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传统的隐喻理论将语言视为一种语言现象,而现代隐喻理论将其视为一种思想方式。隐喻可作为一种认知机制用于英语学习,尤其是英语词汇的学习和教学。根据这一理论,指出中国学生和教师所面临的问题,揭示该理论在英语词汇学与教方面的效果。其在教学中运用概念隐喻,可为中国教师提供一种认知思维方式。该理论有助于培养师生隐喻意识,提高其隐喻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2.
认知语言学框架中的隐喻不只是语言层面的问题,而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工具。因此译者在处理隐喻的翻译的时候,实际是需要面对目的语和原语的概念隐喻和由此衍生的语言隐喻两个方面。在此框架下,对《苗族史诗》中的隐喻及其英译展开研究,结果表明,苗语中包含了很多概念隐喻及其相关的语言隐喻,译者Mark Bender主要采取的翻译策略是保留其隐喻结构,以达到最完整的传递这部少数民族中蕴含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3.
吴悠 《现代交际》2014,(5):71-71
上世纪90年代左右开始成形的认知语言学,为语言研究开拓了新的视角,即以认知角度研究语言现象和语言产出。概念隐喻理论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理论。概念隐喻理论解读隐喻的思维方式。通过概念隐喻为基础,探讨著名朦胧派诗人舒婷的《致橡树》。  相似文献   

4.
词汇是语言中能自由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体现了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态度,不同民族的词汇体现出跨语言的语义文化差异和语用文化差异,本文从认知语言学隐喻和转喻理论在词汇文化内涵教学上的应用的角度进行初探,介绍了隐喻应用于词汇教学的理论基础及其作用:隐喻认知对词汇语义范畴发展的作用;隐喻认知在词汇隐喻概念理解中的作用。指出其对词汇教学的启示:重视基本范畴词汇的教学,重视词汇隐喻意义和隐喻扩展义的教学,和重视词汇文化内涵的教学,进而指导大学英语的教学。  相似文献   

5.
情感隐喻在语言中具有重要地位,它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体现人们所居住的世界的文化模式。认知语言学领域的研究者对英、汉语情感隐喻作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随着体验哲学的发展和具身认知的兴起,心理学家也从实证的角度对情感隐喻尝试进行了研究。对情感隐喻的研究或是通往了解人的内心感情世界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6.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仅是语言现象,而且是我们能够认识外部世界并建构语言的认知机制。本文以概念隐喻为理论框架,考察语料库中韩国语"??(信赖感)"相关隐喻的使用情况,探讨分析了"??(信赖感)"建筑隐喻的构成及其经验基础和认知特点。  相似文献   

7.
隐喻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的语言使用中是普遍存在的,在财经类新闻报道中也经常出现。本文在总结概念隐喻基本概念的基础上,以新华网财经新闻中的证券类报道为例,对此类报道中概念隐喻的使用和分类进行认知分析。  相似文献   

8.
隐喻,作为一种认知手段和思维方式,普遍存在于财经报道的新闻标题中。本文以21世纪经济报道为例,对财经报道标题中的概念隐喻的分类进行认知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财经领域下的抽象概念,培养隐喻认知思维。  相似文献   

9.
水乃生命之源,一方面,在法、汉语中都有着相似的隐喻映射,如"时间、力量、灾难、失败";另一方面,法汉两个民族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使得"水"在两种语言中也存在着不同的隐喻认知。通过选取与"水"相关的谚语为研究对象,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对法、汉语言中"水"概念的隐喻投射进行对比分析,揭示两种语言中"水"的概念隐喻投射的共性和差异。  相似文献   

10.
日汉语中惯用语的使用频率都很高,而隐喻是惯用语发挥作用的关键手段,也是当代语言研究常用的分析方法。本文抽取了日汉语中含"马"的部分惯用句,从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视角出发,对比分析了其中的隐喻机制,发现"马"的隐喻概念在两种语言中的共通性来源于古代文化的相互交融,差异性则是受到不同民族历史、思维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对《高级英语》课程内外的隐喻知识的掌握及认知情况,并重点分析学生的英语水平和隐喻能力之间的关联。研究发现,英语语言水平对隐喻理解具有较大影响,尤其是在动词隐喻的认知方面。教师在隐喻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概念隐喻教学法,重点培养学生的隐喻意识,同时应注意根据不同的隐喻类型,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2.
隐喻是很普遍的语言现象,与人类认知、思维关系密切。本文在分析概念隐喻理论的基础上,探讨了概念隐喻理论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并用大量的例证研究了其中的一些实践思路和具体操作程序。  相似文献   

