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范畴理论和隐喻理论,以"small"一词为例,分析和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表示空间量的形容词的一词多义现象形成原因和生成机制,论证词的多义是依靠人的心理认知并以原型范畴理论为基础,通过隐喻的方法生成的.  相似文献   

2.
一词多义现象是语言学研究的热门话题之一,本文以原型范畴化理论作为理论支撑,以"power"为例对一词多义现象进行认知阐释。通过对"power"一词的分析,发现在"power"原型的语义范畴中,包含基本义和其他边缘义项。这些义项以基本义为原型,其他边缘义项则是通过原型转化、原型分裂和次范畴化等途径产生。  相似文献   

3.
一词多义是语言的一种普遍现象,在英语中更是屡见不鲜,除了专有名词和术语外,其单意词数量很少,因而这也是众多英语学习者为之困扰的原因所在。找出造成一词多意的原因以及怎样获得具体的意思就显得很有必要。本文将从主要从引起一词多义的内部原因,外部原因方面对一词多义进行探讨,并借助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理论浅析同一词的多义之间的内在关系,并浅析对英语学习者带来的启发。  相似文献   

4.
一词多义现象的研究是一个复杂的历时研究,其认知机制比较复杂,但意象图式却是最根本的动因。意象图式使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成为可能,并为最终的范畴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Vyvyan Evans提出的LCCM理论(Evans,2006)为意义建构提供了理论模型。该模型以语用理论为基础,对词汇概念和百科知识做出区分,同时兼顾了词汇层面的意义生成和小句层面的概念整合,为多种语言现象提供了研究方法。概念多义作为一词多义现象的一个分支,虽说普遍却又常常在多义研究中被忽略。以LCCM理论为出发点试图探讨概念多义现象的意义构建过程。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范畴理论观察了类推在其中的作用和地位,结论是,类推在范畴原型认知中起了催化剂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原型理论是一种分级归类或者划分范畴的理论,是认知语言学在研究范畴划分这个基本问题的过程当中发展起来的理论。该理论在各个领域中都有突飞猛进的发展,随着研究日趋深入,在第二语言习得中尤其是词汇习得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因此原型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也成为很多学者日益关注的焦点和研究对象。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原型理论将讲解的单词或者语法模式看作是原型,以此为中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积累并理解相似的词汇及语法,提高学生学习词汇和语法的效率。同时,教师在进行授课设计的时候也可以根据原型理论的相关原则在认知心理方面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角度,运用原型范畴理论分析汉语存现句的各种句式。我们认为汉语存现句的各种句式具有家族相似性,从而构成一个存现句范畴。在原型范畴理论视角下分析汉语存现句的各种句式,可以清楚地了解各句式间的深层联系,以及揭示人们借用存现句表述事物时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和思维方式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9.
词汇是英语教学中的重点,对提升学生英语水平具有重要作用。认知语言学优势显著,对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分别从基本范畴理论、原型理论和概念隐喻理论探讨了认知语言学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10.
隐喻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概念隐喻是在认知语言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理论,是用一个范畴的概念去解释另一个范畴的概念。颜色是人类对外部世界的一种认知方式,当我们用颜色的基本范畴去表达其他认知域时,便形成了颜色隐喻认知。本文通过对英汉颜色习语的概念隐喻进行对比,为该领域的语言学研究提供新思路以及提升其理论高度。  相似文献   

11.
语义在其使用过程中会发生变化,语义扩展是语义变化的一个方面。原型范畴理论为语义扩展提供了理论上的可能性。语义扩展主要通过隐喻和转喻这两种认知机制来完成。隐喻和转喻通过连锁型和辐射型两种形式共同发挥作用,完成语义扩展。  相似文献   

12.
范畴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理论之一,这一理论的产生为高中英语教学提供了更有效的方法,对词汇教学、写作教学等有很好的指导作用。本文分析了范畴理论在英语词汇习得、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探讨认知范畴理论对高中英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隐喻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模式,是新的语言意义产生的根源。本文运用隐喻认知理论对委婉语进行解释,描述了英语委婉语的意义建构与认知阐释,并从认知的视角去分析、理解和解释英语委婉语现象。  相似文献   

14.
在俄语中一词多义的现象非常普遍,给俄语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阻碍。如果运用认知结构同化论来学习俄语,通过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来强化新知识的吸收能力,必将使得俄语学习难度大大降低。此法可以将新知识进行内化,融入到学生已知知识中,加强学生对俄语运用的能力,从而达到提升学习效率、加速大学俄语普及率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5.
王寅教授提出的ECM认知模式(事件域认知模型)的分析方法,强调了事件行为的转喻性,要素的层级性,能够很好地从认知角度,对词义变化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本文试图在王寅的基础上,运用认知语言学中三大认知模型之一--事件域认知模型出发,通过其模型的两个主要因素:行为和事体,分析并解释这一现象,对于重新认识词义变化深层机制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申颖 《现代交际》2011,(6):36-37
由于语境的制约,一词多义现象普遍存在。译者在翻译中面临的一个难题就是要确定词语的具体含义从而寻求最贴切的译文。这样的翻译过程是和语境息息相关的,从正确的理解到译词的选择都是在具体的语境中实现的。本文试图通过《雷雨》英译中的一词多译来说明语境对于翻译选词的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50、60年代,实验心理学和认知科学对人类认知过程的研究取得巨大进展,以认知过程为基础解释人类行为的产生已成为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方向.攻击行为这一人类最古老的侵犯行为也受到这一研究趋势的影响,涌现出以认知解释攻击行为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其中尤以社会信息加工理论的研究最为突出,它提出了攻击行为的社会信息加工模式.  相似文献   

18.
重叠词是一种广泛存在的自然语言的普遍现象,是一个重要的、形态特殊的语法手段。以认知语言学视角,从象似性和范畴化两个层面出发,对汉语重叠词的形态结构、语法功能、语义和语用四个方面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语言交际包括话语的生成和话语的理解,在语言交际的全过程中,语言交际是人类交际活动中一种十分重要的形式,言语交际中对于编码和解码的分析应用于关联理论研究,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理论.本文将研究关联理论在言语交际中编码和解码的认知语用分析,这将有利于在交际的认知过程中,话语动因的逻辑推理和基于心理语境的解释交替进行、互相补充.  相似文献   

20.
"×死我了"的构式义表达某人经历了一个极端的状态变化,从该构式的构式义出发,运用范畴化和概念化的认知能力对诸如动词、形容词、副词这样的语法范畴进行了语义刻画,从而提出该构式成分中x的存在理据和限制条件,即×只能由形容词和动词充当。然后论述了剩余成分"死"的语法范畴,进而从范畴化和构式生态性两个角度对这一构式的生成理据做了充分的解释。最后将这一构式上升到概念结构的层面,通过侧显、聚焦的识解方式对这一构式进行了详细的语义描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