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英汉词典中例证翻译的特殊性使它有别于词典中的词目译义和文学翻译。将象似性理论引入英汉词典例证翻译的研究,是运用句法结构象似性高以及例证翻译多在句子层面上进行的特点,探讨英汉词典例证翻译形式与意义的对等和转换。从距离、顺序和数量等象似性原则入手,研究英汉词典例证翻译的特殊性,探索双语词典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两种或多种语言相互对照或对译的词典称为双语词典(Bilingual dictonary)或多语词典(Multilingual dictionary)。这类词典的主要目的是帮助人们学习外语和进行翻译工作。其中,英汉词典是我国读者进行英语学习和翻译工作时使用最多的一种词典。英汉词典的数量很多,质量也参差不齐。因此,选择一本适合自己需要的词典是非常必要的。下面,我想着重介绍几种解放以来我国出版和引进的英汉词典,以供大家选择时参考。一、《新英汉词典》,复旦大学,上海师大、上海外国语学院等单位合编。上海人  相似文献   

3.
双语词典是词条和释义分别用两种语言编写的词典.在我国,人们所说的双语词典多数是指外汉双语词典,其中又以各种英汉词典为主.通常,中国人在学习英语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是英语成语,它是英语词汇中的精华,其构成和语义均已在长期的使用中约定俗成,并表现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本文讨论的是广义范围的英语成语,包括动词短语、介词短语、名词短语、形容词(副词)短语,以及已经口语化的俗语、格言和谚语等等.词典在选编英语词条时应多收录这类词语,以提高词典的实用性.在译写汉语释义及词例时,应充分迻译出原文的文化内涵,再现其言简意赅的修辞功能.本文就英语词典中有关这类成语词条的翻译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4.
随着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出现的翻译研究“文化转向”以及西方认识论中对二元论的解构,翻译研究开始由传统的语言层面转换,即由原文到译文的线性研究跨越到由本体到主体,由一元到多元的研究,对翻译主体性的认识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重视。然而当前翻译理论界对于翻译主体性的研究还存在着很多的争议。笔者认为:目前翻译理论界对于翻译主体性的研究不足,在翻译实践的过程中,各主体之间存在着主体间性关系,并结合西方当代哲学主体间性转向给翻译理论研究带来的启示,分析了翻译过程中各主体之间的主体间性关系。  相似文献   

5.
随着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出现的翻译研究"文化转向"以及西方认识论中对二元论的解构,翻译研究开始由传统的语言层面转换,即由原文到译文的线性研究跨越到由本体到主体,由一元到多元的研究,对翻译主体性的认识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重视.然而当前翻译理论界对于翻译主体性的研究还存在着很多的争议.笔者认为:目前翻译理论界对于翻译主体性的研究不足,在翻译实践的过程中,各主体之间存在着主体间性关系,并结合西方当代哲学主体间性转向给翻译理论研究带来的启示,分析了翻译过程中各主体之间的主体间性关系.  相似文献   

6.
在全球化语境中,双语词典的功能不仅仅局限于查找一个词在目的语中的对应说法和语法知识,它已成为跨文化交际的体现。学习者通过使用双语词典,不仅能了解语言知识,如发音、词性等,而且可以意识到词汇在使用上和认知上的差异,从而促进文化理解。因此,双语词典的释义方式和重点也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本文通过探讨对等翻译理论、语义学理论及双语词典学核心问题对双语词典释义实践的影响,来说明双语词典释义的文化心理认知,以此提高双语词典的释义质量。  相似文献   

7.
国内外翻译的主体研究走过了一段“范式更替”的历程,并已陷入困境。主体间性哲学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在总结国内翻译的主体间性研究的基础上,本文界定了五个翻译的主体,并指出“源作者—源文本—译者”和“赞助人—译者—译文读者”这两对多主体间性关系从翻译的内部(文本理解)和外部(操控因素)较好地揭示了翻译的本质和内在规律,体现了文学翻译中的“忠实性”和“创造性叛逆”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语言符号的意义包括概念义、附加义、语法义、文化义和搭配义。两种语言符号对译有五种常见形式。在两种语言符号对译中,欲反映原语语言符号的跨文化信息,就应着重体现附加义和文化义。语言符号对译与言语翻译的主要差异在于有无具体语境(或情境);而同属言语翻译的双语词典例证翻译和语篇翻译之间的差异主要是:(1)具体语境(或情境)的大小;(2)体现语用和形象的表现力不同。  相似文献   

9.
双语词典是引导人们在各专业领域正确使用英语术语的重要途径,因此对于实现英语术语的标准化,双语词典编纂者们肩负着重大的责任。鉴于双语词典在外语学习和术语翻译中的作用,把术语研究与双语词典编纂联系起来,这对于术语标准化、英汉翻译以及双语词典编纂都有益处。术语词目的编写在双语词典的编纂中绝不是一项轻而易举的工作,双语词典应遵循术语编纂的准确性、统一性、语文性以及简明性等原则。  相似文献   

