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中国古代戏曲风格论的形成与流变是同戏曲创作、戏曲活动的开展紧密联系的。中国古代戏曲发展到元曲,算是成熟了。于是戏曲风格论便应运而生。有燕南芝庵的《唱论》和钟嗣成的《录鬼簿》、贾仲名的《录鬼簿续编》。《唱论》从演唱风格方面指明了属于戏曲音乐体系的十七官调的风格特征,如“清新绵邈”、“感叹伤悲”、“富贵缠绵”、“惆怅雄壮”、“飘逸清幽”、“风流蕴籍”、“旗旎妩媚”等。《录鬼簿》及其续编是关于剧作家风格的最早的美学思考,初步勾画出了遵劲、工巧、新奇、清雅、华丽等几种作家作品的风格类型。然而这些还只透露了…  相似文献   

2.
程国赋 《学术交流》2005,2(3):159-163
五戏曲和小说一样,在古代被视作“君子弗为”的“小道”,甚至被正统文人斥为“俚俗淫靡游荡无益”。到了近代,一批具有远见卓识的知识分子才对它们的美学意义和学术价值给予充分的肯定。梁启超等人提倡“小说界革命”,将小说创作与社会、现实联系起来,大大提高了小说自身的地位。天谬生、蒋观云等人也十分重视戏曲的社会教育功用,视之为救国救民的良方妙药[55]。王国维对戏曲的重视,更多的是以学者身份从事研究,而不是向社会呼吁。从1908年到1912年的四年之间,他先后完成了 8 部专著,即:《曲录》、《戏曲考原》、《录鬼簿校注》、《优语录》…  相似文献   

3.
<正> 元代的大都 (今北京),新兴的北曲杂剧在这里获得了迅猛发展.一方面,"歌棚舞榭,选九州之秾芬",演员众多,伎艺超绝,另一方面,瓦舍勾栏,集百家之"才人",作家辈出,新作如林.可惜的是,大都剧作家已不可遍知,但仅据《录鬼簿》记载,尚可得二十余人,重要的有:关汉卿、杨显之、王实甫、马致远、纪君祥、王伯成、张国宾等.另  相似文献   

4.
王文才在《白朴戏曲集校注·前言》中认为,“《东墙记》大约是白朴早年在真定的作品,可能是与史樟的南戏《董秀英花月东墙记》同时而作。”《附编·白朴杂剧全目提要》对此则进一步加以引伸论述:“《寒山谱》中收此戏文(案指南戏《董秀英花月东墙记》),题为‘九山书会捷机史九敬仙著’此史九敬仙即孟本《录鬼簿》之史九敬先(《正音谱》同),抄本作史九散仙,曹本作史九散人,‘真定人,武昌万户’。”“《寒山谱》称史为‘书会捷机’,乃书会假托其名,谅非书会中人。”作为元杂剧的作家史九敬先是否曾写过南戏  相似文献   

5.
吴梅(1884—1939)字翟安,号霜,著名的曲学大师。他倾毕生之力从事戏曲创作和研究,在曲学领域有全面的贡献。本文想就其戏曲批评作一评介。 我国的戏曲批评有悠久的历史,元代周德清作《中原音韵》已有戏曲批评的内容。其后,较著名的戏曲批评论著有朱权的《太和正音谱》,徐谓的《南词叙录》,王世贞的《艺苑卮言》,徐复作的《三家村老委谈》,祁彪佳的《远山堂曲品》、《剧品》,吕天成的《曲品》,李调元的《而村曲话》、《剧话》,焦循的《剧说》,梁廷楠的《曲话》等。其他论著,如玉骥德《曲律》,李渔《闲情偶寄》,亦有戏曲批评的内容。但是,诚如…  相似文献   

6.
刘亚科 《社科纵横》2012,(1):100-101
《幽明录》中的异类姻缘作品数量不多,却是全书写得最精彩的一部分。它以异化的形式、独特的视角为我们讲述了人神、人仙、人鬼和人妖之间一个个动人的爱情故事。  相似文献   

