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小飞 《现代妇女》2010,(11):49-49
健康的关键在于养。养生保健是一门大的学问,在日常生活中.一些举手之劳的动作对于调身养性、抵抗疾病、增进健康大有裨益。以下几种简便的方法,我们不妨一试:  相似文献   

2.
书法养生:生活实践证明,书法艺术对于人的健康和长寿有一定的作用。历代著名书法家人多长寿,这并非一种巧合。研究发现,书法对人体具有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作用。在生理上可使心率和呼吸频率减慢,血压降低,脑血管扩张等;在心理上能使人心情愉快,精神放松,减少紧张和焦虑,同时能提高兴趣,促进精神康复。正所谓养心莫如静心,静心莫如学书。  相似文献   

3.
《养性延命录》乃道教养生中的代表性著作,本文着重从两个方面来分析此作品,即"缘督以为经"和"我命在我不在天"的角度分析,两方面既有分别,又相互融合,"缘督以为经"出自《庄子·养生主》,很多学者对此句有不同的见解,本文通过对比采取其中庸之见,又分出三个小方面来论证其适中的思想,"我命在我不在天"也是《养性延命录》中的极为重要且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这部分则从身与形的自我修炼来解读,更好地理解这篇养生学上的著作,通过不同层面的分析,可有助于更好的加强对《养性延命录》这部经典之作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炎热的夏季,人们宜静心养神,避免情绪激动而生发肝火。中医学认为,心主神明为君主之官,中医说的“心”,不仅仅指心脏,包括了大脑神经系统的功能,养心,调节情志为先,养生莫若养性,贵在讲究精神卫生。夏天,炎热的暑气往往使人心烦急躁,易怒发火,这对身心是有害的。因此,保持一个淡泊宁静的心境,对夏季养生极为重要。要神清气和,胸怀宽阔,思想平静下来,避免心火内生,做到“心静自然凉”。  相似文献   

5.
赵鹏宇 《现代交际》2011,(8):136-136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已经成为人们追求高质量生活的最重要问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健美操就是其中很有特色的运动项目之一。本文从科学锻炼的角度探讨了健美操运动中的生理负荷问题,以达到通过进行科学的健美操锻炼,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周宇 《老年世界》2007,(4):41-42
中医应用饮食疗法已有数千年历史,相关的著作中指出,人的生理变化与自然界密切相关,人体的新陈代谢是通过饮食进行的。所以人体的健康与所处的环境、气候、季节、地域都有密切的联系。中国古代哲学、医学即把人的生存与健康放在生态环境中去认识,提出了“天人相应”的生态观念。因此,了解、掌握、顺应四季的变化,“因时养生”,是保持人体各脏腑组织功能正常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7.
养生十要     
养生十要张湛《养生集叙》曰:养生大要,一曰啬神,二曰爱气,三曰养形,四曰导引,五曰言语,六曰饮食,七曰房室,人曰反俗,九曰医药,十曰禁忌。张湛称养性缮写经方,在于代者甚众……录以贻后代,不违情性之欢,而俯仰可从;不弃耳目之好,而顾盼可行。使旨约而赡广...  相似文献   

8.
睡眠的质量,与我们的健康、工作和学习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如果晚上睡不好觉,就会出现情绪焦虑、头昏脑涨、四肢无力,以致影响第二天的生活和工作,甚至会影响身体健康?而良好的睡眠,不但可以调节人体的各个生理机能,而且还有助于养生、长寿。  相似文献   

9.
心理养生将成为周世纪的健康主题.与之相应的心理治疗,也将成为继外科手术和发现抗生素之后的又一次医学革命。研究表明.人的心理活动和人体的生理功能之间有着内在联系。良好的情绪可以使生理处于最佳状态,反之则会降低或破坏某种功能,引发各种疾病。与人为善,有助于健康。美国耶鲁大学病理学家曾对7000多人进行跟踪调查.结果表明,凡与人为善的人.几亡率明显要低。爱情也有助于健康。心理学家和医学家认为,爱情是双方思想感情上的和谐,是心理活动上的一种互相补充。两清够结的幸福欢乐使这种心理转为生理上的反应,从而使双方体…  相似文献   

