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862年,陕西,甘肃爆发的中国回民起义,在1863~1864年期间曾波及到天山南北,这说明1860年以前分布在新疆各地的中国回民已有了相当的势力。新疆的回民,可能是在18世纪30年代清朝将准噶尔势力驱逐到吐鲁番盆地以西之后,自1760年开始逐渐从  相似文献   

2.
吴明策  戴永红 《民族学刊》2022,13(1):101-110, 142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稳定的基石,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贯穿新疆安全与发展的主线。新疆民族地区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疆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质就是增强新疆各族群众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当前美国为首的联军完全撤出阿富汗,阿富汗塔利班重掌阿富汗政权,阿富汗重建出现了新的局面。虽然阿富汗局势发生重大变化,但是难民问题、毒品问题、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问题依然是阿富汗重建过程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中国新疆与阿富汗接壤,阿富汗重建对新疆的安全与发展产生诸多影响。成功的阿富汗重建会消解其毒恐外溢的效应和强化新疆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核心区地位。通过打击“三股势力”和毒品犯罪以维护好新疆社会的稳定为新疆的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安全环境。新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新疆各民族群众的生活持续向好,就会带动整个新疆民族地区的认同感增强,反过来又消除了“三股势力”和毒品犯罪赖以生存的土壤。安全与发展两者相辅相成、互为因果。新疆的安全与发展既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意识的实现路径,又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目标所在。  相似文献   

3.
清朝统一新疆之前,新疆地方缺乏实现社会政治统一的政治组织力量。经由清朝统一之前各方势力的胶合、博弈,再到清朝统一、反清运动与建置行省,新疆社会治理的变迁趋势由分散型权力格局、多族群分而治之而走向治理同质化,这是一个逐渐实现统一与稳定的历史过程。一个强有力的政治组织力量对于新疆地方治理而言是极为重要的,分散而非统一的政治格局不利于新疆社会政治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大量史料的基础上,文章认为,马仲英的军事失败应为苏联排斥日、英帝国主义势力、藉以独霸新疆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维吾尔族人的故乡在新疆。但你可曾知道,在被称为“芙蓉国”的湖南省桃源县境内,还居住着五千多维吾尔族同胞。他们是怎样远离新疆定居到湖南来的呢?那是距今六百多年前,明朝洪武五年(1372年),常德、湘西一带的土司与外来势力勾结在一起,进行叛乱。明太祖朱元璋颁诏,派新疆维吾尔族  相似文献   

6.
新疆分裂与反分裂的斗争由来已久,境内外“三股势力”从未停止过对新疆地区的渗透破坏活动.近年来,在国际和周边国家政局动荡的影响下,“伊扎布特”极端宗教势力开始向新疆地区渗透、蔓延,并在全疆各地宣扬宗教极端思想,妄图通过“圣战”建立所谓的“哈里发”国家.在一段时间以来,“伊扎布特”组织在新疆尤其在喀什地区迅速传播和蔓延,其违法犯罪活动十分猖獗.“伊扎布特”在喀什地区不断组织各类非法宗教活动,利用信教群众朴素的宗教感情,向他们灌输“圣战”思想,实施各种分裂破坏活动,给国家安全、民族团结和新疆地区的社会稳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7.
今年十月一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六周年,又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三十周年。新疆各族人民正在各条战线上加倍努力工作,决心以优异的成绩来庆祝自己的盛大节日。新疆是我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疆各族人民长期以来就劳动、生息、繁衍在伟大祖国的这块辽阔、富饶的土地上。但是,由于历代的反动统治特别是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加上当地民族内部封建势力的残酷压迫和剥削,使新疆在解放以前长期处于经济极其贫困,文化极其落后,人民生活极其痛苦的状态。三十六年前,伟大的中国人民革命胜利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始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新疆,把五星红旗插上了天山。从此,新  相似文献   

8.
"三股势力"对新疆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使大学校园认同教育面临挑战。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是理解中国民族关系历史沿革的思路,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依据,是五个认同教育的理论支撑。本文以新疆高校思政课的地方课程为个案,通过梳理2006年以来发表的关于新疆地方课研究的论文,分析了当前新疆高校思政地方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为指导,以五个认同为内在逻辑建构思政理论课教学内容的思路,并循此思路重新梳理了新疆地方课的有关教学内容,就构建思政课教学内容提出了思考与建议:思政教师要深入研究多元一体理论与课程内容,将多元一体理论融于教学内容中,并注意把握多元与一体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9.
全国政协九届五次会议期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阿不都热依木·阿吉伊明委员向记者畅谈了迈入新世纪的新疆,在机遇和挑战面前的发展思路和战略举措。他说,西部是少数民族聚居的经济欠发达地区,西部开发实际上就是对民族地区的开发,就是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最大最直接的关心和支持。新疆作为西北地区最大的省区,在维护祖国统一,抵制国内外分裂势力的渗透,确保全国社会稳定大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历史证明,新疆历来就是分裂与反分裂斗争的前沿阵地,新疆的稳定关系到全国的稳定,新疆的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  相似文献   

10.
"7·5"事件发生后,长期工作、生活在新疆的老领导、老同志通过写信或接受记者采访的方式,谴责境内外敌对势力、"三股势力"的分裂行径,充分表达了各族人民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心声。  相似文献   

