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音作为语言的物质外壳,是有效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的必备工具。而内蒙古西部方言对学习英语语音语调有一定的消极影响。本文依据Odlin的语言迁移理论,分析内蒙古西部方言对学习英语语音语调的负迁移作用,帮助学生找到自己发音不准的原因,从而提高受内蒙古西部方言影响严重的英语学习者的英语语音水平。  相似文献   

2.
英语元音发音问题产生的原因很多,从社会语言学层面来看,母语方言是影响英语发音的一大因素。采用定量分析,通过实验语音学和感知测试的实验方法,调查济南学生对英语元音/i/的发音和感知问题,对济南母语者的英语发音中"负迁移"现象进行了一系列探究。研究发现,学生的发音和辨音很大程度上与其母语发音习惯有关。针对这一结果,提出了相关的英语语音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3.
周林 《现代交际》2011,(6):42-42
语音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对英语学习者口语能力的评价,而英语语音总会受到方言习惯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和对比贵州方言与英语语音的特点,探讨贵州方言对英语语音学习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4.
语音内部迁移是导致英语同根词汇发音错误的主要原因。本文旨在探析学生英语学习中存在的同根词汇语音语内迁移现象,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5.
高校零起点俄语专业学生大多在中学时期学习英语,俄语是他们正在习得的第三门语言,因而零基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免受到第一外语英语的影响。根据三语习得理论,从字母和语音层面、词汇层面、语法层面分析得出,英语对俄语学习可能产生正迁移影响,也可能产生负迁移影响。零基础俄语学生在学习俄语时,可以对比两种语言,不断总结语言规律,充分利用英语对俄语的正迁移,尽量减少负迁移的影响,一步步建立起俄语学习的体系,培养自己的俄语思维。  相似文献   

6.
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学习者往往会在很大程度上受母语语言习惯的影响,这种现象被称为母语迁移。日语教学当中,从最初的假名发音到之后愈发复杂的长句发音,笔者在长时间的任教过程中发现发音教学环节往往就会出现母语迁移现象。特别是笔者所任教大学的日语学习者绝大多数出身自赣方言地区,学习者大都有各自的方言发音习惯,所以对学习者来说,完全摒弃自身方言的发音影响,不仅在纯汉语环境中学日语是不可能的,而且在日语环境中学习日语也无法实现。所以在语音教学当中可以结合日语的发音规律,借鉴赣方言的发音特征并围绕母语迁移的现象,在帮助学习者规避方言发音的干扰(负迁移)的同时,充分利用自身的方言发音来辅助学习日语发音(正迁移)。  相似文献   

7.
在当下高校英语专业学生所开设的英语语音课程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经常出现各种问题:例如长短音混淆不清、双元音滑动的忽略、清浊辅音不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汉语与英语的发音差异造成的负迁移、学生自身不重视语音学习,语音基础薄弱、以及语音学习中情感因素的消极作用。而通过严格要求学生学好标准普通话、增强听力练习,让学生做自我对比训练,弥补差距,追求进步,以及培养兴趣,促进移情等等,可以极有效的促进英语语音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8.
赵粉琴  李晓梅 《现代交际》2014,(12):249-249
迁移理论是语言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理论基础,其有效的解释了母语与第二语言之间的关系,并对第二语言的学习指明了方向。鉴于此,本文主要对汉语语音对英语语音习得的迁移进行研究,希望通过笔者的努力找出英语语音教学的发展之路,对英语语音教学进行有效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周向茹 《现代妇女》2014,(3):126-126
本文针对于母语是韩语,目的语为汉语的学生,在学习目的语的过程中受母语负迁移影响,在学习语音时所遇到的问题。母语在第二语言学习中起很重要的作用,既有正迁移,又有负迁移。韩语的发音与汉语的发音有共同之处,也有很多不同之处,在韩语语音中对某些语音的缺失也造成了学习汉语的难点。本文就语音学习为例,分析以母语为韩语,目的语为汉语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母语负迁移影响。  相似文献   

10.
选取四个汉语官话方言点,通过语音实验和音系分析,探究汉语官话方言母语对学习者英语单元音共振峰的影响。结果表明,即使同在汉语官话方言区内,英语单元音共振峰也会因学习者所处官话区的不同而产生地区差异,学习目标语过程中容易混淆的元音对呈现地区差异,且南北官话方言区之间的发音差异大于北方官话内部差异。实验证明,在初级阶段,学习者相似音素的发音情况要好于陌生音素。  相似文献   