10.
在从哲学角度探讨了主体性与主体间性内涵的基础上,阐述了哈贝马斯的主体间性理论及其对翻译研究的影响,强调翻译研究中个体主体向社会主体的转向,并指出不同文化之间应建立平等对话的主体间性关系,才能真正体现翻译的桥梁与媒介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双语词典中提供的对应词的功能以及使用者对双语词典的使用要求入手,提出在双语词典词目的翻译中,保留原语词目中的文化含义,以便读者在使用双语词典时,不仅得到一个对应词,而且能得到这个对应词提供的文化意义,使双语词典在某种意义上既充当一个双语词典也充当一个单语词典的文化局限词翻译的基本原则。在这个原则指导下,本文还提出了处理词典翻译中文化因素的一般方法和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2.
博物馆是一个国家历史文化的缩影,博物馆网站是向外界传播文化知识的重要途径。选取中国、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共72家博物馆网站的英文简介自建语料库,借助Coh-Metrix 3.0及R语言,从描述性变量、文本可读性主成分和易读度三个维度探究中英博物馆文本简介的可读性,对比中国博物馆翻译文本与英语国家博物馆原创文本之间的异同,挖掘造成差异的原因。研究发现,两语料库文本均倾向使用具体词汇和中等长度句子,文本都呈现出正式语体的特征,文本均有一定难度。对各测量指标进行统计学意义检验并分析,发现中国博物馆文本译文在句子长度均匀分布程度上低于原创语言,而英语国家博物馆重视读者的参与感,注重与读者之间的交流互动。造成差异的原因有翻译策略欠妥、谋篇布局和思维模式的差异。最后提出三点建议,以期为中国博物馆简介文本的翻译及写作质量提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论我国英汉学习词典例证翻译之不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外语学习者数量的增加,双语学习词典的编译呈现出更加繁荣的景象,这使得例证的翻译研究不断深入。然而,纵观当前一些双语类的词典关于例证的翻译,不难发现还存在某些问题,如望文生义,死译和硬译,欠额翻译和过载翻译,英语习语、谚语的异化和归化,语体不当及"被"字泛滥等。这些都需要我们结合相关的翻译理论,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14.
传统语言学派、文化学派、解构主义学派将翻译研究本体分别认定为文本、文化因素、译者.它们分别处于翻译研究中的单一主体地位.作者认为运用主体间性理论所主张的"翻译研究中的多元主体间相互平等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共同构建翻译研究的本体"这一理论能够使我们更加客观地认识翻译研究活动.  相似文献   

15.
双语词典中例证翻译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语词典中的例证翻译既不同于词典中的词目翻译,也不同于文学翻译,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其特殊性表现在1)例证翻译必须建立在比词目翻译更大的单位之上进行整合翻译;2)与文学翻译相比,例证翻译的局限性要大得多,应尽可能地寻求以词目词为中心的理性对等翻译;3)功能等值是例证翻译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语言风格是翻译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信息传达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目的论认为源语文本并非处于权威的中心地位,而是具有无限可能的开放实体,是译者使用的多种信息源中的一个。根据目的论理论,目标文本与源文本之间一定存在文本间的连贯,译者要决定在多大程度上译改原文以达到预期的效果。以《骆驼祥子》两译本为例着重从语言层面进行分析小说语言风格的翻译。  相似文献   

17.
理想的例证翻译是既做到意义等值,又做到形式对应.但往往二者难以兼顾,因此例证翻译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在保证意义等值的前提下如何处理形式转换的问题.旨在寻求一种科学而系统的翻译理论来指导双语词典中的例证翻译.因为例证主要体现在句子、小句或词组层面,而卡特福德的翻译转换论是着眼于分析句子范围以内成分的语言学派翻译理论,这使得该理论与双语词典的例证翻译形成契合.  相似文献   

18.
根据Claudy对显性翻译和隐性翻译的分类及阐释,分析了翻译中强制性显性、选择性显性、语用显性和翻译固有显性的含义和特点。以唐长安城(今西安市)双语简介为研究文本,对旅游文本的显性翻译和隐性翻译,特别是显性翻译进行分门别类重点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旅游文本翻译主要为显性翻译,翻译过程中各种显化手段同时使用,以实现译文的忠实与通顺。旅游文本显性翻译的根源在于其目的、原语和目的语语言特征的差别,以及原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之间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9.
英汉双语或双解型商务英语学习词典中的词目释义离不开翻译(即译义),其翻译的侧重点是尽量使汉语译义与英语词目的意义等值。语言符号间的等值性严重影响到译者对原语语用意义的正确读取。本文从商务英语词典词目出发,结合《牛津英汉双解商务英语词典》(新版)中词目翻译进行研究,得出以下三个方面的结论:一、商务英语词典词目的翻译理应遵循多元化标准;二、其翻译的原则应特别突出其自有的"准确性"及"专业性";三、针对商务词目有一词多用、一词多义等特性,可以使用整合、对等和深入的方法进行翻译,使词目翻译更有利于学习者掌握词目的含义。  相似文献   

20.
法律英语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运用功能对等理论指导法律文本翻译是可行也是必要的。从典型的法律文本翻译实例,可以探讨语篇、句法及词汇三个层面上功能对等理论在法律英语汉译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