、姿势、气息、识谱等方面对竹笛教学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现如今学习二胡的人越来越多,演奏的很好的也不胜枚举。但是,大多数人只是在追求演奏技巧上的提高,认为演奏技巧越高,二胡就会演奏的越好,其实不然。好的演奏技巧固然是演奏好二胡的一个因素,但要想真正的演奏出能够感动自己,感动观众的音乐,仅有好的演奏技巧是远远不够的。演奏好二胡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本文着重从演奏风格、气息以及情感这三个方面来论述。  相似文献   

8.
<正>盛中国,中国小提琴学会会长,被国外权威人士誉为"杰出的音乐演奏大师"、"最迷人的小提琴家"、"中国的梅纽因"。他是新中国小提琴演奏艺术的领路人,从1986年至今,先后在中国、日本、美国举行的国际小提琴比赛中出任国际比  相似文献   

9.
所谓"相由心生,心引导手",音乐表演者演绎音乐作品从内心有感而发,对其进行二度创作,通过肢体语言向观众传达最直观的音乐信息。正确的肢体语言可以很好地引导观众理解音乐作品。表演者通过演奏展现其演奏魅力,正确、恰当的姿势、动作更表达了演奏者独特个性、音乐气质及其音乐思想。  相似文献   

10.
邝良字 《老年人》2004,(11):48-48
这次云南之行!最饱耳福的是在丽江欣赏纳西古乐"演奏古乐的地方是一座四合院!青瓦白墙!五花石阶!门前铺着厚厚一层新鲜松针!清香软滑!脚感异常舒适"演奏厅并不大!约!""多个座位!全是长条木靠椅!古旧而整齐"独特的是横梁处悬挂着!"多位老人的画像!都是已经仙逝的古乐会成员"演奏  相似文献   

11.
在民族管弦乐竹笛演奏中,采取良好的演奏策略并落实到实际,对于提升演奏效果具有重要影响.基于有效的演奏策略,不但促使竹笛充分体现了自身的特色,同时也能很好的与其他乐器进行融合.民族管弦乐队充分认识到竹笛演奏的良好开展,对于自身发展的积极作用,进而通过有效阅读五线谱、明确统一的调音、与乐队进行融合、掌握音准和节奏等策略,为...  相似文献   

12.
胡潆哥 《现代妇女》2014,(3):238-238
练习与演奏是钢琴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演奏者只有有效的平衡两者的关系,才能取得进步。本文通过深入探究钢琴学习过程中练习与演奏的性质、特点、目的及采取的方法,并结合钢琴技能和舞台表演经验的研究,发现练琴与演奏之间的区别及辨证统一的关系,最终分析出如何运用两者之间的规律指导人们获得高质量的演奏效果,从而实现演奏价值。  相似文献   

13.
从整体钢琴演奏艺术上来说,钢琴演奏技能作为演奏者掌握的基本技巧和基本功力,对钢琴的演奏效果起到了关键影响。在钢琴演奏教学过程中,双钢琴演奏作为重要的钢琴演奏形式,其也是钢琴艺术中的重要艺术表现形态。不仅蕴含了绝妙的钢琴演奏技巧,更是在两架钢琴、两位钢琴演奏者的共同演奏下形成钢琴表演的共鸣与呼应。基于此,本文立足于双钢琴演奏的基本演奏技能入手,围绕双钢琴演奏的具体教学经验进行展开探索,从而展现双钢琴演奏的艺术魅力与深厚的教学价值。  相似文献   

14.
低音提琴被引入我国传统的戏曲乐队,在戏曲乐队演奏中发挥重要作用。应重视并研究低音提琴专业的深入发展,以便使低音提琴能够更广泛地参与民族音乐的实践。  相似文献   

15.
赵曼琴先生的古筝快速指序是在遵循传统指序技法原则的基础上,对此进行的一次创新,是古筝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提高演奏者的速度问题是其“新技法概论”的宗旨。他打破了传统筝曲中“对称性”的指法原则,使四个手都获得较强的独立性,最大限度的发挥了每个手指的作用,从而获得更为实效的演奏。此外,还应注意演奏中指法安排的重要性,它不是一蹴而就,更需要我们在掌握一定指法安排原则的基础上,慢慢的积累经验,用心去揣摩。  相似文献   

16.
琵琶演奏的右手技艺,是演奏中的精华技艺,对乐曲音色的衬托和彰显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琵琶右手演奏中的集中常见技艺进行了探究,重点分析了琵琶右手演奏的技巧和关键点,最后提出了琵琶右手演奏技艺规范性练习的一些策略,以期为琵琶练习者掌握良好的右手演奏技巧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音乐在音腔的变化、韵味上与西方乐曲有很大的不同。中国钢琴音乐作品是西方乐器与中国传统音乐结合的典范,其作品既带有西方音乐的美,又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因子。本文就从音色、气韵、留白、踏板几个方面对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风格进行初步地探讨,希望能对中国钢琴演奏事业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主要研究提高大提琴演奏音乐表现力的策略,分析了大提琴演奏的艺术魅力和演奏音乐表现力不强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对提高大提琴演奏音乐表现力的有效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古筝演奏中,其音乐的意境犹如图画般美好,这就要求演奏者将演奏技巧融入到情感表达当中,创造出美的享受。如何能够让听众"情动之中",体会到筝韵的美感,这不仅仅是演奏者需要思考的问题,更是古筝教学的方向之一。本文就古筝教学中如何把握筝韵美进行了探究,以期促进古筝教学的发展进步。  相似文献   

20.
小提琴是一种弦乐类乐器,在小提琴演奏当中,左手技巧尤为重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艺术的追求也在随之提升。小提琴演奏不但能够促进音乐艺术的发展,还能提升人们生活品位。因此,小提琴演奏者应该熟知各种演奏技巧,同时发挥出自身的演奏特点,更好地向听众展现出小提琴独特的魅力。本文首先分析了小提琴演奏过程中左手持琴及手指基本动作技术要领,然后详细分析了小提琴演奏中左手技巧,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