11.
语言迁移一直是应用语言学和二语习得中的一个中心问题。长期以来,国内对母语迁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汉语阻碍英语的负迁移作用方面,而大多忽略了其促进英语学习的正迁移作用。本文基于普遍语法和语言共性等理论,指出汉语与英语在语音、语汇、语义和句法等方面的共性,试论汉语对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从高中进入大学的两级学校的衔接阶段中,大学英语教师有必要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语音自我概念。学习者的英语语音自我概念会促进或阻碍其对英语的学习。大学一年级学生处在高中与高校的两校衔接阶段,英语教师对学生英语语音自我概念的培养就显得格外重要。本研究对80名大学一年级学生进行了英语语音测试、访谈和英语语音自我概念的调查问卷。研究结果显示,大一新生英语语音状况不容乐观,学生存在消极的英语语音自我概念。为提升大学一年级新生语音自我概念,教师可以向学生讲授英语发音规则,利用语块保证学生口语输入的准确度和输出的流利度,以听促说来提升积极的语音自我概念。  相似文献   

13.
英语和德语都属于印欧语系,并且这两个国家在历史上的密切联系使得两种语言在语音、词汇和语法方面有着很大的相似性。语言迁移理论表明,当目标语与已习得语言之间有相似性时,已习得语言会对目标语的学习产生正迁移。当学生在有了多年英语学习的经历后,英语方面的某些知识、语法点会对之后对德语的学习产生促进作用。通过分析英语在不同方面对德语学习产生的正迁移,可以帮助学生意识到并且更好地利用这些正迁移,加快德语学习的速度,降低德语学习的难度,提高对德语知识掌握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全球化,英语在国际交往中越来越重要,但学生英语中仍存在大量中式英语错误,主要原因在于母语迁移对英语学习的影响。母语对于二语习得的影响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并且大量的事实也证明了母语对于二语习得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母语对二语习得的影响主要是通过语言迁移来实现的,而语言迁移又包括正迁移和负迁移,即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本文即从语言迁移的角度来分析母语对二语习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戴赏 《现代交际》2014,(12):183-183
英语作为一门沟通交流的语言工具,语音学习十分重要。本文首先指出了当前高职英语语音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英语语音教学的实际情况与大学生的性格特点,分析加强高职英语语音教学策略,旨在提高英语语音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英语交流水平。  相似文献   

16.
在日语教育研究方向,关于日语音声学方面的探索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诸多高校教师及学者关注并尝试究明的对象。尤其结合高校日语语音教学实态,对北方方言、江浙方言及闽南方言区出身的日语零基础学习者的日语发音问题的探讨更是层出不穷。不同方言区的方言母语对学习者自身接触一门新语言存在不同程度的母语迁移等因素干扰。通过对所在湖北三峡大学日语专业新生在零基础日语语音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试图探讨西南官话方言区域成渝宜昌片区日语学习者的典型发音问题所在及问题产生原因,并尝试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7.
在全球化的今天,英语作为一种交际语言成为各大高校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写作不仅是一种跨文化行为,也是学生外语交际的一部分。在学习外语的时候会出现语言迁移的现象,这种语言迁移既有正迁移又有负迁移,正迁移对外语的学习有积极意义,负迁移则造成阻碍。我们要充分认识这种负迁移并找到消除的办法。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学生受到母语影响而导致在英文表达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本文以阿坝师专英语教育为例,对母语在英语写作中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深入探讨了英语写作中母语的影响,为英语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通过声学角度来对河南学生的英语朗读语料、方言朗读语料和美国学生的英语朗读语料进行一定的对比,从而发现不同地区学生的英语元音发音的不同对英语学习者的英语发音有着很大的影响。河南学生在母语的影响下无法保证所发出的音和母语相似。  相似文献   

19.
李兆英 《现代交际》2014,(11):250-250
大学英语写作能力是大学英语教育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能力,同时也是最难掌握培养的能力。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影响写作能力培养的因素有很多,母语负迁移是影响最大的因素。因此,本文重点分析了母语负迁移对大学英语写作能力影响的具体表现,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在非英语专业大学新生中普遍存在着英语语音不过关,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听说障碍的现象。笔者认为英语语音与第一学期英语听说教学结合,是改进非英语专业语音教学的有效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