10.
刘顺 《老人世界》2011,(2):55-55
一个人能否健康长寿,是由生理、心理等多种因素决定的。人的生理变化可以影响人的心理活动;相反,人的心理活动也可形成相应的生理变化。所以说,不同的心理状态会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不同的生理反应。大量事实证明,不良的情绪对健康的影响和危害是极大的,弊导思维者最易造成自我伤害及自我折寿。  相似文献   

11.
中老年人养生“热潮”此起彼伏,这对身体素质的提高起到很大促进作用。但我们也发现,有些人因缺乏相关知识,选择的养生手段或项目不科学,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使健康受到损害。  相似文献   

12.
刘志霞 《老人世界》2013,(12):51-51
万物生长离不开营养,从字面上讲.“营”就是谋求的意思,“养”是养生的意思,合起来是谋求养生。营养就是生命体不断地从外界摄取所需物质以维持生命活动的整个过程。不少子女认为,父母吃上有营养的食物和补品就会健康。而营养专家却认为,关注老年人对五谷杂粮和粗纤维化食品的摄人量,合理选择搭配食谱才是最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下的定义是:从生物学角度考虑,身体没有疾患,功能正常;从心理学角度考虑,有良好的心理状态,情绪反应适度;从社会学角度考虑,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不存在别人公认的不健康行为。“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只有心理健康的人,才能以平衡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环境,才能从精神上保持良好状态,保障身体功能的正常发挥,达到防病健身、延年益寿的目的。那么,怎样才能保持心理健康呢?善良是心理养生的营养素。古今中外养生学家都把“乐善好施”视为养生的灵魂。我国明代医学家张景岳云:“欲寿…  相似文献   

14.
谢容 《老人世界》2014,(9):52-52
药食同源。食疗养生,是通过饮食达到调理身体、强壮体魄的一种养生方法,这是中国老祖宗特有的一种养生智慧。早在公元前5世纪,周朝就有“食医”一职,专门掌管饮食营养保健,所以说食疗文化,在我国源远流长。古人云:“寿命长短不在天,善处饮食得永年。”而采用饮食法养生、健体,不仅可防治许多疾病,而且还能在感官上、精神上给人以享受,使人在享受食物美味之时,不知不觉地达到健康、长寿之目的。  相似文献   

15.
朱秀兰 《老年世界》2013,(10):40-40
老百姓俗话说的“屁”,祖国医学称为“矢气”。它既是人体内气机通畅的生理表现,又是某些疾病的预兆。从医学角度看,“屁”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十分密切。  相似文献   

16.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养生是一种智慧,非医学规律所概括,是在自己观察的基础上,找出什么对自己有益、什么对自己有害,乃是最好的“保健品”。时下,人们一般把养生分为生理、心理、哲理养生三个层次。  相似文献   

17.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所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在新课程指引下,体育教学要向各个领域拓展,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8.
犯罪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但本质上是自然人。而人无论实施何种行为都是由其大脑控制的。世界上没有两个人完全相同,其行为也相应地会有或多或少的差异,因此,笔者认为犯罪行为与犯罪分子自身的心理和生理的特殊性存在紧密的联系。具体表现为:犯罪分子心理和生理的特殊性是其实施犯罪行为的部分原因,而其犯罪行为是其心理和生理的特殊性的外在表现。本文旨在从生理心理学角度研究犯罪,通过联系相关理论方法分析其内在联系,寻求预防、惩罚犯罪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中国社会导刊》2012,(2):62-62
中医养生讲究时令季节,不同时期都有不同的养生妙方,2月4日立春以后,阳气开始生发,所以春季养生保健一定要顺应春令,注意气候多变,中医专家提示,从以下四个方面去调养养生,能让你在寒冷的冬季也可以像春天一样健康快乐。  相似文献   

20.
博文 《老人世界》2010,(11):51-51
我们知道,“静以养生”和“动以养形”,是我国养生学中最重要的两个基本理念。在这两者之间,历代养生家又都提倡以“静养”为主,并将养神尊为至高无上的地位,将养形居于其后的次位,这就是祖国医学中讲的“养身长寿,养神为先”。这也正如《准南子·泰族训》中所说:“治身,太上养神,其次养形,……神清志平,百节皆宁,养性之本也。肥肌肤,充肠腹,供嗜欲,养生之末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