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绿色壁垒对纺织服装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纺织业是我国传统支柱产业之一,在国民经济中有着重要地位。同时,作为外贸依存度较高的行业,纺织产品对外贸易发展状况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纺织行业的兴衰。随着传统贸易壁垒的逐步弱化,绿色壁垒正在迅速成为一种新的非关税壁垒。文章通过分析绿色壁垒产生原因及对纺织服装产品出口的影响,并结合中国纺织服装业的现存几大问题,提出一些应对绿色壁垒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新型工业化的量度指标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在21世纪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摆脱粗放型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和谐的发展。新型工业化与传统工业化有很大区别,要准确判断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实现程度、制定相关政策、评价政策效果,建立科学合理的量度指标体系是必需的。  相似文献   

3.
在21世纪,绿色壁垒将对我国的出口贸易产生极大的影响.应该在正确认识绿色壁垒及其产生原因、绿色壁垒的种类及其特点的基础上,准确评估绿色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将产生的影响,并找出我国应对绿色壁垒的具体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4.
绿色壁垒又称环境壁垒,是一种新型的非关税壁垒。从发展的趋势看,绿色壁垒将对国际贸易等产生重大的影响。文章论述了绿色壁垒的起因,绿色壁垒的类型、形式及其特征,绿色壁垒对重庆农产品贸易的影响、重庆应对绿色壁垒、开拓国际农产品市场的战略和策略。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绿色壁垒的概念、特征、产生背景和表现形式,分析了绿色壁垒对我国外贸造成的影响,并从政府和企业层面提出了我国应对绿色壁垒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工业化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发达国家工业化是一种面向市场的自然演进过程,而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则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一系列发展战略安排.新中国成立后的六十多年里,中国工业化战略经历了三次路径演变:1953~1978年间实施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型工业化战略;1979~2001年间实行了以市场为导向的工业化均衡发展战略;2002年作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大战略决策.工业化战略的每次路径演变都对中国工业化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新型工业化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中的关键问题,也是十六大以来中国经济学界研究的主要热点问题。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任保平教授的新著《中国21世纪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围绕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实现,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视野中对中国21世纪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进行了研究。通读全书,我  相似文献   

8.
申俊玲 《南都学坛》2006,26(4):107-108
由于绿色壁垒往往是通过制定较高的技术标准来限制进口,因此,对技术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出口产生了严重影响。我国应从政府和企业两方面采取有效的措施,以消除绿色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产生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在我国的对外贸易中,发达国家正在加强对我国实施更加隐蔽、更加难以应付的新型壁垒绿色壁垒.在我国对外出口贸易中,农产品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越来越多的西方国家正在采用绿色壁垒阻碍我国农产品的出口,从而使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受到越来越严重的挑战.因此,我国政府和企业应联合起来,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来打破绿色壁垒,发展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  相似文献   

10.
绿色壁垒因为迎合了人类注重健康及环境保护趋势而使其表面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从而成为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手中的有力武器.本文在分析国际贸易中发达国家实施的绿色壁垒对我国贸易等产生影响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面临国际绿色壁垒限制的原因.认为推动技术进步:和环境成本内在化是当前我国解决绿色壁垒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技术创新与我国绿色国际竞争力提升机制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出口产品绿色竞争力较弱 ,常被发达国家诉之为生态倾销 ,而屡次遭遇绿色壁垒 ,关键在于制度缺陷下的企业基于环境的技术创新动力不足。环境资源产权制度、适当的知识产权制度和以环境规则为基础的开放的市场机制与政策激励措施 ,是充分利用人力资本促进基于环境的技术创新的基本动力。必须实行更高层次的开放经济发展战略 ,在贸易和投资的互动中与国际惯例接轨 ,借鉴工业化国家的资源环境制度与环境规则 ,注重人力资本的投资 ,培育创新能力 ,从而激励企业的技术创新 ,提升我国基于环境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WTO框架下的绿色壁垒及其应对新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入世后我国出口产品遭遇两类绿色壁垒即相对绿色壁垒和绝对绿色壁垒的困扰 ,这既有我国出口产品抗御绿色壁垒的能力弱、基础和环境差的原因 ,也有进口国为提高贸易门槛、进行贸易保护的原因。因此 ,应分清造成我国产品出口障碍的两类不同绿色壁垒 ,理性认识我国出口产品不能跨越绿色壁垒的原因 ,采取不同的措施 ,应对两类不同绿色壁垒  相似文献   