7.
《求是学刊》2017,(2):119-122
<正>"选本"在中国古代文学传统中源远流长,加之元代杂剧创作的高度繁荣,选本编选者"欲世之人得见元词,并知元词之所以得名也"[1](李开先《改定元贤传奇序》,P406),使元曲"藏之名山而传之通邑大都"[2](臧懋循《〈元曲选〉自序一》,P438),明代的戏曲选本编纂很快发展起来。作为一种特殊的批评方式与戏曲传播载体,明清戏曲选本1所具有的"选""改""评"以及传播意义,使其在践行和建构明清戏曲  相似文献   

8.
刘亚科 《学术交流》2012,(8):168-171
刘义庆的志怪小说《幽明录》共265则,其中鬼故事有73则,最具特色的内容有人鬼姻缘、鬼助人、鬼报恩和鬼报仇。透过它离奇古怪、荒诞滑稽的外衣,仔细体会就会发现,这些鬼故事具有人格化、人情化的特点,是现实社会的缩影。作者借助鬼怪的形象,为我们呈现出魏晋时期的思想观念、家庭观念和对自身力量的肯定等,也从侧面反映出当时的社会政治状况,如兵荒马乱和统治阶级重压下底层百姓的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9.
萨兆沩 《北京社会科学》2001,(2):140-146,160
元代,文学经典之作是散曲和杂剧。王国维《宋元戏曲考》中云:“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近人郑振铎在《中国文学史》一书中说,...  相似文献   

10.
金末元初,杂剧勃兴于北方,以大都(今北京)为中心。另外,东平(今山东东平县)、真定(今河北正定县)、平阳(今山西临汾)亦为杂剧早兴之地。能代表东平杂剧特色的剧作家,要推高文秀。纵览其副作,概而言之,其作品内容以写英雄剧为主,其风格沉雄豪放,壮烈激荡,所留著作,足以代表他的风格。仅此谈几点粗浅看法,以望得到方家的批评指正。一、高文秀和他的剧本创作据钟继先《录鬼簿》“前辈已死名公才人,有所编传奇行于世者”栏内,关汉卿列于首位,第二名便是高文秀。其名下往日:“东平人,府学生,早卒。”《天一阁》本注文别…  相似文献   

11.
南海《更路簿》是历史上海南渔民长期海洋实践的产物,属于渔民的集体记忆,具有文化整体性的特征。南海《更路簿》在经历了一系列遗产技术的改造以后,逐渐变成一种主张国家海洋历史性权利的社会记忆和认同政治的符号象征。伴随渔民群体自身的社会转型和经济形态变迁,《更路簿》所承载的海洋情怀、历史记忆和集体认同面临消失的危险。《更路簿》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保护与传承的核心应在于遗产持有者群体的历史记忆与遗产认同。《更路簿》的保护传承工作应充分发挥渔民的主体性,为渔民重建一个包含多元表述的记忆社区,赋予渔民集体记忆更加鲜活的生命力,让渔民在真实的文化空间和海洋实践中自觉传承《更路簿》。  相似文献   

12.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部分科研成果简介《遐思苦耕录》俞长江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该书26万字,共收录论文18篇。内容大致可分为三部分:起自古典戏曲理论、戏曲美学,中间为断代诗文论述,落脚为古代大文化史的纵览。书中对于先秦诸子的鞭辟入里的深刻,玄似丘壑...  相似文献   

13.
《聊斋志异》本事资料的研究,目前还存在一定的可挖掘空间:较少受到关注的《周克昌》篇,即与明人笔记中的刘庭蕙失子得子故事于情节类型十分相似;《阿宝》篇的孙子楚中式情节,在明人小说中亦有先例;《白泽图》佚文中,则可以发现《黎氏》《郭秀才》两篇核心志怪元素的早期面貌;《鬼作筵》中的儿媳入冥料理中馈事,在《稽神录》中存在同类型素材;《鸽异》附则中的小笑话,亦见于明人笑话集《广笑府》。微观层面的考察,或可成为未来《聊斋志异》本事资料研究的一种重要思路。  相似文献   