11.
早在公元八世纪,伊斯兰教势力,已在中亚地区取得胜利,表现突出的是倭马亚朝屈底波任呼罗珊总督时期,一直到蒙古人入侵为止,大批阿拉伯人迁入中亚定居,尽管当时出现过波折,这表现为喀喇汗王朝灭亡后,伊斯兰教在中亚与新疆的势力遭到沉重打击。蒙古人侵入后,各种宗教势力抬头,中原忽必烈崇信佛教,中亚合赞汗信仰伊斯兰教,并定为国教。帖木儿崛起后,对伊斯兰教更加崇敬,实行了有利于伊斯兰教发展的各种政策,因而伊斯兰教在帖木儿帝国境内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本文着重研究帖木儿帝国初期帖木儿对伊斯兰教的政策及伊斯兰教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泛突厥主义的产生具有复杂的历史背景,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早期虽有反抗殖民侵略、反抗民族压迫的进步性,但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逐渐沦落为封建统治者、帝国主义者维护自身统治或推行对外侵略政策的工具。自20世纪初泛突厥主义传入中国新疆之后,它为"疆独"势力的产生和分裂活动提供了理论支撑,成为影响新疆安全和稳定的一股重要思潮,至今仍然影响巨大。系统梳理泛突厥主义思潮的由来、演变,研究泛突厥主义对我国新疆的渗透和影响,对于认清"疆独"问题的实质以及制定有效的应对之策,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谭建 《民族论坛》2013,(4X):110-11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在新疆高校的实践,面临着教育水平相对落后、民族宗教因素多样、地缘政治环境复杂、境内外敌对分裂势力渗透、教育内容二维并存等方面的挑战。对此,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础,与优秀民族文化相结合以提高理论的亲和力;课堂灌输与社会实践结合提高理论吸引力;加强国家认同教育提高理论凝聚力;强化以人为本理念提高理论的感染力作为推进新疆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在新疆高校的实践,面临着教育水平相对落后、民族宗教因素多样、地缘政治环境复杂、境内外敌对分裂势力渗透、教育内容二维并存等方面的挑战。对此,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础,与优秀民族文化相结合以提高理论的亲和力;课堂灌输与社会实践结合提高理论吸引力;加强国家认同教育提高理论凝聚力;强化以人为本理念提高理论的感染力作为推进新疆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5.
黛吉姆汗     
在新疆巩乃斯草原上,几乎没有人不知道黛吉姆汗的。她是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草原上第一个“三八”绵羊配种站的女能手、全国“三八”红旗手、尼勒克县红十月公社第三大队的妇女大队长。人们所以都知道她,并不是由于她的这些职务和荣誉,而是因为她在党的支持下,第一个打破了旧势力对妇女的束缚和坚持了社会主义道路,为广大的  相似文献   

16.
清代内地与新疆哈萨克的民族贸易,是以官方贸易的形式进行的。这一贸易关系,是在清政府彻底平定准噶尔贵族叛乱后,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历史表明,清代新疆哈萨克贸易的兴盛和发展本身,更是清朝为着实现对新疆地区的统一、巩固和保卫西北边防、遏制日渐东侵的沙俄势力、恢复和发展西北新疆地区的社会经济、加强西北与中原内地的政治经济交往等一系列历史任务,而采取的一个积极和有效的经济手段。本文主要依据清代的满文档案材料,结合文献记载,试对清代乌鲁木齐哈萨克贸易设立的原因与经过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7.
当考察团的客车行驰在新疆巴音布鲁克草原,我遥望着碧蓝的天空上飞翔的雄鹰,便想到了生活在这里的蒙古族英雄——土尔扈特部渥巴锡汗于230年前率众从伏尔加河畔回归祖国的壮举。17世纪三十年代,正逢明清两王朝交替更迭之际,国外是沙俄的侵略势力不断地渗透扩张,国内是漠西厄鲁特四部,为了避免与其中势力较强的准噶尔部冲突,不受其蔑视及凌辱,和硕特部在其首领顾实汗的率领下,离开了乌鲁木齐游牧地迁徒到青藏高原。原游牧于塔尔巴哈尔地区的土尔扈特部在其首领鄂尔勒克率领下,远徙到伏尔加河下游南北两岸地区,经历了140余年寄人篱下的异国生活,因不堪忍受沙俄的奴役和压迫,于清乾隆35年(1770年),在其首领渥巴锡等人的率领下,  相似文献   

18.
分裂主义势力推动、国际势力介入导致了分裂主义的国际化.在横向维度上,分裂主义势力的海外活动网络以宣传和破坏为手段,向外部势力及散居者寻求同情和支持.在垂直向度上,外部势力的干涉,推动了分裂主义的国际化升级.我国的"疆独"、"葳独"分裂主义正是沿着这两个路径,不断地走向国际化.对国际化的深入剖析,既是我国反分裂理论构建的基础之一,也是我国反分裂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虽然有过伊斯兰化和突厥语化的文化积淀,但东突不是中国新疆本土的原发物,而是从境外输入、植入的。在它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的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国际因素:从当年双泛的传入,英国和苏联的怂恿、策动,到近二十年来境外三股势力的崛起、泛滥,东突一直与境外的敌对势力狼狈为奸,并愈来愈得到来自欧美的人权声援。  相似文献   

20.
丹心照西域———爱国史学家苏北海与西北史研究文/佚名50年前,年轻的苏北海西出阳关,来到迪化(今乌鲁木齐),任教于新疆警官三分校。时值形势纷繁复杂之秋。统一与分裂的斗争异常激烈。苏北海提出团结哈萨克族、稳定山区的主张,以反对分裂势力。建议为当局采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