13.
大力发展“绿色包装” 促进我国出口贸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资源和环境已成为人类面临的主要问题。包装在人类生产、流通、消费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已成为人们生活和世界贸易往来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部分。随着国际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国际上对商品包装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发达国家越来越强调绿色包装及绿色包装制度。中国目前实施严格的绿色包装还面临着许多困难,需要政府、企业、消费者共同参与、尽快建立起中国绿色包装体系,以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推行绿色包装促进我国外贸出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的影响,提出建立和实施绿色包装体系,有利于破除绿色贸易壁垒,促进外贸经济的发展,从企业、政府、科研院校、国外技术四个方面提出了建立和实施绿色包装体系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发展绿色包装 促进出口贸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适应世界各国对商品包装提出的新法规和新标准而引起的新竞争,打破绿色贸易壁垒,巩固和拓展出口市场,我国的出口企业必须更新包装观念,强化无污染意识,大力发展绿色包装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专利制度与绿色技术的关系问题,通过对中国相关专利法律法规文本的分析,发现现有专利制度仍以技术中立为基本价值,并未体现对绿色技术的引导与激励,绿色专利制度尚未建立,从理论探源、法理依据分析及国际实践经验比较 3个维度对构建绿色专利制度进行探讨。研究认为,无论从绿色技术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出发,还是从绿色专利制度对绿色经济促进作用的视角,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进一步凸显了中国绿色专利制度构建的必要性;同时,绿色发展理论是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与完善的,强调规律性与目的性统一发展,涉及社会、经济、政治、生态、文化各方面,为绿色专利制度构建提供了直接的理论依据;对比分析美国、英国和日本等国家缩短专利审查时间、为绿色专利申请提供条件和经费便利、并运用强制许可制度等绿色专利制度经验,结合中国法律制度现状及经济转型需求,建议中国尽快构建绿色专利制度以与国际接轨;中国绿色专利制度的构建应当包括“绿色标准”作为绿色专利授权实质条件的确立、绿色专利审查特别程序的增加、绿色专利强制许可制度的特殊设计、绿色专利创造激励机制的设立与绿色专利实施监督机制的配套等 5个核心环节,其中绿色专利强制许可制度的设计需在激励与限制之间把握最佳的利益平衡点,并制定专门的绿色专利强制许可办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的普适性规定相呼应。  相似文献   

17.
我国政府绿色采购立法起步时间较短,对其进行纵深探索和逐步完善,有利于政府绿色采购制度政策性功能的发挥。分析我国政府绿色采购制度在立法效力层级、具体采购规程、法律监督程序、采购价格障碍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立法完善措施:制定政府绿色采购法,重点完善关于政府绿色采购实施方法的法律制度,健全政府绿色采购的法律监督机制,在政府绿色采购法律制度和其他配套法律制度中实现对绿色产品的扶持。  相似文献   

18.
自1995年以来,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国和出口国。近年来,绿色贸易壁垒兴起、国际市场需求疲软、汇率变动和出口退税率的调整,这些都对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该文基于引力模型,实证了这些因素的影响程度,为我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发展提供政策依据:我国应尽快完善现有的绿色标准,引导纺织服装企业绿色生产,绿色出口;激励纺织服装企业提高质量意识、创新意识和品牌意识,实现自我内部升级;实现出口市场多元化、开拓内需市场,实现内外统一发展。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贸易发展,绿色贸易壁垒已成为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特征。农产品作为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传统出口产品之一,首当其冲地受到了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从绿色贸易壁垒的定义出发,分析绿色贸易壁垒的表现形式,结合中国农产品出口遭受绿色贸易壁垒的实际情况对其影响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内在原因和突破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当前经济形势下,发展绿色经济已成为世界各国及主要城市的共识。构建包含绿色产业打造与绿色增长方式两方面的城市绿色经济发展结构体系,在此基础上对美国匹兹堡、丹麦哥本哈根及日本北九州三座绿色经济发展典型城市的具体实践经验进行归纳、比较和总结,从而为我国绿色经济发展提出对策与建议。研究认为,我国应从绿色产业和绿色增长两方面入手驱动绿色经济发展:绿色产业发展方面应注重财税约束与激励、市场化改革等政策工具的使用,注重引导产业结构合理升级与多元化发展,注重培育绿色发展技术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绿色增长方式方面应持续改进城市环境与居民生活条件,强化政府公共管理与服务能力,积极引导民众文化素养与绿色意识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