14.
试论《墙头马上》中李千金形象的悲剧色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永萍 《社科纵横》2006,(10):121-122
《墙头马上》是元代戏曲中的“四大爱情剧”之一。作品以诙谐讽刺的笔法和大团圆的结局名列“中国十大古典喜剧”。然而,在女主人公李千金曲折多变的命运中,却蕴藏着浓郁的女性悲剧色彩。这种悲剧性,揭示出深刻的历史真实和生活真实,也体现了作者对自然人性和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15.
《明夷待访录》(原名《待访录》)是黄宗羲政治思想的代表作。令人遗憾的是,由于清代统治者大搞文字狱,致使《待访录》一书既未公开流传、也未全部刊刻,以致乾隆以后刊印的各种《明夷待访录》版本,仅为原书的三分之一。其余篇章或作为《南雷黄子留书》(一称《留书》)在民间流传、或散入《南雷文钞》一类传抄本中,从而得以部分地保存下来,但却鲜为人知了。笔者在寻访、考证黄宗羲遗著的过程中,有幸发现了埋没已久的《待访录》未刊文——《文质》和《封建》两篇很有价值的政论文。《文质》篇阐明了历史进化的合理与必然,  相似文献   

16.
邱江宁  江梦佳 《求是学刊》2013,40(2):124-131
《经世大典》是元代中叶由奎章阁学士院领修的大型政书,由于元文宗对奎章阁学士院的政治期待和政治倚重,它的修撰几乎成为奎章阁学士院体现其政治影响,并借其政治影响力而发挥文坛领袖意义的分界性标志。而由撰修《经世大典》所确立的"朴雅"文风,通过奎章阁文人们的文坛影响在元代中晚期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7.
元代王与,浙江温州人,所撰《死冤录》,是继南宋宋慈的《洗冤集录》、赵逸斋的《平冤录》之后,我国历史上又一部光辉的法医学文献,对司法检验和法医学的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对于这样一位卓有成就的大法医学家,理应占有一定的历史地位,然至今很少有人评价,几至湮没无闻。后人读其书而不能知其人,难免掩卷兴叹。清初,在收入《四为全书》时,《四库总目提要》对之曾有介绍: “《无冤录》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不著撰人名氏,亦无序跋。《永乐大典》载此书,题元王与撰。与,不知何许人。卷中自称昔任盐官检二孕妇事,盖尝官海盐县令。《永乐大典》载其《自序》一篇,题至大改元之岁,是武宗戊申年作也。”这可算是重要典籍有关作者的最早介绍。虽然略而不详,但对作者的姓名、官职、成书年代毕竟作了一些考察,迄今仍被人们当作权威性的材料加以引用。不过必须指出,这个介绍是有许多问题的。今天,根据现有史料,加以考辨,澄清事实,也许不为无益。  相似文献   

18.
夏庭芝的《青楼集》记载了元代文人与歌妓的大量交往事迹,为探讨元代文人与歌妓的交流互动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由《青楼集》可知,在元代,无论名公显宦还是浪子文人,都与歌妓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关系.这种互动关系既带动了元曲多样化艺术风貌的形成,又促进了歌妓表演艺术与文学修养的精进,对元曲的繁荣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与此同时,《青楼集》独特的书写姿态,折射了以夏庭芝为代表的元代文人在思想观念、审美趣味和文化修养等方面的新转向,呈示出元曲在元代文人文化活动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9.
中国民俗学会理事徐华龙先生的《中国鬼文化》一书最近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全书25万字,分上下篇,上篇全面而系统地阐述了鬼话、鬼话发展的三种形态、灵魂观念、鬼恐惧之心态、鬼的类型、招魂术、召鬼术、祭鬼、驱  相似文献   

20.
杨雄 《社科纵横》2004,19(6):117-119
《云谣集》问世以来 ,诸家校录各有千秋。关于《云谣集》的标题 ,诸家校录、认识各不相同。本文认为 ,其标题当校录为《云谣集》(杂曲子共三十首 )为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