13.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人类的基本认知方式,是人们谈论和思维抽象概念的认知工具。本文以概念隐喻理论为依据,收集韩国Trends21语料库中"?(梦想)"的植物隐喻,对这些隐喻进行详细的归类和分析,从认知角度探讨植物作为始源域向"梦想"目标域的映射过程并分析这些韩国语植物隐喻表达式的经验基础及其认知特点。  相似文献   

14.
"愁"是中国宋词中最为常见的主题。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分析,发现众多宋词将"愁"以隐喻的方式表达为可感知的具体事物。这些隐喻根植于人们的具体经验。对宋词中"愁"的隐喻的认知解读,有助于体会宋词的魅力。  相似文献   

15.
概念隐喻使隐喻研究发生认知转向,政治语篇中的隐喻认知研究也日益成为热点问题。《政府工作报告》是典型的政治语篇,本文以Lakoff&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为基础,在结构性隐喻、方位性隐喻以及实体性隐喻视角下,考察2019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中隐喻的认知模式,阐释概念隐喻在政治语篇中的特征,为政治语篇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6.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手段,更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基本方式。虽然英美法律职业精英极力抵制法律语言中的隐喻现象,认为隐喻有害于法律的专业性、权威性及准确性,并贬低隐喻的地位及作用,但法学家们在阐释法律问题时却又对隐喻青睐有加,使得法律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隐喻。因此,本文尝试从认知机制及认知功能视角对法律隐喻做出分析,以更好的理解法律语言中的隐喻现象。  相似文献   

17.
隐喻是人类基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都有隐喻现象。基于多模态隐喻理论,对电影《绿皮书》中的语言模态和图像模态使用的隐喻进行研究发现:语言模态中,两位主角截然不同的性格为源喻,黑人和白人族群为目标喻,通过两个有违大众认知的黑人和白人形象凸显人人平等的主旨;结尾处二人的和解为源喻,种族之间的平等尊重为目标喻,表达了对世界和平的美好愿望。图像模态中,色彩的明暗指代钢琴家和司机之间的冲突与和解以及不同人群之间的冲突与尊重。研究表明,电影中语言和图像模态的概念隐喻及模态间的互补强化关系,很好地凸显了人人平等、互相关爱这一主旨。  相似文献   

18.
隐喻已不局限于语言学领域,它扩展成为逻辑学、修辞学、心理学、诠释学等多学科的表征基础。在法学领域,许多重要律法语言和专用术语也是通过隐喻来表述的。隐喻构建了我们领悟、思考的方式和行为,使法律语言变得生动易懂。隐喻按照本体和喻体的关系可以划分为四类,不同类别中本体和喻体体现方式不同。隐喻有助于维护相同认识的开放性,呈现出的理论便于验证真相,同时轻松被大众接受,有助于在法律活动参与者面前树立法律的公正性和无上的威严。  相似文献   

19.
隐喻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概念隐喻是在认知语言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理论,是用一个范畴的概念去解释另一个范畴的概念。颜色是人类对外部世界的一种认知方式,当我们用颜色的基本范畴去表达其他认知域时,便形成了颜色隐喻认知。本文通过对英汉颜色习语的概念隐喻进行对比,为该领域的语言学研究提供新思路以及提升其理论高度。  相似文献   

20.
隐喻是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所采用的基本认知手段之一。人们以自己熟悉的身体为参照,以经验为认知原型,进而通过隐喻创造新的概念。身体各部位器官中,"脚(foot)"部具有带领身体移动以认识世界的行动能力,这一功能是其他身体器官所没有的。本文主要探讨了"脚(foot)"的原义以及以其为基础映射到别的语义域而得到的隐喻,以"脚(foot)"为切入点有利于更加直观的认识和学习认知隐喻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